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順治時期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出生。
康熙時期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入宮為
妃(位號不明,康熙皇帝初無賜冊
封號)。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正式
冊封立為皇后。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崩於
坤寧宮。
三月二十五日,奉移梓宮於鞏華城與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同安於殯殿。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二月,恭捧
孝昭皇后神位。入奉先殿。以孝昭皇后梓宮、至陵所。奉安於享殿。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六月,升祔聖祖廟。尊謚並加仁字。九月,恭上尊謚,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欽天順聖仁皇后”。乾隆元年三月(公元1736年),加上尊謚安裕二字,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欽天順聖仁皇后”。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四月 ,加上端穆二字,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入宮封妃
順治時期,已有冊封
封號妃的妃子,如:順治世祖曾冊封號立董鄂氏
賢妃,甚至尊上為皇貴妃、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悼妃;博爾濟吉特氏
靜妃。
《皇朝文獻通考》: 「
妃董鄂氏,輕車都尉巴度女,順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
康熙)追
封皇考
貞妃。」
《康熙朝實錄》:「
康熙諭
禮部、皇考(
順治)大行皇帝御宇時。
妃董鄂氏………遂爾薨逝芳烈難泯,
典禮宜崇,特進
名封,以昭淑德,追
封為
貞妃。所有應行
禮儀,爾部察例具奏」。
康熙早年的
妃嬪生前皆不冊妃嬪的基本
徽號。且孝昭皇后早年入宮時已冊
妃,只是於康熙前期未跟
先朝妃嬪一樣冊立妃嬪的
徽號典禮。康熙早年有封號的,只有冊生前未封
妃未有徽號的
慧妃加上
諡號。
康熙初有冊封號典禮的先朝妃嬪,有
努爾哈赤太祖、
順治世祖皇帝的妃嬪:皇曾祖壽康太妃(順治十八年十月)、皇考貞妃(順治十八年二月)、皇考恪妃(康熙六年)
、皇考
淑惠妃(康熙十二年)、皇考
恭靖妃、皇考
端順妃、皇考
寧愨妃,.....:‘‘著會同禮部,詳議
典禮’’。
封后
康熙曾稱孝昭是自己的“良配”,是“內廷之良佐”,雍正元年加上諡號的冊文中,也說她“椒塗正位,偕帝德以交輝”,給予了對康熙其他皇后所不曾有的評價,絕非偶然。她如果沒有長時期的學習積累,各方面素質都相應得到較大提高,勢必難以做到“覽史披圖”,“夜寐夙興,克佐旰宵之治”,“勞心中壺,每分宵旰之勤,”即使主觀願意,也會因水平所限而力不從心。事實證明,較高的文化修養,不僅使孝昭在康熙的後宮中,能充分顯示出自己的優勢,也為她能榮登後位,創造了有利條件,也使她與康熙之間,能夠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增進彼此的感情。
去世
在孝昭從妃封到皇后不滿一年即去世,康熙為此傷悼孝昭皇后。康熙親自去孝昭梓宮前送至武英殿安置。從這一日起直至三月二十五日,
康熙一直遵照前任
赫舍里氏皇后舊喪禮制,每天必去
梓宮前
舉哀,而且幾乎每次都是辰時往,申時還,在梓宮旁呆上七、八個小時。三月二十五日,他親自將梓宮送至鞏華城,一直住到二十九日。這四、五天內,他每日都長時間地在
鈕祜祿氏梓宮前舉哀,而那時正值
三藩之亂的決戰時期。
由於
遏必隆捲入了政治鬥爭的漩渦,孝昭因此沒有能夠當上皇后。但在孝昭憑藉自己本身的努力成功封后後,她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父親,孝昭一當上皇后,立即康熙提出為已故父親建立家廟的請求,得到康熙同意。但是當敕建家廟告成時,鈕祜祿已經去世。康熙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玄燁親自撰寫的碑文,道出此事的原委:
