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政治聯姻,婚禮細節,嫡長子夭折,芳儀永謝,史籍記載,皇后喪儀,康熙皇帝撰寫仁孝皇后冊諡號昭文,康熙親自冊立嫡次子胤礽為皇太子,人物評價,家族成員,影視形象,
政治聯姻
在八歲的玄燁康熙繼承皇位之後,由於沖齡無力理政,故順治帝臨終前委任幼子於四臣,即四大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輔政治國。隨著四輔政大臣內部勢力的變化,本來位居末位的鰲拜的勢力日益強大。鰲拜為人十分專橫,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輔政大臣放在眼裡。而此時歷經三朝、經歷多次宮廷鬥爭的索尼,以年老多病為由,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持不與鰲拜發生衝突的迴避態度。眼看鰲拜權傾朝野,孝莊太皇太后為達到遏制鰲拜的目的,轉而籠絡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兩朝均在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皇嫡母孝惠章皇后)選擇皇后的傳統,冊立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
其實在候選人中,既有鰲拜的女兒,又有遏必隆的女兒,選誰為皇后必然會導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壯大,當時,鰲拜的狂妄已經日益暴露出來,洞察力的孝莊文皇后當然不會沒有察覺,因此,鰲拜的女兒被第一個從名單中去除。遏必隆是一個兩邊倒的人物,哪一方強大,他就傾向於那一方,對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兒入宮為妃(康熙初年,未有正式冊封的妃子很多)。
同時,赫舍里氏的入宮之路也極其坎坷:鰲拜多次上奏以:「若將噶布喇之女立為皇后,必動刀槍。滿洲下人之女,豈有立皇后之理?」不斷威脅索尼一家和康熙皇帝一家。清朝皇室在這鰲拜威脅下,在康熙四年九月年僅12歲的赫舍里氏終嫁入清朝皇室冊封皇后。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康熙取得皇祖母孝莊文皇后的慈命同意後,康熙皇帝給皇后年僅兩歲嫡次子胤礽預立皇太子作為康熙皇帝的預備儲君(清朝祖訓生前不事先預立太子)。在十二月十三日,適逢已夭折嫡長子承祜生祭,康熙親自舉辦正式授胤礽封皇太子盛大典禮。也是大清帝國歷史上康熙皇帝唯一公開承認的太子。
婚禮細節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日,聘皇后赫舍里氏,行納采禮。九月初七日,因為第二日為大婚吉日,故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之後行大征禮。
九月初八日,清代入關以來第三次皇帝大婚在北京隆重舉行——根據美籍華裔歷史學家吳秀良《康熙朝儲位鬥爭記實》敘述,婚禮過程如下:禮儀的程式幾乎完全按照漢族的傳統,其間也雜有滿洲的舊習,最明顯的是,納彩(送禮品到新娘家,是訂婚儀式的步驟之一)的重要禮品是馬匹和馬鞍。婚禮前,由欽天監的官員擇一吉日,康熙皇帝派以內務府大臣為首的一行人,其中包括三位公主、三位攝政大臣的夫人以及內侍和侍衛,把禮品送到新娘家。計有十匹鞍轡齊全的駿馬,十仗盔甲,一百匹錦緞,以及二百匹其他精美布料。新娘的父親噶布喇及祖父索尼率家中男性成員,索尼夫人率女性成員迎禮。全家人分列庭院兩側,向北三跪九叩(皇帝的寶座朝南),感謝皇上的恩寵。九月七日,即大婚禮前一天,皇帝派遣滿洲大臣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同日行大征禮(即納聘禮)。聘禮包括兩萬兩黃金、一萬兩白銀、一個金茶罐、兩個銀茶罐、一對銀箱、一千匹錦緞、二十付馬鞍、及四十匹駿馬。這一禮儀同樣以女方親屬向北三跪九叩謝恩而結束。九月八日舉行大婚禮。康熙皇帝進入太和殿觀看冊立皇后的封冊和金印。接著,他把兩件皇后的象徵物交給欽派使臣,使臣手捧冊寶,眾侍臣尾隨其後,送到後邸。皇后接到這兩件象徵物,行了跪叩禮之後,乘轎到皇宮。轎前由四位大臣的夫人帶領,轎後有七位大臣的夫人跟隨,她們全部騎馬而行(婦女騎馬是滿洲傳統的一個顯著特點)。兩側由侍衛和內侍護送,皇后的隨從們被恩準在通向中宮的御道上行走。此時,康熙皇帝身著大婚禮服,先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宮中行禮謝恩,接著到太和殿賜皇后親屬(此時皇后仍留在中宮)及諸王百官宴席。與此同時,皇太后率諸大臣和攝政大臣的夫人們到太皇太后宮中,在那裡設宴招待皇后的母親及其母系親屬。下午六時許,大婚禮以漢族傳統的合卺宴結束。此宴結束後,皇帝和皇后便留在中宮。
