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廈村

望廈村

望廈村,澳門重要古村落,又名旺廈,位於澳門半島北部,背靠望廈山(又名蓮峰山)。望廈,遙望廈門之意,旺廈,興旺廈門之意,均與廈門有關。據望廈村何氏宗祠門聯,此村有許多人來自福建廈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望廈村
  • 外文名稱:Mong-Há
  • 別名:旺廈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香山縣管轄
  • 地理位置:位於澳門半島北部,背靠望廈山
具體介紹,村落構成,名稱來歷,基礎設施,歷史背景,歷史沿革,人口,現狀,經濟,

具體介紹

望廈村(又名旺廈村、望霞村,葡萄牙語寫法為Mong-Há),是位於澳門望廈山附近,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落。其地理位置是通往早期澳門的必經之路。早有汛兵營駐防。後至清光緒年間,澳葡政府藉開闢馬路將其取銷及占據。
望廈村望廈村
望廈村,是昔日澳門城外有名的小村。據碑刻記載,望廈村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開村,與塔石,龍田,龍環,沙崗村並列,又距澳門與拱北之間的關閘(在昔日只是一個通關口岸,即今天的海關,但不同於關閘)不遠處,因此來往拱北與澳門城必需經過望廈:望廈居住人口眾多,範圍較大,有一定的規模,近代的“中美望廈條約”在此村簽訂;以上所述的各種因素,使望廈村的名聲均蓋過其他的澳門古村落。
相傳望廈有這樣的一句俗諺:“未有望廈村,先有何家祠。”這即是說何姓人在很早以前已聚居望廈,是望廈村的土著,舊居還有何,沉,黃,許,趙諸姓,人數較多,而其他的姓氏如陳,鄭,韋,楊姓等也不少。望廈村內所居的各姓人家都會建立自家的宗廟或家祠,在現今觀音堂一帶的屋中,你還可能會看見一些家廟或氏族所建的書塾的遺蹟。到了今天,整個望廈村已大為改變,今非昔比了,許多居民已遷移別地。現今的香林新的所在地,就是沉姓人士所開設的蚊香廠,其主人也是原居民,在距今六七十年前,沉姓的巨宅和俾利喇街相對唐家花園(即現的明愛中心)是該處兩座大建築物。

村落構成

望廈村位於澳門半島北部,約在現今蓬峰山的東面和南面,北靠望廈山(即蓮峰山),東南盡外有蟹眼石,公婆石,普濟禪院在其前方。村內有旗街,公牛街,媽街,泛地街,北便街,田街,牧羊巷,機杼巷,布巷,永安息巷,蛤巷,青磚巷,草蓆巷,土塊巷,陳巷,元額巷,草蜢巷,養樂巷,果圍,帽圍,見小圍,蝕里,手指里,樹林裡,田螺里等,均屬香山縣管轄。
但在開闢馬路後,這街,巷,圍,里也隨著消失,其中仍存在的,實在寥寥無幾。
這些街道的命名都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所做的事,所處的環境不同於該區的街多以葡萄牙著名人士的名字作為命名。

名稱來歷

由於望廈村內很多村民是來自福建廈門,“望廈”之命名有遙望廈門之含意;“旺廈”之取名則有期望廈門興旺發達之含意。“望廈”與“旺廈”都蘊含著福建人的鄉思之情。至於“望霞”之稱,乃出自清末名將丘逢甲之詩句,但其來源則不詳。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結構住房。

歷史背景

望廈村的村民都是遷移自福建廈門。望廈村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屬香山恭常都轄村。但說其開村,碑刻的記載是明洪武十九年(即1386年)。及至清朝乾隆八年(即1743年),清政府應兩廣總督郝玉麟奏請,在望廈村設澳門縣丞衙署,專責處理澳門的華洋事務。
此縣丞衙署隸屬於澳門海防軍民同知(簡稱澳門同知),屬香山縣管轄。望廈村從早期的500餘戶,約20多條里巷,其後逐漸發展成澳門半島的大村落,街巷達130多條。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中美雙方於望廈村普濟禪院的後花園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這條條約引致日後的一連串事端,成為澳門歷史上重要的事件。1849年,亞馬榴的大規殖民擴張引起“沈志亮暗殺亞馬榴”事件,而這件事解決後,葡方仍故意挑起事端,進而再引起“梅斯基塔攻打關閘”事件。
1883年(清光緒九年),該村被澳葡當局占領,且將望廈村村民編入西洋戶籍,該村居民隨即組織“望廈鄉民知守義團”來反抗澳葡統治,此反抗活動一直持續至1908年前後。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葡萄牙人驅逐望廈村的縣丞與官員,拆毀望廈村的縣丞衙署。當時縣丞遷署前山城內,士兵退守白石村三山宮。望廈村民在城隍廟址自行組織“望廈鄉民知守義團”,捍衛家園社稷。由於村民同心力抗和地勢關係, 《香山縣誌》記載:“光緒十三年正月,外人逼索望廈村燈費地租,編列門牌,村人鳴鑼號眾,外人懼,卻走。”又如香山知縣李徵庸在光緒十六年上奏“望廈村從未甘向外人交租”,可見當時望廈村仍未為葡萄牙人管治。及後望廈村因天然屏障消失,望廈村終被澳葡政府占據開闢馬路。正如《澳門市街名冊》所述:“望廈村,原日坐落望廈山西南山腳,迨後開闢美副將大馬路時,已取銷,現已不存在。”

歷史沿革

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政府在望廈村設澳門縣丞衙署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在蓮峰廟接見葡萄牙理事官,並宣布嚴禁鴉片,下令葡萄牙人驅逐英國的鴉片販子。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清政府與美國在望廈村普濟禪院簽訂不平等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葡萄牙人驅逐望廈村的縣丞與官員,拆毀望廈村的香山縣縣丞署,正式侵占澳門。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澳門總督亞馬留因推行殖民擴張政策,被望廈村民沈志亮與同伴刺殺身亡。
清光緒九年(1883年),澳葡政府侵占望廈村,並強編村民戶籍、勒收地租,引致村民組織“望廈鄉民知守義團”進行反抗。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現狀

隨著澳門的經濟發展與建設,昔日的望廈村面貌早已消失了。在現今的普濟禪院旁邊,仍存留小部分望廈村的街巷建築,而昔日望廈村的街巷有些至今仍然存在,牧羊巷。
總體來說,昔日的望廈村現已成為馬路縱橫、大廈林立之市區,昔日的街巷大多已被改成馬路或改名了。在澳門人來說,昔日的望廈村已漸被遺忘。大多現代澳門人想到的望廈村,即將被澳門政府拆卸重建的——望廈新村。

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