“賜一等公
遏必隆家廟碑。
孝昭皇后壺德攸宣,倫情肫篤,念父母鞠育之勤,思詞宇春秋之祀。朕嘉其德,遣官督理。後二月,皇后已崩,十七年十二月工作告成,因諭內閣,祥考明代實錄,雲符典例,特賜碑文,勒諸貞石……。”
由於父親的原因,孝昭入宮之始,未能當上
皇后,繼而又受父親之累,一個人默默承受了難以言表的壓力與愁苦。然而她對父親毫無怨言,一當條件許可,便想方設法,通過建立家廟的方式,以報養育之恩。這種做法體現出封建倫理綱常所提出的“仁孝”,於康熙“以孝治天下”的基本方針一致,必然受到康熙首肯。
甫登後位,即提出為已故父親建立
家廟,並較快得到實現,這在清朝列後中,僅
鈕祜祿氏一人,當時,平叛戰爭正在緊張進行,清統治集團內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齊心合力,團結一致。為已故老臣
遏必隆建立家廟,不僅僅是一人、一家之事。通過這一舉措,顯示出康熙不忘勛舊,並使其他老臣後代、鑲黃旗將領及文武朝臣受到鼓舞,更加感恩戴德。所以,此事具有廣泛的政治影響與作用。顯然,“克佐宵旰之治”的孝昭,對清朝局勢及戰事進展狀況都比較了解,對康熙可能採取的態度也有一定的把握,因而才能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提出請求。
鈕祜祿氏是滿洲八大姓之一,清初
五大臣,康熙四大輔臣中都有鈕鈷祿氏,鈕鈷祿氏也是擁有清朝皇后最多的姓氏。
喪儀
《康熙起居注》:
巳時,
皇后崩於坤寧宮。
孝莊太皇太后駕至
乾清門外欲入宮哭臨,(康熙)上故辭再三,太皇太后始回宮。諸王、貝子、公等,內大臣、大學士、學士、侍衛具入乾清門丹樨內,滿漢文武各官,俱集乾清門外舉哀。公主、郡主等,諸王、貝勒妃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婦,俱入
坤寧宮舉哀。是日,內班侍衛頭領飛耀塞,傳諭大學士索額圖,勒德洪,明珠曰:“出征王、貝勒及各官為國征討賊寇,平定地方,效力行間。今令伊等妻服喪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環、散發、俱著免。”
二十八日已巳:早,
陳設大行皇后
鹵簿於
乾清門外。辰時,上親送大行皇后
梓宮安於
武英殿。皇妃、嬪及公主、郡主等,諸王、貝勒妃,二品以上命婦,俱隨梓宮入殿門內。諸王、貝子、公等及文武各官,俱於殿門外跪迎。上親臨舉哀。諸王、貝子、公等舉臣,俱東向舉哀。諸王、貝子、公等大臣請駕回宮,上還宮。 未時,諸王、貝子、公等舉臣,復舉哀。諭:是日後,諸王、貝子、公等舉臣,每早晚集殿門外舉哀。
二十九日庚午: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少頃,
仁憲皇太后臨大行皇后
梓宮前舉哀,還宮。申時,上還宮。
三十日辛未: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還宮。(“卯時”相當於上午5 點至7 點,“申時”相當於下午3 點正至5 點)
康熙十七年三月:
初一日任申: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初二日癸酉:上命內閣嗣後進部院各衙門奏章。
初三日甲戌: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初四日乙亥: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初五日丙子: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初六日丁丑: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初七日戊寅:卯時,上率諸王、貝子、公等及文武大小官員,
王妃、公主、
郡主等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婦,齊集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上回宮。
