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介紹,古琴構造,樂器簡介,中國古代名琴,號鐘,繞樑,綠綺,焦尾,春雷,九霄環佩,大聖遺音,獨幽,太古遺音,中和,奔雷,其他,相關傳說,中國古琴名曲,著名琴師,西方的琴,
樂器介紹
琴,又稱
瑤琴、
玉琴,俗稱
古琴,一種
七弦無品的古老的撥弦樂器。琴,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概括與代表著古老神秘的東方思想。
古琴,在古代稱作“琴”,還有“
綠綺”、“
絲桐”等別稱。雖說“伏羲制琴”、”神農制琴”、“舜作五弦琴”的傳說不可信,但它的歷史確實是相當悠久了。琴最早見之於典籍的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
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中的“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都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聯繫。可見,三千多年前,琴已經流行。後來,由於文人中彈琴的風氣很盛,並逐漸形成古代文人必備“琴、
棋、
書、
畫”修養的傳統。
孔子在提倡琴樂之初就教導說君子樂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樂。操琴通樂是君子修養的最高層次,人與樂合一共同顯現出一種平和敦厚的風範。在孔子的時代,琴樂還不僅僅是後世的君子個人的修身之樂,更是容納天地教化百姓的聖樂。於琴樂之中,孔子聽到了文王聖德之聲,
師曠聽出了商紂亡國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氣象就蘊涵在其中,人們膜拜它,賦予它關於道德的信仰。作為“正音”,琴樂寄寓了中國千年的正統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隨著人民生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伯牙彈琴遇
知音;
司馬相如與
卓文君藉助琴來表達愛慕之心;
嵇康面臨死亡,還操琴一曲《
廣陵散》;
諸葛亮巧設
空城計,沉著,悠閒的
琴音,智退司馬懿雄兵十萬;以及陶淵明彈無弦琴的故事等,都為千古傳頌。“
高山流水”、“
焚琴煮鶴”、“
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
古琴,目睹了中華民族的興衰,反映了華夏傳人的安詳寂靜、灑脫自在的思想內含。在古琴曲中,有一首叫《
華胥引》的名曲,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傳說黃帝夜得佳夢,夢中來到一個叫華胥國的地方。其地“國無師長”,“民無嗜欲”,其國民“美惡不萌於心,山谷不躓其步,熙樂以生。”黃帝見其國之狀況,羨慕不已。華胥國的國民所過的安詳自在的生活,正是黃帝心中的理想生活。也可以說,黃帝的華胥之夢,正是他治國的思想境界。古德先賢的理想,往往通過琴來表達。
伏羲、
神農、
黃帝、
虞舜等造琴的傳說,在琴界流傳很廣,而孔子、
列子、
莊子等大家也都是琴學大家。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在古琴文化中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春秋戰國時期,活動在思想舞台上主要有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縱橫家、
陰陽家、
雜家、
農家等
九大家。各家學說各有差異,但這九大家的思想,一直共存於中國人的頭腦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因為中國人深知各種思想的共通之處:自心灑脫,世道安詳。此內心之聲的表達,正是琴的長處。雖諸家思想各不相同,但都同樣對琴有著特殊的好感。琴融匯百家神髓,盡展人心深處的恬靜安詳瀟灑自在之聲。所以,人們才說,琴是中國文化的卓越代表。
儒家的入世思想講求
中庸、
和雅、道德,反映在音樂上則為對
雅樂、
德音的推崇和對
俗樂、
淫聲、
溺音的貶斥。雅樂的特色正在於其平和雅正、溫厚含蓄,因而可移風易俗和導人向善,其風格是含蓄的、平靜的,與所謂繁手淫聲,追求聲響效果複雜多變的俗樂相反,故日“大樂必易”。此乃以道德的約制介入音樂的審美標準,所以對音樂有中和的要求而反對極端與“窮其變”。道家超世的思想講求自然、逍遙和超脫世俗的羈絆,反映在音樂上則為老子“
大音希聲”的思想,追求所謂“道的境界”的音樂。所以道家只對音樂的精神層面積極,而對音樂的聲音層面(即物化、形而下的層面)來說與儒家之對音樂的道德層面積極,對聲音本身變化擴展之“技藝性”層面約制的主張仍是有其共同之處的,只不過道家以弦外之音的意境為掛搭,
後者則以道德為掛搭,唯二者同樣排斥音聲物化層面之過度發展。)道家超世的思想則形成其清微淡遠這一類追求
意境、貴“意”說,講求弦外之音的審美理想。而清微淡遠這一提綱亦包括了如清和淡雅、古淡疏脫、清靜和遠、淳靜簡略、蕭散簡遠、恬淡清逸、靜遠淡逸等等衍生和變奏。
儒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琴文化是兩家皆崇的文化。樂是儒學必修的重要內容,而琴更是儒者的最愛,而道者更是喜愛琴那清靜灑脫的韻味,從中領悟空靈大智。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往往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對琴的喜愛當然不在話下。他們往往借琴以完美自我的人格,修養身心,體悟大道。琴與劍,成為了文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備。
琴棋書畫,則是才子佳人們才能的標幟。琴文化與中國文人、中國思想文化之間聯繫十分緊密。
由於古琴一向被視作“華夏正聲”、“元音雅樂”的代表,而佛教為外來文化,有別於當初的國學正統,故在琴學的傳承及創作等方面亦多少受到某種程度的鄙夷和排斥,尤其是佛教傳入不久後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僧人甚至被拒授琴。故現存傳世琴譜中,內容直接與佛家及佛教有關的琴曲非常少(大概不超過十首),遠遠不如儒家和道家。因佛家與道家在出世修煉方面有許多相通之處,故附會者認為並非缺少佛家琴曲。
