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鎮(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下轄鎮)

赤石鎮(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赤石,因河道的鵝卵石富含鐵質,露出水後氧化呈赤紅色,因而得名“赤石”,為深汕特別合作區中心區。原東江縱隊第六支隊和海陸豐中心縣委所在地。簡稱“赤”,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赤石是中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海陸豐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赤石位於珠三角經濟 區東端腹地。歷來是汕尾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赤石鎮,深汕特別合作區下轄鎮。赤石鎮以其優美的風光和豐厚的人文景觀而聞名。現今的赤石鎮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已成為旅遊帶動經濟的代表地區。

赤石鎮與鮜門鎮小漠鎮鵝埠鎮並稱深汕區四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赤石鎮
  • 外文名稱:CHI SHI TOWN
  • 別名: 教育科技(生物產業)城 
  • 行政區類別:鎮級(街道)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 下轄地區:新城村 大安村 明熱村 圓墩村 新聯村 明溪村
  • 政府駐地:赤石中心區
  • 電話區號:0660(0755)
  • 郵政區碼:518240 
  • 地理位置:廣東省汕尾市西部  
  • 面積:306.8平方千里
  • 人口:700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氣候
  • 著名景點:鳳河晚渡 羊蹄峻岭 雲台禪寺 水底山溫泉 銅鑼湖 新城古村
  • 機場:汕尾深汕國際機場
  • 火車站: 深汕站(規劃中)
  • 車牌代碼: 私家車粵N 公交粵B
  •  : 
  • 美食:油果 薄餅 赤石柚
歷史沿革,基本概況,經濟狀況,2009年,2014年,土地資源,水力資源,森林資源,旅遊資源,地下溫泉,地下冷泉,名勝古蹟,歷史文化,鳳河舊事,沿河景致,古村落,深涌古碼頭,鳳河晚渡,端午古風,地區方言,合作,

歷史沿革

赤石鎮在深汕特別合作區北部,東北距深汕特別合作區城區8公里,鎮府駐赤石圩。元朝末年,李、洪兩姓在此建市,設打鐵店。因街道呈日字形稱“日隆圩”。清朝中期,村民認為“烘爐地”需赤石壘築才興旺,故改為今名。
清代為惠州府楊安都赤石約,民國時期屬四區,1949年7月解放,1950年建政屬四區;1953年屬鮜門區;l957年撤區成立赤石鄉;1958年成立赤石人民公社;1984年3月廢社設區;1987年撤區建鎮,轄赤石1個居委會和赤石、新聯、新里、新城、大安、碗窯、明熱、明溪、冰深9個村委會。
現轄下赤石、園林2個社區和赤石、大安、新聯、新里、新城、明熱、冰深、明溪、碗窯、洛坑、圓墩等11個村,86個村民小組。