初八日乙卯: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初九日庚辰: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初十日辛巳: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十一日壬午: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十二日奎未: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十四日乙酉: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十六日丁亥: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十七日戊子:辰時,上詣
太皇太后宮問安寧,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十八日已醜:辰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十九日庚寅:辰時,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二十日辛卯:辰時,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二十二日癸巳:辰時,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二十三日甲午:辰時,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二十四日乙未:辰時,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宮。
二十五日丙甲:卯時,上以還移大行皇后梓宮致祭。巳時,上親送往鞏華城,與
仁孝皇后安於享殿內。上駐鞏城外幔城。是日,諸王、貝子、公等滿漢文武大小官員,俱集西安門外,舉哀跪送。王妃、公主、郡主等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婦,俱集德勝門外舉哀跪送而回。
二十六日丁酉: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行宮
二十七日戊戌:卯時,上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是日,諸王、貝子、公等及文武大小官員,王妃、公主、郡主等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婦,俱齊集舉哀,除服。申時,回行宮。
二十八日已亥:辰時,詣大行皇后梓宮前舉哀。申時,回行宮。
二十九日庚子:卯時,上以大行皇后崩逝匝月致祭。酉時,回宮。啟從起居注官:喇沙里
康熙十七年閏三月
辛酉。上素服御
太和門。遣和碩莊親王
博果鐸、多羅信郡王
鄂扎、齎
冊寶、詣鞏華城、冊謚大行皇后。冊文曰、朕惟正兩儀之位、資始允藉夫資生。端萬化之原、治外必先於治內。故壼政修而家邦永賴。坤貞著而品物鹹亨。緬懷懿淑之隆。益念匡襄之德。徽音尚在。盛典宜崇。鹹由紀美於休稱。始克流光於奕世。皇后鈕祜盧氏。夙承華閥。聿茂令儀。暨正宮闈。作朕良配。履和思順、端恪本於天懷。體巽居謙、溫莊發乎至性。奉兩宮之定省、愉婉彌殷。襄九廟之馨香、敬共加篤。依疏服浣、首弘儉樸之風。夜寐夙興、克佐旰宵之治。惇五常而仁能逮下。循四教而慎以禔躬。覽史披圖、既媲徽於彤管。含章蘊美、洵葉吉於黃裳。何圖掖殿之旋虛。深痛儀型之永逝。載考追崇之典。式稽節惠之文。謚以尊名、表慈惠愛親之實。詞難罄媺、兼聖聞昭達之休。懿德聿彰。鴻名無忝。特以冊寶、謚曰
孝昭皇后。於戲。炳丹青於百代、至行堪師。垂琬琰於千秋、芳規丕著。哀榮斯極。寵命宜承。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 二十五日乙丑:酉時,上回宮。
康熙十七年四月
初三日任申: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初九日戊寅: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十六日乙酉: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二十四日癸巳:早,上詣礬華城。
二十五日甲午:申時,上回宮。
二十九日戊戌: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康熙十七年五月
初六日乙巳:早,上詣礬華城。
初七日丙午:申時,上回宮。
十四日癸丑:早,上詣礬華城。
二十五日甲子: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康熙十七年六月
