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結構

二元結構

二元結構是河流沉積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結構。洪水期河流斷面擴大,引起河漫灘洪水流速減小,洪水挾帶的細粒泥沙,覆蓋在河床沉積物上,形成下部為粗砂和礫石組成的河床沉積物,上部為細砂或黏土組成的河漫灘沉積物,構成下粗上細的沉積結構,叫“二元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元結構
  • 外文名:dualstructure
  • 解釋河流沉積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結構
  • 包含:戶籍、住宅、糧食供給
  • 提出者劉易斯
城鄉二元結構,概念,政府聲音,如何理解,缺陷,二元經濟結構,含義,特點,

城鄉二元結構

概念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一般是指以社會化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和以小生產為主要特點的農村經濟並存的經濟結構。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主要表現為:城市經濟以現代化的大工業生產為主,而農村經濟以典型的小農經濟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衛生和教育等基礎設施發達,而農村的基礎設施落後,城市的人均消費水平遠遠高於農村,相對於城市,農村人口眾多等。這種狀態既是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結構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這些國家相對貧困和落後的重要原因。開發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實現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的轉換。
二元結構
這是我國在社會結構上實行城市/鄉村二元分割的概括表達。又可稱為城鄉差別二元社會結構。“二元社會結構包括戶籍、住宅、糧食供給、副食品供應、教育、醫療、就業、保險、勞動保障、婚姻、徵兵等10餘種制度,成為判斷農民與市民階層的依據。”(據2004年2月26日《法制日報劉寧:《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立法建議》)
二元結構
改革開放後有的差距就明顯縮小,如糧食、副食品供應納入市場調節,其城鄉鴻溝並不大。但局部鴻溝的彌合併不等於總體鴻溝的消失。以戶籍屬地為先決條件的城鄉二元結構不但沒有消失,局部的差距甚至制度化了。如徵兵,城市兵可以安排就業,農村兵幾乎很少安排;如社會保障,城市階層大多數可以享有,但農村大多數人不享有。

政府聲音

2012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全國資源型城市與獨立工礦區可持續發展及棚戶區改造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快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推動獨立工礦區轉型,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三位一體”推進,著力破解城市內部二元結構難題,帶動內需擴大和就業增加,走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李克強指出,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是推進資源型城市及工礦區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解決城市“二元結構”矛盾的切入點。當前,收入分配是社會關注焦點,城鄉差距問題既普遍又突出,而城市二元結構中的高低收入差距往往更大,繁華的城市中心區與簡陋的棚戶區、工礦區並存,形成了明顯反差,資源枯竭城市困難民眾更多。

如何理解

1、城鄉之間的戶籍壁壘。1958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這標誌著中國以嚴格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為核心的戶口遷移制度的形成。在改革以後,暫住證制度既可以看做是這種城鄉壁壘存在的標誌,也可以看做是弱化這種壁壘的一種措施。
2、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國社會中的資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場來進行配置的。比如,教育和公共設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礎設施,幾乎完全是由國家財政投入的,而農村中的教育和設施,國家的投入則相當有限,有相當一部分要由農村自己來負擔。
3、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城鄉壁壘,事實上是將城鄉兩部分居民分成了兩種不同的社會身份。這兩種社會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別,從城鄉之間存在的事實上的不通婚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目前國家每年為城鎮居民提供上千億元的各類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失業、救濟、補助等),而農民生老病死傷殘幾乎沒有任何保障,農民還要上交鄉村統籌為五保戶、烈軍屬提供補助救濟。

缺陷

城鄉二元結構概念框架並不十分科學,它掩蓋了其他深刻的差距,如行政建制的差距,什麼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縣級市、縣的區分就意味著國民的“地域宿命”和成長空間的等級身份差別;還有沿海與內地、東部與中西部、中心城市與邊緣地區等差別都暗示了國民的“宿命”,都被城鄉二元結構這個詞簡單化了。在簡單化的情況下,以市民“天生”的一等公民優越感與農民“天生”的二等公民低落感簡單地區分了中國人:市民和農民,哪怕後者是某個市的農民,也只能叫農民,如上海農民。給人們造成的錯覺是中國人的精神似乎也可以簡單地用市民意識和農民意識來劃分,導致(某些)城裡人鄙視農民工,而農民工嫉恨城裡人;當然也會造成某些北京人、上海人之輩看不起外省人,因為前者認為他們才是真正“城裡人”,有一種國際大都市的精神優越感,後者不管怎樣都是“鄉下人”,哪怕你是長沙人。所以有人指出:“戶口不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資源享有權的確認”。
二元結構
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的實行是中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形成的直接原因。在計畫經濟體制和戶籍管理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國民經濟畸形發展,城鄉差距急劇擴大直至形成城鄉對立,形成了嚴重畸形的二元經濟結構。嚴格的計畫調節把農村與城市、農業與工業完全對立起來,人為地割斷了它們之間的有機聯繫,實行“農村農業、城市工業”。導致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別。在這些基礎之上,形成了我國的二元經濟結構

二元經濟結構

含義

二元經濟結構: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是指開發中國家現代化的工業和技術落後的傳統農業同時並存的經濟結構(傳統經濟與現代經濟並存)。
即在農業發展還比較落後的情況下,超前進行了工業化,優先建立了現代工業部門。我國目前即處於二元經濟結構狀態,農村剩餘勞動力長期得不到有效轉移,二元經濟特徵非常明顯,遲遲不能轉化為一元規模的個體生產變為集中的、大規模的社會生產的過程。主要表現在生產資料在使用上的社會化、生產過程的社會化以及為滿足社會的需要而生產。生產社會化是現代化大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的程度將越來越高!

特點

1、比較先進的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比其他部門高。
2、工業部門的高產出率使該部門的工資率明顯高於其他部門。
3、儘管工資率較高,但工業部門的資本報酬率相對較低。
4、工業部門的資本密集度高於其他部門,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工業部門有相近的生產設備。
5、城市中的高工資與大量失業並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