基本概況

赤石鎮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北部,東部依雙宮嶺與海豐梅隴鎮相連;東北部依東都嶺往北延接白馬山,與惠東縣和海城鎮交界;西北部犁黃凹山接黃竹徑而至觀音坐蓮山,與惠東縣多祝鎮接壤;西部是亞婆髻山,與惠東吉隆鎮相鄰;西南是谷嶺山,與鵝埠鎮交界;南部與小漠鎮相鄰;東南部依羊蹄嶺與鮜門鎮交界。鎮政府駐赤石社區,距海豐縣51千米,距汕頭220千米,距廣州210千米,距深圳120千米,交通便利,國道G324線、深汕高速公路、廈深鐵路、潮惠高速公路跨境而過,新規劃的廣汕鐵路將在赤石設站。
全鎮區域面積30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0%,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多為饅頭狀丘陵或狗脊式山地,海拔平均高度500米,最高的水底山主峰禾鐮石海拔1282米,中間有大安峒、明熱峒、四大鄉三塊小盆地。河流分布錯綜複雜,赤石河是深汕特別合作區第一大河系,貫穿深汕全境,幹流長36千米,流域面積382平方千米,經小漠鎮境內流入紅海灣。赤石屬華夏陸台的一部分,成土母質種類較多,所形成的土壤也比較複雜,主要母岩是山火岩系和砂頁岩,多數土壤為黃紅壤、赤紅壤和白繕土。赤石有豐富的礦藏資源,主要有分布於明熱至明溪一帶的錫、鎳、錳、銅、鋅和新聯吉水門至大坑一帶的錫、鉛、鋅、錳以及大安至碗窯一帶的鋁土礦等10多種,儲量豐富。
2016年總人口24620人,有旅居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201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57069.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按可比價計算)22491.5萬元,工業總產值3457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9186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369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309元;國稅收入約300多萬元,地稅收入約600多萬元。
赤石是原東江縱隊第六支隊和汕尾中心縣委所在地,是紅二師、紅四師和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鬥過、活動過的地方,是著名革命老區鎮。現存的有三江樓、林寨、秋塘村、馬龍圍村 (馬頭嶺)、新城村等赤石古寨;在過去,金石寨的面積最大,為19900平方米;居民姓氏最多,約有二十多個姓。較早搬至該寨的是葉、李二姓。據一葉姓老人講,其始祖於明弘治到正德年間從螺溪遷至此,當時叫“金竹寨”,後又改為“金石寨”。據該寨李氏祖祠的祠碑記載:“十三世祖於道光元年十二月建祖祠......”據專業人士考查,該寨的始建年代應為元代下限年代至明代初期。如今,這裡已是面目全非

經濟狀況

2009年

2009年, 赤石鎮按照“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遊興鎮”的戰略,沉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呈現出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喜人局面。全鎮工農業總產值5.12億元,比上年增長26.61%;其中農業總產值(按可比價計算)1.23億元,比上年增長6.58%;工業總產值3.89億元,比上年增長35.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91億元,比上年增長31.8%;財稅徵收全年完成426.2萬元,超額完成54.1萬元,其中:國稅完成217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14億元,比上年增長24.2%;農村人均年收入4702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突破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7.1%,創歷史最好水平。
全鎮現有電線、塑膠、皮革、造紙、塑膠制瓶、毛織、製鞋、假髮等工企業近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家。赤石最負盛名的農產品是西番蓮、葛薯、紅番薯、蜜柚、櫻桃谷鴨和“三黃雞”,現已建成了以西番蓮、葛薯、馬鈴薯、山姜、菜椒為主的五大農業生產基地,多種經營面積達到3萬畝,農產品遠銷“珠三角”。全鎮林地面積33萬畝,成木材面積20萬畝,是廣東省山地面積,森林覆蓋率最廣的山區鎮,主要品種有:松樹、松木、赤梨、黃檀、白檀、樟樹等一百多個樹種。

2014年

2014年,赤石鎮在深汕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淨化精神以及上級的有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深汕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打好四大會戰、推進六大工程”的工作部署,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大力實施“農業富鎮、工業強鎮、旅遊興鎮、環境立鎮”戰略。
2014年,赤石鎮工農業總產值161,631萬元,比上年增長26.42%,其中:農業總產值(按可比價計算)20,496萬元,比上年增長6.2%;工業總產值139,495萬元,比上年增長28.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17,600萬元,比上年增長36.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5,830萬元,比上年增長1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30,210萬元,比上年增長16.2%;工商稅收達到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37.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736元,比增9%。

土地資源

赤石鎮區域面積30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35萬畝,耕地面積2.1萬畝。現已建成以“西番蓮”為主的3萬多畝水果和蔬菜基地,尚待開發的坡度在15度以下台地資源有6萬畝。

水力資源

深汕區 第一大河流——赤石河貫穿全境流域全長36公里,集雨面積280平方公里,自然落差1282米,可利用落差10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3900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10650千瓦。已開發建成5座水電站,裝機總容量2540千瓦。尚待開發的有8000千瓦。其中:水底山電站2500千瓦,明溪電站2000千瓦,南寮二級電站1000千瓦,香芒坑水電站1000千瓦,大蕉園電站1000千瓦。東坑水電站500千瓦。

