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歷史年表
- 外文名:Timeline of Macao history
日期 | 大事記 |
媽閣廟建成。 | |
葡萄牙人歐維士抵達華南沿岸。 | |
設立市政廳。 | |
成立聖保祿學院。 | |
明朝政府制定《條議制澳十則》以管治在澳門居住的葡萄牙人。 | |
葡萄牙委派卡洛告出任首位澳督,惟並無就任。7年後改為指派馬士加路也,終出任澳門首位總督。 | |
布加路出掌第11任澳督,至1664年止,任期長達9年零11個月,是史上在位最長總督。 | |
風災造成約100人死亡。 | |
爆發關閘之戰,6死30餘傷。 | |
葡萄牙女王單方面宣布澳門為“自由港”,搶占關閘,委派總督,驅逐清政府在澳門官吏。《中法黃埔條約》於澳門交換批准。 | |
強烈颱風罕有地登入澳門,大量船隻沉沒,近百間房屋損毀,百餘人喪生。 | |
占領氹仔島。 | |
中區發生澳門史上面積最大的火災,共焚毀1,300間華人商鋪及民房,釀成約100人罹難 | |
爆發霍亂疫潮,36人喪生,其中平民22名,士兵14名。 | |
再度爆發霍亂疫潮,規模擴大,共356人感染,當中奪去85命。 | |
占領路環島。 | |
首次爆發鼠疫,共1,200名華人死亡,為澳門史上最多人死亡的瘟疫。 | |
鼠疫再次奪去多人性命,共594人死亡。 | |
鼠疫第三次奪去多人性命,共500人死亡。 | |
丙午風災奪去約1,000人性命,為澳門第二多人死亡風災。同年,華人染疫,172人病歿 | |
鼠疫第四次奪去多人性命,共1,100人死亡 | |
霍亂致15死。 | |
鼠疫第五次奪去多人性命,共400人死亡。同年,風暴襲澳,3人死亡。 | |
發生路環慘案。7月初,18名新寧縣學童在路環被海盜綁架,鄉民稟告兩廣總督袁樹勛,袁因路環屬澳葡政府管轄,不能派兵前往緝拿。7月中澳督馬葵士派遣兩支部隊進攻,由於海盜頑抗,葡兵被擊斃數人,炮台亦被占領。澳督聞訊後增派一炮兵部隊共106人支援,惟仍不敵匪徒,死傷多人。隨後調集水陸各軍全力進攻,路環各村民因被海盜挾持,致被炮擊引致死傷。7月18日晚,大批海盜在暴風雨下乘船逃走,多人遇海難喪生。7月19日,葡軍全面包圍路環九澳並登入,縱火焚燒九澳村,村民數百家家毀人亡。有一艘逃難的村民船,被葡軍追逐擊沉,船上38人全部喪生。葡軍最後救出18名人質,另有40餘名海盜被生擒。9月,治安警察局審理案件,判處8名海盜流放非洲做苦力28年。路環慘案發生後,中國人民因不滿葡方除擊斃海盜外亦誤殺村民,紛紛要求政府廢除條約收回澳門。清政府鑒於民眾強烈要求,派駐法國大使劉式訓赴里斯本,再次提出劃界談判問題,但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 |
嚴重瘟疫持續4個月,釀成723人喪生。 | |
霍亂致32死。 | |
全球性流感傳到澳門,270人染病,當中120人死亡。 | |
路環發生企圖越押事件,多名囚犯在獲分配填海工作時發動叛亂,並搶走保全員配槍,企圖乘搭接應小艇逃脫,交火時1名中士軍人、1名監獄保全及4名囚犯死亡,當局其後增派炮艇控制場面,最終並無囚犯成功逃脫。 | |
丙寅風災,100餘死。同年7月,另一熱帶氣旋襲澳,3人死亡。 | |
氹仔益隆炮竹廠發生猛烈爆炸及大火,造成6死多人受傷,整個氹仔舊城區的建築物窗戶全被震碎。 | |
1920年代末 | 氹仔廣興泰炮竹廠首次發生大火災,導致40餘人喪生。 |
氹仔廣興泰炮竹廠再次發生大火災,造成39死8傷。同年7月,熱浪襲澳,7月2及6日均創下澳門史上最酷熱一天,氣溫達攝氏38.9度。 | |
