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數位技術為驅動,以新型信息網路為重要載體,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推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努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開創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二)發展目標。到2022年,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全面升級,公共領域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機制建立健全;數字經濟體系基本建立,數字創新要素高度集聚,數位技術與產業發展實現深度融合,工業、農業、服務業數位化、智慧型化蓬勃發展;培育引進一批數字產業項目,建成全省領先、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數據中心集聚區,形成3個以上產業集聚度高、規模效益顯著的數字產業基地。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1.推進政務數據資源整合共享開放。推動全市電子政務基礎設施融合、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和業務流程協同再造,建設完善“數字政府”政務雲平台,提供多元化雲套用和雲服務。依託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向社會公開發布數據開放目錄及數據集,鼓勵公眾和企業運用數據進行創新和增值套用,釋放政府數據紅利。提高政務服務能力,最佳化營商環境,建設完善市政務大數據中心,開展政務數據治理工作,建立完整可視的政務數據資源目錄,建設政務數據基礎庫、專題庫和主題庫。構建數據治理體系和數據服務體系,建立完善數據治理機制和數據服務機制,解決政務數據條塊分割、數據孤島的問題,為實現民眾和企業辦事提供數據支撐,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向縱深發展。(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逐步建立以大數據驅動的政務信息化服務新模式。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建設和完善政務雲平台、協同辦公平台、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台、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等,提升“一網通辦”服務水平。推進指尖計畫,提供“一直線上、貼身隨行”的高頻事項“掌上辦”。到2022年底,全市實現80%高頻服務事項掌上辦,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超過70%。(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各政務管理有關單位)
3.提升社會治理數位化水平。圍繞社會治理精細化,推動政務大數據在市場監管、市政提升、環境治理、食品藥品安全、社會信用、社會治安、質量安全、防災減災、安全生產、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的數位化創新套用。2022年底前,基本建立精準治理、多方協同的社會治理智慧型化新模式。(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各政務管理有關單位。)
(二)提升數字基礎設施服務能力
1.加快5G網路建設。大力推進5G基站建設,以滿足規模化商用需求的廣度覆蓋和深度覆蓋為重點,優先布局密集城區、一般城區及縣城城區等重點區域和工業園區、大型場館、交通幹線等重點場景,逐步向鄉鎮鎮區擴展。2022年底,實現全市縣級以上主要城區、重點鄉鎮、重點工業園區5G網路連續覆蓋。(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各電信運營商、中國鐵塔清遠市分公司)
2.進一步最佳化全市4G網路。結合城市擴容發展和更新實際,進一步完善全市城區4G網路基站和室內分布系統建設;加快推進4G網路入鄉進村,進一步提升偏遠地區4G網路覆蓋深度。2022年底,實現全市城區、工業園區和鄉鎮區域4G網路100%連續覆蓋,20戶以上自然村100%實現良好覆蓋。(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各電信運營商、中國鐵塔清遠市分公司)
3.推進城鄉光纖寬頻網路深度覆蓋。持續推進新建住宅建築光纖到戶,既有住宅建築分批次、成片區推進光纖改造,落實電信運營企業共建共享、平等接入。在城區推進“千兆級光纖進小區、進園區、進商區,百兆級光纖進家庭、上桌面”,拓展高速頻寬業務普及和深化套用。深入推動自然村村村通光纖工程,重點推進偏遠地區自然村連通光纜。2022年底,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100%連通光纜,並將農村光纖用戶普遍提速到200兆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各電信運營商)
(三)加快數字產業發展
1.壯大電子信息製造業。以打造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裝備配套產業基地、信息技術套用創新基地為目標,以清遠高新區、廣清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為重點,著力引進通信與網路、智慧型終端、人工智慧、物聯網、汽車電子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帶動力強的領軍企業和產業龍頭項目。深化廣清一體化“研發+產業化”“前端+後台”合作模式,重點發展積體電路、新型顯示等核心領域電子材料及元器件技術產品化,吸引具備技術產業化轉化及產能擴張需求的高成長性企業在清遠建立生產基地。其中,在清遠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加快銘普光磁通信光電子產業基地項目建設,打造電子信息企業加速器,推進光電信息產業集聚發展。在廣清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加快形成規模化電子信息生產基地。到2022年,在南部各重點園區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全市電子信息製造業總體發展水平位於粵東西北各市前列。(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