森林資源

赤石鎮林地面積32萬畝,成木材面積20萬畝,主要品種有:松樹、松木、赤梨、黃檀、白檀、樟樹等一百多個樹種。

旅遊資源

深汕區赤石鎮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八景中,有鳳河晚渡、羊蹄峻岭二景在深汕區赤石鎮境內;還有美不勝收的奇山、異石、飛瀑、溫泉和古寨圍村等人文景觀;另外,還有紅軍洞、紅軍醫院、革命烈士紀念亭等革命文物遺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旅遊的好去處。

地下溫泉

位於 赤石鎮的西部,大水底山腳下,泉眼覆蓋面積600平方米,地下水溫62度,日自然流量500立方米,可供利用開發的面積1500畝。

地下冷泉

位於 赤石鎮東部新城洋坑村竹仔坑山腰,水質清純,經地質礦產部廣東省中心實驗室分析檢驗,富含人體所需礦物質偏矽酸元素,可開發日供120立方米以上的優質礦泉水。

名勝古蹟

1、鳳河晚渡:位於赤石河下游,為古官道的渡口,立碑刻“鳳河義渡”。行人早晚有渡,兩岸疊翠,夕陽輝映,白鷺驚飛、野渡橫舟,好一幅《晚歸圖》。2、羊蹄峻岭:古為官道要衝,開鑿於漢代;明代景泰年間,砌築驛道,建庵於嶺之頂端;清代修建城關,把守關隘,屬至一。登之山峰,行回交梭、望極雲霄,有回歸大自然之感慨。3、占寨圍村: 赤石鎮歷史悠久,現保存有3座完好的占寨圍村,它們先後建於明、清時代,古樸典雅。4、山水風光:有龍潭瀑布、水底山溪流、銅鑼湖奇山異石、白馬山天然林區。赤石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種植沙葛、三奈(沙羌)、柑桔、蜜柚、荔枝、龍眼等品種共3萬畝,農民從結構調整中得到實惠。

歷史文化

鳳河舊事

赤石境內,峰巒疊翠,綠水縈迴。其間有大安峒、明熱峒、四大鄉三塊盆地,大安河、明熱河、赤石河等三大水系穿峒過澗,在赤石墟南方匯合成鳳河,再經急水門出九龍灣入海。鳳河是赤石人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她用飽滿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子民。早在蠻越年代,地處歸善(今惠陽、惠東)與之間的赤石約,水陸相間,交通便捷,成了人文初醒之地。近日,記者從大安峒到赤石墟,從江頭村至下圍村,沿鳳河順流而下,一路尋蹤。竹影下,古村落、古碼頭、古渡口……一幅幅秀麗古樸的畫面,搖盪著歷史的迴響。

