黃觀(皇觀)

黃觀

皇觀一般指本詞條

黃觀(1364年-1402年),字瀾伯,又字尚賓,早年隨母姓,名許觀,後恢復黃姓,貴池清溪金墩人,莆田黃石清浦下墩校書郎黃遠玄孫,儒士黃棣曾孫,貢生黃璋長孫。明朝官員。

黃觀年少時作翠微書舍,自幼勤奮、治學嚴謹,注重時論,不尚浮文。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黃觀以貢生入太學,同年八月,在南京應鄉試,中“解元”。次年應會試,中“會元”,是年,參加由明太祖朱元璋親發策問的殿試,中“狀元”。建文元年(1399年),黃觀任右侍中,掌管玉璽,與方孝孺、齊泰等同為建文帝所親信重用,參與重要國事奏議。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揮兵南下,攻打南京。黃觀為朝廷起草了一份聲討燕王朱棣叛逆的檄文,並奉旨赴長江上游各地去徵兵調將,以征剿叛逆,為建文帝勤王保駕。朱棣攻占南京後,下令通緝黃觀。其在得知自己的妻室、女兒、眷屬均已死節,大勢已去,回天無力後,於是便投江自盡。

黃觀從童生到狀元,一路所向披靡,不僅順利通過六次考試,且均獲榜首,被稱讚“三元六首”,在中國應試史上留下了濃彩重墨的一筆。其詩文大多流失,殿試時應對明太祖朱元璋的時論《御戎策》尚存,還著有《詠湘竹簫》《柏屏》《挾彈圖》《水鑒樓》《早朝大明宮》《送友》《書塾後望九華》《溪上晚眺》等詩歌。

基本介紹

  • :瀾伯、尚賓
  •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池州府貴池縣清江金墩
  • 出生日期:1364年
  • 逝世日期:1402年
  • 本名:黃觀
  • 諡號:文貞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人物爭議,史料記載,明史列傳,其他史料,黃觀世系,黃觀墳冢,

人物生平

黃觀(1364~1402),字瀾伯,又字尚賓,池州府貴池縣清江金墩(今安徽池州市平天湖風景區清溪街道上清溪聯盟村,今為聯盟社區)人。他的父親入贅於邑城許氏,生下了他,給他取名為許觀。他師從元末學者黃冔自幼勤奮、治學嚴謹,注重時論,不尚浮文。黃冔去世後,黃觀越來越努力,他以忠義自許。
洪武二十三年(1390),黃觀以貢生入太學,這一年,黃觀鄉試中舉。後黃觀入國子監深造,和他同住的人都對他的努力感到十分的佩服。黃觀曾經繪製父母墳墓的圖,並攜帶在身上,每次看的時候都流下了眼淚。
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月,黃觀應會試,中會元。是年四月,黃觀復參加由明太祖朱元璋親發策問殿試。他在策論中極力主張“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中國無擾,邊境無虞”。從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許,取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此年,黃觀虛歲二十八歲(《皇明三元考》作“三十二歲”)。
洪武二十九年(1396),黃觀升任禮部右侍郎正三品)。經朝廷恩準遂復原姓。
建文元年(1399),建文帝朱允炆改舊制,黃觀任右侍中,參與重要國事奏議。是時,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態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權勢,緘口不敢言,唯獨黃觀當面頂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禮;龍顏垂地,宮中敘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懷恨在心。後來,朱棣以討伐齊泰(賜名)、黃子澄為名,號稱“靖難”,起兵北平府(今北京),直逼南京。期間,黃觀在長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當船行至安慶下游羅剎磯時,到達安慶時,燕王已經渡江進入京城,下令揭露左班文職奸臣罪狀,黃觀名列第六。不久朱棣搜尋國寶,不知所在,有人說已交給黃觀去募兵了。朱棣下令,命官府追捕黃觀,逮捕其妻翁氏及二個女兒交給象奴。象奴索取釵鐲去買酒菜,翁氏便讓其全部拿去,然後迅速帶領二個女兒及家屬十人,跳下淮清橋而死。得悉惠帝已死,黃觀獲悉金川門失守,嘆道:“我妻守節操,必死無疑。”於是招魂葬於江上。然後下令將船開到羅剎磯,黃觀身穿朝服向東拜別,在江水湍急處投江而死。
永樂元年(1403年),都察院副都御史陳瑛上奏,請求將黃觀等二十九人進行追戮,朱棣道:“我曾經舉兵誅的奸臣,不過只是黃子澄和齊泰他們罷了,如今你說的那二十九人(包括黃觀)和他們不一樣,既然食他(指建文帝)俸祿就要忠心於他,這件事以後不要再提了。”於是沒有對黃觀進行追戮。
弘光年間,黃觀補謚“文貞”。在黃觀的故居貴池上清溪建“黃公祠”,在縣城復建狀元坊;清末,在南京秦淮河畔建黃公祠;翠屏山發現的黃觀墓是黃觀衣冠冢