次日,皇帝諭禮部援引漢族先例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號。同一天,皇后到太皇太后宮及皇太后宮行朝見禮。第三天,皇帝御太和殿,諸王百官上表朝賀,以大婚禮成頒詔天下。詔書闡明了確立皇后,共承宗廟,助隆孝養,綿延本支的意義。冊赫舍里氏為皇后的詔書: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於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與。咨爾何舍里氏乃內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鍾祥,崇勛啟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茲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其尚弘資孝養,克贊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九月初九日,皇后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朝見禮。九月初十日,以大婚禮成。頒詔天下。詔曰:帝王承天立極,作民父母,使四海同倫,萬方向化。匪獨外治,蓋亦內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宮壼,所以共承宗廟,助隆孝養。綿本支,睦九族,甚鉅典也。朕祗纘鴻基,篤念倫紀,茲者聖祖母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深惟婚禮為天秩之原、王化之始,遴選賢淑,俾佐朕躬,正位中宮,以母儀天下。欽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廟,於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冊立內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為皇后。朕躬暨後,允修厥德,夙夜敬勤,期克紹於徽音,庶俾薄海內外。丕協倫常,洽被仁恩,聿臻上理。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嫡長子夭折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虛四歲承祜早殤夭折。
芳儀永謝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皇后第二次臨盆。此時的坤寧宮內外一片忙碌,準備迎接新皇子的到來。念喜歌的兩位接生嬤嬤早已等候在一旁,掩埋小皇子胎盤的“喜坑”也挖好,並把寓意皇后快生貴子的筷子和紅綢、金、銀、八寶等物安放在喜坑內,只等赫舍里氏皇后順利生產。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終於在初三日上午巳時出生。康熙皇帝見皇后終於又誕育了健康的皇子,異常高興,當即取一個乳名叫保成(嫡次子胤礽),祝願他能夠平安成長。然而皇后卻因難產導致昏迷不醒,幾個時辰不見轉機,儘管御醫使盡渾身解數,仍無法挽救漸漸逝去的皇后生命,年僅21歲(周歲僅20歲)的赫舍里氏皇后於當日下午申時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坤寧宮里的氣氛一下子由開始的喜悅驟變成悲傷。僅僅幾個時辰的時間,康熙皇帝就經歷了再得嫡子和痛失愛妻的大喜大悲,巨大的痛苦之中又夾雜少許欣慰,這種悲喜交加的滋味,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體會得清楚。
康熙追悼:
1.皇后上諡號為「仁孝皇后」。
2.皇后崩於坤寧宮,奉安梓宮逾越禮制安放停靈之所康熙皇帝起居的宮殿乾清宮。也是康熙三任皇后中,唯一的一位逾越禮制的。{根據清朝官方文獻《皇朝文獻通考》《欽定大淸會典則例》載錄:仁孝皇后崩,皇帝安梓宮於乾清宮,設几筵、丹旐於乾清宮門外之右。康熙輟朝成服,妃嬪宮人鹹成服,皆素縞}
4.從五月初五日開始,康熙幾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宮前舉哀。