1930年代初 | 氹仔廣興泰炮竹廠第三次發生大火災,釀成50餘死約150傷,成為該廠史上死亡人數最高及澳門第二多人死亡的炮竹廠事故。 |
辛未風災,約100死。同年,二龍喉政府火藥庫發生爆炸,造成21死84傷。同年,台山華德炮竹廠發生大火,造成11死3傷。 | |
氹仔謙源炮竹廠發生爆炸大火,造成7死20餘傷。 | |
氹仔光遠炮竹廠發生爆炸大火,釀成47死約150傷慘劇。同年,台山謙源炮竹廠發生大火,8死3傷。同年,氹仔廣興泰炮竹廠發生爆炸,6死1傷。 | |
丁丑風災導致21死2傷。 | |
水坑尾街一間洋服店發生大火,造成7死4傷。 | |
營地大街發生澳門史上非天災因素的最嚴重塌樓慘劇,三座3至4層高之樓房因日久失修,在凌晨時份突然倒塌,釀成27死20傷。 | |
吉慶巷洗衣店大火,4人喪生。 | |
1945年1月 | 美軍得知澳葡政府準備將新口岸飛機庫部分燃料售予日本後,遂發動對“二戰中立地”澳門的大型轟炸,遇襲地點包括港灣設施、船舶、澳門電台、飛機庫、炮台、煤油庫及市區民居,造成1死5傷。2月,美機於逸園及青洲投擲炸彈數枚,復以機槍射擊停泊內港的葡萄牙號輪,共造成1死4傷。4月,廣州飛翔號客輪運送食米在外港碼頭附近被一盟軍飛機擊沉,19名乘客遇難。6月,4架美機意圖襲擊停泊在青洲附近海面之葡國商輪“馬士弼”號,向青洲附近投擲炸彈3枚,2枚落在地面爆炸,1死2傷;同日,又有數架美機來襲,目標為路環島,投擲炸彈完畢後又以機槍掃射,結果僅4名市民受傷,而當日的兩次轟炸共造成7萬澳門元之損失。7月,美軍再度施襲,導致幾名平民傷亡,且對澳門濟貧院造成嚴重損毀。10月,行走於廣州及澳門之間的廣源渡客輪深夜途經澳門新口岸外港時撞石翻側沉沒,船上大多數人來不及逃生,釀成約300人罹難,成為澳門史上最嚴重的海難。11月,關閘附近一個火藥罐爆炸,4死3傷。 |
暴雨成災,釀成15人喪生,包括志圍山泥傾瀉致6屍7命及氹仔雞頸漁船因風浪沉沒致9死2獲救。 | |
1954年 | 舉辦首屆格蘭披治大賽車,隨後每年主辦,成為澳門盛事之一。同年,氹仔光遠炮竹廠再次發生大爆炸,造成10死20餘傷。同年,氹仔廣興泰炮竹廠再次發生爆炸,6死1傷。 |
1955年 | 青洲木屋區發生大火,3死5傷。 |
氹仔益隆炮竹廠發生爆炸,3人死亡。 | |
十月初五街發生大火,5人死亡。同年發生連環仇殺槍擊案,3死1傷。 | |
氹仔謙源炮竹廠再次發生爆炸大火,3人死亡。 | |
1961年 | |
志圍發生塌屋事件,8人死亡。 | |
具百餘年歷史的如意巷兩幢3層高舊木樓因日久失修在凌晨時份突告倒塌,6死70傷。同年,建築中南灣萬勝戲院發生嚴重工業意外,大銀幕頂重約20噸混凝土橫樑倒塌,3死8傷。 | |
1964年 | |
1972年 | 在中國政府建議下,聯合國大會從殖民地名單中刪去香港和澳門。 |
1975年 | 最後一批葡萄牙駐軍撤離澳門。同年12月,寒流襲澳,氣溫急降至攝氏2.4度,為1947年後澳門12月最低紀錄,3男1女在低溫下喪命。 |
1979年 | 林茂塘木屋區大火,災民數千人。 |
1980年 | 媽閣街雜貨店大火,5人死亡。 |
1981年 | 6名中國非法入境者潛入氹仔益隆炮竹廠吸菸,引致炮房爆炸,全部當場炸死。 |
1983年 | 颱風愛倫正面吹襲澳門,內港大量住家漁艇翻沉,釀成16死3傷,是1937年丁丑風災以來最多人死亡風災。 |
1984年 | 黑沙環合時工業大廈二期發生重大火災,5層高工廈燒至倒塌,釀成5死7傷。 |
失蹤者親人致函警方要求介入,經重新檢驗後證實其中一隻殘肢指紋與一位失蹤者吻合,司警遂監視黃志恆,同年黃欲進入中國內地即被司警拘捕及落案起訴,惟還押等候審訊期間畏罪自殺身亡。 | |
