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深圳經濟特區
- 外文名稱: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 別名:鵬城
- 行政區類別:中國經濟特區、副省級市(行政代碼440300)
- 所屬地區:廣東省
- 下轄地區: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龍華區等9區
- 政府駐地:福田區
- 電話區號:0755
- 郵政區碼:518000
- 地理位置:廣東省南部沿海,珠江口東岸
- 面積:1997.47平方公里
- 人口:1252.83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潮汕方言等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
- 著名景點:世界之窗、歡樂谷、東部華僑城、大小梅沙、中英街、大鵬所城等
- 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 火車站: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東站/深圳西站/福田站/深圳坪山站等
- 車牌代碼:粵B
- 正式成立:1980年8月
- 規劃人:鄧小平
特區簡介,特區發展,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水文,資源,人口民族,交通設施,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口岸,捷運,公交,計程車,經濟建設,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政治,著名人物,各區介紹,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相關信息,獲得批准,發展狀況,發展枷鎖,一城兩法,大特區呼之欲出,意義,特區擴容,範圍,影響,區位優勢,
特區簡介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當時的深圳只是一個小村莊,於清朝初年方才建墟。“圳”在客家方言裡是田間水溝的意思,“深圳”因村莊周圍水澤密布,田間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新安縣邊境修築了深圳、鹽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l座墩台為邊陲哨所,以後逐漸成墟。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深圳鎮。1979年3月撤寶安縣設立深圳市,市政府駐深圳鎮。1979年8月撤深圳鎮,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來。
1979年8月2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決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內劃出327.5平方公里(補更調查數據為395.992平方公里)地域設定經濟特區。
2010年5月31日,中央已經批准了深圳擴大特區版圖的申請。深圳特區範圍延伸至全市,特區總面積將由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積的兩倍,並於2010年7月1日起執行。地域包括今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鹽田區、龍崗區、寶安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
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2018開始全面代管深汕區(地級市許可權)。
特區發展
深圳經濟特區位於深圳市南部,東起大鵬灣,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脈,南鄰香港,以深圳河為界。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實際可開發面積110平方公里。設有全長86公里的特區管理線。特區範圍包括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和鹽田區。
深圳經濟特區前身為原寶安縣的縣城,197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有6000萬元。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率先在蛇口開發了一平方公里的荒坡建立工業區,興辦了23家工廠,開通了國際微波和直通香港的貨運碼頭。其後又吸引外資興辦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的工業小城。1980年8月,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利用3000萬元的銀行貸款與部分地方財政,參照“蛇口模式”在羅湖區0.8平方公里的區域興建金融、商業、旅遊住宅設施提供給外商,利用從中賺到的利潤繼續進行工業園區的基礎建設。這種利用銀行貸款“滾雪球”式的發展為珠海、汕頭的起步建設提供了經驗。根據《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包括企業經營自主權、稅收、土地使用、外匯管理、產品銷售、出入境管理等。通過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獨資經營和租賃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資,加速了經濟特區的迅猛發展。
自1979年創辦深圳經濟特區,至2002年止,實際利用外資315.18億美元。其中,1979~1989年10年間,深圳與世界3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客商簽訂協定6890多項,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至1999年20年間,共有6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深投資,累計投資項目2.36萬項,契約外資298.3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45億美元。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4479.15億元。
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2000年開始施行的立法法,繼續保留了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同時還授予經濟特區所在市以較大市立法權。隨著深圳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區內、外地方性法規的不一致,造成“一市兩法”現狀,給整個城市發展帶來諸多障礙。
