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姓(琴(姓氏))

琴姓(姓氏)

琴(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琴(Qín)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琴姓源出有二:1、出自古代琴師的後代,以職業樂器名為氏。2、出自春秋衛國琴牢的後氏,以祖名為氏。琴姓在秦、漢統一天下之後,以今甘肅天水為繁衍中心,並逐漸向外播遷。明時,在祖國最南端的交趾,已有琴氏族人的出現——琴彭足以證明。琴姓望居南郡(今湖北省中部偏南荊州市)、天水郡。 歷史名人有琴牢,琴高,琴彭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琴姓
  • 讀音作:qín(ㄑㄧㄣˊ)]
  • 源於:古代琴師的後代
  • 出處:《姓氏考略》
基本介紹,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琴 牢,琴 高,琴 彭,郡望堂號,郡望,堂號,琴姓宗祠通用聯,

基本介紹

琴[琴、珡,
琴姓

姓氏源流

琴(Qín)姓源出有:

源流一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以所執之業為氏”。琴師在中國很早就有了,在典籍《說文》中記載,遠古的神農氏創造了琴,有五根弦,到了周朝時期又加上兩根弦,成了七弦琴。在古籍《禮樂記》中也記載:舜帝創造了弦琴,琴長三尺多。典籍《廣雅》也說,“琴長三尺六寸三分,廣六增寸”。操演琴的樂人,就被稱作“琴師”,十分受人尊重。
在琴師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樂器名稱、或先祖職業官稱為姓氏者,稱琴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琴牢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春秋晚期,孔子的門生弟子中有一人叫琴牢,姬姓,字子開,一字子張,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琴張。據說,琴牢為人很講義氣和友情,他與當時的名人子桑戶、孟之反是交情很深的朋友。在琴牢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琴氏、牢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琴氏正宗。
因古代琴師眾多,且名已佚,故而琴氏族人大多尊奉琴牢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琴人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琴人,是春秋時期楚國的特有官職稱謂,並不是操琴的樂師,而是一種守護琴城之小吏。“琴”,在楚國就是“冢”的公稱,“琴城”,也就是名人貴族的陵墓。酈道元在史籍《水經注》中記載:“楚人謂冢為琴。六安縣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傳即皋陶之冢。”
由於琴人多為家族沿襲、世代守陵,因此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琴人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琴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胡雷氏,亦稱胡爾氏、胡仁氏,蒙古語為,漢義為“琴”,包括了胡琴、四胡琴、馬頭琴等,是蒙古民族中說唱藝人的專有姓氏,歷史非常悠久。胡雷氏在元末明初即多有冠漢姓為琴氏、胡氏、雷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胡雷”,實際上是蒙古語“胡爾、胡仁”的音譯,創始於北方民族,是蒙古民族史料中記載最早名的弦樂器名稱。在元朝時期的宮廷音樂中,也是主要的樂器種類之一。
在史籍《元史·禮樂志》中記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其所稱為“胡琴”,並特地說明了忽雷是弓擦樂器。後來,在蒙古喀剌沁王府樂隊中的“忽雷”,就是這種弓擦樂器,和元朝的忽雷具有淵源關係。忽雷上的龍首形制不一,其中著名的“瑪特爾頭”則是比較古老的形制,形似龍,面似猴,猙獰可怖,具有一種鎮壓邪魔的象徵性神韻。

源流五

源於朝鮮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朝鮮族琴氏,亦稱奉化琴氏、通津琴氏,本貫在巨濟(今韓國長承浦巨濟島鵝洲),其先祖為馬韓部落聯盟中的一個氏族首領,遠祖是箕子朝鮮時期的臣子,傳說是箕子朝鮮朝堂的琴師,因此將所居之地稱琴山(今韓國慶尚南道晉陽郡),稱琴氏。馬韓,就是公元前100~公元300年間居於朝鮮半島西南部地區的部落聯盟,按韓國學者的解釋,是遠古傳說中的檀君(王儉)朝鮮南遷遺民與漢江南岸流域的辰國朝鮮融合而成。馬韓後來在西漢成帝劉驁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被自己部落中的一個城邦百濟所滅。其後,琴氏家族遷徙到巨濟一帶生息繁衍。明朝初期,朝鮮星州李氏家族渡鴨綠江入居遼寧鐵嶺一帶,由於該李氏家族原來就是元朝時期隴西郡公李長庚的後代,因此被明王朝編入衛所並出仕做官。當時李氏家族首領李英出任鐵嶺衛指揮僉事,一直到明朝末期遼東名將李成梁時期,後金政權崛起,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李成梁之孫李應祖攜族逃亡到巨濟貫松村一帶,與琴氏家族聯姻。
到了清乾隆年間以後,朝鮮李氏家族中有不少人遷回東北地區,琴氏家族在當時多有隨往者,成為今東北地區朝鮮族琴氏的主源,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琴牢(琴張)。

