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采禮是一種自1651年興起的一種結婚禮儀,類似於聘禮。過程為:選吉日,告先祖,買儀禮,送至女方家,制定婚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采禮
- 對象:皇后
- 時間:清朝
- 形式:結婚禮儀
納采禮是一種自1651年興起的一種結婚禮儀,類似於聘禮。過程為:選吉日,告先祖,買儀禮,送至女方家,制定婚冊。
納采禮是一種自1651年興起的一種結婚禮儀,類似於聘禮。過程為:選吉日,告先祖,買儀禮,送至女方家,制定婚冊。...
納徵禮,禮制名。中國古代皇帝大婚禮儀程式之一,清自順治八年(1651) 始定納後禮。...... 其皇帝大婚前,先行納徵禮。屆時, 所司具大征儀物,遣使傳制如納采...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
婚前禮:納采、大徵婚成禮:冊立、奉迎、合卺、祭神婚後禮:廟見、朝見、慶賀、頒詔、筵宴大婚婚前禮 婚前禮分為納采禮和大征禮...
問名,中國婚姻禮儀之一。西周六禮中第二禮。問名之禮最早見於《儀禮》中:“婚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通常,男家長輩親屬與媒人一起至女家,相看家庭與人品,長輩並須給女子一定的錢,作為見面禮,稱為“相親”。《儀禮·士昏禮》:“納吉用雁,如納采禮。”鄭玄注...
大定二十三年,章宗為金源郡王,行納采禮。世宗遣近侍局使徒單懷忠就賜金百兩、銀千兩、廄馬六匹、重彩三十端。拜命間,慶雲見於日側,觀者異之。是年十一...
《儀禮·士冠禮》:“乃禮賓以壹獻之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 鄭玄 注:“儷皮,兩鹿皮也。”《儀禮·士昏禮》:“納吉用鴈,如納采禮。納徵,玄纁、束帛...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日,聘皇后赫舍里氏,[2] 行納采禮。[3] 九月初七日,因為第二日為大婚吉日,故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之後行大征禮。[4] ...
福晉之父承旨,行三跪九叩禮謝恩。此後,皇子擇吉日、身著彩服去福晉家拜見其父母。 納采禮品由內務府派員籌備並送至福晉家,有:金約領1副、大小金簪各3支、...
周歲禮:賈寶玉不得父寵的小秘密 二、冠禮 笄冠禮:男女的成年禮一樣嗎 少數民族的奇特成年禮 三、婚禮 六禮:婚禮和昏禮 納采禮:媒人為什麼又叫月老 ...
孝賢皇后死因及其傳說;削髮皇后烏拉納喇氏;削髮皇后軼聞;歷史上的烏拉納喇皇后等...冊立皇后禮 追封皇后禮 冊封妃嬪禮 清帝大婚儀制 納采禮與大征禮 ...
(1643年癸未明朝崇禎16年)清太宗有病,命和碩親王以下,副都統以上,詣堂子行禮...五月 更定詹事府官品級。定皇后、皇妃納采禮制。七月 定名皇城北門為地安門。...
禮制名。崇德年間定製,凡郡主嫁聘儀,鞍馬、甲冑各十五。如嫁外藩親王以下,納采用駝、馬、羊,以七九數,並奴婢八。順治時定,朝臣聘儀, 以鞍馬、甲冑各七。...
禮制名。皇帝娶皇后稱大婚。清自順治八年(1651) 世祖大婚, 始定納後儀。其制,先期,擇吉日行納采禮,另擇日行納徵禮。行大婚之日,使臣捧冊寶至後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