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孝敬憲皇后(清世宗結髮嫡妻)

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世宗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 (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帝皇后。提督九門步軍統領烏喇那拉·費揚古之女,清太祖孝烈武皇后烏拉那拉氏的遠族堂妹。

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那拉氏出生。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聖祖親賜冊烏拉那拉氏為(雍正帝)胤禛的嫡福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下弘暉。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其子弘暉夭折。雍正元年(1722年)冊立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辛亥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享年51歲,謚曰為孝敬皇后,皇后與雍正帝合葬於清泰陵。

經清高宗、清仁宗、清宣宗累加謚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后。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史籍記載,雍正冊立皇后,太和殿行冊立禮,病逝,冊諡文頒詔天下,朱批諭旨,祭皇后,民間軼事,家族成員,結論,人物評價,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康熙時期
康熙二十年(1681年),烏拉那拉氏出生,大約比雍正帝小三歲。
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康熙帝令,賜冊烏拉那拉氏與胤禛成婚。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生下弘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帝首次給胤禛封爵位為多羅貝勒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弘暉不幸過世,得年只有8歲(烏拉那拉氏自此以後未再有生育的紀錄)。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封胤禛為和碩雍親王,烏拉那拉氏則為雍親王的嫡福晉。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朝鮮國王所派使臣回國後,表明大清康熙皇帝的意旨:“(胤禛二哥)允礽之子弘皙頗賢,難於廢立(太子)允礽”;或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亦表明康熙皇帝當時意旨:“弘皙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允礽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在暢春園宣詔嗣位和最後的遺命:『…嫡長孫弘皙得康熙特別鐘愛(一人)預備封為和碩親王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的皇孫中,雍正帝(胤禛)登基期間唯一預備冊封王爵的侄輩當時的確只有一人:就是(胤禛的二哥)廢太子允礽的第二子弘皙
雍正帝亦特別在宮中撫養允礽的幼齡子女:弘㬙、弘皖永璥和碩淑慎公主,收為雍正帝的養子女。
(雍正遵從康熙朝的慣例:未滿18歲尚未成年的皇子女不封爵位。雍正執政初期,當時只追封已成年皇二女爵位:和碩懷恪公主,而雍正當時的皇子亦還未預備尊爵
雍正時期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奉母親仁壽皇太后懿旨:“立嫡福晉烏拉那拉氏為皇后”。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十三日,皇后的千秋節誕辰,遵照慣例,亦有全國各地方高級官員總督巡撫將軍,皆奉差於外地,上呈進箋文恭賀皇后的壽誕與節慶。例如:山東巡撫 黃炳 曾經恭賀皇后。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於乾清宮召諸王滿漢大臣入見,面喻曰:「康熙帝建儲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薄海內外莫不傾心悅服,共享安全之福」。雍正以康熙的旨意密封遺詔,特別突破大清祖宗的慣例以元年極早訂立儲君,並特別不立皇太子
雍正元年九月二十日卯時,雍正以康熙遺命,命允祺保泰允祐愛新覺羅·滿都護安排弘皙和攜他的所有眾妻妾兒子及弟弟藏身移居至距京城外約二十里的鄭各家莊,分四百間房給弘皙和其眷屬。雍正帝亦命人以禮相待弘皙,並命令上千名的兵丁家臣奴僕保護弘皙的鄭各家莊。而弘晳之父允礽因有罪因此仍舊被禁錮於皇城之內鹹安宮。雍正帝十分關心弘晳,弘晳亦於奏摺中常稱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為“皇父”,與弘晳關係融洽。
並且弘皙每月可以特別例行一次赴京參與朝會、射箭及壇廟祭祀等活動。
雍正元年(1723年)十一月十三日,適逢康熙忌辰,雍正帝命令熹妃所生皇四子弘曆祭景陵。
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皇后為替皇帝的生父母守孝三年期未滿,因此不舉行盛大慶賀典禮。在立後活動中,以遣官祭歷代帝王陵寢岳鎮海瀆長白山,祭告立後一事。以皇后冊立,恩詔頒賞賜緞疋,名單有封爵位品級的:親王(四十二疋,為賞賜最多數量)、郡王、貝勒、貝子、世子長子、福晉、公主、郡主、縣主郡君、額駙、王公貴族、出征大臣官員自將軍以下以至官員等著賞給半年俸。並且賑濟全國各地七十歲以上的老婦人。(以上賞賜名單:只有妃嬪和皇子沒有列入名單)
之後,追封皇后的亡父費揚古為一等承恩公、遣官致祭修墓、子孫準備襲一等侯、已故生母追封為(愛新覺羅氏)多羅格格
(清代皇宮中常有過繼子女之風氣)