在琴厚重的人文積澱之外,琴的審美在世界音樂中獨樹一幟。琴沒有肆意的宣洩,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脫的氣度。琴與詩歌密不可分;講求韻味,虛實相生,講求弦外之音,從中創造出一種空靈的意境,和國畫的審美追求是統一的。難怪世界為之驚嘆。“月色滿軒白,琴聲亦夜闌;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隨自愛,今人多不彈;為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這是唐代詩人
劉長卿發出的感喟。
古琴構造
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文化內涵的樂器。僅從琴形而言,就可說是通身是韻。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
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
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
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
鳳眼”和“護軫”。
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
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
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
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琴面上有十三個“琴徽”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古琴的音箱,不像箏等樂器那樣粘板而成,而是整塊木頭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較厚,又相對較粗糙,所以其聲更有獨特韻味和歷史的滄桑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聲池”。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份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別象徵十二月和閏月(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樂器簡介
中國古代名琴
號鐘
號鐘是
周代的名琴,此琴音質洪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
春秋時期傑出的琴家
俞伯牙曾彈奏過號鐘琴。後來,號鐘傳到通曉音律的
齊國賢明君主
齊桓公手中。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對號鐘尤為珍愛。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鐘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淒切,號鐘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繞樑
今人有“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歌伎
韓娥去齊國,路過
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淒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后,其歌聲仍纏繞迴蕩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樑命名,足見此琴
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樑是
春秋一位叫
華元的人獻給
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理朝政,把國家大事全都拋在腦後。王妃
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
夏桀酷愛“
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
紂王誤聽
靡靡之音,而失去了
江山社稷。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樑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樑絕響了。
唐人
杜佑《通典.樂典》:“宋孝武大明中,吳興沈懷遠被徙廣州,造繞樑。其器與
箜篌相似。懷遠亡,其器亦絕。”
綠綺
綠綺是
西漢辭賦家
司馬相如(約前179-前118)彈奏的一
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家徒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
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李群玉《
戲贈魏十四》詩:“蘭浦秋來煙雨深,幾多情思在琴心。”一次,
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
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焦尾
“焦尾”是
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
蔡邕(133-192)親手製作的一張琴。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音質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揚名四海。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仲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命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
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
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這張焦尾琴。
西晉
