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灘涂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政治,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生態建設,交通運輸,高速公路,幹線公路,軌道交通,鐵路,歷史文化,慈谿方言,圍墾文化,移民文化,青瓷文化,民俗風情,宗教概況,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城市榮譽,工業基地,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據
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文物測定,慈谿縣境內早在8000多年前就已有先民活動。
夏、商、周時,按《禹貢》九州之說,今之慈谿,為
揚州之域。
春秋時,屬越國封地。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國並吳後,置句余城(後改稱句章,其址約在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赭山王家壩村)。
戰國時,楚滅越,屬楚國江東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以吳越之地設會稽郡,治在吳州(今江蘇蘇州),領縣二十六,句章為其一,治在城山渡句章城(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立劉賈為荊王,句章屬
荊國。
西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以賈無後,更以荊為吳國,句章又屬吳。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立汝南王劉非為江都王,句章、鄞、鄮均屬江都國會稽郡。
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06年),全國置十三州,句章屬揚州會稽郡。
漢成帝陽朔元年(前24年),會稽郡東部都尉徒治於鄞,不久又徒治於句章。
新莽天鳳元年(14年),劃全國為一百二十五郡,鄞縣改稱謹縣,鄮縣改稱海治縣,句章縣不改,三縣均屬會稽郡。
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會稽郡分為吳和會稽二郡,會稽郡治由吳縣遷治山陰縣,東部都尉也從句章遷治章安(今
臨海市)。
三國時,句章屬吳揚州會稽郡,直至兩晉南北朝,句章及鄞、鄮的區劃穩定不變,只統轄的州與國時有變化。
東晉隆安四年(400年),孫恩起義軍由海道入浹口(今鎮海口),攻破句章縣城,因此遷治於小溪(今海曙區鄞江鎮)。《嘉慶重修一統志》句章故城條記載:“(句章縣治)有二。一為漢縣,在慈谿縣界。一為晉縣,在今鄞縣南。晉隆安四年,孫恩作亂,劉牢之等討之,改築句章縣於小溪鎮,即此。”
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會稽郡,並鄞、鄮、餘姚三縣入句章,句章縣境擴大到今整個寧波市及舟山市區域,史稱“大句章”,縣治仍在小溪鎮(今
海曙區鄞江鎮)。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為鄞州、姚州,原鄞、鄮、句章縣地為鄞州,州治於
三江口,原餘姚縣地為姚州,句章之名遂廢。
唐武德七年(624年),廢姚州復為餘姚縣,隸越州。
唐武德八年(625年),廢鄞州復為鄮縣,屬越州。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縣為鄮、慈谿、奉化、翁山四縣,以地屬四明山區,設
明州以統之。舊句章城境為慈谿縣,縣治慈湖之南(今江北區
慈城鎮),慈谿縣名始於此時。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上林鄉、梅川鄉從明州慈谿縣劃至越州餘姚縣。
後梁開平三年(909年),設明州望海軍,轄鄞、慈谿、奉化、翁山、望海五縣,屬吳越國。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吳越降宋,置兩浙路,改明州望海軍為明州奉國軍,慈谿縣隸屬於
江南東道明州奉國軍。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歸宋,設縣如舊。
宋元豐年間(1080年-1082年),宋神宗分天下為23路。其中
兩浙路轄杭州、蘇州、潤州、常州、秀州、湖州、睦州、越州、明州、台州、溫州、處州、衢州、婺州十四州。明州下轄鄞、慈谿、奉化、象山、翁山、定海六縣。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復分兩浙路為兩浙東路、兩浙西路,慈谿縣屬明州,隸兩浙東路。
宋紹熙五年(1194年),寧宗即位,以明州為寧宗潛邸,年號為名,升明州為
慶元府,慈谿縣屬之。
宋慶元元年(1195年),改元慶元。
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此時慶元路統有奉化、昌國二州,鄞、慈谿、定海、象山四縣。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
浙東道宣慰司徙駐
慶元路,管轄慶元、衢州、婺州、紹興、溫州、台州、處州七路。慶元路轄鄞縣、象山縣、慈谿縣、定海縣、奉化州、昌國州。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年),
方國珍攻占慶元,自此以至明初,慶元、餘姚、台、溫為方國珍所據,設治於慶元。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降方國珍,改
慶元路為
明州府,隸浙江行中書省。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準
單仲友奏,避“明”國號諱,改明州府為
寧波府。