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帝召諸王皇族等俱入,諭曰:“自前歲恭請皇考於自宅的圓明園,弟兄畢集。...二阿哥允礽皇太子時,乃國之儲君也,允礽未得罪之先,朕但盡弟道臣道凡事敬謹。因皇考隆恩篤愛朕(指:雍正帝)...皇考灼知朕之為人行事,爰付大位,蓋因朕心仁慈,毫無朋黨偏私能明大義,可以保全爾等之故也”。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雍正帝還特別賜冊弘皙的生母李佳氏允礽側福晉
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三年喪期後,雍正帝補辦慶賀冊立烏拉那拉氏為皇后,雍正帝御駕太和殿,王以下及滿漢大臣官員,皆進表文稱賀和行禮。雍正帝御駕乾清宮,皇后率妃嬪於雍正帝御前行禮。回皇后宮後,妃嬪率公主福晉命婦於皇后前行慶禮。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二十三日,當時適逄雍正帝母親仁壽皇太后的三周年忌辰,雍正帝欲要親往祭陵,大臣等則以聖躬素畏炎暑,萬幾已極勞苦,又觸熱往返五六百里,洵非所宜,且二麥登場,一路夫役祗候,不免耽誤農功,合詞懇請停止親往祭陵。因此,雍正帝勉從所請,命令皇四子弘曆前往代為行禮。
雍正帝萬壽節誕辰停止朝賀筵宴,遣官祭神祇與清朝祖宗陵寢;皇后的千秋節生辰五月十三日,雍正帝亦下令停止行禮筵宴。三年喪期後,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一日,諸王文武大臣以十月三十日恭屆雍正帝萬壽節,合詞奏請慶賀。奉雍正帝諭旨:“皇考康熙聖祖仁皇帝四十、五十聖壽未曾每歲行慶賀禮,朕即位以來事事效法皇考,是以今年朕萬壽節,禮部奏請慶賀,朕降旨停止,蓋『皇考康熙六十年來所行之事,朕力能效法者,無不遵奉施行』”。(帝後效法前朝元旦萬壽節免眾人朝賀群聚筵宴行慶賀禮,其一原因是京城的痘疹瘟疫盛行)
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二十日,皇后感染到風寒,雍正帝命醫生吳謙為皇后用藥調理醫治時,豈料數日後,皇后病況未見起色,雍正帝特降旨詢問吳謙,刑部本欲判吳謙死刑,後依議奉旨改判醫生吳謙永遠替獄中的囚犯醫治疾病。
雍正七年(1729年),皇后些微病癒,雍正帝恩封神明陳靖姑為天仙聖母(太后)元君。
雍正八年(1730年)或雍正四年,雍正帝給鄂爾泰朱批奏摺提到皇子時,說了:「朕之關心(你),勝朕頑劣之皇子」、「皇子皆中庸(平凡)之資,朕弟侄輩也缺乏卓越之才」。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病重暫時駐足在暢春園,雍正帝亦往暢春園探望皇后,為了照顧病重皇后,亦逾越時辰才回宮,但最終皇后還是不幸病逝,享年五十一歲。雍正帝痛悼不已,命令輟朝五日並且在京城的諸王、文武百官、公主、王妃、命婦皆齊集暢春園舉哀,並且持服二十七日。當時,大臣奏報:紫禁宮殿尚在修建,因此破例允許梓宮安奉於暢春園的主殿(九經三事殿)隆重舉行喪禮。舉行喪儀期間,雍正帝亦遵造前朝(康熙)聖祖仁皇帝的慣例,因大兵致討在外,所以免了在外的督撫將軍齊聚舉哀制服。
雍正皇帝於九月二十九日本欲親臨含殮皇后,卻遭到典禮部大臣懇詞力阻。禮部大臣當時私下向雍正皇帝提議是:「破例以明代會典大行皇后喪禮儀式,皇上無須親臨祭奠皇后,改由皇子(皇四子弘曆或皇五子弘晝)朝夕祭奠的儀式代之。若遇祭期,照例遣官致祭,伏乞停止親往」。因此,雍正皇帝勉從其請,暫停前往。
雍正皇帝諭示眾臣,曰:「皇后自垂髫之年(約12歲時),便奉(康熙)聖祖仁皇帝恩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皇后一生於暢春園替朕侍奉祖父母:仁憲皇太后、(康熙)聖祖仁皇帝、仁壽皇太后,孝順恭敬四十餘年始終一致,深蒙受三位長輩慈愛,並且皇后一直是遵守勤勞與節儉的。一切國家公開祭奠皇后的典禮儀式,朕本欲親往,以展悲懷,乃自上年以來,朕躬(年齡將近五十三歲)身體已違和,若又親臨喪次,不但往來奠醊之間,外勞形骸,而觸景增悲,更致內傷心氣。況目前軍務緊要,一切機宜甚費籌畫」。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十月,依照禮數制度,奉移大行皇后梓宮,暫安奉于田材蘆殿,諸王文武官員皆齊集跪送行禮舉哀。
雍正帝特別下令祭奠大行皇后的儀式,由和碩親王的三位兒子祭奠皇后:下令多羅淳郡王弘暻(親王允祐第六子)告祭皇后。初祭皇后,派和碩理親王弘晳(前太子允礽次子)向大行皇后行禮。大祭大行皇后,遣和碩裕親王廣祿(親王保綬第三子)向皇后行禮。
雍正九年(1731年)十一月,雍正帝自主提早遣官敕諭該朝鮮國王訃告大行皇后喪事。
十二月,雍正帝命令理親王弘皙、顯親王衍潢(親王丹臻第六子)持冊寶,尊上大行皇后的諡號曰:孝敬皇后
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孝敬皇后冊謚禮成,禮部請照例遣官敕諭該朝鮮國王。雍正諭曰:“上年十一月已訃告該國王,今因冊謚禮成,又遣官員前往,恐外藩不無迎送供應之煩重。所以此次不遺官,只需要頒示行文格式即可,將朕此旨傳諭該國王知之”。
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的周年忌辰,依照清朝祖宗的慣例,令遣官致祭。
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朝鮮國王李昑以恭遇孝敬皇后冊謚禮成,遣陪臣李宜顯等奉表稱賀,兼謝頒給朝鮮列傳稿本恩,賞賚如例。
雍正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每逢除夕清明節中元節,雍正皇帝皆照例遣官祭祖陵寢與孝敬皇后。十月三十日,適逢雍正皇帝的誕辰萬壽節:依往例停止朝賀、筵宴,並遣官祭祖陵寢與孝敬皇后。
乾隆和嘉慶時期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重,皇四子弘曆和皇五子弘晝圓明園朝夕侍側,雍正帝於病榻上立皇四子弘曆為太子後駕崩。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弘曆登基,乾隆帝於孝敬皇后梓宮前行祭奠禮儀,並追封嫡母已病故兒子弘暉端親王,並遷葬弘暉的陵寢。
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乾隆皇帝命人將(雍正)世宗憲皇帝與孝敬憲皇后梓宮合葬於清泰陵,並從葬敦肅皇貴妃
依照慣例,諡號經後世累加,全稱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后,簡稱為:孝敬憲皇后。