傅玄《琴賦序》:“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鐘,楚莊有鳴琴曰繞樑,中世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唐代李白《
聽蜀僧彈琴》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號鐘、繞樑、綠綺、焦尾,因主人不同,而命運各異。如鐘聲激盪的號鐘曾為俞伯牙覓得知音,最終成為齊桓公的愛物;如孤雁長鳴、餘音不絕的繞樑像美女一樣無辜,它因迷得楚莊王不理朝政,最後落得個被捶為數段的下場;綠綺最浪漫多情,它曾伴著司馬相如向卓文君示愛,促成一段千古佳話;最悲壯也最幸運的是焦尾,當它作為一截桐木在烈火中哭泣尖叫,即將爆裂的時候,恰被正亡命江湖的蔡邕發現,蔡邕於烈火中搶出,重新賦它以琴體生命。
春雷
長126cm 高10.8cm 肩寬22.1cm 尾寬17.2cm
連珠式琴,形飽滿,黑漆面,具細密流水斷。
玉徽、玉軫、玉足、
龍池圓形、鳳沼長方形。琴底頸部刻“春雷”二字行草書填綠。龍池左右分刻隸書銘:“其聲沈以雄,其韻和以沖”、“誰其識之出爨中”,鈐印一,印文剝蝕。龍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經漆補,隱晦不清。
“春雷”為
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
清秘藏)記之曰:“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
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毫髮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傳世
唐琴極珍罕,此琴雖然納音、雙足、岳山、琴尾等處曾經後人修補,但琴身造形飽滿,有唐琴之“圓”;當代琴家試彈,稱此琴音韻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九霄環佩
琴為伏羲式,杉木斬成,木質松黃。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軫、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為紫檀制,工藝規整。琴身髹朱紅色漆,
鹿角灰胎,間以歷代修補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體以小蛇腹斷紋為主,偶間小牛毛斷紋。琴底之斷紋隱起如虬,均起劍鋒,突顯比琴面渾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彈撫弄,若斷紋起劍鋒反礙事及易出雜音,故琴家每三數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斷紋之劍鋒的原故。琴身頸腰之面底等均作
唐琴獨有之圓楞減薄處理。龍池為圓形,鳳沼作細長之橢圓形,以漆作賠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勢成納音。龍池內有唐宮琴格式之寸許大字“至德丙申”隸書腹款。至德丙申為
唐肅宗元年(公元756年),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陰刻篆書“九霄環佩”,是為琴名;龍池下刻“
清和”篆印,二印均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跡。比照海內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宮博物院舊藏“大聖遺音”和北京琴家錫寶臣舊藏之“大聖遺音”,均有“至德丙申”款;遼寧省博物館藏之“九霄環佩”、
中央音樂學院藏之“太古遺音”、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之“
枯木龍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陽後裔郭京家藏”和“東坡
蘇軾珍賞”篆文印二方,篆刻時間略晚於唐代。此琴弦長112.5厘米,音質蒼古,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為上海文史館館員
沈邁士先生舊藏,後轉讓
吳金祥先生處藏,早年流失海外。
大聖遺音
這架
唐代大聖遺音琴為神農式,桐木斫,髹栗殼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補,純鹿角灰胎,發蛇腹間牛毛斷紋。通長120厘米、肩寬20.5厘米、尾寬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圓形龍池、徑7.6厘米,扁圓鳳沼為12厘米長,1.2米寬,龍池上刻寸許行草“大聖遺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十六字,俱系舊刻填以金漆。腹內納音微隆起,其兩側有朱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響亮松透饒有古韻,造型渾厚優美,漆色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虬,銘刻精整生動,
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獨幽
琴面黑紅相間漆,梅花斷紋與蛇腹斷紋交織,背面牛毛斷紋。龍池上方刻“獨幽”,池內有“太和丁未”四字(即
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
李靜題款。此琴於明末清初為
王船山所用,民國時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靜珍藏。
太古遺音
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
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
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曾由已故山東琴家
詹澄秋珍藏。
中和
髹褐黑兩色漆,蛇腹斷帶細密流水斷紋。額及琴面嵌有各色珍奇寶石,珠光寶氣,居存世潞王琴之冠。背面龍池上方刻“中和”,下有題詩。納音內刻“大明崇禎戊寅歲(1638)季秋潞國制第八號”。
奔雷
奔雷琴明 長127.6cm 肩寬19cm 尾寬15.6cm
故宮博物院藏 仲尼式