1986年 | 新勝街木樓大火,3人死亡。同年,衛生局證實首宗愛滋病感染個案,患者是一名北歐女遊客。截至2012年12月,當局共證實508宗感染個案,其中73人已病發。 |
1987年 | 中葡兩國政府簽署《中葡聯合聲明》,中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同年,氹仔碼頭附近發生海難,一艘越南難民船沉沒,5人溺斃。 |
林茂塘一艘全新蝦艇在船廠下水時翻沉,3名香港漁民包括母子及侄女溺斃。 | |
施拿地馬路木樓大火,造成6死10傷。同年,關閘彩虹苑發生連環兇殺案,3人死亡。 | |
1996年 | 寒流襲澳,凍斃8人。 |
1997年 | 南灣大馬路培道國小前發生槍殺案,機車殺手追截私家車連轟近十槍,私家車上3男子遭當場擊斃。 |
2003年 | 馬里二手雜貨店大火,3死1傷,是澳門於2000年代最多人死亡火災。同年,澳門政府正式開放賭權,自此起澳門經濟高速發展並轉型為與博彩旅遊業主的較單一經濟。 |
2006年 |
澳門經濟雖然發達,但不少社會問題沒有得到解決,2006年與2007年遊行引發警民衝突。 | |
賈瑞於廣州亞運武術男子套路刀術棍術全能項目表現出色,為澳門奪得史上首枚亞運金牌。 | |
2012年 | 一艘漁船在嘉樂庇大橋附近海域與一艘貨船相撞後下沉,3人喪生。 |
2014年 | 政府推出備受爭議的《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草案》,觸發兩萬人上街遊行及七千人包圍立法會大樓,最終特首崔世安撤回具爭議法案(詳見:澳門反離保運動)。同年發生自1990年以來最慘烈火災,沙欄仔街一間時裝店地鋪起火,釀成4人喪生。 |
8月22日下午受颱風天鴿前沿下沉氣流影響,外港客運碼頭錄得高溫達攝氏38.9度,平了1930年7月澳門半島最高溫紀錄,離島監測站(路環九澳)更測出39.0度。8月23日上午,天鴿靠近珠江口前急劇增強並採取較接近澳門路徑,結果釀成自1964年颱風露比後、53年以來的重大風災,引致廣泛破壞。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懸掛自1999年後、澳門回歸及長達18年以來的首次十號風球,更錄得自1952年氣象局成立以來的最低氣壓、最高風速及陣風,分別為945百帕斯卡(打破颱風露比於1964年的紀錄)、132公里每小時(打破颱風貝姬於1993年的124km/h紀錄)及217.4公里每小時(打破颱風露比於1964年的紀錄),並觸發大型風暴潮,海水嚴重倒灌入內港,多處街道水深超過1.5米,康公廟一帶錄得水位達1.62米,而由於水位最高時曾經停電導致記錄儀器失效,氣象局事後估算水浸最嚴重的位置更達2.38米高,創下紀錄,較1993年颱風貝姬襲澳時估算第2高的約1.58米還多出約0.8米。全澳共有6,500輛車被浸壞,多人被困地鋪或地庫停車場溺斃,連同其他風暴下的意外事故共造成10死244傷,是1983年颱風愛倫以來最多人死亡風災。全澳受珠海供電因風故障影響而停電、繼而停水、停上網、停電話,黑沙環豪宅寰宇天下多幅玻璃窗不敵颶風風力破裂盡碎,當局共收到876宗事故報告。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因預報嚴重失準而引咎下台,全澳政府機構為風災死難者降半旗誌哀,行政長官崔世安為應災不力致歉,並首次請求解放軍駐澳部隊出動救災,澳門基金會撥資13.5億澳門幣賑災,總經濟損失達125.45億澳門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