初四日癸寅: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二十四日癸巳:早,上詣礬華城。
二十五日甲午:巳時,上回宮。
康熙十七年七月
初四日壬寅: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十四日壬子:早,上詣礬華城。
十五日癸酉:未時,上回宮。
二十四日壬戌:早,上詣礬華城。
二十五日癸亥:未時,上回宮。
康熙十七年八月
初四日任申: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十七日乙酉: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二十四日任申:早,上詣礬華城。
二十五日癸巳:未時,上回宮。
康熙十七年九月
辛丑:早,上詣礬華城。申時,回宮。
康熙十七年十月
已巳:早,上詣礬華城。酉時,回宮。
康熙十七年十一月
康熙十七年十二月
康熙十八年一月
初二日戊戌:早,上詣礬華城。
初三日已亥:酉時,上回宮。
二十四日庚申:早,上御乾清門,聽部院各衙門面奏政事。巳時,上
詣礬華城。
二十五日辛酉:未時,上回宮。
一周年祭日:
二十二日丁亥:早,上御乾清門,聽部院各衙門面奏政事。辰時,上詣礬華城。
二十三日戊子:上駐蹕礬華城
二十四日已醜:上駐蹕礬華城。
二十六日辛卯:以
孝昭皇后忌辰,不理政事。辰時,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三月己未:諭禮部、自古帝王、敦重倫常、篤念勛舊、必有褒嘉之典、以示推恩。
孝昭皇后、德著椒宮。母儀天下。懿範如在。每切追思。其父公
遏必隆、簪纓世裔。宣力累朝。忠殫謀猷。功存弼亮。況篤生賢淑。佐理宮闈。宜加表揚、垂諸永久。已敕所司、特為建祠。其妻縣主、夙懋
溫恭。克昭家訓。宜並祔享。朕親制碑文。勒之貞珉。告成之日、應賜諭祭。爾部詳察典例以聞。
四月癸酉:遣滿漢大學士各一員、恭點
孝昭皇后神主。是日、恭奉神牌。升祔奉先殿。奉安於仁孝皇后神牌之右。
二周年祭日:
二十四日甲申:辰時,上如礬華城
二十五日乙酉:以
孝昭皇后二周年致祭。申時,上回宮。
三周年祭日:
十四日戊戌:早,上御乾清門,聽部院各衙門面奏政事。。。。巳時,上如礬華城。
十五日已亥:早,上以
孝昭皇后三周年,
命皇太子率諸王以下、八旗四品官以上一半,及王妃至一品官命婦致祭。辰時..............是日,上駐蹕礬華城。
二月十六日庚子:早,上以清明節,命王以下、八旗四品官以上一半,及王妃至一品官命婦致祭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辰時,上御行宮,大學士、學士捧折本面奏請曰。。。。。是日,上駐蹕礬華城。
康熙二十年二月
壬寅。上至鞏華城駐蹕。
癸卯。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梓宮啟行。上親臨送。王以下、滿漢官員、及公主王妃以下、大臣命婦以上、俱齊集舉哀跪送。
庚戌。上駐蹕馬蘭峪城南。是日、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宮、至陵所。奉安於享殿。
三月
辛酉。上臨享殿。王以下、滿漢大臣、齊集。寅時。移
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宮、安葬地宮。仁孝皇后居左。孝昭皇后居右。上親奠酒。王以下、滿漢大臣等行禮。賜皇后陵總管
禪布等、銀幣有差。
辛巳。上詣
太皇太后行宮、問安畢。率諸王大臣侍衛等、詣孝陵。奠酒舉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命皇子等行禮。奠酒。是日、駐蹕鮎魚池城內。
史籍記載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一等公
遏必隆女。初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冊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二十年,與
仁孝皇后同葬。上每謁孝陵,輒臨仁孝、孝昭兩後陵奠醊。乾隆、嘉慶累加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清史稿》孝昭仁皇后喪禮記載:
康熙帝冊立鈕祜祿妃為皇后冊文:
