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星山
- 外文名:Guest star mountain
- 又名:陳山
- 出處:餘姚縣誌
- 地址:浙江省慈谿市
得名由來,客星山古蹟,隱秘的窯藏,
得名由來
相傳嚴子陵與劉秀曾是同窗至交。後者做了東漢開國皇帝後,便把嚴請到洛陽,優禮有加,殷勤款待。夜間,兩人同在御榻上抵足而眠。嚴在熟睡中竟把腳擱在劉秀的肚皮上。次日,值班官員急奏,說夜觀星象看到有顆客星沖犯帝座。這就是“客星”之名的由來。 客星山,突兀挺拔,山色蔥蘢。近山處,陳山古村,曲曲小河,蘆葦蒼蒼,嵐光水色,倒影如畫。“身將客星隱,心與白雲閒”(李白詩),當年嚴子陵,謝絕劉秀的再三挽留,棄富貴名利如敝履,隱居富春,死後歸葬在故里陳山上,可謂“高山無古今,大江日東流,人物浪淘盡,英名至今留”。元侍講學士黃溍曾著《陳山晚泊》詩:“一柱孤撐香靄間,人言此是客星山。流風百世今誰繼,應詔諸賢故未還。荒冢草衰迂石路,高霽月滿閉松關。窮年漫跡蒼江上,及此維舟獨厚顏。”
陳山上,南瞰餘姚,北覽慈谿,晴煙鋪錦,稻香萬頃。山高石怪水泠泠,嚴子陵墓在陳山嶺北側下50米處。三尺孤丘,一堆黃土,讓人頓發懷古思幽之情。墓四周,原有石羊、石虎,現已毀,今尚有明正德八年(1513年)所立“漢徵士嚴光墓”碑石一塊(現存慈谿市博物館),鐫“何處是漢家高土,此間有天子故人”聯語的方形石柱兩條。墓左邊,南宋時建有“高閣”和“高節書院”,“高風千古成陳跡,惟有荒祠繞翠屏”,建築物在歷史的風雨中湮沒了。1937年,鄉人在客星山復建了高風亭,惜毀於“文革”期間,客星山上,還有石翁仲等歷史陳跡,山下有嚴陵塢、華清泉。
客星山北有大河,古稱大浦(又稱東江),屬姚江支流,今名東橫河。橫河江上有一座石橋,叫客星橋,又稱安山橋,橋建於宋淳熙七年,元、明時幾經修建。清同治三年修成拱形橋,一孔,跨徑8.5米,全長22.5米,寬3.6米,橋欄上有“客星古渡”四字,此橋氣勢比七星橋還大,可謂東橫河上第一橋,已毀壞了。
宋代孫應時曾撰《客星橋記》:“自漢建武以來千餘年,嚴先生之高風,激越宇宙,天下尊之,無異辭。先生吾餘姚人也,晚耕於富春山,富春析而為桐廬,釣台屬焉。自文正范公建祠而記之,釣台之名大顯,崖石草木,得以衣被風采,發紓精神,傳繪於天下,其邦人尤以為榮。而吾邑之地靈人傑,世反不傳非闕歟。土俗所記,吾邑少東,江瀨粼粼,潮汐上下常有聲,是為子陵灘,意者其初之釣游處也。東北十里有奇峰,曰陳山,拔立千仞,秀表一方。而叢石隆起在山之陰,據峻陘,俯長川,以望東海,是為嚴先生墓,意者嘗家是山而歸葬也。傍又有山,曰嚴公山。有古叢祠,曰先生廟。其應史占如此,豈誣也哉……陳山臨大浦,民橋其上,舊壞。淳熙十年,僧清式大改作,甓石如虹,袤百有五十尺,石欄翼之甚裝,六年乃成。里人相命,亦曰:‘客星橋’。……”
客星古渡原是一個渡船埠頭,遺址在今客星橋東首不遠處,建客星橋後,渡廢。傳說當年嚴子陵拒絕光武帝劉秀封官,從洛陽回老家,到餘姚後改乘小船在此古渡上岸,反穿釘靴上陳山,後隱居桐廬富春。在客星橋東,舊稱子陵灘,系嚴子陵垂釣處。
客星山古蹟
在客星山有不少古蹟。山腳有華清泉,民國《滬杭甬鐵路沿線名勝》一書載:“山半有泉,名華清泉,也稱旋井。宋元豐中楊景謨顧臨同游,酌泉賦詩於此。”清邵以發曾作《詠華清泉》詩:“客星山高刺天上,可觀海下有清泉,泉中星月如聯珠,珠光倒影高人居……清泉清且華,淵寒足洗耳。”華清泉又名華井泉,清呂迪在《客星懷古》詩中曾提到:“欲知亮節清風在,華井泉留萬古馨。”足見華清泉之名聲。華清泉現存,為一米見方圓形石井,井水清澈,有小魚游。後在此泉下引水鑿池,現為一井一池狀,傳滬杭等地常有人來此取水飲。