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慈谿縣失落官印,恐為歹徒拾得偽造公文,改慈谿縣為慈谿縣。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置浙江總督,設
寧紹台道,以寧波府為道台治所,慈谿縣隸屬寧波府。
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11月,太平軍李世賢部攻占寧波,曾一度改寧波府為寧波郡。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慈谿縣直屬浙江省軍政府。
民國3年(1914年),以清朝寧紹台道範圍置
會稽道,治所位於鄞縣縣城,轄鄞、慈谿、奉化、鎮海、象山、南田、定海、紹興、蕭山、諸暨、餘姚、上虞、嵊縣、新昌、臨海、黃岩、天台、仙居、寧海、溫嶺等20縣,慈谿縣屬會稽道。
民國16年(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廢道制,慈谿縣直屬浙江省政府。
民國21年(1932年),浙江省設第五特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統轄鄞、慈谿、鎮海、奉化、象山、南田、定海、上虞、餘姚、嵊縣、新昌、寧海等12個縣,專員公署駐鄞縣。
民國24年(1935年),改設第六行政督查區,轄鄞、慈谿、鎮海、奉化、象山、定海、南田、寧海八縣,專員公署駐鄞縣。
1941年4月19日,日寇侵占寧波,成立偽鄞縣鄉鎮聯合會。不久,成立偽寧波專員公署,轄鄞縣、慈谿、鎮海、奉化、象山、定海六個縣,偽鄞縣鄉鎮聯合會更名偽鄞縣縣政府。彼時寧海縣未淪陷,國民政府鄞縣縣政府退駐寧海縣辦公。
1945年8月,日寇投降,遷浙江省第六行政專員公署駐鄞縣,統轄鄞、慈谿、鎮海、奉化、寧海、象山、定海等七個縣。
1949年5月24日,慈谿縣治孝中鎮(1950年分孝東、孝西2鎮,1951年合併2鎮稱“慈城鎮”,即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解放。
1949年6月5日,寧波解放,設立寧波市,為省直屬市,原浙江省第六行政專署改稱為浙江省第二專區,統轄鄞縣、餘姚、慈谿、鎮海、奉化、定海、象山等七縣。同年11月,浙江省第二專區改稱
寧波專區,慈谿屬之。
1950年7月,庵東鹽區成立,寧波專區轄7縣1特區,新增特區即庵東鹽區。
1952年5月28日,庵東鹽區由寧波專區直屬改為劃歸餘姚縣屬。
1954年4月2日,庵東鹽區從餘姚縣屬改為寧波專區直屬。
1954年10月,為便於管理髮展農業生產,調整縣域,將慈谿、餘姚、鎮海三個縣重新劃區,新慈谿縣以慈谿、餘姚、鎮海三縣的北部產棉區為主要區域,成立以產棉區為主的新慈谿縣。
原慈谿縣的莊橋、駱駝、汶溪、河頭分別劃歸寧波市和鎮海縣,原慈谿縣的慈城、城東、半浦、洪塘、橫山、獅東、鞍山、裘墅、鄮力、洋墅、費市、靈陽、姜顏、赭山、黃山、雲湖、妙山、陸埠、丈亭、
河姆渡、三七市、大隱等鄉鎮劃至餘姚縣,慈谿縣治從
慈城鎮遷至原屬餘姚縣的
滸山鎮。
現慈谿境域由原慈谿、餘姚、鎮海三縣的北部組成,因此俗稱“三北”。
1956年11月20日,庵東鹽區由寧波專區直屬改為劃歸慈谿縣屬。
1956年,國務院公布《漢字簡化方案》,恢復“慈豀”為“慈谿”。
1960年10月,餘姚縣慈城人民公社(1958年9月建立時稱為東風人民公社)全域劃歸寧波市。
1979年10月,為解決水系方面的問題,將餘姚縣的龍南區劃歸慈谿縣,慈谿縣的泗門區劃歸餘姚縣。
198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寧波地區行政公署,將原寧波地區的鄞、慈谿、餘姚、奉化、寧海、象山六縣劃歸
寧波市管轄,實行市管縣體制,慈谿縣屬寧波市。
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寧波市成為
計畫單列市,慈谿屬之。
1988年10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慈谿縣建制,改設慈谿市(縣級),仍屬
寧波市,區、鄉(鎮)行政區劃不變。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6月,慈谿市轄5個街道、14個鎮,共294個村委會、25個居委會、80個社區。市人民政府駐白沙路街道三北大街655號。
| | |
| 三碰橋、上葉家、水南、東門、東山、東海、古塘、孫塘、光輝、陽明、寺山路、金山、金南、金東、鳴山、明珠、劍山、施山、南孫塘、滸西、灣底、樓家、新眉、虞波、虞家路 | |
| 雙和、白河、白果樹、白彭、梅林、望湖、群豐、濱河、白沙 | 二房、八字橋、三洞橋、上周塘、長春、白沙路、西華頭、宏堅、武陵橋、河角、輕紡、高河塘、隆興、新橫江、牆裡、潘余 |
| 上傅家、開發、西洋寺、團圈、園丁、青少年宮路、旦苑、擔山跟、城北、舒苑、金橋、界牌、科技路 | |
| | 二塘新、馬家路、史家、江東、百興、百兩、廟山、金堂、怡園、周塘東、周塘西、高王、聯興、新華、新界、新塘、漾山、潮塘 |
| | 二灶市、三群、三四灶、五塘新、四塘南、孫方、坎東、坎中、坎西、沈五、直塘 |
| | |
| 鳴鶴、澤山、沈師橋、城南、城隍廟、上橫街、衛東、衛西、衛 南、衛北 | 山海、南港、鳴興、施葉、王葉、五里、雙湖、白洋、杜岙、天妃宮、方家、東山頭、東營、蔣家橋、錦堂、新澤、福山、三塘頭、大岐山、小團浦、五洞閘、東橋頭、師東、沈師橋、洞橋、昭十三房、淹浦、塘下、杜家橋、上橫街、昌平、昌興、昌明、衛東、衛西、衛北、衛南、宓家橋、湖東、湖濱 |
| | |
| | 鶴鳳、長溪、巴里、厲家、葉家、戎家、陳家、洪魏、柴家、裘家、五姓點、東埠頭、古窯浦、任佳溪、周家段 |
| | 伏龍山、龍頭場、龍山所、西門外、鳳浦岙、海甸戎、東門外、邱王、金岙、山下、雙馬、田央、東渡、達蓬、施公山、徐福、筋竹、新聯、小施山、太平閘、王家路、楊高、方家河頭、黃楊岙、淞浦、新西、新東、潘岙 |
| | 二塘、下吳家路、萬安莊、萬壽寺、大古塘、雲城、雙樂、城中、湖塘新、路橋、新潮、新繆路、鎮東新、小安、三江口、天燈舍、長勝市、雙潭、勞家埭、周邵、建五、海江、登州街、十甲、天元、天潭、元甲、雙東、興柴、界塘、省塘頭、潭南、潭東、潭北、潭河 |