《深圳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下簡稱《方案》)2009年5月6日獲國務院批准通過後,深圳市高層正加緊研究該《方案》的3年分步落實規劃。其中2009年的改革重頭戲包括向中央申報將特區範圍擴大至全市,即將原屬關外的寶安區、龍崗區和光明新區納入特區之內。如果獲得批准,深圳特區的總面積將由2009年的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只有38年,但卻曾經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百越人等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有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夏、商、周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郡治廣州)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元代隸屬廣州路,明代隸屬廣州府,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定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成為"深圳生日"。
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4年1月24日至26日,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畫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0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二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1992年鄧小平第二次南巡,視察深圳,並發表了極為重要的談話:計畫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特區姓“社”不姓“資”。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2018年1月6日,國務院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行政區劃
- 區劃沿革
1979年3月,國務院撤銷寶安縣設深圳市。
1982年恢復寶安縣建制,受轄於深圳市。
1992年,寶安縣再度被撤銷,分治為深圳市的一個市轄區。至此,深圳市轄寶安、龍崗、南山、福田、羅湖五區,其中羅湖、福田、南山為經濟特區,龍崗、寶安為非特區,並以“二線關”將“特區”與“非特區“分割管轄。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範圍。
2007年5月31日,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
2012年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延伸至汕尾市的深汕特別合作區
2018年5月,國務院批覆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 轄區概況
類別 | 名稱 | 面積(k㎡) | 2014年常住人口(萬人) | 2014年戶籍人口(萬人) | 2014年 非戶籍人口(萬人) | 郵政編碼 |
---|---|---|---|---|---|---|
行政區 | 78.66 | 135.71 | 83.35 | 52.36 | 518000 | |
78.76 | 95.37 | 55.92 | 39.46 | 518001 | ||
185.49 | 113.59 | 71.03 | 42.56 | 518000 | ||
74.64 | 21.65 | 5.87 | 15.78 | 518000 | ||
398.38 | 273.65 | 42.13 | 231.52 | 518101 | ||
387.82 | 197.52 | 42.49 | 155.03 | 518116 | ||
175.58 | 143.45 | 16.51 | 126.95 | 518109 | ||
167.01 | 33.15 | 4.44 | 28.72 | 518118 | ||
功能區 | 155.45 | 50.42 | 6.17 | 44.25 | 518107 | |
295.06 | 13.37 | 4.31 | 9.06 | 518116 | ||
共同城市 | 深汕特別合作區 | 468.3 | 10 | 7.1 | 2.9 | 516473 |
全市 | 1996.85+468.3 | 1077.89+10 | 332.21+7.3 | 745.68+2.9 | 518000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深圳位於中國南部海濱,毗鄰香港,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線南海及太平洋。深圳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陸地最東端位於東南部南澳街道東沖海柴角,最西端位於西北部沙井街道民主村,最南端位於西南面珠江口中的內伶仃島,最北端位於西北部松崗街道羅田社區。
氣候
深圳市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4℃,最高氣溫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氣溫0.2℃(1957年2月11日)。雨量充足,每年4~9月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紀錄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紀錄913毫米(1963年)。日照時間長,平均年日照時數2120.5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年兆焦耳/平方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風,平均每年受熱帶氣旋(颱風)影響4~5次。
水文
深圳市依山臨海,有大小河流160餘條,分屬東江、海灣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積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龍崗河、觀瀾河和坪山河等5條。深圳市現有水庫24座,其中中型水庫9座,總庫容5.25億立方米。位於市區東部的深圳水庫,總庫容4000多萬立方米,是深圳與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地下水資源總量6.5億立方米/年,年可開採資源量1億立方米。天然淡水資源總量19.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500立方米,約為全國和廣東省的1/3和1/4。