史籍記載

1.《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 記載如下: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聖祖(康熙)冊後為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時上病初愈,欲親臨含斂,諸大臣諫止。上諭曰:“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四十餘載,孝順恭敬,始終一致。朕調理經年,今始全愈,若親臨喪次,觸景增悲,非攝養所宜。但皇后喪事,國家典儀雖備,而朕禮數未周。權衡輕重,如何使情文兼盡,其具議以聞。”諸大臣議:‘‘以明會典皇后喪無親臨祭奠之禮,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親奠’’。從之。謚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泰陵。乾隆、嘉慶累加謚,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后。
2.《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中國回憶錄 Ⅲ》
耶穌會傳教士龔當信神父致本會愛梯埃尼·蘇西埃(Etienen Souciet)神父的信(1727年12月15日撰寫於廣州
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朝廷全體祝賀皇后的冊封:
①新皇帝登基(約)兩年以後,在他的嬪妃中選定一人為皇后。皇后是位出身顯赫、立過大功的家族的滿族公主。皇帝下達聖旨向全國公布了他的選擇,在聖旨中,雍正帝讚揚了他所選擇的皇后,本來應該舉行盛大慶典的,但是皇帝為父(康熙)守孝3年期未滿,必須有所不同,所以"沒有大張旗鼓地慶祝"…。
邸報提到了山東總督就此項工作向皇帝作的奏報及他向賑濟部報的賬。七十歲以上的婦女有98222人,八十歲以上的婦女有40894人,九十歲以上的婦女有3453人。僅僅在一個省里,尤其在山東省,就有那么多如此高齡的婦女,在歐洲真是難以相信的。而且還有一些以前做過官或現在正在職的官員人家的婦女,她們不願意在此列,羞於留下她們的姓氏,羞於去領受這筆主要是給窮人的施捨。如果把這些婦女加進友,這數目就遠遠不止於此了。但是這數目對於週遊中國的傳教士來說是不足為奇的。傳教士們本身就了解中國人口眾多,一般說,中同人節衣縮食的消耗量足夠歐洲人吃很久o高齡婦女的數目極其龐大,怎么來構想皇帝的這一大筆施捨呢?僅以山東省為例,七十歲以上婦女每人兩個埃居,八十歲以上的婦女每人三個埃居,九十歲以上的婦女每人四個埃居,這已經是最起碼的數了,因為九十歲以上的婦女得到的相當於四盎司銀子,大約二十法郎,除山東省的這筆支出以外,中國還有其他十三個省也同樣要支出這么多,在遼東可以看到這次施捨確是朝廷給的。
以上說的是新皇后給年紀大的婦女的恩賜,皇帝從他登基元年開始,就規定給三個年齡段的老人類似的賞賜。這方面,皇帝和皇后做出了尊老(孝道)的榜樣,這種對老人的尊敬在中國還不止於此,當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活到百歲,無論貧富,都要給他在家門前立一個類似凱旋門的牌坊,或者—塊石碑,上邊刻一些頌揚他們的文字,費用由皇帝負擔,如果有—個人該處死,僅僅因為他要養活年邁的父母就可被免除一死。
3.《朝鮮王朝實錄》,又稱《李朝實錄》:
淸使等, 以皇后冊立, 頒詔入京, (雍正)上有疾, 世弟代上, 迎於郊外。 使至闕內, (雍正)上始迎詔於仁政殿。
詔曰:朕惟乾施坤成, 乃布化於四序; 日明月儷, 竝臨照於萬方。 故王者建邦, 必正宮庭之位, 聖人作則, 首隆冊命之文, 所以理敍人倫, 輔敦內治也。 朕丕纉洪基, 欽承大業。 前奉孝恭仁皇后諭音: 以嫡妃那拉氏, 誕秀高門, 稟貞華胄, 淑恭中度, 懿範成性, 孝敬盡於晨昏, 承顏養志, 柔嘉著於宮壼, 惠下肅躬, 令德克全, 徽章允稱, 宜冊立為皇后。 洎慈闈失恃, 典禮久稽, 而宗事聿嚴, 正名斯亟。 玆敬遵訓, 載考舊儀, 祗告天地、廟社, 於雍正元年十二月, 冊立那拉氏為皇后, 俾承光於軒曜, 式正號於長秋。 大禮旣成, 湛施應薄, 所有事宜, 竝列於後。
宣詔訖。(雍正)上接見勑使, 進茶勞問而罷。 使出就館。
4.《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
愛新覺羅·弘晳分家住處距京城二十里鄭家莊王府為康熙帝聖意安排安居。
雍正元年五月初七日,奉奏事員外郎雙全等發(雍正)朱批諭旨:於鄭各莊修蓋房屋派出兵丁,想皇考(康熙帝)聖意,或欲令二阿哥(允礽)前往居住,然(康熙)無明降諭旨,朕不可揣度料理。今愛新覺羅·弘晳既已封王,(康熙)令弘晳率領子弟於彼居住甚合,至分家之處,昨俱已交內務府總管辦理…弘晳擇吉日移居可也….一切供用務令充裕,勿使弘晳艱難。…弘晳自行來京請朕安外,其如何朝會及會射諸事,著亦議奏….。
臣等議覆:弘晳自京師遷移(京城附近)鄭各莊時,由內務府兵部領官車載運…..。今將誠王之人185人、簡王之人80人、弘昉之人80人,共345人給理郡王弘晳…..。現今鄭各莊城內,有400間房,臣等親自前往辦理,安置居住,若不敷使用再行添建。鄭各莊離京二十餘里.....。若聖主前往野外,停止每日朝會。再,正月初一日堂子行禮進表壇廟祭祀,因理郡王弘晳前來,交付內務府總管,辦給住房及一辦事房為理郡王弘晳下榻之所。視鄭各莊房屋修繕完竣,交付欽天監,擇吉日遷移之。 為此謹奏,請旨。
雍正元年九月十一日,(雍正)諭辦理內務府總管事務和碩莊親王允祿、內務府總管賴保:理郡王弘晳搬家時,除一切預備之處照例備預外,理郡王弘晳同輩弟兄如何往送之處,爾等會同原議弘晳事之恆親王等人,務隆重會議具奏,若有施恩處,朕另降旨,欽此。欽遵。
6.《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
雍正九年十月初三日。皇帝勅諭朝鮮國王李昑
朕撫育萬國宵盰,惟勤表范六宮寔資內治,皇后那拉氏,年藩邸同祗奉於庭幃(暢春園),正位坤寧,能率循乎訓則,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以王職列屏垣誼同休威,今遣官訃知特諭。
7.雍正《清世宗憲皇帝實錄》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禮部等衙門議奏。帝王即位。首重元正。元者、歲之始。正者、月之始也。故曰春王正月。所以紀即位之始也。明年雍正元年。為皇上龍飛之首歲。皇上孝思罔極。即不升殿受賀。而群臣進表之禮。斷不可缺。臣等請雍正元年元旦。在京諸王百官。恭進皇太后表文。皇上表文。仍照例呈覽。交與內閣收貯。將此表文式樣。頒發朝鮮直隸各省。於雍正二年具奏。皇上萬壽、冬至,雖不受賀。其表文亦照例具奏。交與內閣收貯。如此、則皇上之孝思已盡。而國家之大典亦全矣。從之。