| 雙浦、越溪湖、越林湖、觀塘、世紀城、望海潮、水鷺灣、宏興、振東、元祥 | 馬中、元祥、江南、興陸、華興、宏興、虹橋、海星、橋南、珠江、振東、富民、新東、新建、新舟、三洋、海南、富北、下一灶、馬潭路、浦東、路灣、西三 |
| | 小橋頭、上林湖、五豐、五姓、毛三斗、豐潭、煙墩、潭河沿 |
| | 王家埭、石人山、龍舌、崗墩、宋家漕、倡隆、高家、乾炳、樟樹 |
| | 水雲浦、宏躍、林西、逍路沿、橋一、振興、破山、聯明、新園、福合院 |
| | 一灶、二灶、三灶、大灣、上蔡、四灶、勝東、勝西、勝南、勝山頭、鎮前 |
| | 子陵、大山、上劍山、馬堰、東上河、烏山、烏玉橋、石堰、龍南、龍泉、東畈、伍梅、孫家境、宜青橋、相士地、洋山崗、埋馬、秦堰、梅園、梅湖、彭南、彭橋、童岙 |
| | 大雲、大牌頭、雲海、長豐、寧豐、滄田、滄北、滄南、賢江、高興、墊橋 |
| | 六塘、四灶浦、相公殿、海運、崇勝、傅家路、傅福、健民 |
| | 上舍、下洋浦、五塘南、六甲、六塘南、雙慶浦、水湘、西街、老浦、余家路、洋龍、榮譽、高橋、浦沿、腰塘、新閘、黎明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慈谿市,隸屬於中國浙江省
寧波市,地處浙江省東部
寧紹平原、
杭州灣南岸,東、東南接寧波市鎮海區、江北區,西、西南連餘姚市,介於北緯30°02'~30°24'和東經121°02'~121°42'之間,為滬、杭、甬三角地區結合部。市境總面積1154平方千米(不含海域,未計入1954年後新成陸土地),海岸線北凸成弧形,長66千米(1986年圖版量標為77.56千米)。
地形地貌
慈谿市地勢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灘涂三級台階狀朝杭州灣展開。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千米,約占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千米,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地勢自西向東緩緩傾斜,西部地區北高南低,東部地區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為界分南北二部分,兩者面積之比為2:8。
南部近山平原成陸於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積物淤積而成,組成物質多為粘土及亞粘土,局部夾有泥炭。北部濱海平原,系900年以來新成陸土地,組成物質為亞粘土、亞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為凸入杭州灣的扇形三北淺灘,1986年圖版量標以理論基準面零米線計算,達433.5平方千米,灘涂沉積物以粉細砂和沙質泥等細顆粒物質為主,東部地區顆粒較粗。海岸帶升降有明顯的周期性,全岸線正繼續向北推移,土地資源在不斷增加中。
氣候
慈谿市處北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時數20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全年平均氣溫18.1℃,總降水量1643.1毫米,總日照時數1825.0小時。全年降水總天數135天,最長連續降水天數8天(11月28日-12月5日),最長連續降雨量115.1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44.2毫米(6月25日)。年內極端最高氣溫40.6℃(8月15日),年內極端最低氣溫-4.7℃,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9.6天。夏秋間多熱帶風暴。境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另有氣溫異常等。
土壤
慈谿市土壤為典型的組合型平原土壤,類型單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規則,土層深厚,肥力穩長,生產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質複雜,多屬水稻土,結構層次分明,稜柱狀結構發育,潛育性現象普遍,土層深厚、土質均細、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質地以重壤為主,丘陵區多為自然土壤,正逐步紅壤化中,有紅壤、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多石礫,粘粒含量高,質地為中壤至輕粘,酸性重,養分貧乏,保肥保水性能差。濱海平原地區,母質均為海積物,自海邊向內依次有鹽土、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顆粒勻細,質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可溶性鹽類,呈中性至微鹼性。七塘以南,多為中壤,耕層結構良好,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為新墾土地,成土歷史短,富含石灰質,土質中壤至輕壤,團粒結構發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水文
慈谿市雨量充足,但因人口眾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攔蓄能力弱,年人均水占有量僅578立方米,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24%,系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慈谿市內陸水域計61.75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有較長河道73條,長770千米,河床坡降平緩,平均水深1.2~1.4米。