資源
深圳市耕地總資源2446.7公頃,水果種植面積9946.7公頃,林業用地7.97萬公頃。盛產龍崗“三黃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和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產。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蟒蛇、獼猴、大靈貓、金錢豹和穿山甲等;經濟價值較大的兩棲類動物5種、爬行類動物23種、鳥類30種、獸類33種。
人口民族
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00萬人,增長1.4%。其中戶籍人口332.2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0.8%;非戶籍人口745.68萬人,占比重69.2%。
交通設施
公路
深圳公路交通發達,可通過高等級公路網方便地到達珠三角各城市。至2011年底,深圳市長途客運班線覆蓋省內各市縣,輻射香港、澳門及內地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隨著珠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和高速公路聯網的實現,深圳作為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2年2月27日,深圳市汽車保有量達到200萬輛,次於北京,在全國排名第二,機動車保有量排名第八。深圳道路車輛密度已經突破300輛/公里,超過了國際上270輛/公里的警戒值。
鐵路
至2011年底,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日開行旅客列車231對,其中廣九直通車13對,廣深城際“和諧號”動車組110對,在客流高峰期每10分鐘開行一對“和諧號”動車組。鐵道線路有廣九鐵路、京九鐵路、廈深鐵路。火車站有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西站、深圳東站(原布吉火車站)、深圳坪山站、光明城站等。
航空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境內第一個實現海、陸、空聯運的現代化國際空港,通航城市92個,通航航線127條,基地航空公司9家,城市候機樓26座。機場二跑道已於2011年07月26日建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深圳空港進入雙跑道運營時代。深圳機場綜合實力排名連續十年位居中國內地城市第四位。深圳機場T3候機樓已在2013年11月28號投入使用,進一步增強了深圳機場的運輸能力,提升深圳機場的競爭力。
航運
深圳港擁有港口主要有:蛇口碼頭、福永碼頭、鹽田碼頭赤灣碼頭、媽灣碼頭、內河碼、東角頭碼頭下桐沙漁涌碼頭、大鏟灣碼頭。
截至2011年底,深圳港共擁有各類泊位17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9個,貨櫃專用泊位45個,港口綜合吞吐能力約2億噸,貨櫃吞吐能力1925萬標準箱。有47家國際班輪公司在深圳港開闢貨櫃國際班輪航線238條,是中國國際班輪航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港貨櫃吞吐量連續九年位居世界貨櫃港口第四位。
口岸
深圳海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海關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領導,業務管轄區域包括深圳市及惠州市。深圳口岸是全國最繁忙的口岸之一,深圳海關也是全國任務最繁重的海關之一。深圳海關為企業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等個性化服務。
從深圳市入境香港只需要十分鐘時間辦理出入境手續便可以進入香港邊境管制站(禁區)轉乘交通進入市區。深圳已建成通往境外的各類口岸18個,其中包括中國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陸路口岸——羅湖口岸,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等。羅湖口岸、福田口岸均有深圳捷運羅寶線與香港捷運東鐵線接駁。
2011年,經一線口岸出入境人員2.38億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1954.52萬輛(艘)次。
捷運
2011年6月,捷運二期五條線路全面開通,深圳形成總長178公里、覆蓋深圳市主要發展軸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路。軌道二期開通後捷運日均客流量達188萬人次,最高日客運量達253.86萬人次。截至2013年,深圳捷運已開通羅寶線、蛇口線、龍崗線、龍華線、環中線。深圳捷運目前的總體規劃已到17條線路。
- 龍崗線(3號線)
沿途各站:益田-石廈-購物公園-福田-少年宮-蓮花村-華新-通新嶺-紅嶺-老街-曬布-翠竹-田貝-水貝-草埔-布吉-木棉灣-大芬-丹竹頭-六約-塘坑-橫崗-永湖-荷坳-大運-愛聯-吉祥-龍城廣場-南聯-雙龍
公交
2010年11月,交通運輸部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建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合作框架協定》,全面啟動公交都市建設。截至2010年底,深圳市共有公交線路756條,公車輛1.25萬台,全年公共運輸客流量達24.43億人次。[17]
深圳現有公交線路近854條,與內地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深圳公交有幹線、支線、快線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巴士線路車身顏色不同。
- 幹線公交(藍綠色):主要走主幹道,其線路路程一般在15KM以上,其線路命名是000、M000、000A、000B、000區間等(以下“0”代表數字),比如1、21、101、M341、234區間就屬於幹線公交;
- 支線公交(黃色):主要走支路,其線路路程一般在10KM以內,其線路命名是B000,比如B600、B799路等就屬於支線公交;
- 快線公交(綠色):主要走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其線路路程一般在30KM以上,而且停靠站點也少,其線路命名是E00、K000,比如E10、E1、K538、K302等等都是屬於快線公交。
- 夜間公交(Night):在23時至次日5時運行,其命名是N00,比如N1、N20等。
- 高峰專線、高快巴士:其命名是高峰專線1、高快巴士1,其主要是在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開行,是為了滿足市民的上下班需要。
- 旅遊公交(Journey):其命名是J00,比如J1等。
- 假日專線(Holiday):其命名是H00,比如H1等。