雍正冊立皇后

《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八旗通志》《上諭內閣(四庫全書本)》《世宗憲皇帝實錄》
雍正元年二月四日(1723年03月10日)
諭禮部奉仁壽皇太后懿旨:「教化之始,實賴宮內輔佐。人倫之本首在正坤道,此天地之定禮,帝王等永恆之理,嫡福晉那拉氏,風姿品德天賦之聲譽卓著,盡孝敬承歡,頒布恩慈仁愛下人,既助帝之盛,宮顯封中宮,應立為皇后,以展官內教化,欽此。朕欽遵慈訓,冊立嫡福晉為皇后,應行之禮儀,爾部詳查具奏。特諭」。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24年1月17日)
冊封皇后文曰:「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賴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恆資乎內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咨爾嫡福晉那拉氏,祥鐘華胄,秀毓名門,溫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備,久昭淑德,於宮中四教弘宣,允合母儀於天下。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冊寶冊立爾為皇后,爾其承顏思孝,務必敬而必誠,逮下為仁,益儉,恪共祀事,聿觀福履之成,勉嗣徽音,用贊和平之治。欽哉」。

太和殿行冊立禮

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冊立嫡妃那拉氏為皇后,前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至是日行冊立禮,御太和殿宣制命正副使持節將事皇后受冊寶行禮俱如儀,惟慶賀典禮得旨,俟三年後補行…。三年十月庚午,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進表補行慶賀冊立皇后禮,禮畢,御乾清宮,皇后率妃嬪行六肅三跪三叩,禮次妃嬪率公主王妃命婦詣皇后宮行慶賀禮,均如儀。

病逝

雍正九年冬十月三日(1731年11月02日)
雍正帝諭旨:‘‘皇后崩逝,朕心震悼,此時即欲親臨含殮,大臣等以朕躬初愈,本日已經臨視不宜再勞,懇詞力阻。朕勉從其請,暫停前往。今該部具奏祭奠禮儀日期,朕思皇考昔年、於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之喪,如何親臨盡禮之處,朕雖未見,至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崩逝,當梓宮未移之時,皇考康熙朝夕臨奠,及奉移之後,每遇祭祀日期悉皆親往,此朕所親見者。今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皇帝恩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四十餘載,孝順恭敬始終一致。忽焉長逝,實深愴惻。
一切致祭典儀,()本欲親往,以展悲懷,乃自上年以來,朕躬違和,調理經年,近始痊癒,醫家皆言尚宜靜攝,不可過勞。因思上年怡賢親王薨逝之後,朕悲情難遏,曾親奠數次,頗覺精力勉強。朕躬受皇考康熙帝付託之重,宗社攸關,為億萬臣民所倚賴。今夙恙初痊,正當加謹保護,況目前軍務緊要,一切機宜,甚費籌畫。若又親臨喪次,不但往來奠醊之間,外勞形骸,而觸景悲,更致內傷心氣,實非攝養之所宜,即朕自度力量亦覺勉強。但今皇后喪事,國家典儀雖備,而朕躬禮數未周,於理恐有未協,於情實為難忍,權衡輕重之間,如何可使情理兼盡,以慰朕心?’’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雍正帝
著公同定議具奏。尋議:‘‘聖躬所關,至重至大,時屆初冬,天氣乍寒,聖躬雖已全安,尚須加謹保護。大行皇后諸事,俱已遵照舊章,儀文隆備,前月二十九日,皇上已經臨視,若遇祭祀之期,又復親往奠醊,勞動悲傷,實非所宜,伏查明代會典,皇后喪儀,止載皇子及百官應行典禮,無親臨祭奠之儀。今大行皇后喪次,有皇子朝夕祭奠。若遇祭期,例可遣官致祭,伏乞停止親往。於理允協,於情亦復甚安,從之’’