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淞浦、古窯浦、淹浦、水雲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東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橫河、東橫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總長5400千米,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萬立方米。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湖庫13座,即鳳浦湖、靈湖、窯湖、長溪水庫、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及3座海塗水庫,僅有總庫容7653萬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5座、山塘154處,合計庫容185.5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貧乏,可開採淡水資源僅782萬立方米/年。
慈谿市海面居杭州灣主流隱蔽區,水層淺薄,海水鹹度低於外海,含沙量高且變幅大。海岸地貌形態變化和泥沙搬運的主動力為潮汐和潮流。潮汛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平均潮位2.1米,歷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杭州灣為中國潮差最大的海灣,灣頂潮差8.93米,慈谿市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黃山2.53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慈谿常見植物計169科89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銀杏、杜仲、鵝掌楸。國家三級保護植物2種:厚朴、四葉厚朴。
慈谿常見動物屬東洋界動物區系,陸水生動物資源豐富,脊椎動物292種,無脊椎動物種類繁多,昆蟲更是數不勝數。
礦產資源
慈谿己知的礦藏有燃料(天然氣)、金屬(銅礦、銀礦、多金屬礦)、非金屬(石英岩、石英、高嶺土)等8個礦種,計礦點、礦化點12處。
灘涂資源
慈谿市沿岸灘涂呈凸形伸向杭州灣,西部沖淤交替不夠穩定,中部灘涂資源條件好,東部較窄,按海岸線至理論基準面的灘涂面積為416.7平方千米,-1.87米高程線以上灘涂面積為366.7平方千米,0.13米高程線以上的灘涂面積達172.3平方千米,是中國長江口以南沿海最大的成片灘涂資源之一。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慈谿市常住人口1829488人。
截至2022年末,慈谿市擁有戶籍人口106.91萬人,其中市級98.13萬人。慈谿市戶籍人口中,城鎮、鄉村人口分別為79.20萬人和27.71萬人;男性、女性人口分別為52.18萬人和54.73萬人;18周歲以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分別為14.08萬人和31.7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5558人,其中男嬰2954人。戶籍人口出生率5.20‰,死亡率7.64‰。年末慈谿市擁有登記在冊流動人口123.03萬人,其中市級96.35萬人。 常住人口186.52萬人。
截至2023年末,慈谿市常住人口為187.2萬人,城鎮化率為81.1%。
經濟
綜述
2022年,慈谿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21.5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3%。
2023年,慈谿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9.4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0%,列寧波各縣(市、區)第3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17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1558.93億元,增長5.7%,其中工業增加值1433.98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1016.35億元,增長6.6%。三次產業之比為2.4:59.1:38.5。
2023年,慈谿市實現財政總收入393.76億元,增長8.2%;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1.71億元,增長8.3%,其中稅收收入197.87億元,增長20.7%;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4.35億元,增長1.4%。
2023年,慈谿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858元,增長5.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03元,增長4.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80元,增長6.4%。城鄉居民收入倍差1.53。
第一產業
2023年,慈谿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2.48億元,扣除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後,同比增長5.5%。其中,完成農業產值67.69億元,增長3.5%;牧業產值10.71億元,增長24.4%;漁業產值19.52億元,增長5.9%。