軼事典故

黃觀在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中均取得第一名;明清時,院試府試縣試第一名則通稱“案首”,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則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黃觀不僅連中三元,而且堪稱“六首狀元”。黃觀之外,另一個“六首狀元”是清朝的錢棨,但據《吳縣誌》卷七十一記載,錢棨曾多次參加童試,但都落榜。
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他才以第一名考中生員,接著參加鄉試,卻又是連連失利:六進考場,六次落榜。
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才中鄉試第一名解元,時年47歲;而黃觀一口氣考完,27歲即中狀元。

人物爭議

有說法稱黃觀是明朝第一個中“三元”的人,明朝人王圻的《欽定續文獻通考》裡面曾提到:“輅淳安人,宣宗乙夘浙江榜第一人,三試皆第一,明代三元黃觀後,惟輅一人而已”,意思是黃觀比商輅中三元還要早,但許多史料、筆記沒有提及此事,所以黃觀是否中“三元”,存在一些爭議,更別提“六首”了
據張廷玉《明史·黃觀傳》記載:“二十四年,會試、廷試皆第一”,並未提及黃觀是解元(鄉試第一),《明史·選舉志》、《明史·商輅傳》也提到:“三試皆第一,士子艷稱為三元,明代惟輅一人而已”、“商輅,字弘載,淳安人。舉鄉試第一。正統十年,會試、殿試皆第一。終明之世,三試第一者,輅一人而已。”按《明史》人物列傳的格式,如果這個人在鄉試中第一,那么一定會在前面提到“舉鄉試第一”然而黃觀傳沒有這樣的記載。
清人彭孫貽曾經為《明史紀事本末》增補內容,作《明史紀事本末補編》,其中有一卷名叫“科舉開設”,也記載了明朝自洪武崇禎二百餘年的時間所有的會元、殿試一甲進士。文中這樣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88年)辛未,天下會試者六百六十人,取中許觀(即黃觀)等三十一人。廷試仍賜許觀第一,張顯宗次之,吳言信又次之。”這裡也沒有提到黃觀在鄉試中第一。
一些文人筆記也記載了商輅為明代唯一一個連中三元的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王世貞在《弇山堂別集》便記載了:“輅浙江解元也,本朝中三元者惟輅一人”並沒有提到黃觀中過三元;天順年間大學士李賢的《天順日錄》:“終明之世,三試第一者,輅一人而已”,徐鹹在《徐襄陽西園雜記》提到:“西涯長沙入,故云湘江。 國朝中三元者,金溪吳公伯宗、淳安商文毅公輅。”即明朝中三元的人,只有吳伯宗和商輅,裡面也沒有提到黃觀。
一些文人筆記對於黃觀,同樣也是記載他中“兩元”,而非“三元”。明朝人李樂在《見聞雜記》記載:“侍中黃觀,字伯瀾,貴池人,洪武中會試廷試皆第一。”未曾提到鄉試是第一;焦竑的《國朝獻征錄》引《皇明太學志》:“觀益砥礪,以忠義自許,洪武甲子貢入太學……辛未會試廷試皆第一”,沒有黃觀中三元的記載。
明太祖實錄也同樣沒有許觀(黃觀)在鄉試中第一的記載