冊諡文頒詔天下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日(1732年01月07日):
雍正帝命顯親王衍潢、理親王弘皙齎冊寶,上大行皇后尊謚。冊文曰:‘‘地宏厚載,承乾道以時行,月炳陰輝,助曦輪而垂照,正位,彰母儀之盛化茂周南,褆躬備婦德之全名高媯汭,式稽令典,宜表徽稱。皇后那拉氏毓質粹和,秉心柔順,蘭閨佩訓,蹈女史之規型,朱邸來嬪嫻天潢之禮度,問安內殿,盡謹於先皇(康熙皇帝),侍宴禁闈,奉歡愉於母后(孝恭仁皇后),逮登大寶,爰陟坤寧,處貴逾謙,居尊彌懋,深懷恪敬,凜夙夜於椒庭,永念兢勤,贊儆咨於黼座,恩流九御,頌樛木之慈仁,儉率六宮,敦葛覃之澹約,褘衣肅穆,方期福履之綏,璜佩渺茫,忽感音容之永隔,乃頌綸命聿詔近臣,考諡法之相符,詢僉謀而惟允,特以冊寶謚曰:「孝敬皇后」。於戲!播鴻聲於萬國,采煥金函,揚媺行於千秋,光騰瑤牒,祗膺寵賁,用具哀榮’’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孝敬憲皇后碧玉冊寶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732年01月08日):
冊謚孝敬皇后,頒詔天下。雍正帝詔曰:‘‘朕聞治家教國化始宮闈,維坤承乾,義隆翊贊誠徽音之茂著,必顯號之昭垂,禮記曰,謚以尊名,成周以來斯為鉅典。皇后那拉氏,仁慈天賦淑惠性成,祗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聖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皇后那拉氏)備蒙慈愛,克以孝稱,佐朕內政,經四十載,溫恭實本乎至誠,祗肅常形其匪懈,自膺冊命,於今九年,儉以持躬,恩能逮下,綜六宮之庶務,而靜正鹹宜,樹萬國之母儀,而安貞允協,懋宣淑範久著令聞。朕旰食宵衣勵精圖治,眷茲宮壼良資贊襄,今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深為悼愴,追維恪慎之光儀,洵洽褒揚之彝憲,爰詔所司,詳稽禮制,慎擬徽稱。祗告太廟,以本年十二月初十日,冊謚為:「孝敬皇后」。於戲,德美關睢,懿行長輝乎典冊,道光禕翟,鴻名永著於寰區。頒示天下,鹹使聞知’’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世宗上諭內閣

朱批諭旨

1.《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皇四子皇五子弘曆弘晝福晉次日,與皇后前行禮:
雍正五年七月十五日臣衙門等部,將二十一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娶福金之次日,於皇帝皇后前行禮之處具奏。
奉雍正帝諭旨:阿哥等娶福金次日與朕行禮俟,皇后進宮之時再與皇后前行禮,欽此
註:原本諭旨旁邊有修改的字跡,補加上: (請旨諸妃嬪)。
2.《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訥親奏報 皇后逝世哀悼奏摺:
奴才訥親謹奏:為叩奏事:
竊奴才我突聞皇后主子賓天,憐憫哭泣心內恍惚,奴才奉欽差外省,不得近憐聖主服侍,皇父如何憂勞,以致奴才不曉,以此思之,奴才我福已盡矣。對皇父亦不得有寬慰之語,叩請皇父諸事詳慮,撫慰聖躬,稍加節哀。奴才尚未辦完事,不敢即刻啟程,先行繕摺奏請,伏乞聖鑒。為此謹奏。
朱批:今年朕之運氣為何至此,實有怨言。 此外,朕意爾知之也,又言何事?

祭皇后

悼詩
孝敬皇后中元祭文雍正十一年 。 臣汪由敦恭撰。《皇朝文典卷十九》。
令德傳嶶,悼坤儀之中隕,新秋應候慨,時序之頻遷,祇告几筵,載申奠醊。惟 皇后那拉氏,溫恭表范,敬慎端型宮闈,敦孝養之忱夙,蒙慈愛,壺掖被肅雝之化,鹹頌寬仁,自鸞馭之遐升,再經徂暑,乃翟衣之遽掩,又屇中元,用薦馨香聿,抒追感鳴哹,冰輪正滿悵,月殿之潛,輝珠露初,流愴雲輧之杳,隔庻幾來格,尚克歆承。
國家檔案
禮部為諮送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國家歷史檔案登錄號:146522-001。乾隆朝。命令禮部:諮實錄館,本部將雍正九年冬季孝敬憲皇后賓天之後,所有世宗憲皇帝舉行親祭及皇上致祭幾次,以至一應致祭日期,並將恭遣代祭王大臣名銜之處照粘單開列…。

民間軼事

雲南彝族塔凹奶奶敕封西靈聖母
雲南彝族先民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湧現出許多驍勇善戰、不畏犧牲的典型人物,經過人們的加工,概括乃至神化,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戰鬥神、保護神。
如尊:“塔凹奶奶”為土主神塔凹奶奶市府鹿城及周邊地區各族人民共同尊崇的女神,其廟宇建在雲南楚雄鹿城西山的漂白凹塔凹奶奶是一位慈祥和藹、醫術高超、一生施德行善的民間女神醫。據宣統楚雄縣志》記載“……相傳南詔時征峨碌蠻,有倮黑婦死節烈,土人立廟祀之,世遠年湮,未得其確。國朝雍正皇后目疾,夢老婦左手持劍,右手持環入宮醫之,疾遂愈。因述夢中形象,時楚人陳士順為掌宮太監,雲是楚雄西山塔凹神顯靈,塔凹奶奶後敕封為西靈聖母,由是香火不絕,匾聯以千計,年來雖禁止巫覡跳神,而廟中香火仍旺。”
據說雍正皇帝還賜塔凹神全副鸞駕和西靈聖母封號,所以我們見到的塔凹的神象是黃袍加身、鳳冠霞帔,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女神,其廟宇也由羅黑祠改為西靈宮。
恩封救產難陳靖姑為天仙聖母
崇福宮在孝巷城邊明時建相傳神姓陳靖姑閩縣福建下渡陳昌女由巫而神鄉人祀之宋淳祐間封夫人賜額順懿左祀林夫人右祀李夫人此外沉尉橋旁松山起步雲梯鑒江河陽重下里皆有其宮香火甚盛在雲梯.........福隆宮...。
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 ,皇后些微病癒,雍正帝恩封神明陳靖姑天仙聖母太后元君。《福建通志西洋宮碑記》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皇后加封“天仙聖母太后元君”。