- 城際公交:長68、長69、長328、長58、長21、長19、長18、長16、康11、深惠1、深莞1、深莞2、專營巴士B2、深惠3、深惠3B、專營巴士B3、專線小巴618號、福7、康7。
計程車
的士外觀 | 行駛範圍 | 起步價 | 起步里程 | 超出起步里程後價格 | 等候收費 | 夜間起步價 (23:00-06:00) |
---|---|---|---|---|---|---|
紅色 | 深圳全境 | 10元(燃油附加費3元) | 2公里 | 0.6元/250米 | 0.8元/分 | 13元 |
藍色(電能源) | 深圳全境 | 10元 | 2公里 | 0.6元/250米 | 0.8元/分 | 13元 |
綠色 | 寶安區、龍崗區 | 6元(燃油附加費2元) | 1.5公里 | 2.4元/1千米 | 0.8元/分 | 7.2元 |
注:紅色的士每天6時至23時,超過25公里部分按里程價30%加收返空費。 綠色的士不能在深圳市關內範圍行駛,請來訪旅客謹慎選擇。 |
經濟建設
綜述
2017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2438.39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54億元,增長 52.8%;第二產業增加值9266.83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3153.02億元,增長8.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1.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8.6%。在現代產業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9306.54億元,增長9.0%;先進制造業增加值5743.87億元,增長13.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302.47億元,增長12.7%。人均生產總值183127元,增長4.0%,按2017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7123美元。
第一產業
2017年,深圳農作物播種面積18.31萬畝,比上年增長22.9%,其中,蔬菜播種面積13.76萬畝,增長50.2%。水果播種面積7.00萬畝,增長19.7%。全年蔬菜產量14.95萬噸,增長33.1%;水果產量4.13萬噸,增長8.7%。全年水產品總產量8.29萬噸,比上年下降11.9%。其中,海產品8.02萬噸,下降11.5%;淡水產品0.27萬噸,下降22.9%。
第二產業
2017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87.62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19.18億元,下降3.9%;集體企業增加值0.14億元,下降47.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859.01億元,增長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3175.22億元,增長6.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531.86億元,增長6.9%;重工業增加值6555.76億元,增長9.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9777.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出口交貨值12591.91億元,增長10.4%,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42.3%。工業產品銷售率97.0%,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0年,倫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顯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計畫到2010年,金融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6月8日深市成交額再度超過滬市,標誌著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穩固。深圳是全國證券資本市場中心之一。全國兩家證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進入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新階段。2014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1618家,比上年增加82家。上市股票1657隻,增加80隻。上市公司市價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
深圳是中國第三大保險城市,也是第一個保險改革試點城市。保險公司總部增至7家,分支機構29家,保險從業人員達約3.5萬人。2014年,保險機構原保險保費收入54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財產險215.73億元,增長20.0 %;人身險332.93億元,增長15.2%。各項賠付支出155.76億元,增長24.4%。其中,財產險業務支出101.05億元,增長17.1 %;人身險業務支出54.71億元,增長40.7%。1982年1月,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開業,是建國以後中國引進的第一家外資銀行[48]。2006年再次迎來外資銀行入深潮。先後有永隆、大新、上海商業三家港資銀行開設分行。中信嘉華銀行、工銀亞洲在深開業。東亞銀行、恒生銀行開設了支行網點。深圳擁有外資金融機構38家,其中,營業性機構31家,代表處7家。CEPA實施以來,以會計服務業、法律服務業、諮詢服務業為主的中介服務業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亮點。2009年,深圳有300多家律師事務所、近6000名職業律師和286家會計師事務所、5000餘名註冊會計師。