史料記載

明史列傳

黃觀,字伯瀾,一字尚賓,貴池人。父贅許,從許姓。受學於元待制黃冔。冔死節,觀益自勵。洪武中,貢入太學。繪父母墓為圖,贍拜輒淚下。二十四年,會試廷試皆第一。累官禮部右侍郎,乃奏複姓。建文初,更官制,左、右侍中次尚書。改觀右侍中,與方孝孺等並親用。燕王舉兵,觀草制,諷其散軍歸藩,敕身謝罪,辭極詆斥。四年奉詔募兵上游,且督諸郡兵赴援。至安慶,燕王已渡江入京師,下令暴左班文職奸臣罪狀,觀名在第六。既而索國寶,不知所在,或言:“已付觀出收兵矣!”命有司追捕,收其妻翁氏並二女給象奴。奴索釵釧市酒肴,翁氏悉與之持去,急攜二女及家屬十人,投淮清橋下死。觀聞金川門不守,嘆曰:“吾妻有志節,必死。”招魂,葬之江上。命舟至羅剎磯,朝服東向拜,投湍急處死。
黃觀(皇觀)
黃觀
觀弟覯,先匿其幼子,逃他處。或雲覯妻畢氏孀居母家,遺腹生子,故黃氏有後於貴池
初,觀妻投水時,嘔血石上,成小影,陰雨則見,相傳為大士像。僧舁至庵中。翁氏見夢曰;“我黃狀元妻也。”比明,沃以水,影愈明,有愁慘狀。後移至觀祠,名翁夫人血影石。今尚存。

其他史料

立齋閒錄》記載:許觀,字尚賓,池州貴池人。複姓黃。洪武二十四年殿試第一。建文初,歷詞垣、禮部右侍郎屬。官制改,進位為侍中。嘗草責燕王書。北兵將近,觀募民兵於池。文廟既即位,乃召觀赴京師。渡江,中流,紿使者曰:“今至京,須盛服行見禮,若不先習,至臨時不能無失。”乃朝服南向拜,畢,即自沉於水,觀建文未遷侍郎,金華王仲縉有題黃侍中翠微書舍詩,曰:“決策當大廷,題名獨先奪。”又云:“詞垣暨南宮,終歲知幾遷?”
名山藏》記載:黃觀,字瀾伯(一字尚賓),貴池人。學於元黃冔,洪武二十四年以會試第一對策大廷太祖覽而嘉之,復擢第一繇,翰林尚寶司卿禮部侍郎。革除閒增侍中員次尚書,以觀為之仍掌尚寶事,觀與方孝孺並為建文君所親。靖難兵起,屬觀草詔告天下,及渡淮銜命徵兵上游諸郡,舟抵安慶聞金川門不守,嘆曰:“吾妻素貞,其死矣。”夫招魂而祭之。至建德,聞曰:“宮巳焚,失帝。新皇帝,帝三日矣。”觀謂舟人曰:“羅剎之磯,湍棹可鼓也。”至磯服,朝衣東向再拜,投湍死。舟人撈之得其棕珠系.成祖捕觀急,人以其帽系獻。成祖疑觀或尚在,族其家逮其姻黨百餘人,而觀妻翁氏,城破時果死。翁氏者,池口人,成祖登極而問璽曰:尚璽者誰也,巳知為觀。命執其妻子,得翁,使象人妻之,象人將翁至家,出市酒脯,欲與成婚。翁攜其二女及家屬十許入自沉通濟門河。

黃觀世系

貴池上清溪《黃氏宗譜》記載:上清溪黃氏自積公為新安守居於官遂為新安世族,傳三十四世孫有諱文衍、文治、庭賢者,始攜遷池州聖母橋為池州邑之始祖,期間文人達士代不乏人,至六世而觀公出焉掄三元官禮部而族更顯,迨建文遜國,公闔門盡節族姓避誅逃匿各自分遷……

黃觀墳冢

黃觀墓,現存世外古墓葬,位於池州市貴池區烏沙鎮新義村林場。黃觀(1364年—1402年),字伯瀾,一字尚賓,池州府貴池縣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里山街道上清溪聯盟村)人。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後任禮部侍中,為朱允炆親用。燕王舉兵,他奉詔募兵安慶,旋聞京變,在長江羅剎磯自溺。墓為衣冠冢,坐山面江,正對羅剎磯,左右為小龍灣山屏護,墓前建有黃公祠,三進,現存遺址,墓碑早年破損,尚見“觀之墓”三字。現為貴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