7.康熙十四年六月,康熙三番兩次取得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慈命同意後(滿洲祖訓家法生前不事先預立太子),康熙皇帝堅決給年僅兩歲的胤礽公開預立為皇太子,作為儲君。在十二月十三日,康熙親自舉辦正式冊封皇太子胤礽典禮(胤礽繼承日恰與承祜出生是同一日),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受康熙親自冊封禮的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事隔三十二年後),康熙諭諸皇子、及領侍衛內大臣、滿洲大學士尚書、侍郎、學士等,親口提及道出:「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親加訓諭……」康熙捨不得廢皇太子胤礽。
8.康熙十五年二月,康熙陵寢景陵開始興建。
史籍記載
皇后喪儀
據《清聖祖實錄》:
持服二十七日。以軍興、免直隸各省文武官齊集舉哀制服。及遣官進香。戊辰。奉移大行皇后梓宮、至西華門外享殿。上親臨送。
丙子。常祭大行皇后。上親臨舉哀
甲申。初祭大行皇后。上親臨舉哀。是日、上除服
乙酉。繹祭大行皇后。上親臨舉哀
壬辰。上至鞏華城。大祭大行皇后。諸王以下、文武官員。俱齊集舉哀。除服癸巳。繹祭大行皇后。
康熙十三年六月乙未。滿月。致祭大行皇后;
康熙十四年正月己卯。遣滿漢大學士各一員、恭點仁孝皇后神主。是日、恭奉神牌、升祔奉先殿;
康熙十五年二月,康熙陵寢景陵開始興建。
康熙十六年九月,親自安排審視仁孝皇后的地宮主陵。
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七日,康熙決定仁孝皇后、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崩於康熙十七年),從鞏華城到景陵山,梓宮一起入皇帝地宮主陵安葬,康熙帝遣胤礽率“諸臣往祭”。十九日正式啟行,三月初七日到達山陵景陵,特命康親王傑書至仁孝皇后梓宮前、莊親王博果鐸至梓宮前,讀祝致祭;禮畢,安兩位皇后的靈柩至康熙主陵享殿內,於翌日安葬。同時,康熙還特地安撫兩位皇后家屬,賜食賜物,以示恩寵。
贊冊寶大典: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八日,康熙皇帝諭禮部曰:“皇后赫舍里氏,作配朕躬,已經十載。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盡誠孝;佐朕內治,尤極敬勤;節儉居身,寬仁逮下;宮闈式化,淑德彰聞。茲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懷懿範,痛悼彌深。宜有稱謚,以垂永久。著內閣翰林院會同擬奏,應行典禮,爾部詳察以聞。”
康熙皇帝撰寫仁孝皇后冊諡號昭文
朕惟王化肇於閨門,洵藉內庭之助;陰教成於宮壼,尤資後德之賢。故皇英嬪而帝道興,任姒歸而王圖永。緬稽淑行,載籍攸存。惟翬服之有光,斯彤管其紀盛。聿彰令聞,爰著徽稱:
皇后赫舍里氏,毓自名門,躬全懿範。作朕元配,正位中宮。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維則;溫恭篤於天賦,禮度攸嫻。主雅化於閨闈,表芳型于海宇。勤兩宮之孝養,婉以承顏;遇九御以寬和,恩能逮下。苹蘩時飭,克佐精誠;浣濯常衣,允昭節儉。箴規之益,贊宵旰而彌勤;貞順之風,御家邦而式化。方期永綏福履,詎意頓隔音容!
皇后赫舍里氏,毓自名門,躬全懿範。作朕元配,正位中宮。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維則;溫恭篤於天賦,禮度攸嫻。主雅化於閨闈,表芳型于海宇。勤兩宮之孝養,婉以承顏;遇九御以寬和,恩能逮下。苹蘩時飭,克佐精誠;浣濯常衣,允昭節儉。箴規之益,贊宵旰而彌勤;貞順之風,御家邦而式化。方期永綏福履,詎意頓隔音容!
月掩椒塗,鑒亡蘭殿。
冊謚昭文釋譯:
朕(康熙皇帝自稱詞):以為帝王的教化能夠普及於深閨,從來有賴於內庭的幫助;陰德之教養能夠育成在宮闈,特別藉助於皇后的賢德。所以娥皇、女英為妃則王道帝業得以大興,任姒來歸為妻則宏圖大略可以永久。我緬懷皇后的賢淑德行,將其記載於文字,永志保存。希望皇后的禮服放出的光明,這支彤管能夠描繪它的盛大。願文章記述普聞於天下,人們都能夠援引來稱揚讚嘆她。
赫舍里皇后本出生索尼家族教養於名門,躬行全部的德而成為懿行的典範。作朕元配,正位中宮。慈心普惠出自於本性天成,惟以柔和美善為則;溫柔恭敬深植於先天稟賦,攸然嫻雅地遵守禮度。在深閨宮闈中主持高雅純正的教化,在四海環宇彰顯芳德淑儀的模範。勤勉地盡孝奉養太皇太后、皇太后,溫婉地承順二老的歡顏;對待後宮的眾妃嬪寬厚和藹,恩慈使眾人心悅誠服。主持祭祀嚴謹守時,奉供陪祀誠心一意。衣著簡樸,自行洗滌,堅持並宣諭節儉的風氣。箴言規諫的助益,勸進朕勵精圖治更加勤勉;貞潔和順的清風,統御家國身為式范天下自化。正期望著能夠永遠同行在幸福的路上,卻不料突然間你的音容笑貌已與我陰陽兩隔!