深圳是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試驗場”,率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蹟,是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輝煌成就的精彩縮影。2015年,深圳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17.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448.14億元,增長1.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69.69億元,增長7.7%。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055.66億元,下降5.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9%。全年商品銷售總額23490.77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批發銷售總額19042.69億元,增長0.3%。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中,日用品類增長18.8%;金銀珠寶類增長9.6%;食品飲料菸酒類增長9.6%;服裝鞋帽針織類增長7.5%;汽車類下降20.0%。2015年,深圳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7516.58億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出口總額16415.39億元,下降6.0%,分別占全國和廣東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1.6%和41.1%;進口總額11101.19億元,下降11.1%。出口總額連續二十三年居內地城市首位。深圳外貿出口總額連續24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16年底,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197家。
2017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16.19億元,比上年增長9.1%。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5335.28億元,增長9.3%;餐飲收入額680.91億元,增長7.3%。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69668.3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2%;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46329.33億元,增長14.3%。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814333.31億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股票成交金額616855.01億元,下降20.5%,A股總成交金額616433.07億元,下降20.5%,B股總成交金額421.94億元,下降15.9%;企業債券成交金額48.33億元,下降48.5%;國債成交金額137.48億元,增長269.1%。總成交股數43981.53億股,下降11.7%。年末上市公司市價總值235761.26億元,增長5.7%。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67932.47億元,增長9.5%。年末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89家,比上年增加219家。上市股票2127隻,增加219隻,其中,A股2078隻,增加219隻;B股49隻。總發行股本18458.32億股,增長15.1%;總流通股本13925.42億股,增長18.4%。
政治
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 王偉中
市長 陳如桂
歷屆市委書記 | 歷屆市長 | ||
---|---|---|---|
姓名 | 任職時間 | 姓名 | 任職時間 |
1979年1月23日-1980年6月17日 | 賈華 | 1979年1月23日-1980年6月17日 | |
吳南生 | 1980年6月17日-1981年3月6日 | 吳南生 | 1980年6月17日-1981年3月6日 |
1981年3月6日-1986年5月15日 | 梁湘 | 1981年10月15日-1985年8月12日 | |
李灝 | 1986年5月15日-1993年4月 | 李灝 | 1986年8月12日-1990年5月23日 |
厲有為 | 1993年4月-1998年1月 | 鄭良玉 | 1990年5月23日-1992年11月17日 |
張高麗 | 1998年1月-2001年12月16日 | 厲有為 | 1992年11月17日-1995年5月23日 |
黃麗滿 | 2001年12月17日-2005年3月17日 | 李子彬 | 1995年5月23日-2000年6月18日 |
李鴻忠 | 2005年3月17日-2007年12月6日 | 于幼軍 | 2000年6月18日-2003年6月17日 |
劉玉浦 | 2008年1月2日2010年4月 | 李鴻忠 | 2003年6月17日-2005年6月3日 |
2010年4月-2015年4月 | 許宗衡 | 2005年6月3日-2009年6月 | |
馬興瑞 | 2015年4月-2016年12月 | 王榮 | 2009年6月-2010年6月(任代市長) |
2016年12月--2017年3月 | 2010年6月5日-2017年3月 | ||
2017年3月-至今 | 2017年7月-2017年8月(任代市長) | ||
2017年8月-至今 |
著名人物
曾生(1910-1995)惠陽(今深圳坪山)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少將。獲三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會員,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劉黑仔,1917年出生於大鵬所城東北村,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惠寶人民抗日游擊部隊。因槍法特準,有“神槍手”之稱,名揚港九的傳奇式人物。
賴恩爵,新安縣大鵬城(今龍崗區大鵬街道)人。清道光年間任廣東水師提督。曾領兵打響鴉片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反侵略戰爭的第一戰——九龍海戰。晉封振威將軍。與其祖父賴世超(武功將軍)、其父賴莫揚(振武將軍)、其叔父賴信揚(安鷺將軍)其族兄賴思賜(武功將軍)並稱為賴氏“三代五將軍”。
麥克·楊進華,蘇利南第三代華人,祖籍龍崗區龍城街道龍西社區樓嚇村,其祖輩早在100多年前就移居蘇利南。通過刻苦努力,麥克·楊成功融入了當地主流社會,並擔任為蘇利南環境整治和土地森林政策部部長,成為蘇利南有史以來為數不多的華人部長之一。
汪公式,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任廣東提刑按擦司按擦使,駐紮在南頭城。汪公式在屯門抗擊葡軍,他學習葡萄牙佛郎機炮的鑄造,“師夷之長技以馭夷狄”,把葡萄牙軍隊趕出了深圳。他是中國向西方學習先進武器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抗擊西方入侵者的人。]鄭毓秀,今深圳市寶安區樂群村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9年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隨員,反對割讓山東權益及在和會上籤字。1928年春奉派為考察歐美各國政治專使,並任中國駐歐代表。