“自華清泉左數百步,又躍而上登,複數百步,崗平龍合,左顧右旋,東望山凹處,如吻仰張狀,凹外隱隱見海,其地為嚴光墓所。”據史料記載:“嚴光年八十卒於家,漢光武帝聞後傷惜之,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葬客星山麓。”南宋丞相州人史浩曾作詩《吊嚴先生墓》:“玉匣蛟龍已草萊,一邱馬鬣尚封培,雲台若也標名姓,千古誰知有釣台。”明吏部郎中袁宏道也有《嚴陵》詩一首:“溪深六七尋,山高四五里,縱有百尺釣,豈能到潭底。”
歲月流逝,漢時碑石陵墓,早已蕩然無存。唐顧況(貞元年間)所篆“漢嚴光墓”碑,至南宋乾道間已殘缺不全,乾道7年(1171)在嚴子陵墓右側建嚴公祠。史浩知紹興府時,曾新築墓道。明正德8年(1513)紹興同知屈銓立碑,鐫“漢徵士嚴光之墓”或為“漢徵士嚴公墓”,墓前置有石羊,豎有石柱一對。明萬曆32年(1604)由浙江按察司重修子陵墓和嚴子陵祠,1919年嚴師愈對陵墓又一次進行修葺,並增建墓表,以資景仰。此後數十年間,戰爭頻繁,墓又毀,至1960年,墓地尚有石碑5塊,刻有楹聯的石牌坊柱子還立於其上,“文革”其間,這些遺存除一塊書有“漢徵士嚴公墓”的明代墓碑(現存於慈谿博物館)和半塊清代餘姚府鐫立的禁上樵牧石碑外,其餘都被生產隊建倉庫、造機埠時毀壞以作石料。
子陵墓所在的楊梅崗,自山頂至山腰處,近代還發現有戰國至晉代的大型古墓葬群。
隱秘的窯藏
清鹹豐二年(1852年)的一天,客星山下的一位村民在山裡取土,無意中挖到了一塊較為平整的石料。他將挖到的石料運到自家院子並洗淨,發現竟是一塊有字的石碑。人們對字是尊重的,對有字的石碑自然不敢怠慢。從山中挖來的有字石碑,該怎么處置呢?訊息在村里傳開了。當地諸生宋仁知道後,轉告對金石有研究的當地富紳周世熊前來辨識。碑石長方,高九十一厘米,寬四五厘米,碑額已佚,四周破損。正面文字有界框,框分左右兩列。全碑通計兩百十七字,字畫渾厚遒勁,書體介於篆隸之間。碑文首行“三老諱通”。周世熊是識貨的,暗暗吃驚,這寶物罕見,便商量著運到了他家。周世熊對石碑的態度可以用“尊崇”來形容:“卜日設祭,移置山館,建竹亭覆之。”鹹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來了。樸實的太平軍士兵不是很文氣,解決吃飯問題最為緊要。他們將那塊石碑與周世熊的其他藏品放倒,壘作灶台。
周世熊看著心疼,卻不敢言語。幸好,石碑並無大恙,只是“石受熏灼,左側黔黑”,文字未受損傷。周世熊覺得,“先賢遺蹟,賴以不墜”,此乃天意。周世熊認為好東西要與同道分享,將石碑拓片贈送友人。一傳十,十傳百,此碑在金石界廣為人知。許多專業人士根據拓片開展了研究與探討,發現此碑價值連城。時光荏苒,此碑在周家一留就是一個甲子有餘。1919年,此碑離開了周家,離開了餘姚,此後差一點離開了中國。有國內的古董商於1919年從周家買走此碑。1921年,有日本古董商意欲購買此碑。中國的文化人由此發起了一場護寶運動,他們異口同聲:“古物不應外流。”
關於此事,吳昌碩曾著墨記述。其實,在上世紀20年代初,中國的文化人就已套用“眾籌”這種新模式了。當時,西泠印社布告同仁:“醵金贖之。”大半個月,就有65人出資贖碑,餘款用於建造護藏此碑的石室。這塊石碑,就是“漢三老碑”,被稱為“浙江第一碑”,現鎖在西湖孤山西泠印社的石室里。當年,那么多文化人全力守護的珍貴石碑,就出自餘姚的客星山。回望客星山,再度刮目相看。如果嚴子陵的形象使客星山在精神彰顯上有“3D”效果,那么漢三老碑使客星山在文化坐標上有“4D”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