明月的清輝掩入了椒房的泥土,鑒照的寶鏡竟失落在蘭殿中宮。朕的心哀傷痛悼,普天之下也一同悲哀。朕懷念你的明哲賢德,哀傷再也聽不到你的珠玉良言;萬民欽仰你的芳華美名,宏大的諡號將永垂不朽。遵照先代典籍的法式,崇敬褒揚應該加以封號。因此特地用冊書與寶璽,加諡號為“仁孝皇后”。吁唏!皇后的聖德善行弘揚宣布,美好的世間共同歌頌著皇后美好的盛德;母儀天下盡善盡美,千秋萬代將閃耀著她如寶玉般的光輝!
關於這諡號:
赫舍里皇后初謚“仁孝”,至於“孝誠仁”是雍正給改的,暫不提這個。就說“仁孝”這個在清朝皇后中諡號:清朝其他皇后的諡號都以“孝”字開頭,且在康熙之前已冊了四位皇后謚,分別是:孝慈高皇后、孝端文皇后、孝獻皇后(即順治寵妃董鄂氏)和孝康章皇后,為何到了自己妻子,康熙卻別出心裁給了這樣一個謚呢?康熙自己就謚為“仁皇帝”,他的功績不僅被他的後代所稱頌,也被所有崇拜他的人所稱頌,他被譽為清代最有作為的皇帝,有這么一個“仁”的諡號可謂至高無上了,想必古人也十分崇敬“仁”。古人崇尚孔子,孔子不就是推崇“仁義”嗎,康熙能給原配一個這樣的諡號,可見二人感情之深厚。據古代傳統諡法,“仁孝”當解為——仁:續義奉功曰仁。慈民愛物曰仁。克己復禮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人曰仁。能以國讓曰仁。理則萬事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於民曰仁。屈己待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寬信敏惠曰仁。愛仁利物曰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大慮行節曰孝;慈惠愛民曰孝;慈愛忘勞曰孝;從命不違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義安仁曰孝;幾諫不倦曰孝;姻睦其黨曰孝;博於備養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愛義曰孝;能養能恭曰孝;繼志成事曰孝;踐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親曰孝;富貴不驕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改謚:
康熙親自冊立嫡次子胤礽為皇太子
丁卯。康熙御太和殿視朝。王、貝勒、貝子、公、及文武各官、表賀建儲行禮。是日、頒詔天下。康熙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於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胤礽以冊寶』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茲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載稽典禮。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開列於後。於戲。主器得人、益篤靈長之祜。綸音式渙、用昭浩蕩之仁。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人物評價
作為康熙帝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與玄燁共同生活十載。她本人未曾在歷史上留下多少痕跡,但事實上對玄燁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其所有后妃中,是最重要的一位。玄燁大婚後最初十年,對於整個康熙朝的發展,乃至奠定康乾盛世的堅實基礎,都具有關鍵性的意義。而這十年中玄燁的所作所為,應當說與赫舍里氏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後者以自己“宮闈式化,淑德彰聞”的行動,給予玄燁有力的支持。
由於皇后的得力輔佐與勤理內治,玄燁能夠在祖母的指導下,順利渡過他繼位後的早期階段,為其後近半個世紀的出色統治,開了一個好頭。這其中有赫舍里氏一份功勞,她對於康熙朝早期的歷史進程,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康熙初年,身為皇祖母的孝莊文皇后在為康熙皇帝選皇后時頗費了一番苦心。其實在候選人中,既有鰲拜的女兒,又有遏必隆的女兒。選誰為皇后必然會導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壯大。當時,鰲拜的狂妄已經日益暴露出來,洞察力很好孝莊文皇后當然不會沒有察,遏必隆是一個兩邊倒的人物,哪一方強大,他就傾向於那一方,對待遏必隆即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次女,之後的孝昭仁皇后入宮為妃(康熙沒有冊封號的妃子)。
另外一位候選人就是老臣索尼的孫女孝誠仁皇后。索尼身為朝廷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對朝廷還是算衷心的,而且,他對於鰲拜的專權也早有意見,冊立他的孫女再合適不過了。
另外一位候選人就是老臣索尼的孫女孝誠仁皇后。索尼身為朝廷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對朝廷還是算衷心的,而且,他對於鰲拜的專權也早有意見,冊立他的孫女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