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1403年(明永樂一年),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從侄兒惠帝
朱允炆手中奪得皇位。1406年(永樂四年)他下令營建
北京城,之後遷都北京,朱棣成為紫禁城裡的第一個皇帝。永樂皇帝是一位頗有建樹的皇帝,他奠定了大明王朝興盛的基礎,曾經五次出征蒙古,清除了
北元的殘餘勢力,而且每次都是御駕親征。於是,京北沙河地區,這個出京城到此一天的行程之地,便成為大軍車馬糧草的集散地。為了出行方便,朱棣在此興建了一座行宮:鞏華城的前身——沙河店行宮。
史載,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曾經親自率領2萬騎兵帶著20天的乾糧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冒險突襲位於現在俄國境內鄂嫩河邊的
韃靼大寨。隨後又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5萬蒙古鐵騎,徹底擊敗韃靼在漠北的勢力,使韃靼大汗向明朝稱臣納貢,朱棣遂封韃靼大汗為和寧王。隨後大軍一直挺進到極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風塵,永清沙漠。”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第5次出征北疆,在班師途中不幸病死,終年65歲。死後葬於長陵。明正統年間,行宮建築與護軍營房全部被洪水沖毀。因此沙河店行宮的模樣已很難考證。此後這裡有將近一個世紀的荒廢。
歷史淵源
■永樂皇帝的沙河店行宮,是現在鞏華城的前身
但是,鞏華城興建的緣起到底是不是因為謁陵的便利呢?查閱史料發現,鞏華城的興建並不是始於嘉靖年間,而是始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
光緒昌平州志》記載:“鞏華城,舊名沙河店,明初北征多駐於此,有文皇帝(永樂皇帝)行宮。”據此證明,這座城池並不是因為謁陵而建,永樂皇帝死後葬於天壽山
長陵,是為
十三陵中第一陵,他沒有展謁皇陵的道理。
又有記載,永樂皇帝在位期間前後五次出征蒙古,而且每次都是御駕親征,沙河店地區又是大軍車馬的必經之地,因此修建皇帝行宮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這座沙河店行宮也就是現在鞏華城的前身。
正統年間(1436-1449年),行宮建築與護軍營房全部被洪水沖毀,將近一個世紀之久沒有被統治者重建起來。一直到了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世宗謁天壽山陵寢,駐蹕沙河店,才有計畫重建行宮。
嘉靖皇帝聽取了
嚴嵩的建議,於第二年在沙河店以東起建行宮,並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建了環抱行宮的方形城池,並賜名為鞏華城。
嘉靖以後,經過明清兩代的不斷變化與擴充,鞏華城最終發展成為了一座具備謁陵、駐防、漕運、經貿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京畿重鎮。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在京北沙河鎮(古稱沙河店)建起一座行宮,作為皇帝巡狩和後代子孫謁陵駐蹕之所。在此之前,大約用了4年(1409~1413年)時間完成了長陵陵寢工程。朱棣曾五次御駕親征蒙古以清除
元朝的殘餘勢力。每次出征前多駐於沙河行宮,經暫短整頓後再繼續北上。明正統初年(1436年)沙河水系山洪爆發,行宮被大水沖毀。正統十四年(1449年)“
土木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