藍造,是深圳葵涌人。解放戰爭期間,任惠東寶人民護鄉團團長兼政治委員、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司令員、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司令員等職。1988年中共中央授予他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55]
陳郁,原名陳旭貴,出生於南山區南頭南山村。1922年參加香港海員大罷工。新中國建立後,擔任燃料工業部部長、兼任中國礦業學院院長,廣東省委書記、省長,當選為中共“八大”、“九大”中央委員。
黃耀庭,原名黃恭喜,深圳福田下沙村人,是廣州、惠州一帶三合會首領。
各區介紹
福田區
福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10月7日成立。區政府駐沙頭街道。全區總面積78.8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紅嶺路與羅湖區相連,西至僑城東路與南山區相接,南臨深圳河、深圳灣與香港新界相望,北與寶安區接壤。下轄園嶺、南園、華富、蓮花、福田、沙頭、香蜜湖和梅林8個街道、92個社區。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135.71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3.35萬人。
羅湖區
羅湖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深圳市開發較早的商業中心區。著名商業街東門便位於此區.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1日成立。區政府駐黃貝街道。全區總面積78.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鹽田區,西至紅嶺路與福田區相連,南臨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與龍崗區、寶安區接壤。下轄黃貝、東門、南湖、桂園、筍崗、清水河、翠竹、東湖、東曉和蓮塘10個街道、115個社區。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95.3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55.92萬人。
南山區
南山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西部。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4日成立。區政府駐南頭街道。全區總面積182平方公里(包括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行政區域東至
僑城東路與福田區相連,西扼珠江口與珠海市相鄰,南至深圳灣和內伶仃島與香港隔海相望,北背羊台山與寶安區接壤。下轄南頭、南山、招商、蛇口、粵海、沙河、西麗和桃源8個街道、98個社區。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113.5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1.03萬人。
鹽田區
鹽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該區於1997年10月建制,區人民政府於1998年3月30日成立。區政府駐海山街道。全區總面積72.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與龍崗區相連,西接羅湖區,南連香港新界,北靠龍崗區。下轄沙頭角、梅沙、鹽田和海山4個街道、18個社區。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21.6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5.87萬人。
寶安區
寶安區位於深圳市西北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建制,區人民政府駐新安街道(寶安縣城)。全區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龍崗區,西臨伶仃洋與中山市相望,南連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北靠東莞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在該區轄區內。下轄新安、西鄉、福永、沙井、松崗、石岩6個街道、173個社區。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273.6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2.13萬人。
龍崗區
龍華區
2011年12月30日,龍華新區成立,在龍華新區的基礎上,於2016年10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為市轄行政區,並改名為龍華區,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總面積175.58平方公里,下轄觀湖、民治、龍華、大浪、福城、觀瀾6個街道辦事處,36個社區工作站和10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14年年未轄區常住人口143.4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8.7萬人;實際管理人口285.5萬人。區人民政府駐觀湖街道辦廣場沿河路1號。
坪山區
2009年6月30日,坪山新區正式掛牌,後在此基礎上於201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以坪山新區為基礎新組建的行政區,是深圳市新成立的兩個市轄區之一。坪山區轄坪山、馬巒、碧嶺、石井、坑梓、龍田等6個街道辦事處。截至2017年1月7日,坪山區轄區總面積約166平方公里,實際管理人口約6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5萬人。2016年,坪山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6.05億元。
光明區
2007年5月31日,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光明新區,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