冊文曰、朕惟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教型家國、壼儀實王化之基。資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惇典。咨爾妃鈕祜盧氏。乃公遏必隆之女也。鐘祥世族。毓秀名門。性秉溫莊。度嫻禮法。柔嘉表范、風昭令譽於宮庭。雍肅持身、允協母儀於中外。茲仰承太皇太后慈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爾其誠孝以奉重闈。恭儉以先嬪御。敬襄宗祀、弘開奕葉之祥。益贊朕躬、茂著雍和之治。欽哉。
康熙帝冊謚大行皇后為孝昭皇后冊文:
冊文曰、朕惟正兩儀之位、資始允藉夫資生。端萬化之原、治外必先於治內。故壼政修而家邦永賴。坤貞著而品物鹹亨。緬懷懿淑之隆。益念匡襄之德。徽音尚在。盛典宜崇。鹹由紀美於休稱。始克流光於奕世。皇后鈕祜盧氏。夙承華閥。聿茂令儀。暨正宮闈。作朕良配。履和思順、端恪本於天懷。體巽居謙、溫莊發乎至性。奉兩宮之定省、愉婉彌殷。襄九廟之馨香、敬共加篤。依疏服浣、首弘儉樸之風。夜寐夙興、克佐旰宵之治。惇五常而仁能逮下。循四教而慎以禔躬。覽史披圖、既媲徽於彤管。含章蘊美、洵葉吉於黃裳。何圖掖殿之旋虛。深痛儀型之永逝。載考追崇之典。式稽節惠之文。謚以尊名、表慈惠愛親之實。詞難罄媺、兼聖聞昭達之休。懿德聿彰。鴻名無忝。特以冊寶、謚曰孝昭皇后。於戲。炳丹青於百代、至行堪師。垂琬琰於千秋、芳規丕著。哀榮斯極。寵命宜承。
雍正帝尊謚孝昭皇后冊文:
雍正元年九月
庚辰。上
孝昭仁皇后尊謚。冊文曰。襄治化於昌朝、夙合二儀之撰。耀徽音於典冊聿昭萬葉之光。勛華之盛烈丕彰。任姒之芳規益播。欽惟皇妣
孝昭仁皇后、性含柔順。范表溫莊。華閱鐘祥、協坤貞而作則。椒塗正位、偕帝德以交輝。侍膳慈闈、克謹晨昏之奉。勞心中壼、每分宵旰之勤。箴銘茂著於彤編。褕翟久辭于丹禁。溯淑恭之懿行、茂典流光。揚藹吉之仁風、貞珉煥彩。茲值纘承之始。彌深崇報之思。清廟森嚴、考彝章而合祔。寶函鄭重、列俎豆以升馨。謹奉
冊寶、恭上尊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欽天順聖仁皇后。伏冀在天靈爽、永貽萬世之安。裕後儀型、長介億年之福。進鴻稱而允協。垂琬琰以光昭。謹言。寶文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欽天順聖仁皇后之寶。——《清世宗憲皇帝實錄》
立後
康熙十六年五月十一
皇帝日:“諭禮部,朕恭奉聖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慈諭,冊立妃遏必隆之女為皇后,禮部即選擇吉期,開俱儀來奏,特諭禮部”。 康熙十六年七月
廣西道御史
郝浴疏言、冊立皇后大禮將行、請停今歲
秋決、以廣聖慈。下部知之
康熙十六年八月
(二十二日)丙寅。上御
太和殿。遣大學士
索額圖、為正使。大學士
李霨、為副使。持節授妃鈕祜
盧氏冊寶。立為皇后。冊文曰、朕惟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教型家國、壼儀實王化之基。資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惇典。咨爾妃鈕祜盧氏。乃公
遏必隆之女也。
鐘祥世族。毓秀名門。性秉
溫莊。度嫻禮法。柔嘉表范、風昭令譽於宮庭。
雍肅持身、
允協母儀於中外。茲仰承
太皇太后慈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爾其誠孝以奉重闈。恭儉以先嬪御。敬襄宗祀、
弘開奕葉之祥。益贊朕躬、茂著雍和之治。欽哉。
戊辰。上御太和殿。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各官、上表慶賀。頒詔天下。詔曰、帝王仰膺天眷、撫育群生。爰溯治理之隆、莫不肇自宮闈、達于海宇。故必慎選賢媛。用資內助。承宗廟之重。敦風化之源。甚鉅典也。朕抵纂丕基。篤念倫紀。茲者、聖祖母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
太皇太后。深惟內治攸關。特遴淑德。作配朕躬。正位中宮。
母儀天下。欽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廟。於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立公
遏必隆之女、妃鈕祜盧氏為皇后。惟朕躬暨後。共勖
敬勤。克迪厥德。庶其上紹徽音。敷宣盛化。以貽子孫臣民、億萬年無疆之祉。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
康熙十六年,冊立
孝昭仁皇后,前期補行
納采、大徵如大婚禮。親詣奉先殿告祭,天地、太廟後殿則遣官祭告。至日設節案太和殿中,東西肆;左右各設案一,南北肆。帝御殿閱