遷徙分布

琴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在第一千六百八十七位,望族出天水郡、南郡。春秋時期衛國有人名琴牢,字子開,是孔子門生,其子孫便用祖先之名“琴”為氏。《姓氏考略》說是琴牢之後子孫用祖先之名“琴”為氏。依照《姓氏考略》的考證,琴氏的始祖是古代的琴師,子孫以父祖的職業為姓氏。中國的琴,歷史極為悠久,據《說文》記載,是“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禮·樂記》指出,“舜作五弦之琴”,《廣雅》也說,“琴長三尺六寸三分,廣六增寸”。從這些文獻來看,中國琴的由來已久冊時又能說明中華民族音樂素養的深厚,既然有琴,就必定有琴師,操此職業的後代子孫又多有以琴為姓。可見,琴氏這一姓氏歷史之久遠。
琴姓在秦、漢統一天下之後,以今甘肅天水為繁衍中心,並逐漸向外播遷。明時,在祖國最南端的交趾,已有琴氏族人出現——琴彭這位名人以證明。琴姓望居南郡(今湖北省中部偏南荊州市)。

歷史名人

琴 牢

琴牢,古代的琴師,春秋末期衛國人。字子開,一字子張,又稱琴張,為孔子最早的門徒。《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琴牢,衛人,字子開,一字子張。與宗魯友,聞宗魯死,欲往吊焉,孔子弗許,曰:‘非義也。’”
據《百家姓考略》引述:傳說孔子的弟子中有個名叫琴牢。此人性情性情溫和,容易相處。是孔子弟子中壽命最長的。在以禮節著稱的魯國,講究長幼尊卑,他卻能對自己的兒子不板臉,不故作威嚴,甚至就像朋友之間一樣傾心交談,實可算得上有史以來思想開放的先祖。
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認為琴姓人是孔子弟子琴牢之後。他的後代即以他的名為姓成為琴氏,奉琴牢為琴姓的始祖。而依照《姓氏考略》的考證,是“以所執之業為氏”。其後代以先人的職業而姓琴。因古代琴師眾多,且名已佚,故琴師後人奉琴牢為得姓始祖。

琴 高

琴高,戰國時趙國人,能鼓琴,曾為宋康王的舍人。文獻把他當成了仙人。繼承涓子、彭祖之術,相傳遊歷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餘年,後入涿水取龍子,與弟子們相約,某日返回,後來果然按時乘鯉魚而出,一月後又入水中。

琴 彭

琴彭,明代的好官,永樂年間在地方上當州官,他實行的政策對老百姓、對國家都有好處,人們因此讚揚他。《明史·第二百九十八卷·列傳第一百七十七》記載:“琴彭,交阯人。永樂中,以乂安知府署茶籠州事,有善政。宣德元年,黎利反,率眾圍其城。彭拒守七月,糧盡卒疲,諸將無援者,巡按御史飛章請救。宣宗馳敕責榮昌伯陳智等曰:"茶籠守彭被困孤城,矢死無貳,若等不援,將何以逃責!急發兵解圍,無乾國憲。"敕未至而城陷,彭死之。詔贈交阯左布政使,送一子京師官之。”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南 郡:始建於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癸未,公元前278年),漢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荊州),下轄十八縣。其時轄地在今荊州、宜昌、宜城、南漳、荊門、華容、遠安、當陽、第秭歸、巴東、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帶地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被廢黜。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南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郢邑堂。

琴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友偕桑孟;
術繼涓彭。
——佚名撰琴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衛國人琴牢,字子開,孔子的弟子,與子桑戶、孟之反二人為友。下聯典指戰國時趙國人琴高,能鼓琴,曾為宋康王的舍人。繼承涓子、彭祖之術,相傳遊歷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餘年,後入涿水取龍子,與弟子們相約,某日返回,後來果然按時乘鯉魚而出,一月後又入水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