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

植樹節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民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樹節
  • 英文名:Arbor Day
  • 別稱:栽樹日
  • 節日時間:每年3月12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全球
  • 節日起源:機構設定
  • 節日活動: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民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
  • 節日意義:綠化祖國,改善環境
  • 設立機構國家
  • 設定時間:1979年2月23日
節日起源,生態價值,中國,植樹發展,植樹主題,植樹節節徽,外國,植樹文化,各國情況,節日成效,網路植樹,植樹趣聞,

節日起源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記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定一個土台,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台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了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台。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陝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鐘,十分喜愛,並且廣為種植,現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
內布拉斯加州現況內布拉斯加州現況
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蕪的平原,樹木稀少,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畫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後來經商議,於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民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生態價值

植樹節是為了保護倡導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於人類的生存,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價值進行計算:
植下一棵樹,收穫萬點綠植下一棵樹,收穫萬點綠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

中國

植樹發展

1912年5月,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
1914年11月頒布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凌道揚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有感於國家林業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上書北洋政府農商部長周自齊,倡導以每年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中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 “嗣舊曆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全民義務植樹節全民義務植樹節
1956年,毛澤東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
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
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時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並親手栽種在這裡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範,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1984年 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範疇。
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植樹主題

2009年的植樹節主題是: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2010年的植樹節主題是: 與大樹在一起。
2011年的植樹節主題是: 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2012年的植樹節主題是: 義務植樹共建綠色和諧家園,植綠護綠共創省示範文明城市。
2013年的植樹節主題是: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4年的植樹節主題是:擁抱春天,播種綠色。
2015年的植樹節主題是:美化環境,清新空氣。
2016年的植樹節主題是:許美好願望、獻綠色愛心。
2017年的植樹節主題是:“氣候、人類、社會”
2018年的植樹節主題是: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美麗中國。
標語
1.三月十二植樹節,大家都來種小樹,一棵二棵三四棵,種下之後施施肥,小樹才能變大樹,人人都來動動手,綠化地球靠大家。
2.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3.植樹在當代,得宜在下代。
4.樹木棵棵種,綠樹點點陰。
5.一棵兩棵三棵,棵棵皆成棟樑材。
6.千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海活銀行。
7.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8.萬里長城抵禦外敵,綠色長城造福人類。
9.雙木成林染盡山河,獨苗雖綠怎抵風沙。
10.多植樹,廣造林、現在人養樹,日後樹養人。

植樹節節徽

植樹節節徽是寓意概括的標誌。
中國植樹節標識中國植樹節標識
1. 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 “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 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線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外國

植樹文化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朝鮮每年4月6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義大利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世界首枚植樹節郵票世界首枚植樹節郵票
在這些國家中,美國的植樹節最早,已有130多年的歷史。1872年4月10日,由內布拉斯加州一新聞記者發起美國第一個植樹節。當天,內布拉斯加州全境種樹超過100萬棵。它正式成立由J. Sterling Morton(J.斯特林莫頓)在1872年的內布拉斯加州。到20世紀20年代每個美國公眾已通過國家法律,宣布某一天為植樹節或植樹節和伯德日紀念活動。由於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據氣候和適當的種植時間。植樹節是一個假期,有一個國際遵守和很多國家的認同。在美國,是全國植樹節慶祝4月第四個星期五。有些州慶祝選擇在不同的日期對應的最佳時機植樹地區植樹節。
植樹節植樹節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2%以上。儘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西政府對森林資源採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為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11月8日在奈洛比發起“為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畫2007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各國情況

全年12個月,每月都會有國家歡度植樹節:
國 家
植樹節日期
情 況 簡 介
中國
3月12日
1928年定為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植樹式及造林運動。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朝鮮
4月6日
從1947年起,每年4月6日為全國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各道郡又按氣候各自規定植樹周。
泰國
9月24日
國慶節同一天。
緬甸
6月
政府決定自1954年6月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
9月第二個星期六
1947年法令規定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印度尼西亞
12月19-24日
1960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植樹周活動,1981年12月17日蘇哈托總統主持全國21屆植樹造林周開幕式。
8月4日
1949年開始定8月4日為全國植樹節。
印度
7月第一周
1950年7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植樹節活動,1951年以後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3月6日
12月最後一個
星期四
1952年法令規定。
12月第一周
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規定了植樹節。後來定12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1月15日
林業部定每年1月15日為全國植樹節。
3月6日
造林季節的
每個星期五
政府規定每年造林季節的每個星期五為義務植樹日。1980至1981年56萬志願者植樹1200萬株。
土耳其
1937年2月通過法令建立全國植樹節。
澳大利亞
5月第一個星期五
紐西蘭
8月第一個星期三
埃及
9-11月
1980年開始規定9至11月為植樹節。
11月18日
8月上旬至
10月中旬
每年雨季以後開始全國植樹活動,政府號召“一人一棵樹”、“一村一公頃林”活動,持續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
秋季
1947年以來,春天舉行“森林節”活動,秋天舉行“造林周”活動,日期因地而異。
希臘
秋季
每年仲秋時節或秋末,造林季節開始時舉行植樹節。
義大利
11月21日
始於1899年。
西班牙
2月1日
上世紀末開始舉行植樹節,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為“植樹周”。
英國
11月6-12日
1977年開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國開展植樹周運動。
3月17日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會同土地部安排學校進行植樹節活動。1939年中斷。1950年由愛爾蘭樹木協會發起恢復植樹節活動。定每年3月17日為植樹節。
法國
3月31日
1977年經共和國總統創議,規定每年3月31日為樹木日,3月為綠化月。
春季
10月12日
10月12日
1920年6月7日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規定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5月23日
1905年4月通過法令,規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8月20日
1939年頒布法令,定於8月20日為國家的植樹日。
阿根廷
1940年用法律形式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但具體時間全國各地不統一。