2023年,慈谿市糧食種植面積27.82萬畝,較上年略增長0.1%,實現產量9.87萬噸,增長3.0%。其中,早晚稻種植11.61萬畝,增長4.3%,實現產量5.30萬噸,增長6.0%。
2023年,慈谿市實現水產品總產量4.85萬噸,同比增長5.7%。其中,海水捕撈0.26萬元,下降7.1%;海水養殖2.17萬噸,增長13.3%;淡水養殖1.58萬噸,增長2.8%;淡水捕撈0.85萬噸,下降1.6%。
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慈谿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888.65億元,增長2.1%。支柱行業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實現產值1359.04億元,增長10.6%,占比27.8%;汽車製造業實現產值1314.69億元,增長1.9%,占比26.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產值405.70億元,下降0.4%,占比8.3%。增加值增長6.1%,增幅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4.9、2.1、0.3個百分點,其中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數字經濟核心、高端裝備、新能源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7%、14.5%、7.2%、7.1%、34.5%。實現利潤總額284.29億元,下降19.4%。
建築業
2022年,慈谿市275家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17.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省內建築業產值207.75億元,增長13.3%;慈谿市完成竣工產值106.51億元,增長15.3%;房屋施工面積2496.80萬平方米,增長12.9%。全年建築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6.4萬人。
第三產業
2023年,慈谿市服務業增加值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餐飲業,金融業和其他服務業分別增長11.5%、10.9%、11.1%、11.7%和2.8%,房地產業與上年持平。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恢復較好,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6.6%、19.2%。
2023年,慈谿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2.18億元,增長5.3%,增幅較前三季度下滑1.0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2.30億元,下降0.3%,限額以上網路零售額67.22億元,增長18.5%。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25.1%,增幅較前三季度提升2.3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銷售額增長27.7%,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0.3%。市級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16.3%,增幅較前三季度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銷售額增長20.0%,零售業銷售額增長9.8%。
2022年,慈谿市共有證券營業部22家。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額1.83萬億元,比上年減少12.2%,累計境內上市公司為11家。2022年,慈谿市共有保險機構39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54.22億元,比上年增長23.1%。全年保險業共支付各類賠款、給付18.92億元,增長1.6%。
政治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22年,慈谿市專利授權17436件,其中發明專利1895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15.52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市級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60.98億元,下降1.5%。全年市級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33家,新認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468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90家(第一批),年末有效高新技術企業數662家;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14家、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7個項目獲得寧波市重點研發計畫立項,19個產品列入寧波市重點自主創新產品目錄。我市通過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驗收,成為寧波唯一入選縣(市、區)。
教育事業