2.做強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以清遠高新區等南部各產業園區為載體,引進一批關鍵領域軟體企業、國內領先的行業套用軟體企業和具備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軟體企業。支持有條件的工業園區加快培育發展軟體產業園區。依託天安智谷、華南863等平台,引進一批軟體與信息服務類生態型企業、平台型企業、信息化園區運營企業,聯合知名大型軟體、網際網路等領域企業充分利用資源匯集和生態構建的協同共生效應,搭建軟體平台,共建軟體產業生態。以智慧城市建設和農業、工業、服務業數位化轉型為牽引,推進清遠本地的小型軟體及信息服務企業,開展套用軟體、工業軟體等軟體產品和解決方案研發,重點發展信息系統集成、信息技術諮詢和套用、設計開發等信息技術增值服務。以國家發展信創產業部署為契機,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我市企業參與構建鯤鵬等自主產業生態,培育壯大我市的信息安全服務小微企業。到2022年,培育一批在省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
3.有序推進騰訊華南雲計算中心項目建設。統籌土地、電力、能耗等資源要素,有序推進騰訊華南雲計算基地項目“一基地、三中心”建設和開服運行。充分發揮我市作為全省數據中心集聚區之一和騰訊華南雲計算基地項目輻射帶動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優勢,圍繞騰訊項目引進一批高、精、優企業,促進我市相關數字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清城區人民政府、清新區人民政府)
4.培育新技術新業態。以清遠高新區、廣清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為重點,聚集一批創新型企業,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推動建設大數據、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以高新區、清城“網際網路+”創新產業園為載體,打造大數據新型創業孵化平台,發展服務經濟社會民生領域的大數據新業態。推動“區塊鏈”在民生領域、城市管理、數字經濟等成熟領域創新套用。支持我市以傳統信息服務為主的小微企業加快轉型,創新智慧型化套用服務,滿足餐飲、娛樂、出行、文化、旅遊等消費需求,形成線上線下服務新模式,培育新型業態。(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
5.發展數字創意產業。以促進數位技術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為主線,發揮清遠旅遊資源、民族資源、文化資源特色優勢,聚焦電商、扶貧、健康、教育、生活等領域,推動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引進或培育一批直播、短視頻平台創新型企業在清遠發展壯大。吸引電競知名企業、俱樂部、賽事組織機構落戶,探索打造電競產業區域中心。以瑤族、壯族等民族地區為重點,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數位化轉化和開發,充分利用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創造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數字文創內容產品。結合全域旅遊和農業電商工作,推動數字創意套用,發展虛擬現實、全息成像、互動影視等產業。(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各有關單位)
(四)加快產業數位化轉型
1.推進制造業數位化
(1)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套用。用足用好省的扶持政策,加大力度推進工業企業“上雲上平台”,圍繞企業生產管理關鍵環節,運用工業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模式實施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升級,進一步降本提質增效。結合清遠產業特點,推動圍繞陶瓷、水泥、有色金屬、紡織服裝、化工等產業,組建特定行業工業網際網路供應商聯合體,開展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支持我市製造業龍頭企業聯合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商和服務商,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套用標桿示範項目,探索5G在製造業企業和工業園區的典型業務套用,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工業套用場景。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探索工業設計服務企業新模式,推動製造業企業設立獨立的工業設計中心,鼓勵設計企業參與製造全流程協同創新。2022年底前,建成1家以上“5G+智慧園區”產業示範基地;推動1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實施規模化數位化轉型;培育2個以上“5G+工業網際網路”標桿示範。(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
(2)推進企業數位化智慧型化。推動製造業企業廣泛運用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技術改造提升生產設備數位化水平。清遠高新區、清城、清新、英德等區域以陶瓷、水泥、再生金屬、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為重點,北部地區及民族工業園圍繞綠色食品加工、塑膠製品、玻璃深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快數位化技術改造進程。清遠高新區、廣清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以新材料、機械製造、汽車零部件、智慧型家居、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為重點,深入推進智慧型製造發展。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智慧型製造試點示範,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工”,建設智慧型工廠、數位化車間,推行個性化定製、網路化協同、智慧型化生產等基於網際網路的製造業新模式。推動優勢製造企業積極發展工業電子商務,從“生產製造、加工組裝”為主向“製造+服務”轉型,從“賣產品”向“產品+服務”轉變。到2022年底,全市製造業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升,製造業骨幹企業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45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
