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鹹安宮
- 地理位置:北京西華門內
- 用途:作為官學
- 被毀時間:1912年
鹹安宮位於西華門內,清內務府在宮內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學中之優秀者而開設的官學設於此,稱鹹安宮官學。清雍正七年(1729)在宮內設官學,原址位於壽康宮後、...
清雍正七年(1729年),為教育清內務府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學中之優秀者而開設。原址在壽康宮後長庚門內,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建鹹安宮為壽安宮,鹹安宮官學移至...
鹹安宮官學生是清代鹹安宮官學的學生。雍正七年(1729),設立鹹安宮官學,挑選景山官學生及內務府三旗佐領、管領下十三歲至二十三歲俊秀者九十名入學,習滿、...
壽安宮始建於明代的漢族宮殿建築。位於紫禁城西北隅,英華殿迤南。明代原稱鹹熙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鹹安宮。清初鹹安宮閒置無用,康熙曾兩次禁廢太子於此。....
寶蘊樓,位於紫禁城西南、武英殿以西,原是古物陳列所的文物庫房。乾隆十六年(1751年),鹹安宮官學遷出。同年,乾隆帝為慶賀皇太后六十壽辰,將該宮修葺後改稱“壽...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
(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國史館纂修、文淵閣校理、鹹安宮總裁、宗人府丞、翰林院侍講、侍讀學士、山西學政、湖南學政、浙江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