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友誼大橋
- 始建:1994年
- 位處:舊大橋(嘉樂庇總督大橋)以東
- 結構:以柱樑及混凝土塊建成,呈波浪形
澳門“友誼大橋”,工程原稱新澳氹大橋,1994年初建成通車。位於舊大橋(嘉樂庇總督大橋)以東,連線澳門半島新口岸水塘北角(外港碼頭處)與氹仔北安碼頭。橋寬15米,設...
橫跨北崙河的中越友誼大橋架接兩國民眾的友誼,是兩國關係發展的象徵和縮影。老一輩東興人曾留下名言:橋通則興。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興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及美...
援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位於馬爾地夫北馬累環礁,跨越Gaadhoo Koa海峽,連線馬累島、機場島(胡魯累島)和胡魯馬累島三個相鄰島嶼,是馬爾地夫最重要的島嶼連線工程。中馬...
中馬友誼大橋是連線馬爾地夫機場島和馬累島的重要橋樑。位於馬爾地夫北馬累環礁(North Malé Atoll),全長2千米,跨越Gaadhoo Koa海峽,連線環礁上的馬累島、機場島(瑚...
中朝友誼橋,於1937年4月動工興建,1943年5月竣工,全長940.8米,其中中方橋長569.9米,1990年10月根據中朝兩國商定將鴨綠江橋更名為“中朝友誼橋”。2017年11...
漢江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中國的漢江大橋,同名義項有(漢江出武漢城區後逆流而上順序):蔡甸漢江大橋,仙桃漢江公路大橋,沙洋漢江大橋,襄陽漢江大橋,十堰將軍河漢江...
澳門有三座跨海大橋,澳凼大橋是澳門半島與凼仔島間第一座跨海大橋,是葡萄牙橋樑專家賈多素設計。於1970年6月動工,1974年10月5日正式通車。...
北倉河大橋通車於1958年5月25日,橫跨北崙河的中越友誼大橋架接兩國民眾的友誼,是兩國關係發展的象徵和縮影。老一輩東興人曾留下名言:橋通則興。在二十世紀三、...
嘉樂庇總督大橋1970年6月開始動工,1974年10月正式通車。大橋全長2,569.8米,寬9.2米,雙線行車。大橋中段突起成三角弧形,最高處距離海平面35米。落成時,曾是...
友誼大馬路,在澳門半島東南部,是澳門半島最長的馬路。南端由南灣廣場起,北端繞過新口岸水塘南側和東側接漁翁街的東端,全長約2860米。原來包括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
友誼大馬路(葡文:Avenida da Amizade)位於澳門半島東南,東北起新口岸水塘東北角,西南至亞馬喇前地,長約2860米。每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行時,該路會成為用作賽車...
友誼大橋(葡文名稱為Ponte de Amizade,英文為Friendship Bridge),一般俗稱新澳凼大橋,是第二條連線澳門半島和凼仔的跨海大橋。...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樑,這類橋樑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短則幾千米,長則數十千米,所以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嚴苛,是頂尖橋樑技術的體現。...
鴨綠江大橋,指的是連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橋樑,長589.23米,橫跨中朝界河鴨綠江,故名鴨綠江大橋。連線中國與朝鮮的鴨綠江大橋有五座分別為:...
《聞名世界的雄壯大橋》是2013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探索發現叢書委會編。...
澳門鏡海長虹——澳凼大橋(即嘉樂庇總督大橋),落成於1974年10月,歷時四年,於1974年竣工且正式通車,總投資1400多萬澳門幣,全長約2.5公里,橋面有雙股的快車道及...
新鴨綠江大橋連線丹東新區浪頭和朝鮮新義州南側龍川,總長2.04公里,寬33米,具有往返四車道,是一座吊橋。總工程費為18億元人民幣,中方將承擔全部費用。遼寧省交通局...
東起和越南接壤的邊境,西至沙灣拿吉,並通過橫跨湄公河的泰老第二友誼大橋,與對岸泰國的莫拉限市相對接,250公里。其中13號公路以西稱為9W公路,呈半環狀;以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