2.推進農業數位化
(1)推進農業生產智慧型化。以《清遠市貫徹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為指引,加快農業農村數位化進程,大力發展數位化種植、數位化養殖和數位化漁業等智慧農業示範工程。聯合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託已建成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信息化平台和“清遠農寶”,以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為重點,逐步推廣至全市166家農業龍頭企業,大力推進5G、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融合套用,運用虛擬現實全景技術,實現實景游農莊、看清遠雞,以及線上欣賞稻田養魚、選購紅茶等。大力支持龍頭企業開展“5G+智慧農業”試點建設,建設數字農業示範基地,提高農業生產智慧型化、經營網路化和服務便捷化水平。以農業科技園區和“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為重點,開展5G智慧農業科創園、試驗區建設、5G+智慧水產示範套用。2022年底前,建成1至2個省級5G智慧農業產業園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2)推進農村電商創新發展。深入推進益農信息社工程,支持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農產品加工企業與電商企業聯手,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以“清遠農家”為重點,打造農產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路銷售平台。推進農業短視頻和農業套用上雲,構建農產品龍頭企業、批發市場,配送中心和農資流通企業的新農業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試點建設“區塊鏈+”質量溯源體系,對農產品生長生產過程、流通過程、行銷過程的信息進行整合,實現一物一碼的全流程正品追溯。到2022年底,在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等規模化生產主體基本實現農產品可追溯、可監管。(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
3.推進公共服務智慧型化
(1)發展智慧健康工程。推動建設市、縣兩級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台,持續推進實施“網際網路+智慧醫療”便民惠民工程,開展醫療健康大數據融合套用,以數字健康檔案為核心,全面融合全市居民的醫療數據、體檢數據以及外部行為數據等健康信息,構建數字健康套用服務平台,通過數據服務和開放接口支撐“惠民、惠醫、惠政、惠企”等數字健康套用創新。健全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智慧醫院,創新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新模式。2022年底前,全市三甲公立醫院全部建成網際網路醫院。(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局)
(2)發展智慧教育工程。繼續深化“三通兩平台”建設,依託“廣東教育雲”,整合資源,推進各級各類教育數據和優質數字教學資源互聯互通,引導優質教育資源向連山、連南等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覆蓋,形成覆蓋市、縣、鎮、村的數字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持續推進數字校園、智慧校園、遠程直播建設,依託“粵教翔雲”數字教材套用平台,推動各類學校利用數字教育資源開展個性化教育和精準化教學管理,提供多樣化、精準化、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3)發展智慧交通物流。加大力度推進市、縣交通設施數位化改造,建設覆蓋交通運輸體系的智慧型感知網路。深化“數字交通”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交通“一卡通”系統、客運聯網售票系統,持續推進“網際網路+”出行服務。探索開展平安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和智慧普通公路建設試點。推進全市貨、車(船)、場等物流要素數位化,推進有關部門與鐵路、公路、郵政等大型市場主體公共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以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為載體,承接廣州電商物流、跨境物流、保稅物流、冷鏈物流等物流新業態轉移,整合粵港澳大灣區零散物流車輛信息、運力信息、交易信息等,搭建智慧物流服務平台。重點引導珠三角商貿流通優質企業和國內知名物流龍頭企業進駐,發展專業化的智慧物流配送體系。2022年底,基本建成國內一流的數字物流園區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物流業態集聚區。(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