新區面積156.1平方公里,其中公明街道面積100.3平方公里,光明街道面積55.8平方公里。人口約80萬,其中戶籍人口約4.2萬。光明街道是深圳市歸僑僑眷最為集中的地區。歸僑僑眷7008人,占戶籍人口的37%,其中大部分是1978年至1979年從越南回國的歸僑,小部分是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從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回國的歸僑。
2018年5月,國務院批覆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大鵬新區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大鵬新區正式成立,新設的大鵬新區包括大鵬、葵涌、南澳三個街道
深汕特別合作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地處中國華南,珠江三角洲東側,瀕臨南中國海。下轄鵝埠鎮、鮜門鎮、小漠鎮、赤石鎮(包括園墩鄉及20幾個個大小島嶼)。與惠州市相接;東與汕尾市海豐縣相鄰, 距汕尾市中心僅30公里左右、深圳市中心一個半小時左右。
相關信息
特區內外一體化
2010年5月31日在深圳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代市長王榮給大家爆一個“猛料”:“特區內外一體化方案已經獲批,國家的批文已經在印刷廠了。”隨後
,場下掌聲一片。這意味著,在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市民盼望已久的“特區外擴”終於可能成為現實。
雖然王榮書記昨日沒有透露特區內外一體化方案的具體內容,但人們普遍推測是,特區內外“合二為一”,二線關的問題不可迴避,而且深圳“一市兩法”的問題也必須完全破解。而在此利好政策下,關外將迎來怎樣的一場巨變,也是大家所關注的。
獲得批准
關內外一體化獲批
在昨日上午的大會上,深圳市政協委員、致公黨深圳市委會副主委韋朴就加快推進特區關內外一體化發言。他表示,30年前,為確保香港平穩過渡,為全國改革開放當好試驗田,深圳通過設關被劃分為兩部分,分別按不同法律和條例進行管理,但這種劃分的負面效應逐漸凸顯,並亟待解決。
“國家的批文已經在印刷廠。”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代市長王榮在回應該項內容時的發言讓現場與會人員驚喜不已。他表示,這是紀念30周年重大政策出台的內容之一。王榮同時表示,特區外面積是特區內的四五倍,開發水平、密度、潛力很大,該政策出台無疑為深圳新一輪發展拓展了空間。
“但是,真正做到特區內外一體化,不是一個檔案可以說了算,可以說要若干年的精力、財力、物力各方面建設。”王榮說。
發展狀況
關內外發展失衡掃描
在致公黨深圳市委員會的提案上有這樣一組數據:2010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達8201.23億元,關內與關外生產總值比為“1.2:1”,這意味著關外每平方公里產值僅相當於關內的21.2%,也就是五分之一左右。
“關內是歐洲,關外是非洲。”“寧要關內一張床,不要關外一套房。”這些話形象地道出了深圳關內和關外的顯著差別。政協委員們表示,長期以來,在深圳人心目中,形成了關內是城區,關外是郊區的概念。在基礎設施、市政配套以及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與特區內差距明顯。
發展枷鎖
十八年前,一條東西全長90.2公里的邊防管理線把深圳“一分為二”。這條相對於海關的分割線,便被稱為“二線關”。
然而,隨著邊防證檢查撤銷,特區內外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二線關”已經成為深圳城市發展的障礙。近幾年來,有關二線關議題幾乎成為深圳每年兩會的例行話題。要求撤關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政協委員們認為,由於“二線關”的存在,人為造成一個城市兩種制度,這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此外,人為分割的城市二元結構,導致特區內過度開發,特區外開發不足。
一城兩法
關內外二元分割的另外一個突出表現在於“一市兩法”問題上。在本次特區內外一體化方案中,將重點對“一市兩法”問題進行破解。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已授予深圳“特區立法
權”,但特區立法只能在特區內施行,而不能適用於經濟特區之外的寶安、龍崗兩區。長期以來,“一市兩法”造成特區內外執法標準不一,給深圳的行政管理、司法以及公民權益保障帶來諸多困擾。
大特區呼之欲出
據了解,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覆《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儘管該方案中未明確提出“深圳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但中央明確指出相關需要突破的重大事項可專項申報。2008年9月出台的《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後三年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內容和任務,重頭戲包括向中央申報特區範圍擴大至全市。
2009年10月,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落實《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許勤透露,深圳特區版圖擴大的方案已由省政府提交給國務院。若深圳申報中央的特區擴容獲批,面積將擴大5倍。
而在上周結束的深圳市第五次黨代會上,在新一屆的市委常委中,周林祥、蔣尊玉分別是來自關外——寶安區、龍崗區的區委書記。相關專家表示,這昭示著特區外將成為深圳下一輪發展的重點地區,特區內外一體化的進程必將加快,下一個特區可能就在關外.
意義
發展關外將“反哺”特區
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達志昨日表示,特區內外一體化有利於深圳經濟、民生、社會等各方面統籌兼顧的發展,而具體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深圳的經濟特區立法權可以覆蓋寶安、龍崗兩個區,使其享受特區內的法規,加速關外兩個區的發展;其次,將兩個區納入特區發展規劃中,對整個深圳的經濟發展具有投資拉動和消費拉動的作用,將‘反哺’特區。”此外,魏教授表示,“特區內外一體化有利於整個深圳共同進步,邁入後工業化時代。”
特區擴容
範圍
2010年5月3 1日,中央已經批准了深圳擴大特區版圖的申請。深圳特區範圍延伸至全市,特區總面積將由2010年的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積的兩倍(香港總面積達1103平方公里)。並於2010年7月1日起執行! 深圳經濟特區擴容後,為深圳發展和港深合作開闢了廣闊前景。也為5年後深圳特區經濟趕超新加坡和成為國際大都市、區域金融、經濟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中國第一經濟特區——深圳也將全新進入跨時代的建設步伐!