黑漆,小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奔雷”,兩側刻有藏者題款:“南北東西幾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無意欣相遇,宿願多年始得酬”。“久經風鶴不堪嗟,一撫奔雷興倍賒。三十年來成伴侶,怡情養性不離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現收藏於 故宮博物院。
其他
古代名琴,它的斷紋很像蛇腹下的花紋。
宋·何遠《
春渚紀聞·古聲遺制》:“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無華飾,以最古蛇腹文為奇。”
古代名琴。琴以古舊為佳,琴身崩裂成紋則證明年代久遠,故名斷紋。
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古琴辨》:“古琴以斷紋為證,蓋琴不歷五百歲不斷,愈久則斷愈多……凡漆器無斷紋,而琴獨有者,蓋他器用布漆,琴則不用;他器安閒,而琴日夜為弦所激。”
古代名琴,以嶧山(在今山東鄒城東南)南坡(山之南面為陽)所產
桐木製成,故名。
《
格古要論》:“古琴有陰陽材。蓋桐木面日者為陽,背日者為陰……陽材琴旦濁而暮清,晴濁而雨清;陰材琴旦清而暮濁,晴清而雨濁,此可驗也。”
《
尚書·禹貢》:“嶧山孤桐”,孔安國傳:“孤,特也。嶧山之陽,特生孤桐,中琴瑟。”後以“嶧陽”為琴之別稱。
王嘉《
拾遺記》卷十“員嶠山”云:“員嶠山,一名環邱山……有木,名猗桑,煎椹以為蜜。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
宋·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上載,寺人白季貞使蜀還,獻給
楊妃琵琶,“弦乃末訶彌羅國永泰元年所貢者,淥冰蠶絲也,光瑩如貫珠瑟瑟。”
一說冰弦為一種素質絲弦,明·項元汴《蕉窗九錄·琴弦》:“今只用白色柘絲為上,秋蠶次之。弦取冰者,以素質有天然之妙,若朱弦則微色新滯稍濁,而失其本真也。”
相關傳說
蘭亭記
“琴棋書畫”,即指彈琴,下棋,書法,繪畫,皆為舊時文人風雅之事。
唐人何延之云:“辯才博學工文,
琴棋書畫皆得其妙。”(《蘭亭記》)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拔樂器之一,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古琴居“四藝”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
孔子辦學“六藝”之一。
詩經.小雅.鹿鳴
《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
鼓瑟鼓琴。”古琴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徵色彩。比如:琴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為孤形,代表著天;琴底為方形,代表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十三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和閏月。古琴最初為五弦,象徵著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
伯邑考,在此基礎上增添了一根弦。周
武王伐紂時,為了
鼓舞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琴鶴
琴鶴:謂以琴鶴相隨。比喻為官清廉。宋代蘇軾《題李伯時畫趙景仁琴鶴圖》之一:“清獻先生無一錢,故應琴鶴是家傳。”
琴心劍膽
琴心劍膽:即琴和劍。古代文士常以隨身之物。琴心,撫琴怡心;劍膽,倚劍仗膽。喻剛柔相濟,儒雅
任俠。
南朝梁元帝《
法寶聯璧序》:“箴與琴劍,銘自盤盂。”元代吳萊《寄董與幾》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中國古琴名曲
著名琴師
西方的琴
小提琴(Violin)
小提琴為弦樂器的代表,由於其有優美華麗的音色,寬廣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不僅是出色的獨奏樂器,亦在合奏中居於領導地位,因此有“樂器之後”的美譽。
它以弓毛擦弦發聲,音色如人聲,弓毛是以馬的尾巴製成,演奏前需先塗抹由松樹汁製成的松香以增加黏著性及磨擦力,故常形容提琴族之演奏韻味為”頗有松香味”然而松香味一詞僅能道出小提琴演奏的勁道,它還具有優美華麗的音色,寬廣的音域(四個八度以上)和豐富的表現力,可以熱情洋溢也可以優雅高貴。嫵媚動人,她的抒情能力可令人如醉如痴,有如歌喉精湛的女高音一般。
管弦樂團中,小提琴坐在指揮的左側,並分成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組,就如同二部合唱中的兩個聲部相輔相成。第一小提琴首席-同時亦是樂團首席-在演奏會開始前,指揮樂團各聲部做好調音的工作。
中提琴(Viola)
由古代中音維奧爾演變而成(viol),中提琴的結構、演奏方式、演奏技巧與小提琴相同體積比小提琴大一些,定弦比小提琴低五度,在樂團中坐於指揮的前方或右前方,由於音域屬中音區,豐潤厚貿且略帶鼻音,通常擔任和聲的角色,琴聲的性質柑當於女低音。
中提琴因琴及弓均較重較大、手指按弦之指距較寬,演奏快速的樂句比小提琴難,但它常用的音域和略帶鼻音且豐潤厚實的音色,恰與一般的人聲相仿,因此演奏抒情性的音樂最具親和力,表達悲戚時,其陰暗沙啞的音色更有如泣如訴之感,因此專為中提琴而創作的音樂有增加之趨勢,中提琴獨奏家之地位也日漸提高。在合奏場合中常擔任中間聲部的重要和聲角色,少了他,和聲便會有空虛及沒個性的感覺。
大提琴(Cello)
大提琴的體積較為龍大,因此演奏時必需坐著,琴身置於兩膝之間,左手按弦,右手持弓,尾端的支架可以伸展出來以支撐樂器。定弦是中提琴低八度的音域,音色柔和沉穩有如男高音的音色,時常當成獨奏樂器演奏。
大提琴的高音區明亮有力,中音區開朗流暢,灑脫明快,低音域則寬廣而豐沛,善於表達深沈悲戚,冥想和夢幻感。
低音提琴(Double Bass)
低音提琴是弓弦樂器中體積最大、音域最低的樂器,演奏時需站著或靠於高腳椅旁,因為體積龐大、琴弦較粗,不易演奏快節奏的樂曲,大多用於合奏,少有獨奏的機會。在聖桑‘動物狂歡節’的大象一曲中可以很明顯的聽辨出低音提琴低沉溫厚的音響,相當於男低音。
豎琴(Harp)
豎琴遠在西元前三、四年時即已使用,是一種豎立的形如三角形的大型撥弦樂器,演奏者用手撥奏,音色清朗如水,最有特點的奏法是琶音。
豎琴共有47根琴弦,為了使彈奏時能正確地找到的音,通常分別在C(Do)音及F(Fa)音弦上塗上藍色及紅色,並設有七個踏板,每一踏板有三個位置, 可以調整為降音、還原音及升音,由兩腳控制腳踏板,使其能奏出半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