瓦剌部落俘獲虜走。自此,以後幾朝皇帝都未對行宮進行修葺。這樣沙河行宮荒廢了近100年。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三月
明世宗朱厚熜駐蹕天壽山陵寢,駐沙河視察行宮遺址,面諭大臣復建。隨鑾大臣禮部尚書嚴嵩奏請建成及復建行宮、駐兵防守。明世宗採納了嚴嵩的建議,於是在沙河店以東,南沙河與北沙河之間復建行宮和修築環抱行宮的方形城池。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完工。歷時近4年。御賜名曰“鞏華城”。從此南護神京、北衛陵寢、東可蔽密雲之沖、西可扼居庸之險,成為京師北門的一重鎮。復建行宮時接受前次被洪水沖毀的教訓,採取了兩項措施:第一,建鞏華城,除了有軍事上的意義之外,還具有防洪保護行宮的功能。第二,提高行宮的地基。
到了清代,江山易駐,鞏華城失去了原有作用。但清廷一直派兵駐守,稱“鞏華城營”。康熙十六年,清王朝武備院利用這座行宮設“擀氈局”,專門製作供皇室和清軍使用的氈子。自此,沙河清水氈子便聞名遐邇。乾隆八年,清王朝
順天府轄區擴大,因而設定了東、西、南、北四個路廳。其中北路廳捕盜同知衙署就設在鞏華城內,管轄一州四縣(
昌平州順義、
密雲、
懷柔、
平谷四縣)。到了清朝末年,鞏華城逐漸被冷落。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將鞏華城及行宮洗劫一空。1932年,沙河行宮被
民國政府拆除變賣。1937年“
七七事變”時,日本侵略者衝進鞏華城,還向扶京門
瓮城內發射炮彈,把城牆炸出一個大洞。
抗日戰爭勝利後,沙河行宮遺址只成為一個諾大的廣場。場內片瓦無存、寸草不生。地面上深埋著許多巨大的花崗岩石塊。這顯然是行宮的地基石。地面平坦堅硬,可能是三七土、灌漿夯成的。在廣場中心有一座高約2米、長約10米、寬約5米由花崗岩堆砌而成的高台。這是行宮遺址中唯一留存的高出地面的建築。
鞏華城行宮在清中期以後逐漸荒廢,1900年
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此城遭到侵略者的洗劫,民國時期又多次遭受水災破壞,1932年行宮被民國政府拆除變賣,再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鞏華城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現在的鞏華城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滄桑之中,往日高大雄偉的城垣建築大部分都已經消失了,只留下四座巨大的城樓台基矗立在本已斑駁不堪的牆垣上。
舊城區中存在過的二十餘座各式廟宇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殆盡,少有的建築遺存也變得無法辨認。但是,當我們面對著這些殘存的建築細節,破碎離散的文物遺存時,依然可以藉助想像來還原鞏華城的形象,感受她那逝去已久的壯麗與輝煌
現在行宮遺址的絕大部分成為沙河中學的校園,鞏華城只剩下4座瓮城遺址和極少殘存城牆。1985年10月當時的昌平縣人民政府在4座城門前分別豎立4塊石碑,上面鐫刻著“文物保護單位、鞏華城扶京門(展思門、鎮遼門、威漠門)”。保護這座有近500年歷史的古城遺址、防止大自然的風雨沖刷和人為的破壞,這已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
主要地位
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明世宗朱厚熜謁天壽山陵寢,駐蹕沙河店。《
明實錄·世宗嘉靖實錄》記載:“嘉靖十六年三月丁未,上駐蹕沙河、視父皇(朱棣)行宮遺址,面諭大臣復建,無廢前規,乃宜築城設,為久安之圖。”隨鑾大臣、禮部尚書嚴嵩上奏:“沙河為聖駕祀陵之路,南北道里適均。我文皇帝(即明成祖朱棣)肇建山陵之日,即建行宮於茲。正統時為水所壞,今遺址尚存,誠宜復修而不宜緩者。且居庸、牡羊近在西北,若鼎建行宮於中,環以城池,設官戍守,寧獨車駕駐蹕為便,而封守慎固,南護神京,北衛陵寢,東可以蔽密雲之沖,西可以扼居庸之險,聯絡控制,居然增一北門重鎮矣”。