冊寶,王公百官序立,正、副使立丹陛上,北鄉,宣制官立殿中門左。宣制曰:“某年月日,冊立妃某氏為皇后,命卿等持節行禮。”於是正、副使持節前行,校尉舁冊寶亭出協和門,至
景運門,以冊寶節授
內監,奉至宮門,皇后迎受。行禮畢,內監出,還節使者,使者復命,帝率群臣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宮行禮。翼日,
皇后禮服詣兩宮及帝座前行禮。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一等公
遏必隆女。初為
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冊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二十年,與
仁孝皇后同葬。上每謁孝陵,輒臨仁孝、孝昭兩後陵奠醊。
乾隆、
嘉慶累加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清史稿列傳·后妃》
附:
納彩禮物:鞍馬十匹,盔甲十副,金茶筒一具,銀盆一圓,緞一百疋,布兩百疋。
大徽禮物:鞍馬二十匹,馱甲二十副,常等甲三十副,黃金二百兩,白金六千兩,金茶筒一具,銀茶筒二具,銀盆二圓,緞六百疋,布一千疋。給賜後父襄貂朝服一件,貂裘一件,時衣一襲,冠帶靴篾全。後母,蟒緞朝衣一件,裙一件,時衣一襲。
家族成員
姐妹:
遏必隆長女,生母不詳,嫁固倫淑慧公主之子巴林郡王鄂齊爾,即固倫榮憲公主的婆婆。
遏必隆四女,生母三繼福晉巴雅拉氏,嫁正黃旗宗室輔國公雲升。
遏必隆五女,生母不詳,嫁鑲白旗一等子阿玉什。
遏必隆另有一女,應為孝昭仁皇后及溫僖貴妃之妹,排行不詳,生母不詳,嫁廣略貝勒褚英玄孫奉恩輔國公普昌(1675-1696)
兄弟:
色亮,遏必隆長子,少選三等侍衛,早卒,未娶,側室所生女嫁和碩簡惠親王德塞。
次子,早卒。
法喀,遏必隆三子。
孝昭仁皇后同母弟。生於康熙三年五月十七,卒於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初九。承襲一等公,二十五年革爵,原任御前大臣、內大臣、護軍統領兼佐領。嫡妻宗室阿顏圖之女;繼妻為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即
孝誠仁皇后之妹。子領侍衛內大臣兼佐領薩穆哈。
顏珠,遏必隆四子,生於康熙四年,生母不詳。任一等侍衛,卒於三十五年。其妻為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女佟佳氏,即
孝懿仁皇后之妹。長子護軍統領哲爾金。
富保,遏必隆五子,生於康熙七年,生母不詳。原任二等侍衛,曾隨康熙征戰鄂爾多斯,卒於康熙五十五年,嫡妻瓜爾佳氏,兩江總督、清代第一位滿人狀元
麻勒吉之女。子泰陵總管額圖渾。
尹德,遏必隆六子,生於康熙九年,生母不詳。由佐領授為三等侍衛。曾任康熙第十子敦郡王府長史。康熙五十二年由頭等侍衛襲其父所遺之一等子爵,六十一年升為散秩大臣,正藍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都統;雍正二年承襲公爵,授領侍衛內大臣,三年升議政大臣,五年卒,謚“愨敬”。長子策楞,由御前侍衛累遷廣州將軍、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太子少傅、太子太保,乾隆十三年襲訥親所遺之公爵,為二等公,後以功晉一等公,生子特通額、特清額、特成額;次子訥親,初襲二等果毅公,授散秩大臣,後晉一等公,歷任御前大臣、太子太保、議政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兼管戶部三庫事務、領侍衛內大臣;三子阿敏爾圖;四子阿里袞,乾隆初,自二等侍衛授總管內務府大臣,遷侍郎,歷兵、戶二部,累官領侍衛內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子豐升額金川功,追加封號為果毅繼勇公。
阿靈阿,遏必隆七子,生母三繼福晉巴雅拉氏。康熙二十五年承襲一等公。原任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兼佐領。康熙五十五年卒。長子三等侍衛兼佐領阿爾本阿;次子二等公、原任領侍衛內大臣兼刑部尚書阿爾松阿;三子阿騰阿,少卒;四子一等子阿爾當阿。其妻為包衣護軍參領威武之女烏雅氏,即
孝恭仁皇后之妹。其次女為康熙第十七子胤禮嫡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