2022年,慈谿市本學年擁有普通高中15所,職業高中5所,國中49所,國小74所,幼稚園172所。普通中學專任教師4693人,職業中學專任教師790人,國小專任教師5637人,幼稚園專任教師4385人。本學年普通高中在校生1.79萬人,職業高中在校生1.33萬人,國中在校生3.66萬人,國小在校生10.27萬人,幼稚園在園兒童5.33萬人。慈谿市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100%,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各類學校比例99.93%。
文化事業
2022年,慈谿市開展“四百文化”等活動400餘場,送戲下鄉430場,公益電影5598場。年度公共文化服務總體滿意度名列全省第12位。新增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個,入選省級非遺工坊(創建)名單3家。《聽瓷》入選首批省級公共文化國際交流項目。設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潮塘江沉船保護基地,上林湖後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入選全國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新時代浙江考古十大發現,成立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慈谿考古工作站、浙江省文物鑑定(古陶瓷)培訓基地(慈谿上林湖)。
體育事業
2022年,慈谿市開展全民健身活動500餘場次,“一人一技”等科學健身指導38期,受益民眾逾96萬人次。完成百姓健身房等寧波民生實事項目16個,完成“環浙步道”慈谿段73公里標識系統安裝,落實新建小區體育設施配建項目4個。市體育館通過省公共場館服務大提升評估。截至年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平方米以上,國民體質合格率達94.5%。新增重點項目訓練點校1家,設立市級游泳訓練基地1家,慈谿籍運動員馮思璇奪得2022射擊世錦賽青年組團體金牌並破世界青年紀錄。
醫療衛生
2022年,慈谿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27家,比上年增加22家,其中醫院2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2家,衛生院13家,村衛生室432家,門診部76家,診所、醫務室229家,婦幼保健院1家。年末慈谿市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400人,比上年增加128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318人,註冊護士5076人,分別增加634人、574人。年末慈谿市醫療機構實有床位7098張,比上年增加448張。全年總診療人次1860.6萬人次,下降0.1%,其中急診124.4萬人次,下降3.1%。基層就診率保持在70%以上。
勞動就業
2022年,慈谿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5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4902人、困難人員再就業8936人。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410萬元,新增創業實體2.48萬家。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17%。
社會保障
2022年,慈谿市戶籍養老保險參保率98.97%,職工養老參保人數80.77萬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26.54萬人,被征地養老保障參保人數7.58萬人。全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1.62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5.73萬人,基本實現社會保障人員全覆蓋。
截至2022年末,慈谿市有低保家庭7588戶,總計9724人。全年共發放低保資金1.29億元。2022年7月1日起,低保標準由原每人每月1005元調整為1181元。發放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價格補貼1427萬元,受惠人數累計達11萬人次。慈谿市17家養老機構、82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都與醫療機構簽訂醫療合作協定,醫養結合率達到100%。慈谿市共有3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4家,5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家。
生態建設
2022年,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04天,比例為83.3%,無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除O3以外,PM2.5、PM10、SO2、NO2、CO五項監測指標年均值均達到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城區降塵年均值2.6噸/平方千米·30天,達到省定標準(5噸/平方千米·30天)。城區降水pH範圍4.93-6.95,平均值5.86,酸雨率16.4%,由輕酸雨區轉為非酸雨區。慈谿市9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良好,各監測指標全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達標率100%。
交通運輸
高速公路
幹線公路