嘉靖皇帝採納了嚴嵩的奏議,並下令於翌年後的1538年5月28日(嘉靖十七年五月初一)破土動工,至1540年8月(嘉靖十九年六月),在沙河店以東修建的行宮和環抱行宮的方形城池建成,嘉靖賜名為“鞏華城”。於是,鞏華城這個“南護神京,北衛陵寢,”的重鎮建成,並同時成為皇家祭祖活動的一個安全、便於安頓行程的“展謁皇陵中道休憩”之所。
根據考證,那時的鞏華城約900米見方,城牆高9米多,設垛口3602個,內夯黃土,包砌青磚;護城河距離城外20多米,寬6米多,深3米。四門之外護城河均設吊橋(一說是精美的石橋,現已埋在地下)。城的四角設有角樓,為了守衛、射殺攻城之敵,角樓凸出城牆。
城池結構
鞏華城的正門瓮城——扶京門,俗稱大南門,雄偉壯觀,位於沙河鎮的南門西街,即安濟六條胡同深處的一片開闊處(城東是菜園子),其建築制式和北京城的正陽門相仿,為明代皇帝出入鞏華城的必經之路。其瓮城正中門洞上方為一石制匾額,上書“扶京門”三字,大約是寓“拱護神京”之意。該正門為三座城門,中間一門之上應嵌有漢白玉匾額“鞏華城”三字,但因城門洞已被封堵,無從尋覓。
整個扶京門保存的較為完整,城牆高達9米,內夯黃土,外以青磚包砌。城牆破損處可窺視到青磚內的夯土,瓮城東西兩面還各有一座閘門式城門(東門已堵),門內設有千斤閘,千斤閘的溝槽部位保存的較完整,城門上為閘樓。所謂瓮城就是圍建於城門外的小城,可以想見,在古代的冷兵器時代,敵人倘若攻入瓮城或被誘入,守城的士兵將千斤閘門放下,切斷敵軍後援,瓮中捉鱉,利用瓮城上的垛口或箭孔,用箭、石、滾木圍殲,敵人只能束手待斃。
扶京門的西門外,豎立著一塊1995年市政府公布的“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匾。扶京門的城台和城牆上已有多處塌陷,西面城牆上的一片露出夯土的坍塌處,現已被新砌了一圈青磚圍擋起來。丈量西門門洞,長約15米,寬約4.5米,於此可見城門之厚重。由西門可進入瓮城內,能夠看見瓮城內的北部有一排幾乎完整保存下來的硬山房,雖稍有傾斜,但木質結構依然挺實,當是明清時守備官兵的營房。
補充:扶京門由於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維護較好,基本保存下來了瓮城的模樣,其他三座瓮城損壞嚴重。扶京門瓮城的城牆有明顯修補的痕跡,上文提到的城內建築“硬山房”從外觀特徵看很可能是後建的,或者後修的。在瓮城內還收集了很多舊時的城磚,希望有一天這些城磚能恢復鞏華城原來的模樣。
鞏華城遺址上的另三座殘缺的瓮城:北門,“
展思門”的門額鑲嵌在瓮城的大門上,寓意“展懷思宗”,保存的較為完整,位於現北門西街以北;西門,城門上書“威漠門”,寓意“西威大漠”。東門,“鎮遼門”,被一片民房所圍,不便進入。據史料記載,鞏華城的這5塊匾額,都是用漢白玉製成,均為明朝嘉靖年間的權臣嚴嵩手書。
“獨愛天下門”的北京市收藏家協會綜合文化委員會主任楊英申先生說,為了便於說明當時城內的規模,我們暫將四個城門為坐標點,在城中劃一個十字,就會發現鞏華城不僅有一條南北的中軸線,還有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當時的行宮(老百姓稱停靈宮)就建在鞏華城內,在南、北中軸線正中,東、西軸線偏南的地方。行宮南北長150米,東西長160米,占地36畝。為防止再次被洪水沖毀,因此高出地面數米(現行宮原址處依然高出一些民房)。宮牆東、西、北三面各闢宮門一座,南門稱“迎正門”,有三個門洞。南門外有牌坊一座。行宮內正中建大殿一座,制式如長陵祾恩殿,為帝、後梓宮停放之所。東、西配殿為帝、後寢宮,周圍官舍為隨鑾官員的安歇之處。行宮外的東、西、北三面建營房500間及奠靖倉,為駐軍、囤糧之處。在鞏華城中心的位置上,建有一座聖人廟。漢白玉的御路貫穿於南北中軸線。鞏華城行宮的原址現為
沙河中學校園,學校操場周圍,亦殘留著些許當年的建築石料。