家族成員

祖父:烏拉那拉•博瑚察
父親:烏喇那拉·費揚古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孝敬憲皇后朝服像》
生母:愛新覺羅氏(追封多羅格格
兄弟:大哥富禪、二哥富昌、三哥富存、弟弟五格
夫君: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
子女:皇長子端親王愛新覺羅·弘暉
父系烏拉納喇氏
烏拉部第四代部主 都爾希(祖先)→ 額亦商古(祖先)→(未知)→(未知)→透衲巴圖魯(曾祖父)→博瑚察(祖父)→內大臣費揚古(父親)(根據乾隆朝編纂《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推論得出)
母系
生母是鎮國將軍穆爾祜第四女。
順治十四年四月,先是固山貝子穆爾祜,以出師衡州失律削爵。及卒,家屬無依。宗人府議給其子長源視三等鎮國將軍。從之。
雍正登基時期,追封皇后的生母為多羅格格。
據記載她的生母為閒散宗室的女兒,後來因其女之故被追封為多羅格格。按照慣例,只有親王所生庶女或貝勒嫡女才能封為多羅格格,可說是抬高皇后生母的身份。

結論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朝鮮國王所派使臣回國後,表明大清康熙的意旨:“(胤禛二哥)允礽之子弘皙頗賢,難於廢立(太子)允礽”;或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亦表明康熙當時意旨:“(嫡孫)弘皙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允礽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朝鮮使臣回國後都有向朝鮮國王稟報(雍正的二哥)允礽第二子弘晳是康熙特地留下的最後遺命:「…嫡長孫弘皙朕所鐘愛,其特封為親王」,康熙帝言訖而終。(朝鮮國王的外藩實錄裏並沒有載錄康熙帝遺命預備幫皇子封王,只有載錄康熙弘皙一人預備特封和碩親王爵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的皇孫中,雍正帝(胤禛)登基期間唯一預備冊封王爵的侄輩當時的確只有一人:就是(胤禛的二哥)廢太子允礽的第二子弘皙
(當時,雍正遵從康熙朝的慣例:未滿18歲未成年的皇子女均不冊封爵位)
雍正在後宮中,特地撫養允礽的幼齡兒子:弘㬙、弘皖永璥,收為雍正帝的養子。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帝禮部,奉仁壽皇太后懿旨:“冊立嫡福晉烏拉那拉氏為皇后”。
雍正元年(1723年)七月,雍正帝已諭令:「於朕誕辰萬壽節得建立祝壽道場..貟貽累地方且以有用之財供無益之費,既非朕以勤儉勵有位之心..若不遵諭旨朕必加以處分,不寬貸,特諭」。雍正為他的父母(康熙)聖祖仁皇帝、仁壽皇太后啟建祝壽道場是表孝思。而雍正帝和皇后皆於誕辰日萬壽節、千秋節之時不能建祝壽道場,是因雍正帝為了孝順康熙聖祖仁皇帝生前的旨意節儉,不隨性地鋪張浪費公帑建造道場無益國家之費。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於乾清宮召諸王滿漢大臣入見,面喻曰:「康熙建儲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之事,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薄海內外莫不傾心悅服,共享安全之福」。特別破例以康熙旨意密封遺詔,並極早以元年訂立儲君特不立皇太子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二十日卯時,雍正以康熙遺命,把弘晳及其眷屬藏身於距京城外二十里的鄭各家莊。當時,雍正命令眾人以隆重禮數以禮相待弘皙及他的眷屬和兒子弟弟等,令分家安排至距皇城外二十里的鄭各家莊王府藏身入居,並命數千名兵丁家臣奴僕保護弘皙的鄭各家莊王府。雍正帝十分關心弘晳,弘皙亦於奏摺中稱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為:“皇父”,與弘晳關係融洽。
並且弘皙每月可特別例行一次赴京參與朝會、射箭及壇廟祭祀等活動。
雍正元年(1723年)十一月十三日,適逢康熙忌辰,雍正帝命令熹妃所生皇四子弘曆祭景陵。
雍正帝的萬壽節誕辰十月三十日停止朝賀與筵宴,遣官祭神祇與清朝祖宗陵寢;皇后的千秋節五月十三日,亦令皇后停止行禮與筵宴。三年喪期後,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一日,王公大臣官員等以恭遇萬壽節,禮部題請雍正帝陞殿行進表慶賀禮,奉旨今年停止行禮筳宴,茲復公懇雍正帝俯允禮臣所請合詞具奏。奉雍正帝諭旨:“皇考康熙聖祖仁皇帝四十、五十聖壽未曾每歲行慶賀禮,朕即位以來事事效法皇考,是以今年朕萬壽節禮部奏請陞殿行慶賀筵宴禮,朕降旨停止,蓋康熙六十年來所行之事,朕力能效法者,無不遵奉施行’’。(帝後效法前朝元旦萬壽節免眾人群聚朝賀筵宴行慶賀禮,其一原因是京城的痘疹瘟疫盛行)
雍正五年(1727年),吳謙原是鑽營生事之人,堂官劉聲芳曾推薦上奏奏稱吳謙人雖浮躁但醫術調理脈理很好,是以雍正聽信其言,於是於雍正五年(1727年)欲為吳謙開恩赦罪,特賞賜他宮廷中御醫之職以行醫贖罪。但是到了隔年之後,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二十日,他的正宮皇后突然感染到類似風寒的病症,這次換吳謙為皇后用藥調理醫治,豈料病況未見起色,雍正降旨詢問吳謙時指責吳謙:“伊全無愧懼之色,是吳謙光棍行動總不悛改,甚屬可惡...”。雍正便命內務府總管莊親王允祿將吳謙上九條鎖,交拿刑部議懲,加上吳謙過去招搖欺騙刑部初審判斬立決,二審奉旨緩刑餘依議,最後朝審奉雍正諭旨:重新改判吳謙在監獄會同醫官永遠替監獄裡的囚犯診治醫病。