(4)發展智慧文化旅遊。以廣清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和全域旅遊城市為契機,全力推動文化旅遊服務數位化。加快智慧景區建設,在具有清遠本地特色的山、水、民族風情景點,推行個性化定製旅遊服務。同時,結合影視新媒體推動文旅融合,探索推動自然景觀與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合,開發和完善虛擬旅遊產品及遊客體驗終端,提高旅遊數位化管理、精準行銷和服務智慧型化水平。建設一批智慧酒店、智慧文旅小鎮、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形成較為完善的智慧化旅遊管理、旅遊服務與旅遊行銷體系。2022年底,全市4A以上景區全部實現智慧型導遊、電子講解等功能,旅遊特色小鎮、重點旅遊鄉村景點實現線上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5)推進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在全市城鄉探索培育網路體驗、智慧型零售、共享經濟、平台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動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支持發展食品、農產品、文旅等領域垂直電商供應鏈平台,鼓勵大型商場、連鎖超市等零售企業開辦網上商城,依託原有實體網點、貨源、配送等商業資源開展線上零售業務。引導餐飲、住宿、娛樂、家政等領域開展線上行銷、實店消費的創新服務模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加快服務貿易數位化進程,推動“清遠智造”產品和服務“走出去”。(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委網信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市場監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項目要素保障。搶抓國家加快新基建建設戰略部署的機遇,以雲計算數據中心重點項目為切入口,加快擴大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對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重點數字產業項目,通過“一事一議”方式予以重點支持,優先保障項目用地、用電、用能指標。積極爭取市的重點數字產業項目納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由省直接配置用地指標。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以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通過盤活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爭取的用地指標優先保障數字產業項目用地需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清遠供電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
(二)構建創新平台體系。加大對數位技術研發、數字產業培育支持力度,形成產學研合力,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加強合作,聚焦數字經濟發展共性關鍵技術,建設協同共享的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力爭打造國家級、省級技術研發平台。在現有市級科技計畫項目中增設設立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等科技研發專項,推動形成支撐數位化轉型的產業創新體系。(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
(三)強化數字人才支撐。加大對數字類人才培養扶持力度,將數字經濟人才納入我市引進緊缺急需人才計畫,加快引進一批數字經濟領域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緊缺創新人才。依託省職教城各院校與國內領先的大數據企業開展合作,成立相關培訓學院,打造數字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支持校企合作、入企實訓、定向培養等培養模式,培育一批服務清遠社會發展的大數據、電商、現代行銷等專業人才。(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
(四)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推動黨政機關、涉密信息系統和電力、金融、教育、醫療、工業等具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的安全升級改造。加強政務雲平台安全管理,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健全網路安全風險預警、情報共享、研判處置和應急協調機制。強化數字資源監管防護技術手段,嚴格規範管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安全,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委機要保密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有關單位)
(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大數字產業項目招商力度,積極宣傳我市區位交通、電價、政策等優勢,力爭更多的智慧型製造、大數據、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等數字產業項目的知名企業在清遠布局建設數字產業項目或設立區域性總部、研發機構,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加強與已入駐清遠的網際網路企業的溝通聯繫,推進關聯企業招商,實現數字產業集聚發展、關聯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數字經濟企業支持力度。對新引進的重大數字項目,由項目屬地政府或園區管委會牽頭,各相關部門配合,建立工作專班,及時解決項目報批報建、用地用電、配套設施等要素制約問題,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保障項目如期推進建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各產業園區管委會)
(六)探索統計指標體系。落實好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數字經濟、數字產業統計工作的部署,開展針對數字經濟新領域、新業態和新模式的專項研究和統計分析。積極與省級部門對接,認真研究數字經濟增加值測算方法,加強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和變化態勢運行監測分析,探索建立清遠數字經濟發展評估體系。(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