沿河景致

鳳河,由東北和西北流向東南,流域陸地總面積為382平方公里,河流長度為36公里,包括幹流赤石河,一級支流明熱水以及四條小支流。鳳河流域地質結構屬蓮花山斷裂帶的中束公平斷裂帶,該斷裂帶從公平經銀瓶山進入該流域,並在大安峒分成兩支,主支呈東西向經赤石、湯湖,出惠東白雲,在淡水與高潭---深圳斷裂帶匯合;另一支經鵝埠、吉隆和港南岸至赤砂插入大亞灣。鳳河之名,緣於下遊河段的形狀,上游窄而陡的河床,在急水門以下河段突然變得開闊,水流平緩,陽光下,波光灩瀲,遠眺如鳳凰開屏,故稱鳳河。或許緣於 “鳳河晚渡”的影響,整條河流就被叫成鳳河。鳳河發源於海拔高1256米、與惠東縣交界的白馬山峰,源頭山溪河段7公里叫北坑,進入大安谷地流經6公里至塘尾,有東坑和雞籠山兩條水分別從左右兩岸注入。雞籠山發源於建有紅軍洞的東莞山,下2公里處,有大蕉園河從左岸注入。大蕉園發源於與梅壠漁仔潭交界處的尖峰頂山,至麻仔角匯入主幹道,為上游較大的支流之一。從麻仔角南流6公里,經龍潭坡至新城。從新城往下1.5公里至三江樓村,有明熱河從右岸注入。明熱河為赤石河一級支流,發源於峰高1282米的禾鐮石,河段長22公里,從湯湖往下至冰塘埔右側有發源於峰高1098米的陳肚山的明溪水匯入後,至三江樓匯入主流。上游水底山上有瀑布飛流,如青龍飛降,山下有潭;曰青龍潭,深不可測。三江樓以下的河段,河面寬闊,經幾度轉折後進入急水門峽口。急水,顧名思義,水流湍急也。門者,象形之謂也。寬闊的河面在這裡突然縮小一半,亂石插入河床,如一道攔截河水的大門,上下水頭落差達1.5米。後人為求雅意,取其偕名曰吉水門。河邊有一村莊,也以此為名。“勒馬過河”是這裡的一道天然景觀。河中巨石嶙峋,遠觀似戰馬淌水,水流擊石,轟轟作響,似奔騰戰馬過河。吉水門以下河段又是另一番景象。上游窄而陡的河床在這裡突然變得開闊,水流平緩,陽光下,波光灩瀲,遠眺如鳳凰開屏。吉水門的右岸,便是深涌村,設有渡口,舊時為官辦船渡,過往行人免交渡費,有“義渡”之稱,岸邊豎有“鳳河義渡”石碑,系清鹹豐年間所立。這裡山清水秀,景色秀麗,每當夕陽西下,彩霞輝映,有“鳳河晚渡”奇景,為 八景之一。從鳳河渡口下1.2公里至園墩林場,廣汕公路大橋飛架河面,再下4公里,發源於鵝埠畲族山的南門河,從右岸注入,至寶塔山腳註入主流。主流收入南門河水後向南於沙埔渡,流向九龍灣。在水浸時代,赤石曾是內陸海港,每當洪汛漲溢,海潮回灌之時,這一地區重現一派“嘴小腹大、島嶼聳立”的內港景象。時序更迭,滄海桑田,沙泥俱下,將港灣逐漸變成了平原,隨著海水的慢慢消退,只留下一條彎彎的河流。鳳河,是連線大海的一段盲腸。

古村落

赤石鎮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寨有幾個。三江樓,林寨,秋塘村,馬龍圍村 又稱(馬頭嶺)等。。。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家。順流而下,一座座村莊,古樸靜謐。村邊綠樹婆娑,村外青山巍峨。尋訪古村的第一站,便是江頭村。該村因建於河的上游處,當地民眾稱“河”為“江”,故而得名。明朝萬曆25年(1537年),文姓先民從祖籍福建遷此定居,開始了與沿河民眾同飲一江水的開荒僻地生活。在村里轉悠,很少見到青壯村人。“都出外幹活去了”老奶奶慢悠悠地說。站在赤石大橋上,眺望三江樓村,綠竹、黑瓦、白牆調配出的古民居畫面,令人出神。屋頂上的瓦片,歷經上百年沐風櫛雨的的顏色,又有哪一位丹青妙手所能調配出的呢?三江樓村建於清朝初年(1626-1636),曾居住過鐘、林、黃、張、李、陳等姓。因位於大安河、明熱河和赤石河三河匯河處,又建有城門樓,故名。高大巍峨的城門樓不見了,古渡口仍在。小船兒慵懶地停靠著,展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與大橋飛架、天塹變通途恰成鮮明對比。踏足鯉魚埔村,心裡竟起了莫名其妙的疑問。那片形似大鯉魚的大草埔還在嗎?鯉魚的頭還是向著赤石河吧?“要看鯉魚,得登上遠處的大山!”朋友小曾似乎猜出了我的心思。隨後,他介紹起該村的歷史。明代憲宗鹹化八年(1473)陳氏兄弟從祖籍東莞茶園遷來下圍村後轉此地建居。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部分劉姓移民由祖籍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到鵝埠黃牛灣再遷到該村稍上方建居,形成上、下鄉。鯉魚埔鄰近赤石墟,舊時曾是海船停泊地和海產品與山貨的集散地,仙板船可通至大安。餉午時分,村頭大榕樹下,幾位單著黑布內褲的老人正躺在在竹椅上納涼,盡情地享受著山風的撫慰,旁邊的一條小花狗警惕地注視著我們幾位陌生人,這是孩童記憶中的畫面。老人那黝黑的皮膚和暴突的根脈,讓人想起畫家筆下的父親。鯉魚埔村下方是大山頭村,清代是“赤石河義渡”的碼頭。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鄰近馬頭嶺村部分李姓居民率先遷來此處定居,後又從鄰村遷來林、洪、彭、玉、陳等姓居民形成村莊。因村建於牛屎埡山主峰下,村後山頭的周圍山頭高大而名。下游的下圍村,是我們尋訪的最後一站。這個被河水三面包圍的村莊,最具南水鄉的風韻。元朝初年(1230),陳姓先民從福建遷此建居。現居住部分陳姓居民是明代嘉靖年間(1553-1566)從鯉魚埔村遷入的移民後代。千秋塘寨建造於明未清初,凝集了李姓族內兄弟十七份智慧與財富。他們的根在福建平和縣,明嘉靖年間入居赤石,有人看中赤石這方豐腴的水土十分養人,繼續回去召喚族人到此發展。後來,李姓建造馬龍圍、購赤石墟期、倡建福寧庵,今成赤石第一大人口。