節日成效

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30餘年。全民義務植樹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義務植樹義務植樹
第35個植樹節和首個國際森林日到來之際,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今天(11日)發布《201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下稱《公報》)。《公報》稱,中國人均森林面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還較少,區域、城鄉造林綠化發展還不平衡,國土綠化成果鞏固的任務艱巨。
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此間表示,“美麗中國,綠色是根本。沒有了森林和濕地,豈能奢談山川秀美?”據《公報》介紹,2012年全國共有6億人次參加各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植樹26億株。截至2012年底,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達139億人次,義務植樹640億株。
國家林業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全年造林601萬公頃,其中,林業重點工程造林274萬公頃,占45.6%。截至目前,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71.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0.7萬公頃;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已分別達到39.2%和35.3%。

網路植樹

中國網路植樹節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網際網路的套用和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為綠化公益事業開創了多元渠道和即時平台。通過網路植樹的方式,網民可以參與到西部綠化行動中來,登錄活動官方網站,輕點滑鼠,捐植一棵樹、一片林。
2009年7月14日上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甘肅省計畫生育協會、甘肅省治理荒漠化基金會、雷勵青年發展計畫與東南衛視聯合主辦的2009“首屆中國網路植樹節-雷勵中國甘肅遠征”出征儀式在蘭州黃河母親河邊正式啟動。
“中國網路植樹節”出征儀式“中國網路植樹節”出征儀式
圖為啟動儀式現場,與會領導、嘉賓和媒體朋友一起參與網路植樹活動
“首屆中國網路植樹節”大型公益活動自2009年3月在北京啟動以來,通過向國內外募集善款,已資助了甘肅省通渭縣的4600戶貧困家庭種植了23000畝大果沙棘生態經濟林,為當地上萬名農民(主要是貧困婦女)提供了多種技術培訓和勞動創收的機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
甘肅遠征活動共有來自從全國各地層層選拔出來的30名18-24歲的青年遠征隊員和10名25歲以上的遠征義工參加。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他們將深入沙漠考察,走進鄉村開展系列生態扶貧活動,穿行在城市各處進行環保公益宣傳,並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圖文實錄,通過網際網路等媒介向全國介紹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農村現狀等,積極倡導全民參與植樹扶貧公益活動。
首屆中國網路植樹節公益活動旨在為社會公眾搭建一個便捷參與植樹造林和消除貧困公益事業的網路平台,進一步提高中國社會公眾的綠化環保和扶貧助困意識,調動全社會力量援助西部、植樹造林、保護地球。其所籌善款,將全部用於“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生態扶貧公益項目,計畫資助甘肅省通渭縣8000戶貧困家庭,種植40000畝沙棘生態經濟林。參與團體、機構所捐植“冠名主題林”將在“中國網路植樹節”官方網站和實際種植地同時設立,並永久冠名。參與個人、團體、機構所捐植的樹,將全部被種植在甘肅定西地區,並由當地貧困家庭負責後期管護,所產生的經濟收益也將作為扶貧款歸管護家庭所有。
啟動儀式現場啟動儀式現場

植樹趣聞

幾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項法律,規定每對新婚夫婦,必須先種植油橄欖樹70株。日本鹿兒島等一些地區也有新婚夫婦植樹的規定,樹旁立碑寫明姓名和婚期,植後50年方能砍伐,屆時植樹夫婦可舉行結婚50周年慶祝活動。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不予登記。
植樹工具植樹工具
添車種樹,在日本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輛汽車,必須植一棵樹。這是因為,每輛汽車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氫化合物,還要發出噪音,而樹木則是天然的“消毒員”和“除音器”,所以必須種樹。
添丁種樹,在非洲坦尚尼亞的許多地方,有一種“添丁植樹”的風俗,即誰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盤埋在門外的土地里,並在那裡種上一棵樹,表示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
家庭樹,波蘭的一些地方規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樹3株,稱之為“家庭樹”。
樹木銀行,為了防止建築工程毀壞樹木,日本開辦了“樹木銀行”。凡施工單位,必須把清理場地挖出來的帶根樹木及時存入“樹木銀行”,在工程結束後,該單位必須及時把樹木取出來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綠化面積。
求愛樹,在德國的波恩市,每年的植樹季節,小伙子要送給姑娘一棵精心挑選的白樺樹苗,親手把它栽好,以表達愛慕之情,人們稱之為“求愛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