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築背景
大炮台又名聖保祿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大炮台坐落在
大三巴牌坊側,是澳門主要名勝古蹟之一。大炮台建於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間,本屬教會所有,為保護聖保祿教堂內的教士而興建,用以防範海盜,後轉為軍事設施區。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綠草如茵;參天古樹,生長茂盛;巨型鋼炮,雄踞於旁。
大炮台位於澳門半島中部一海拔52米的小山頭上,建筑西側緊靠聖保祿修院遺址。炮台由該修院耶穌會會士於1617 年開始修建,直至1626年才正式完成,於1622年成功擊退荷蘭艦隊之攻擊,開始顯示其重要性。
大炮台是澳門眾多炮台中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炮台,1617年始建,1626年建成。大炮台本屬教會所有,為保護聖保羅教堂內的教士而興建,用以防範海盜,後轉為軍事設施區。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綠草如茵,古樹參天。
炮台四周均置有巨炮,是澳門的古舊文物和歷史見證。166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炮台山上的大炮保衛了澳門,把荷蘭人擊退。炮台上置有不少古蹟文物和歷史性建築物,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當年耶穌會的會址之一。建於空地中心的南歐式平房建築,現在是氣象台的辦公室。1998年4月,在大炮台內建造了
澳門博物館。 炮台內備有水池及軍需庫,軍需庫儲備充足,足以應付長達二年的包圍。總言之,這座炮台為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構成一個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而從1623年至1740年間,這裡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
建築構造
炮台占地約一萬平方米,呈不規則四邊形,邊長均約為100米,四個牆角外突成為棱堡,炮台東北、西南及東南面牆身建基於3.7 米寬的花崗石基礎上,牆身以夯土砌建,並以蚝殼粉末作灰泥批盪,堅實非常,牆高約9 米,往上收窄成2.7 米寬。女兒牆高約2 米,成雉堞狀,可架設多達32門大炮,以防範來自此兩方向之攻擊。東南牆兩角更設有碉堡。面向中國大陸的西北牆身,主要以花崗石砌築,女兒牆較矮且沒有炮口設定,這主要顯示其對海外的防禦作用以及對當時中國官方的友好姿態。炮台之正門入口設在東南牆上,大門後又一些簡單房間,是當時軍事用房。現作為旅遊設施,沿著一條短短的彎曲坡道,可到達炮台寬敞的大平台,歷史上炮台平台上及其下層空間地有軍事設施,如西面棱堡內之彈藥庫(現為-小展覽區),及儲水池等(現為博物館一部份)。
建築遺址
炮台上並置有不少古蹟文物和歷史性建築物, 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當年
耶穌會的會址之一。建於空地中心的南歐式平房建築,現在是氣象台的辦公室。
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銅炮,現今古炮雖已失去軍事作用,卻成為澳門的古舊文物和歷史見證。166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便是全賴城堡上的大炮保衛澳門,把荷蘭人擊退,這些老鐵炮就是這段轟烈的歷史見證。
其右側有古鐘一口,是著名的鑄炮專家所造,曾被遷往葡國安放,數年前由
修女會轉贈回澳,而炮台入口處前頂的石雕,記錄了此座炮台抗禦外敵的戰績。大炮台四周景觀優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遠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帶的風光。
保護措施
大炮台一直為
軍事禁區,直至1965 年原營房位置改建成氣象台,1966年氣象台遷入後開放為遊覽區。大炮台城牆分別於1992、1993和1996年進行修葺,有關工程只限必需的,以保持其真實性。除了清洗狀況良好的物料外,還清除表面雜草,用除草劑清除植物的根部,使用原有材料修補牆身裂縫。因此,大炮台之結構被完整地保存。 1996年9月起,政府將原氣象台的大樓拆去,原址改建為
澳門博物館,1998年落成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