明清之際,鞏華城內曾有大小廟宇20餘座。鞏華城西南角有城王廟,廟內有許多石碑,詳細記載著鞏華城某年某月修葺,哪縣修建的哪段城牆等。此外,東門鎮遼門內有太清宮,磚石結構,歇山重檐,建築形式獨特,豪華雄偉,此宮樓建造難度極大,相傳為魯班爺修。還有一些龍王廟、土地廟、五道廟等等。當年曾有人作詩讚曰:“宮殿連雲起,城樓入漢低,寒鴉如望幸,朝夕自悲啼”。
鞏華城因為是行宮禁地、駐軍要地和糧倉重地,落成之初由勛臣鎮守,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改為副總兵,以後又改為守備,鞏華城的營兵滿額時為3000人。經過歷代的不斷變化與擴充,鞏華城最終發展成為了一座集謁陵、駐防、漕運、經貿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京畿重鎮。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1628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時,鞏華城成為農民起義軍的臨時指揮部。
清康乾時期,統治者採取剛柔並濟的國策,融解了兩千多年來的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衝突,消除了北部邊防的隱患,形成了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大清國。太平盛世,使統治者安於享樂、閉關鎖國,將國庫的銀兩拿去大修園林了,鞏華城的歷史作用漸衰。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侵略者衝進鞏華城,燒殺掠搶,鞏華城被洗劫一空。到1932年,鞏華城行宮被民國政府拆除變賣。1939年夏,洪水又將鞏華城大部分城牆沖毀。鞏華城內的大小廟宇20餘座,除自然損毀、大水沖毀外,餘下的也在1958年拆除了。於是只剩下鞏華城四座城門的遺址遺蹟,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穿過沙河鎮工商街,一直向東,便來到了沙河鎮舊城區。實際上沙河舊城區就是鞏華城所在的位置了。
這座城池呈方形布局,每邊長約一公里,總共占地一百公頃。城牆高近十米,共設垛口3602個,外敷青磚,內築夯土,有護城河環繞城牆,城牆南北東西四段均開設城門,門前設有吊橋。四門中南曰:扶京;北曰:展思;東曰:鎮遼;西曰:威漠。四座城門之名分別代表著“鎮固京師”、“展陵懷思”、“鎮闥東遼”、“威鎮大漠”四種不同含義。
四座城門的城台部分留存至今,是鞏華城中最重要的建築景觀。
四座城門中南門扶京門保存得最為完整。扶京門是整個鞏華城的正門,皇帝出入鞏華城必經此門。此門形制的特殊之處,在於城門設有三洞,南部並有瓮城,瓮城東西南各出一座閘門,門內設有千斤閘,上為閘樓,千斤閘溝槽部位保存得十分完整,榫卯處清晰可見。
這種主門三洞且帶有三座閘門的城門形制在北京的城防建築中是極為罕見的,和鞏華城在皇家眼中的特殊地位是相一致的。扶京門正門之上嵌有漢白玉匾額,上書“鞏華城”三字,瓮城正中門洞上為一石制匾額,上書“扶京門”三字,字型模糊,不得辨認。
有記載顯示,這兩塊匾額與鞏華城其他三座城門匾額,均為明朝嘉靖時期的權臣嚴嵩手書,一代奸相在鞏華城門上留下了自己的墨跡。由扶京門瓮城西部閘門進入瓮城後,北邊有一排完整保留下來的硬山房,應為舊時守門官兵值房,雖然多已傾杞,但是由於木結構依然堅實,仍歷多年而不塌毀。繞過硬山房,東邊城牆下有土路可以登城,城台上已有多處塌陷,殘存少量柱礎,從柱礎的直徑可以想見扶京門城樓的雄偉。
過扶京門,沿著一段很短的城牆殘跡向東,便到了東門鎮遼門,此門保存狀況不佳,是四門中遺留情況最差的,惟有東門旁一百餘米南北走向的城牆吸引人的注意力,此處城牆應該是鞏華城現有城牆中保留最完好的一段了。雖說保存完好,城牆上依然斑駁嚴重,許多城磚已經碎落,樹木枝杈從中生長,破壞著牆體結構。
北門展思門,形制與扶京門相同,同為三洞門,只不過保存狀況不及扶京門,留存不多,馬路上可見北面瓮城門,現在被民房包圍占據。西門威漠門殘存瓮城閘門,門內閘板尚存,門閘系統十分完整,現為個體單位占用。