深涌古碼頭

深涌村,又名深沖村。涌者,海水可以到達之意。深涌之水,深十數米,浪高水急,形似鍋狀,故有“深涌”之稱。位於鳳河下游鹹淡水混合處的深涌村,原為船隻停靠的碼頭,常可一睹千航競流、舟楫滿江的壯麗景觀。古時沿海各地碼頭未形成前,縣治及各大墟埠的貨物裝卸主要靠內河碼頭。深涌的航運業一度非常發達,眾多 “掏金”者蜂擁而至,每天來來往往的貨船成了這裡的一景。因此深涌碼頭常人滿為患,熱鬧非凡。清初,梅隴張、林兩姓移民率先來此搭寮耕田兼捕魚,後又從鄰村陸續遷入李、葉、吳、洪、楊等姓居民逐成村莊。“深涌”曾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無人不知,舊時華僑寄信回來,信封上只需寫“中國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深涌某某收”就可寄達。赤石水上交通,主要靠鳳河和大安、明熱兩條溪。清末至民國時期,鳳河上的運輸工具主要是“撮鳥船”和“濱興船”,赤石的大量土特產源源不斷地銷往外地,而外地的副食品、日用品也暢銷赤石,來往貨船每趟都載得滿滿的。至大安溪和明熱溪時因河水變淺,必須換乘一種叫“溜仔”的小船。建國初期,鳳河仍可通航,後因出海處的“山埔仔”移位而成危險港灣,1961年從“山埔仔”至小漠墟前新辟一條副航道航,到七十年代中期,小漠墟前副航道變得淺窄,大貨船難以通過,河運逐漸被廢棄。如今,這一切已成過眼雲煙,古碼頭不見了。繁華如夢,曾經闊氣的航運業、曾經繁榮的碼頭,都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鳳河晚渡