影響
因應特區擴容的臨近,深圳市正在為特區內外一體化發展加緊布排。至於擴容的具體方案,尚不得知。二線鐵絲網是否拆除問題也沒有具體說法。在2010年5月31日召開的深圳市人大會上,代市長王榮將在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及,加大特區外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力度,提高市政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做好城市化過渡期後的體制轉軌工作,大幅度縮小特區內外發展差距,提高城市整體發展水平。 不久前深圳市已經先行公布統一特區內外最低工資標準,這是關外將被納入特區管理的一個信號。 實行關內外同質化,可以把深圳整個城市提升一個平台。不但縮小關內外發展不平衡差距,還將從根本上解決“一市兩法”問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為深圳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掃清障礙。
“一市兩法”將成歷史
深圳人習慣用“關內”和“關外”來區分是否為深圳經濟特區。“關內”是深圳經濟特區,包括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鹽田區,“關外”則包括寶安區、龍崗區、光明新區。擴容後,原屬關外三個區納入特區之內。
猶如香港和中國內地“一國兩制”的關係,在深圳存在一個城市兩種制度,一個城市兩種法律的問題。
“一市兩法”的尷尬給深圳的行政管理、司法以及公民權益保障等帶來諸多難題。比如,企業在特區內外享受的稅收政策不同;同為深圳市民,特區內外工傷、養老保險的待遇卻迥然不同;特區內外交通管理存在差異,同樣是開車闖紅燈,罰款標準卻不一樣;甚至同一個案子,也因法律適用不一樣,在特區內外的法院判決結果迥異。
深圳擁有特區立法權,但寶安區和龍崗均覆蓋不了,深圳試圖依靠特區立法權進行的某些創新性的城市管理,受制於特區區域的局限而難有大的作為。不但影響了行政管理的統一性,也加大了管理成本。 特區面積擴大,“一市兩法”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深圳出現了土地和資源難以維繫的局面。關內土地告急,導致房價節節高升。人口劇增帶來的交通、土地等的壓力,讓狹小的關內不堪重負。在巨大的土地資源壓力下,向關外擴展,尋求新的城市發展空間成為深圳的必然選擇。也是轉型期的深圳必須要走的一步。
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表示,經濟轉型是深圳未來發展的主線。吸引更多高科技企業來代替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深圳正在進行的一項工作。深圳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大多聚集在關外,擴容後的大特區將有利於實現產業置換。
特區版圖擴大至全市範圍後,深圳特區的中軸線將會向西移至前海及寶安中心城片區,龍崗、寶安兩區及光明新區的生活、交通、教育等配套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層面。
建設國際大都市
深圳提出了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目標,由於“二線關”的存在,城市的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受到影響,令深圳的中心城市功能大打折扣。
深圳建設自一開始就沒有把特區內外納入同一發展序列。就深圳城市功能和整體水平來講,離國際化大都市的標準還有相當差距,主要是占全市六分之五面積的特區外城市化、現代化的水平仍不高,無論是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在社會管理水平、經濟質量等方面,都嚴重滯後。
特區擴容,按都會型城市統一規劃,貫通路網,協調功能布局和產業結構,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保持城市管理和行政適用法規的一致性。為建設國際大都市鋪平道路。
區位優勢
經濟開發區所位於的深圳市的前身是原寶安縣。寶安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秦代時屬番禺,晉朝始設寶安,以後其名稱和隸屬關係幾經變動,直到民國時期重稱寶安縣,解放後一直沿用。寶安歷史上有"粵省前哨"之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在這裡布防。孫中山領導的"三洲田庚子起義"就在深圳沙頭角鎮三洲田村發起。抗日戰爭時期,威震南疆的東江縱隊在這裡發祥和活動。寶安縣於1949年10月15日解放。1979年3月,改為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1981年7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1988年10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計畫單列。
深圳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地理位置優越,是內地惟一與香港接壤的城市,是香港與內地的重要通道。全市總面積1948.69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391.71平方公里。深圳東臨大鵬灣,西連珠江口,南與香港接壤,北與東莞、惠州市為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帶是濱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長35公里。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礦產資源已發現的有23種,81個礦點,部分已探明具有一定的工業儲量。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2.4℃,一年四季,綠草如茵,鮮花盛開。
深圳市轄6個縣級建制區,即特區內的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區和特區外的寶安、龍崗區,市政府駐福田區。特區內已於1992年完成了農村向城市、農民向居民的"兩個轉變"。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2003年末,總人口557.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50萬人,暫住人口407.4萬人。深圳市市花為簕杜鵑。
深圳物產豐富,盛產龍崗"三黃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蟒蛇、獼猴、大靈貓、金錢豹、穿山甲等。深圳海岸線長230公里,海域產品豐富,沙井蚝是深圳特產。
深圳市已形成一個具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體系,主要景點(景區)有深圳西部海上田園旅遊區、野生動物園、華僑城旅遊度假區、觀瀾湖高爾夫球會、明思克航母世界等50多處。其中華僑城旅遊度假區和觀瀾湖高爾夫球會是中國首批最高等級的AAAA級旅遊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