說過城牆與城門,我們再說說鞏華城中最重要的部分———行宮。
鞏華城行宮位於整個城池的中心地區,略微偏南,周四十九丈見方。行宮主體建築為防水患,建於高台之上,土基部分高出地面數米,就現在看來,行宮原址處依然高出其所在的沙河鎮東一村現有民房。
行宮位於鞏華城中心偏南,東西長160米,南北寬150米,近似呈正方形,占地2.4公頃。在行宮南牆上設有3座門,稱“迎正門”。門外有牌坊一座,有如長陵祾恩殿的規模,為帝、後靈柩停放之所。東西配殿為謁陵帝、後的寢宮。周圍房舍為隨鑾文、武大臣及太監的安?之所。行宮外的東、西、北三面建有營房500餘間以及奠靖倉一座,做為駐軍和囤糧、儲備物質之用。隆慶六年調軍士3000人疏浚鞏華城南從安濟橋至通州渡口長達75公里的溫榆河水道,從此可以通過水路運送御用軍糧和物資至鞏華城行宮。在南沙河北岸建有碼頭,又稱釣魚台,它是用花崗岩砌成的。
行宮南設三座門,直對扶京門,東、西、北各有宮門出入,內有殿宇百餘間,正殿規制如明陵棱恩殿,為帝後梓宮(棺槨)停放之所。配殿作為帝後寢宮。
行宮南北有御道與扶京、展思二門相連。周圍有護軍營房五百間。現在的鞏華城行宮原址處為沙河中學校園,學校操場周圍有行宮建築石料若干,依然躺在原地,行宮建築格局已經無法辨識了。
關於鞏華城的興建原因,歷來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展謁皇陵中道休憩”說。鞏華城城址位於北京城與天壽山皇陵(
明十三陵)之間,帝後宮眷們疲於南北往來的勞頓,設一地便於中途休息,安頓行程,遂建此城。此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明代以後的歷史也證明了鞏華城的設立確實為皇家祭祖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劉賁故里
劉賁故里位於南西沙屯。劉賁,字去華,昌平人,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進士。秉公理事,為宦官所嫉誣,貶柳州司戶參軍,卒後葬在柳州城郊。元泰定二年 (1325)立祠於
昌平縣。明中葉在縣南西沙屯建祠,崇禎五年(1632),為劉賁在此祠立碑,碑文為董其昌手書,光緒年間又在詞前立"劉賁故里"碑。祠毀碑存。
鞏華城遺址位於沙河鎮東。建於明永樂年間,後毀於洪水,嘉靖17年(1538)修復,1900年被八國聯軍洗劫並燒毀。城呈方形,設四門,皆有瓮城。"鞏華城"匾額嵌於南門瓮城內牆,傳為嚴嵩手跡。東、西、南、北四門,分別以"鎮遼"、"威漠、"扶京"、"展思"命名,匾額嵌於城門洞之上。嘉靖年間,為京北重鎮。現存四個城門洞、瓮城及部分邊牆。1995年,鞏華城已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地理位置
昌平區沙河鎮位於
燕山山脈山前平原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因溫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北沙河在此交匯而得名。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隨即在此修建行宮。嘉靖十七年重建,並築城圍之,御名鞏華城,是明清帝王謁陵和北巡駐驊之地。現全鎮鎮域面積56.65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人口6萬。沙河鎮地理位置優越,南距德勝門19公里,北距昌平衛星城3公里,京包鐵路和北京至八達嶺的高速公路穿鎮而過,是一個理想的旅遊好去處。沙河南大橋名安濟,北大橋名朝宗。
明代正統十三年(1448年)九月壬寅,明帝下詔,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壽督建沙河等處石橋。同年秋,橫跨南北沙河的兩座石橋加緊施工,很快竣工。明代,曾多次維修加固二橋。