“鳳河晚渡”為之一。翻開方誌,不乏對其自然景觀的描述:“鳳河深涌村旁的河面寬闊,西側山坡上蒼松翠綠,沿河竹影倒懸水中,每當夕陽西下,彩霞相映,山色綺麗。”千百年來,寬闊浩渺的河水,依舊倒映著竹影,坡上蒼松,依然翠綠,渡船還在,只是,我們沒能等到夕陽西下,一睹那彩霞相照下河光山色的綺麗景觀。然而,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豈不知,看景不如聽景,聽景又如何比得上“讀景”。清康熙年間, 知縣姚德基作詩讚之曰:長河韜映接橫塘,舟子招招趁夕陽。芒荻州前花欲舞,溫泉嶺下燕歸忙。輕橈逐浪催行色,野渡乘鳳納晚涼。聽說楊桃剛十里,遙聞僧舍焙茶香。歷代騷客也留下不少詩作:江村一帶繞蓬茅,時近黃錯景色清。古樹籠煙嘈鵲鶴,陰鳳鼓浪戲鰲蛟。灘前魚父消遙去,嶺下寺鐘斷續敲。旅客忙歸舟子急,片帆斜掛夕陽坳。溪光瀲灩晚溶溶, 夾岸青山入鏡中。野水流連遠無碧,輕橈客與夕陽紅。行人不惜重回首,舟子無勞便趁風。卻羨臨淵垂釣者,忘機鷗鳥往西東。“鳳河義渡”與“鳳河晚渡”其實是同一碼事,只不過前者重“義”,後者重“景”。惟景之美,讓過往之人流連忘返;惟義之舉,讓人感懷起敬。鳳河渡口是古代粵東各縣通往惠州、廣州必經的官道渡口。去北10公里是明熱溫泉,東北5公里是羊蹄嶺。渡口由官府出錢選船,雇用渡夫,宿於渡口,使過往行人早晚有渡,因免交渡費,故稱“鳳河義渡”。“鳳河義渡”名為官辦,其實為同知銜林格本人所設。清同治版《志》載:林格字舜翼,號壽山,例授五品銜。樂善好施,平道路,造橋樑,修城填海,倡建學署考棚,重修明倫堂、節孝祠、息廣賓興,鼎建茶亭,送文廟工祝之租,設大液、鳳河之渡。長天一色汛中流,載得臨簑月滿舟。此日鳳河留古渡,煙波依舊漢時秋。歲月的長風,早已吹散秦漢秋月,惟有渡口處山腳下的一塊石碑,鐵筆銀鉤,讓幾百年前的往事定格為永恆。碑文直書三行,上行為“鹹豐元年歲次辛亥 秋立”中間為“鳳河義渡”,下行為“貴客往來不用給錢”。

端午古風

端午節,鳳河兩岸村莊經常舉行龍舟賽,附近居民扶老攜幼,觀賽助威,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奪錦者巡河遊街,演戲慶賀。午時,穿紅戴綠的婦女從鳳河裡擔取 “午時水”,據說貯用一年不會腐臭並可治病;男人帶孩子到河裡洗澡,據說洗後一年不會生瘡毒。家家戶戶從河邊採摘回榕樹枝,插在家庭大門或視窗,謂“插青”,還有的在午時用艾葉薰蚊。據說薰後一年無蚊。中午客屬家家吃粽球、糍粑,尖米語區戶戶煎水糍色,福佬人人包菜餜。赤石端午古風,歌聲里迴蕩著歷史的音符。宋末元初,遼金犯邊,中原人民大舉南遷,粵東相對安定的環境及大量的谷地吸引了渴望安居樂業的流亡士兵與民眾,頓時潮惠兩府人口劇增,各有六、七萬之多。尤其是南宋末年,元兵攻陷臨安,數以十萬計的江、淮、閩、浙軍民從福州轉入廣東的潮、惠沿海諸府避難,地處楊桃嶺驛道西側的赤石地區地廣人稀,水源充沛,成為流亡群體的擇居點,一度建寨置村近兩百座,人口逾三萬,帶來了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奠定了赤石的民系基礎。天南地北的移民,帶來了原住地的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讓赤石成為民間藝術的聚寶盆。

地區方言

赤石有閩南語,客家話,占米話三大方言,全鎮通行閩南語,其中客家話分布於明熱、大安、新聯、瓦窯、洛坑等處,操占米話的居民主要集 中在 新聯管區,所在村落包括江頭、傅圍、下圍、橫坑、上城、下城、湯湖 、新厝林、角仔李 .黃京鋪 、碗窯、洋坑、水口、南華塘 .東圍、 松樹等處。

合作

深汕特別合作區行政區劃
行政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汕尾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政府駐地: 鵝埠鎮
參見: 廣東省鄉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內鏈變更內鏈變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