老329國道:老329國道自杭州經蕭山、紹興、曹娥、滸山、寧波至舟山沈家門,全長298千米。慈谿境內段滸山城西至鎮海澥浦東西向橫貫全境。
329國道(東海大道、中橫線):
中橫線西起周巷鎮繆路村,東至龍山鎮與329國道相連線,沿線途經長河、周巷、宗漢、滸山、坎墩、逍林、橋頭、附海、觀海衛、掌起、范市、三北等11個鎮(街道),全長44.4千米。
勝陸公路:慈谿勝山至餘姚陸埠公路(勝山—橫河段)是慈谿市的首條城市高架快速路,北起自瀋海高速新浦互通,終於前應路,全長14.659千米。
軌道交通
鐵路
歷史文化
慈谿方言
慈谿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吳語是漢語中歷史悠久的方言,其祖語可追溯到春秋時期,主要通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和江西上饒地區,習慣上俗稱“江南話”、“江浙話”,使用人口將近8000萬,在中國方言中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
《慈谿縣誌》對吳方言在慈谿市的源流與分布有專門的記載:吳方言有5個次方言,慈谿方言屬吳方言太湖片。吳方言太湖片又分6個小片,慈谿處古越州與古明州交會之區,慈谿方言占2個小片:東部觀海衛及以東原慈北、鎮北部分,古屬明州(寧波府),為吳語區太湖片明州(甬江)小片;橋頭及以西原姚北部分,古屬越州(會稽府),屬吳語區太湖片臨紹小片。
此外,觀海衛鎮內有一小塊地區居民在家說閩東語,當地人俗稱
“燕話”,對外則用慈谿方言,是600餘年前觀海衛初建衛時,與建寧衛(現福建霞浦縣)對調之衛卒後裔。初時衛內門衛森嚴,當系一方言島。其後漸與當地居民通婚,清初廢衛所事,子孫便長居其地。這樣,他們在外用當地方言,在家仍用閩語。
圍墾文化
慈谿圍海造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以前,有文字記載的大規模築塘則始於宋慶曆七年(1047)間始建的大古塘,全長80千米,經歷340年完成,工程十分浩大。
此後的600多年中,人民陸續修建新塘、八塘、九塘、十塘,有的地段已修築至十一塘,海岸線也隨之北移。慈谿人民築起巍巍480千米的新舊海塘,圍墾出664平方千米土地,滄海終成桑田。
移民文化
早期的慈谿人多聚居在沿山一帶,隨著海塘的修筑北移東遷。同時鄰近地區和外省人口也逐漸遷入,移民至此生產生活。明洪武年間,曾調福建富寧衛軍5000餘人戍守慈谿並留居,今觀海衛城一帶居民多為其後裔。
據記載,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和水手、百工等近五千人東渡日本,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其渡口就位於如今慈谿境內的鳳浦岙村。
慈谿最早的人口記載自宋代始,慈谿縣統計人口156380人,清同治九年,人口249225人,1954年縣境調整後,總人口521706人,2004年底慈谿市戶籍人口100.8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慈谿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又湧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2004年底統計,慈谿市登記外來人口達57萬餘人。沿承千年的大量外來人口遷入,成就了慈谿人民的移民文化。
青瓷文化
慈谿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之一,青瓷的燒制時間上始於漢,下終於宋。自晚唐至北宋的近兩個世紀裡,興盛不衰,成為名副其實的唐宋瓷都。唐朝陸龜蒙贊曰“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慈谿也是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點。以上林湖青瓷為代表的越窯珍品,在唐代與金銀器、寶器、絲綢並列為四大珍寶。從明州港出發穿越茫茫大海抵達斯里蘭卡、印度等,最遠的到達西班牙。
2001年8月,慈谿上林湖越窯青瓷有限公司恢復了中斷千年的青瓷生產,成功仿製了雞首壺、八棱瓶、香爐、三腳蟾蜍等精品。同時還研製試燒出了能演奏美妙樂曲的系列青瓷樂器——越甌、仿編鐘,並隨著慈谿民族樂團出訪法國,為世界送去中國的歷史文化瑰寶。
民俗風情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慈谿,人們卻普遍這個節日叫“冬紅節”,而不叫端午節。
有關冬紅節的民間俗語:一、冬紅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二、冬紅楊梅掛籃頭,夏至楊梅滿山紅。三、啦螄蛤蟆(癩蛤蟆)避冬紅。四、吃過冬紅粽,還要凍三凍。
慈谿市從1989年開始舉辦第一屆楊梅節,楊梅節“以梅為媒、文化助興、經濟結果”,不僅成為慈谿市的一大節慶盛典,也吸引著來自中國各地和海外的客人。作為中國的楊梅原產地,楊梅採摘游是慈谿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之一。
宗教概況
慈谿市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宗教,有佛教協會、天主教愛國會、基督教協會和基督教
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四個市級宗教團體。截至2012年,慈谿市共有宗教活動活動場所89處,其中佛教寺庵20處,天主教堂24處,基督教堂45處。
地方特產
類型 | 相關特產 | 代表圖片 |
---|
美食小吃 | 楊梅、坎墩肉骨頭粥、長河包子、涼凍梅糕、千層包、范市年糕、清燉莧菜梗、三北豆酥糖、三北椒鹽片、三北雞油餡湯糰、三北鹽炒豆、范市年糕餃、三鮮頭湯、逍林黃橋燒餅、彭橋麻花、鳴鶴臭豆腐、滸山西門羊肉豆漿、范市蘭花香乾、白沙老街肉餅子面、桂花松仁糕、橫河橋頭牛尾、甜酒楊梅、周巷紅燒肉、橫河大山本雞、沈師橋寸管糖麥冬和水糖球。 | |
---|
