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變
象形字。甲骨文(圖A)的“心”,是人或動物心的輪廓。但這個純粹的象形字的金文(圖B1、B2、B3)里卻從形體到線條都變樣了。之後形體差距逐漸增大。小篆因襲了金文的形體而訛變為圖(C)。對於隸變(圖D),就更離形離影。在豎心旁(D2)和現代的楷書(圖E)里,已經完全看不出“心”的樣子了。
“心”做偏旁時,字形會有所變化。左右結構的字寫作“忄”如恨、憂、懷。在字的下半部有的寫作“心”,如:思、想。有的寫作“㣺”,如:恭、慕、忝。
詳細字義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名詞 | | heart | |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
指思想、感情。 | mind;thought;emotion | 你心想到哪裡去了? 《詩經· 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心理;心扉;衷心;全心全意。 |
古人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代指腦。 | heart;mind;mood | | 心得;用心;心領神會;心曠神怡。 |
中心、中央的部分。 | center | 白居易《 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 圓心;江心;核心 |
| | 《史記·天官書》:東宮蒼龍,房、心。 | |
〈文言〉內心、品行。 | heart;mind | | 心愛;心意 |
〈文言〉本性;性情。 | temperament | | 心地 |
〈文言〉思慮;謀劃。 | calculation | | 心重;心趄;心模 |
〈文言〉指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 | | | |
中國古代哲學名詞。指人的主觀意識。與“物”相對。唯心主義哲學家認為“心”是世界的本體。 | | 陸九淵《雜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
佛教語。與“色”相對。佛教把一切精神現象稱為“心”,有“三界唯心”之說。 | | | |
(Xīn)姓氏用字。 | | | |
動詞 | 〈文言〉掛懷,關心。 | | | |
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原文】
人心,土藏①,在身之中。象形②。博士③說以為火藏。凡心之屬皆從心。息林切(xīn)
【譯文】
心,人的心臟。屬土的臟器,在身軀的中部。象形字。依博士的學說,把心當作屬火的臟器。大凡心的部屬都從心。
【注釋】
①土藏:徐灝《說文段注箋》引《五經異義》:“古(文)《尚書》說: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腎,水也。”饒炯《部首訂》:“古《尚書》說為土藏者,五行土位於中,舉五藏之部位言也。”
②象形:王筠《說文解字釋例》:“其字蓋本作,中象心形,猶恐不足顯著之也。故外兼象心包絡。今篆曳長一筆,趁姿媚耳。”
③博士:王筠《
說文解字句讀》:“晉中興書:博士之職,博習舊聞,訓教學徒。”張舜徽《約注》引宋育仁說:“漢惟今文《尚書》立學官,置博士。”徐灝《說文段注箋》引《五經異義》:“今《尚書》歐陽說: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腎,水也。”饒炯《部首訂》:“今文家說火藏者,五行火空則明,舉五藏之運用言也。”
說文解字注
人心,土臧也。
也字補。
在身之中。象形。
息林切。七部。
博士說為火臧。
土臧者,古文《尚書》說:火臧者,今文家說。詳肉部肺下。凡心之屬皆從心。
康熙字典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為火藏。徐曰:心為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並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為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為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於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為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後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為尊也。
又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為心。下心字去聲。
又葉思真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葉先容切,音松。《詩·大雅(烝民)》: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葉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葉疏鳩切。
又葉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為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茲興,茲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從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
◎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為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廣韻
息林切,平侵心 ‖心聲侵1部
火藏。《釋名》云:“心,纎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息林切。四。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❶第二筆楷體是㇃(臥鉤)。
❷楷體四個筆畫互不連線。
❸左點起筆于田字格橫中線左端。
❹㇃從左點旁橫中線起筆,寫在橫中線下方,鉤尖輕接橫中線。
❺第二、第三兩個點都在橫中線上方,第二點在㇃上方,與㇃的鉤尖呼應,收筆於豎中線;第三個點在㇃的右上方。
書法欣賞
(書法圖來源)
音韻參考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擬音 |
---|
上古音 | | | 心 | | | | | | | | slɯm |
---|
廣韻 | 心 | 息林 | 心 | 侵A | 下平二十一侵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侵A | 深 | sim |
---|
中原音韻 | 心 | | 心 | 侵尋齊 | 侵尋 | 陰平 | | 齊齒呼 | | | siəm |
---|
洪武正韻 | 心 | 思林 | | | 二十侵 | 平聲 | | | | | |
---|
分韻撮要 | 心 | | 心 | 金 | 第十七金錦禁急 | 陰平 | | | | | |
---|
(音韻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