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初六日,(皇四子弘曆上位後命人編纂國朝宮史,修正前朝歷史,唯獨只有指出雍正帝不願意為了這位皇后的千秋節誕辰五月十三日建造祝壽道場的。《國朝宮史》亦指出雍正帝責備太監之時,暗喻皇后並非孝順之人)。
※經過查證,雍正責備太監的原因,雍正元年(1723年)其實皇帝早已下令,令皇宮中所有人皆要遵守萬壽節、誕辰之日皆不可為皇帝建造祝壽道場的,因當年雍正皇帝特地為生父母聖祖仁皇帝、仁壽皇太后建祝壽道場是為了表達對父母親的孝思而建祝壽道場的,而皇帝自己和皇后於誕辰日萬壽節千秋節之時皆不能建祝壽道場,是因雍正皇帝為了孝順父親聖祖(康熙皇帝)生前的旨意節儉,不隨性地鋪張浪費公帑建造道場無益國家之花費,所以雍正皇帝當初本意並非要皇后一人遵守節儉的。
(乾隆帝弘曆上位後命人修正的歷史《國朝宮史》中又指出,這位皇后並不節儉,雍正帝其實不想要給這位皇后禮數的),昨日,在竹子院舉行宴會時,雍正發現宴桌上外來臣子進獻之鮮食,與宮中太監進獻給皇后宴桌上的鮮食全部都備有。雍正認為並不妥當,自己理天下事日夜焦勞並時思節制所用而不肯過分,而皇后的禮數怎能與皇帝擁有一樣的特殊禮遇規格,因此雍正帝當場責備太監為了進獻給皇后所食用的能與皇帝禮數一致,這樣不僅不合尊上傳統禮制,亦並非遵守雍正初年已頒發諭旨命令大家必須遵守節儉愛惜之道。雍正下令宮中太監們,除了舉行典禮之外,皇后平日所食用的可以照常向茶膳房取用的。
※經過查證之下,雍正責備太監的原因,是因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曾早已經發過這道諭旨:“朕從前曾傳諭外省文武大臣,凡陛見來京,不必進獻一切物件。朕近日將鎮協等官調來引見,特欲識認其人詢問地方事務理應輕騎速來,不可帶食物進獻,嗣後著永行禁止”、‘‘凡外國人朝所給食物歸國時,所頒賞賜俱有定例..朕深知之朝鮮國守職恪順百年有餘,現今琉球來使亦甚屬敬謹..。嗣後除..蒙古賓客外,朝鮮、俄羅斯暹羅(泰國)、安南(越南)等國人來朝,其所給食物歸國時所頒賞賜,爾㑹同該部..酌量定議奏聞’’、雍正四年(1726年)上諭:“朕三年以來素服齋居,從未令諸臣進獻。三年之期已滿,十月為朕萬壽節,在廷諸臣有進獻之事,朕以諸臣之意出於誠懇,若一概拒卻恐無以聯上下之情..至於諸臣進獻之事,外任大臣自古有進獻方物之理,今仍準其進獻,但所進之物必令廷臣共知之,朕酌(少)量收納(一、二件),亦必令廷臣共知之;在內諸大臣,原無方物可獻,若以慶賀(佳)節之期,視為成例,相率進獻,朕概不收納。朕前所降諭旨甚明,仍著遵行”。
※經過查證之下,是因雍正五年(1727年),皇帝諭示子孫:“皇考康熙六十餘年富有四海而躬行儉德以為保惠萬民之本..宮中服御之具質樸無華,而古玩器皆尋常之物,竟無一件為人所罕見。二阿哥允礽在東宮時,廣蓄奇巧珍貴之物,數倍於皇考宮中之所有。朕仰思皇考恭儉至德,實可垂法萬世欽服之誠,益覺二阿哥允礽之所為,實屬無益,當為鑑戒也。朕既深知二阿哥允礽之非,若朕此時復留心玩好廣收進獻,則將來子孫之賢而有識者豈不以此為朕躬之累乎。朕意欲俟暇時,將宮中所有之物或系皇考傳留或朕藩邸舊蓄,一一分晰標記,以明皇考康熙帝之儉德,俾世世子孫共知之”、「康熙躬行節儉、裕國愛民,六十餘年以來,蠲租賜復,殆無虛日,休養生息之恩至矣」。
(乾隆朝編纂雍正責備太監的歷史來藉此闡述這一位皇后的千秋節五月十三日。以上經過查證後可知,雍正當初的本意並非要皇后一人遵守節儉的,主要是為了讓皇宮中所有人包含宮人太監和皇子都必須要遵守以上的聖旨,無一人可特別例外)
雍正八年(1730年)或雍正四年,雍正帝給鄂爾泰朱批奏摺提到皇子時,說了:「朕之關心(你),勝朕頑劣之皇子」、「皇子皆中庸(平凡)之資,朕弟侄輩也缺乏卓越之才」。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雍正帝下令理郡王弘晳晉升繼承其生父(康熙朝之廢太子)允礽之位為和碩理親王。
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病重暫駐足暢春園,雍正帝也親往暢春園探望皇后,為了照顧病重皇后亦逾越時辰才回宮,但最終皇后還是不幸病逝,享年五十一歲。
雍正帝諭示眾臣,曰:「皇后自垂髫之年(約12歲時),便奉(康熙)聖祖仁皇帝恩命作配朕躬,結縭以來,皇后一生於暢春園替朕侍奉祖父母:仁憲皇太后、(康熙)聖祖仁皇帝、仁壽皇太后,孝順恭敬四十餘年始終一致,深蒙受三位長輩慈愛,並且皇后一直是遵守勤勞與節儉的。一切國家公開祭奠皇后的典禮儀式,朕本欲親往,以展悲懷,乃自上年以來,朕躬(年齡將近五十三歲)身體已違和,若又親臨喪次,不但往來奠醊之間,外勞形骸,而觸景增悲,更致內傷心氣。況目前軍務緊要,一切機宜甚費籌畫」(雍正帝在生前所命人紀錄的諭旨《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上諭內閣(四庫全書本)》,雍正皇帝都有親口提到只有這位皇后一生深蒙受三位長輩慈愛,也很孝順遵守勤勞與節儉的)。
雍正帝特別下令祭奠大行皇后的儀式,由和碩親王的三位兒子祭奠皇后:下令多羅淳郡王弘暻(親王允祐第六子)告祭皇后。初祭皇后,和碩理親王弘晳(前太子允礽次子)向大行皇后行禮。大祭大行皇后,遣和碩裕親王廣祿(親王保綬第三子)向皇后行禮。
雍正九年(1731年)十一月,雍正帝自主提早遣官敕諭該朝鮮國王訃告大行皇后喪事,並傳諭行文(文書的格式)給該朝鮮國王知之。
雍正九年(1731年)十二月初十日,雍正帝命令理親王弘皙、顯親王衍潢(親王丹臻第六子)持冊寶,尊上大行皇后的諡號曰:孝敬皇后。 冊文曰:“ 皇后那拉氏,毓質粹和,秉心柔順,蘭閨佩訓,蹈女史之規型,朱邸來嬪嫻天潢之禮度,問安內殿,盡孝謹於先皇(康熙)聖祖仁皇帝,侍宴禁闈,奉歡愉於母后(仁壽皇太后),逮登大寶(冊封皇后),爰陟坤寧,處貴逾謙,居尊彌懋,深懷恪敬,凜夙夜於椒庭,永念兢勤,贊儆咨於黼座,恩流九御,頌樛木之慈仁,儉六宮…考諡法之相符,詢僉謀而惟允,特以冊寶,謚曰:孝敬皇后。於戲。播鴻聲於萬國,采煥金函,揚媺行於千秋,光騰瑤牒,祗膺寵賁,用具哀榮”。

