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漢字)

崩(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崩是一個漢字,讀作bēng,本意是崩裂;倒塌,崩也是一個姓氏,後人極少。《左傳·隱公元年》對此字有記載:不義不昵,厚將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崩
  • 外文名:jack
  • 拼音:bēng
  • 部首:山,
  • 總筆畫:11
基本信息,英語釋義,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姓氏,相關謎語,

基本信息

拼音:bēng
崩
注音:ㄅㄥˉ
部首:山,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1
五筆86&98:MEEF
倉頡:UBB
筆順編號:2 5 2 3 5 1 1 3 5 1 1
四角號碼:222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D29

英語釋義

collapse demise,rupture, split apart,

基本字義

  1. 倒塌:~塌。~坍。~毀。~解(jiě)。~潰。~決。~頹。分~離析。
  2. 破裂:~裂。把氣球吹~了。
  3. 崩裂的東西擊中:放爆竹~了手。
  4. 敗壞:禮壞樂(yuè)~。
  5. 槍斃:拉出去~了。
  6. 君主時代稱帝王死:駕~。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山,朋聲。本義:山倒塌)
  2. 同本義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傳·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斷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隕(塌陷);崩損(崩塌損壞);崩墜(倒塌墜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由此從周代開始帝王死稱“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諸葛亮《出師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傳》
  7. 又如:崩駕(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潰;垮台;敗壞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義不昵,厚將崩。——《左傳·隱公元年》
    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論語·陽貨》
  9. 又如:崩闕(敗壞);崩動(煽動敗壞)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壯士死。——吳士玉《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談崩了;崩裂(物體突然破裂);崩雲(破裂的雲彩);把氣球吹崩了
  12. 炸傷;槍斃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婦科“崩症” [metrorrhagia]
①病證名。即血崩,婦女下部大出血。《素問·陰陽別論》:“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王冰註:“陰脈不足,陽脈盛搏,則內崩而血流下。”
②破潰。指某些機能的瓦解、破壞。《素問·痿論》:“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③死。《醫學讀書志·徐之才》:“後疾大漸,之才馳到,先一日已崩。”《禮記 ·曲禮》:“天子死曰崩。”

常用詞組

  • 崩殂bēngcú
    [die] 死。古時指皇帝的死亡,等同於“駕崩”。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 崩摧bēngcuī
    [collapse] 崩塌
    丘巒崩摧。——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 崩倒bēngdǎo
    [collapse] 倒塌。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 崩壞bēnghuài
    [collapse,crumble] 毀壞;崩潰。
    詩道崩壞
  • 崩毀bēnghuǐ
    [collapse] 崩潰滅亡,也說“崩滅”。
  • 崩決bēngjué
    [be breached] 崩塌潰決。
    堤岸崩決
  • 崩潰bēngkuì
    (1) [collapse;breakdown;give way;go to pieces;on one's last legs]
    (2) 崩毀潰散。
    堤壩可能崩潰,會淹死成千上萬的人。
    (3) 徹底破壞或垮台。
    視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清· 黃宗羲原君
    敵軍全線崩潰。
    國民經濟崩潰。
  • 崩裂bēngliè
    [burst(break) apart] 物體突然分裂成若干部分。
  • 崩塌bēngtā
    [collapse;crumble;cave in;fall down] 崩裂倒塌。
  • 崩坍bēngtān
    [avalanche] 懸崖、陡坡等崩裂散裂;崩塌。
    山崖崩坍。
  • 崩症bēngzhèng
    [metrorrhagia] 又叫“血崩”。中醫病名,非行經期而陰道大量出血的症候。治療應首先防止血脫暈厥,故宜先益氣固攝,後調補任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 崩
〔古文〕𨹹【廣韻】北滕切【集韻】【韻會】悲朋切,𠀤音繃。【說文】山壞也,從山朋聲。【玉篇】毀也。【禮·曲禮·注】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注】沙鹿,山名。
又殂落也。【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又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
【集韻】作𡹔。亦作𨻱。

姓氏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隰朋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奇姓通》記載:“朋姓,春秋時齊大夫隰朋之後,有朋水、朋山其人。按宋時有朋九萬,編烏台詩案。”
春往冬返。回國時行至山中,齊國大軍竟一時尋不到水源,大家都非常著急。隰朋便對大家說:“不要慌,螞蟻冬天居于山之陽面,夏天居于山之陰面,因為螞蟻近水而居,順著蟻穴挖下去,必能得到水。”於是,將士們便依隰朋的方法找蟻穴挖掘,果然得到了水源。在大軍斷了水源的嚴重關頭,隰朋巧妙地借用螞蟻的生存本性來探掘水源,將動物的自然性利用於人的特定目的,表現了他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隰朋的曾孫是著名的齊國大夫隰鉏,在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35年)齊后庄公姜光執政時期為上大夫。在隰朋的後裔子孫中,後來又分衍出朋氏、鉏氏。 所以,朋氏、隰氏、陰氏、鉏氏這四個姓氏屬於同宗同源。皆為隰朋的後代。 朋氏族人中後有曾因避禍而躲入“北山”中者,為避難而改為崩氏、鵬氏兩支。朋氏所分衍的崩氏一族在繁衍六代後,多數恢復為朋氏,只有少數保留至今。

相關謎語

“崩”為謎底的謎語
  1. 山下兩個月亮 (打一字)
  2. 山下友人處境危(打一字)
  3. 月兒並肩走,頭上頂座山(打一字)
  4. 又見西峰月影中(打一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