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體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該屬物種,保護級別,
形體特徵
獼猴屬包括22種。軀體粗壯,平均身長約為50厘米,有些獼猴的尾巴比軀體略長些,有些獼猴則沒有尾巴。它們的前肢與後肢大約同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棱。
日本產的雪猴(日本獼猴),是最能耐寒的猴種之一;分布最南邊的獼猴是獅尾猴,直到印度西南部的熱帶雨林地區。僅蠻猴(地中海獼猴)產於北非和歐洲直布羅陀。主要特徵是尾短,具頰囊。軀體粗壯,平均體長約50厘米,有些種尾比軀體略長,有些則無尾。它們的前肢與後肢大約同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棱。恆河猴分布最廣。恆河猴、食蟹猴、蠻猴等可作實驗動物。
面部裸露無毛,輪廓分明,眼眶由骨形成環狀,使兩眼向前,眼間的距離較窄,視覺發達,立體化,可以在樹林之間活動時較準確地判定距離,辨別色彩,但嗅覺退化,頭骨的構造也隨之改變;齒式為異齒型,分為門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頰齒通常為丘型齒和低冠齒,臼齒呈四方形並有4個較低的錐狀突起,適於咀嚼;鎖骨發達,四肢關節靈活,上腕部及大腿部由軀幹部分離,因而前後肢可以前後左右自由運動,前腕和小腿的2根骨頭分離而且鬆鬆地連線在一起,不必連帶軀幹即可迴轉前後腳,適合握住樹枝;通常只胸前有一對乳頭;有盲腸;四趾上都具有5指(趾),可以靈活而穩定地抓握樹枝,指(趾)的端部僅蓋住指(趾)頭背面的扁平指甲,突出的指(趾)部有發達的指(趾)紋,觸覺靈敏,還有防止滑落的作用;掌面和跖面裸出,具有發達的兩行皮墊,手腳的拇指(趾)和其餘4指(趾)相對,可以握合。
棲息環境
獼猴分布非常廣闊,在各種類型地方都有,棲息廣泛,草原、沼澤、各類森林、草原至紅樹沼澤地,從落葉樹林到常青樹林。它們適應的氣候條件也是多,從熱帶到溫帶,自海岸邊地帶至海拔4000米的高山處都有獼猴活動。
生活習性
獼猴是群居性動物,成十餘只乃至數百隻大群。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捕食其它小動物。相互之間聯繫時會發出各種聲音或手勢及,互相之間梳毛也是一項重要社交活動。
獼猴大多白天在地面活動,夜晚退到樹上去睡覺。主要用四肢一起行走,但也能用後腿走路或奔跑,尤其是當手中拿著東西或食物時。
它們吃各種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有果子、樹葉、昆蟲、鳥卵等。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是亞洲,包括高棉、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日本,印尼、菲律賓和日本。
繁殖方式
獼猴每產一仔,有時產二仔,孕期為5個半月至7個月。幼猴出生時體重約450克,需要母猴哺乳一年。約4歲時性成熟,它們的壽命約30年。
該屬物種
中文名稱 | 學名 | |
1. | 短尾猴(紅面猴) | Macaca arctoides |
2. | Macaca assamensis | |
3. | Macaca cyclopis | |
4. | Macaca fascicularis | |
5. | Macaca fuscata | |
6. | Macaca hecki | |
7. | Macaca leonina | |
8. | Macaca maura | |
9. | Macaca mulatta | |
10. | Macaca munzala | |
11. | Macaca nemestrina | |
12. | 黑冠獼猴(蘇拉維西猴) | Macaca nigra |
13. | Macaca nigrescens | |
14. | 穿靴獼猴(黃褐獼猴) | Macaca ochreata |
15. | 明打威獼猴(巴蓋島獼猴) | Macaca pagensis |
16. | Macaca radiata | |
17. | Macaca siberu | |
18. | Macaca silenus | |
19. | Macaca sinica | |
20. | Macaca sylvanus | |
21. | Macaca thibetana | |
22. | Macaca tonkeana |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