人物評價

《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上諭內閣(四庫全書本)》《世宗憲皇帝實錄》
雍正九年冬十月四日(1731年11月03日)
雍正帝諭禮部:‘‘皇后那拉氏作配躬,經四十載,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聖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克盡忱,深蒙(受)慈愛,服膺訓,歷久而敬德彌純,懋著坤儀,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節儉,待下寬仁,慈惠播於宮闈,柔順發於誠悃,昔年藩邸,內政聿修,九載中宮,德輝愈耀。茲於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壼職襄贊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稱謚以永休光’’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732年01月08日):
以冊謚孝敬皇后,頒詔天下。雍正帝詔曰:‘‘朕聞治家教國化始宮闈,維坤承乾,義隆翊贊誠徽音之茂著,必顯號之昭垂,禮記曰,謚以尊名,成周以來斯為鉅典。皇后那拉氏,仁慈天賦淑惠性成,祗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聖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皇后那拉氏)備蒙慈愛,克以孝稱,佐朕內政,經四十載,溫恭實本乎至誠,祗肅常形其匪懈,自膺冊命,於今九年,儉以持躬,恩能逮下,綜六宮之庶務,而靜正鹹宜,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絹冊式【雍正皇帝制】孝敬皇后諡號
樹萬國之母儀,而安貞允協,懋宣淑範久著令聞。朕旰食宵衣勵精圖治,眷茲宮壼良資贊襄,今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深為悼愴,追維恪慎之光儀,洵洽褒揚之彝憲,爰詔所司,詳稽禮制,慎擬徽稱。祗告太廟,以本年十二月初十日,冊謚為:「孝敬皇后」。於戲,德美關睢,懿行長輝乎典冊,道光禕翟,鴻名永著於寰區。頒示天下,鹹使聞知’’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版本
演員
劇中名
劇照
1980


1991
路捷


1994


1997


1998
烏拉那拉·蘭兒

2001
玉指環


2002
李莉


2007
上書房


2011
烏拉那拉·金枝
《宮鎖心玉》烏拉那拉·金枝
2011

《步步驚心》烏拉那拉氏
2012
烏拉那拉·貞兒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宮鎖珠簾》烏拉那拉·貞兒
2012
甄嬛傳
未出場
《甄嬛傳》烏拉那拉·宜修
2016
美人香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美人香》烏拉那拉氏
2017
孝敬憲皇后(皇后那拉氏(清世宗孝敬憲皇后))
《花落宮廷錯流年》烏拉那拉·凝秀
2018
馬春燕

《延禧攻略》烏拉那拉氏
2018
如懿傳
未出場
《如懿傳》烏拉那拉·宜修
2019
夢回

《夢回》烏拉那拉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