越窯瓷器 | 青瓷堆塑罐(西晉)、青瓷鏤孔罐(西晉)、青瓷蛙形尊(東晉)、青瓷雞首壺(南朝)、青瓷墓誌罐(唐代)、青瓷龍紋罌(唐代)、青瓷水盂(唐代)、荷花紋粉盒(唐代)、青瓷執壺(五代)、牡丹紋粉盒(北宋)、三足蟾蜍水盂(北宋)。 | |
---|
工藝作品 | 橫河剪紙、慈谿民間畫、長河草帽、天元古舊家具、三北繡品、越窯青瓷仿製品。 | |
---|
農產產品 | 慈谿大白蠶、新浦葡萄、三北雪裡蕻、杭州灣榨菜、坎墩大頭菜、長河綠花菜、崇壽辣椒、海地西瓜、天元拉絨、長河鐵包甘蘭、甜葉菊、慈谿蜂蜜、慈谿棉花、新浦絲瓜絡、崇壽麥冬、橫河草莓。 | |
---|
海鮮產品 | 沿海鰻苗、梭子蟹、龍山蚶子、海瓜子、沙蟹、海塗蟶子、龍山蛤蜊、龍山黃泥螺、慈谿對蝦、後海鯔魚、三北彈塗魚、慈谿海蜇、趕潮掝菜、庵東食鹽、庵東青蟹、杭州灣丈魚。 | |
---|
林間產品 | 古窯浦水蜜桃、慈谿樟樹、慈谿月季花、鳴鶴雷竹筍、龍南茶葉、范市板栗、獼猴桃、潤昌蜜梨、荸薺種楊梅。 | |
---|
淡水產品 | 匡堰河蟹、慈谿本江鱉、里河黃鱔、慈谿河鰻、青魚、鰱魚、鱅魚、黑魚。 | |
---|
副食產品 | 三北筍乾菜、周巷醬油、東埠頭年糕、宋家漕香乾、恆康炒貨、徐龍烤鰻、天元牌黃酒、“卡依之”食品、鳴鶴白酒。 | |
---|
風景名勝
參考資料來源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城市榮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縣域網路形象排行榜(2013)暨縣(區、市)級政府網路履職績效排行榜”十佳縣市獎 |
| | |
| | |
| |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
2020年12月,社科院發布《全國 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慈谿排名第9 | 2021年7月,入選浙江首批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首批試點名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選“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13位 |
| | |
| | |
| | 2020年1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綜合實力百強榜” |
| | |
| | |
| | |
入選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 | | |
| | |
| | 2022年5月,《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位列全國第4名 |
| | |
| | 2022年7月,入選賽迪《2022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位列百強縣第6名。 |
| 2022年8月,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4。 | 2022年8月,全國20個縣(市)入選“2021年工業網際網路推動數位化創新領先縣(市)”榜單,慈谿名列全國第四、浙江第一。 |
2022年8月,通過 科技部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驗收。 | 2022年11月,《經濟日報》發布《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慈谿入選“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6位。 | 2022年12月,獲得“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 |
2022年11月,入選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2),排名第2。 | 2022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6。 | 2023年5月,入選壹城智庫“2023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5。 |
2023年7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縣,排名第7。 | 2023年7月,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2023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27。 | 2023年9月,入選“新華指數·高質量發展百強縣(2023)”,排名第5。 |
2023年11月,入選賽迪顧問“2023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排名第4。 |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6。 |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稷夏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10。 |
2023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5。 | 2023年12月,入選競爭力智庫“2023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第5。 | |
工業基地
友好城市
1996年,與美國的貝克斯菲爾德市締結友好城市協定。
2019年4月20號,與韓國大邱廣域市壽城區締結友好城市協定。
2004年5月14日,邛崍市簽訂締結友好城市協定。
2009年11月11日,與重慶市南川區締結友好城市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