沙河店自從有了南北石橋,不僅便利了明王朝的謁陵官員和兵士的往來,還為關外少數民族覲見明廷提供了方便,至於平日經由此橋南來北往的行商富賈、肩擔負販者更是絡繹不絕。緣此,沙河店(今之工商街)店鋪、攤販也日益增多。
安濟橋是借安濟以名。原來,宋元時,沙河一片荒涼,當時南沙河北岸只有幾戶人家,以捕魚為生,因常泅水,為求濟水安全,就以“安濟”命村名。安濟橋下的綠柳芙蕖逐年增植,每屆陽春,蔦囀枝頭,漁舟穿行,橋上行人車馬,輻輳穿梭,熙熙攘攘。頭上雁鳴旋飛。此景正如崔學履在《隆慶昌平州志》中撰寫的“燕平八景”之一的“安濟春流”詩中寫的那樣:“野岸莎明雁,河橋柳囀鶯。雪消春漲穩,漁艇來去輕。”名噪一時的安濟春流應運而生。
朝宗橋北端矗立的漢白玉石碑,陽陰兩面篆刻“朝宗橋”3個大字,碑頂篆刻大明2字,陰面左側刻寫萬曆四年歲次丙子仲夏立。朝宗橋在明代時期,由於橋體堅固,直至今日,仍為重要交通設施。此橋為北京三大名橋(盧溝橋、永通橋)之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朝宗之稱:始見《詩經》:“灑彼流水,朝宗于海。”把江河入海比喻為諸侯朝見天子。明代,每年入京朝見的蒙、滿、維吾爾、回、藏等少數民族官員,都須經橋入京,因此,沙河北橋就以“朝宗”命名。
舊城改造
十一五期間近期主要考慮對鞏華老城地區人口居住區進行改造。建設與老城特色相符的商業街、文化街,與城鎮的歷史相呼應,成為衛星城以商業、文化為主的公共中心。該組團嚴格控制老城內的建築高度,建設設計體現地方特色,與古城相協調。鞏華城東側遠景規劃為居住用地和旅遊用地,結合沙河水庫、南北沙河兩岸的綠化改造工程使之成為八達嶺高速路沿線新的旅遊點。
舊城改造區規劃用地面積486.59公頃,已經完成一級開發立項,正在辦理用地手續。預計舊城改造及舊城東部新區開發總投資將達60億元,計畫總建築面積約131萬平方米。預計舊城改造啟動區在2005年實施拆遷,2006年完成20萬平方米回遷樓工程。預計整箇舊城改造工程將在4-5年內完成。
從北京德勝門乘坐公車,僅個把鐘頭就來到了地處昌平區的沙河鎮,明代重鎮鞏華城四座城門瓮城的遺址遺蹟,就隱藏在沙河鎮東部舊城區約一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鞏華城坐落在溫榆河畔,城的南北分別是南沙河、北沙河。現北沙河上有一座明代古橋“朝宗橋”,曾與豐臺盧溝橋、通州八里橋齊名,舊時一同被稱為拱衛京城的“京畿三橋”。鞏華城南距京城德勝門42里,北距昌平鎮20里,是明代帝王北征與祭謁皇陵的必經之地。清朝時,因鞏華城是北京城北重要的一處邊防要塞,通往塞外的咽喉重鎮,商旅繁雜,曾在此設北路廳同知公署。
2014年4月份開始對四個城門進行修繕。
鞏華城擁有400多年歷史,曾經是明朝皇帝祭祀十三陵的重要停留之處。近日,北京市文委與昌平區文化委共同啟動鞏華城大修項目。本次鞏華城大修共分3期,目前正在進行第1期,計畫於7月份完工。昌平區政府表示,鞏華城維修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未來鞏華城將是沙河新城和昌平科技商務區的核心景觀。(記者李馨 通訊員徐娜)
當地特產
據《光緒昌平州志》中“物產志”條稱:“鞏華城有官氈局,氈堅緻久異於他處,名清水氈。”鯉,“出沙河者佳。鱗金色,兩耳赤暈,味甘美,特異他處,官置網戶守之。”“蟹、蝦:出沙河者佳”。
清水氈明代中葉建造的沙河行宮,入清後閒置,武備院設官氈局,習稱氈作局或氈作坊。因官氈局製作工序極為嚴密,雖是冬日,工匠亦須赤膊操作,氈成之時,人人熱汗淋漓,緣整個工序是要把選好的原毛用力擠壓成氈(故名清水氈子),所以遠比其他體力勞作重。成品由清廷武備院統籌供各項軍需使用。
鯉“出沙河者佳,鱗金色,兩耳赤暈,味甘美,特異他處,官置網戶守之。”明清兩代,在沙河與岸之竇各莊置網戶為多。網戶以捕撈之魚選優者作為皇家貢品。
蝦蟹北沙河以產蝦蟹為佳。尤以秋日之蟹為優。均肥而且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