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鎮

鄞江鎮

鄞江鎮,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轄鎮,位於四明山脈東麓,距寧波二十五公里,轄區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下轄十二個自然村,一個居民會。其中鎮區面積五點六平方公里,人口近三萬。

鄞江鎮是上通四明山,外通三江口的貿易中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浙東著名重鎮,素有“四明首鎮”之稱。原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轄鎮,2016年10月,劃歸海曙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鄞江鎮
  • 別名:四明首鎮、寧波之根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 電話區號:0574
  • 郵政區碼:315100
  • 地理位置:四明山脈東麓,距寧波二十五公里
  • 面積:62平方公里
  • 人口:23163人(2015年)
  • 方言:寧波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它山堰、它山廟、南北宕、古樹群、斷坑岩等34處旅遊資源點
  • 車牌代碼:浙B
鄉鎮概況,區域概況,公交情況,歷史沿革,變遷,第一次變遷,第二次變遷,第三次變遷,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旅遊資源,它山堰,澄浪潭,鄞江廟會,

鄉鎮概況

鄞江鎮上通四明山,外通三江口的貿易中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浙東著名重鎮,素有“四明首鎮”之稱。東晉隆安五年,劉裕遷句章縣城,於鄞江之濱建造新縣城,即今鄞江鎮為縣治之始,其地在鄞東村土名古城畈一帶。唐武德四年(公元738年)置明州,州治、縣治均設小溪,為州屬大鎮。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鄮縣縣治移至寧波三江口,而州治未遷。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鄮縣還治小溪,而州治遷入寧波三江口,爾後小溪鎮改稱光溪鎮。五代初期(公元909年)縣治亦遷至三江口。小溪鎮在歷史上作為縣治,州治時間長達600餘年,作為浙東地區的重鎮、大鎮,對溝通山區和平原的物資交流,繁榮浙東經濟,發揮著重要的集散作用。故鄞江鎮有小溪鄞江橋的稱謂
鄞江鎮鄞江鎮

區域概況

鄞江鎮原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轄鎮。2016年10月,劃歸海曙區。位於四明山東麓,屬鄞西平原西部邊緣大鎮,千年歷史文化名鎮,距寧波市中心25公里。東接洞橋鎮、古林鎮,西鄰章水鎮龍觀鄉,南連奉化江口、蕭王廟,北依橫街鎮。東西寬5公里,南北長10公里。甬金高速公路擦肩而過,區道荷梁公路穿越鎮心,鄞橫公路及盧鄞支線直貫南北,離寧波櫟社機場及杭甬高速公路幾分鐘路程
鄞江鎮
全鎮行政區域95879畝,面積為63.9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000年底全鎮總人口2639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737人,鎮區15380人,鎮內外來暫住人口4217人。全鎮共有耕地面積19909.4畝,山林面積66772畝,農林牧副漁業機械總動力12538千瓦

公交情況

鄞江鎮主要公交線路有607、608、616、617、619、627、634、637、638、641、661等。

歷史沿革

中華民族幅地廣大,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東南沿海一帶滿目荒蕪,稱九夷,浙東地方稱“東夷”。東海邊的寧波,古稱“堇邑”之地。據考證:“堇”乃黃土二字之縮寫,堇邑二字合稱為鄞。
又相傳,秦朝始皇帝為擴大疆域,命手下大將,名王鄞,執打神鞭驅山填海,在東海里丟了性命,屍體隨著潮漲漂浮到鄞縣鄞江來,以後就永遠葬在鄞江的水底了。故鄞江和鄞縣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王鄞,這也屬於“齊東野人之談”,姑且聽之罷了。明朝黃宗羲《四明山志》卷五行《丹山畫泳》:
秦皇神將有王鄞,
驅山塞海溺其身;
葬於水底不填築,
號作鄞江今見存。
按此據,則浙江省之鄞縣鄞江,皆因王鄞也,自是傳說之時附會無疑。
東晉隆安四年,即公元400年,東晉大將劉裕(後為南朝宋武帝),戍守句章。時縣城地址在慈城南方,岐陽北邊的近山渡附近。
東晉隆安五年,劉裕決定遷移句章縣城,著令堪輿術道士擇選地址。數月後,句章縣境內,按四明山峰脈走勢,以龍鸛為脈絡,依獅鳳為屏障(鄞江橋東面的獅子山和鳳凰山),采龜蛇為靈氣(光溪村的烏龜山和懸慈村的蛇山,龜證長壽,蛇呈龍像),點官池為晶珠。分兩溪為經緯,瀕鳥山(即鳳凰山)為伴,鄞江之濱,與響岩隔江相望的風水寶地,建造新縣城,即今鄞江鎮為縣治之始,其地在鄞東村土名古城畈一帶。
隋朝時合鄞縣、鄮縣、餘姚三縣為句章,縣治沿襲仍設在小溪鎮,因鎮西隅有山曰它山故史藉又稱小溪鎮為它山鎮。
唐武德四年,公元738年,置明州,州治、縣治均設小溪,為州屬大鎮。
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鄮縣縣治移至寧波三江口,而州治未遷。
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鄮縣還治小溪,而州治遷入寧波三江口,爾後小溪鎮改稱光溪鎮。
五代初期,公元909年,縣治亦遷至三江口。
小溪鎮在歷史上作為縣治,州治時間長達600餘年,作為浙東地區的重鎮、大鎮,對溝通山區和平原的物資交流,繁榮浙東經濟,發揮著重要的集散作用。故鄞江鎮有小溪鄞江橋的稱謂。
宋時,寧波屬慶元路、鄞江鎮屬縣內第三十五都第二圖。
明洪武三年,改慶元路為寧波府。
清時改鄞江鎮為通遠鄉。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改名鄞江鎮。
由於歷史的沿革與變遷,東晉隆安年間鄞江鎮的句章縣城,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其原來的舊址,可能由於水災和其它原因,只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名稱――古城畈,現浙東啤酒廠附近。
隋唐時期,小溪鎮再次隆興。
隋朝前,古代行政編制設為郡、縣、亭、里四級。各里設伍,即五戶人家設伍長,十伍為里,設里正,相當於解放前的保甲制。十里以上設亭,即相當於現在的鄉鎮級,其官置設亭長;十亭以上設縣,萬戶以下為小縣,其長官稱縣長,萬戶以上為中縣,二萬戶以上為大縣,中縣和大縣長官稱縣令。大、中、小三縣其管制均為知縣。
前唐時,浙江省設兩浙路,省南部與福建交界處稱閩浙路,其官置為浙東路節度使和浙西路節度使。其官衙分別設在金華和會稽二地。浙東路在鄞江設小溪鎮,後改名為光溪鎮,唐朝的鎮和現在的建置鎮不一樣,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是一個部隊編制。浙東路節度使下設十九鎮,每鎮人馬其數不等,一般約千餘人,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旅團級,節度使管轄部隊約三萬人左右。由於軍隊的屯紮,要適應其上千人的生活軍需給養,圍繞光溪鎮數十里的人民,以生活求利為主要目的,生息地點逐漸向光溪鎮靠攏,形成了一個個較大的集市,繼而形成了現在的城鎮。

變遷

自唐以來,鄞江橋經過了三此大的變遷:

第一次變遷

唐時,光溪鎮曾設定明州府州治衙門。鄮縣縣治衙門。其城郭轄區主要範圍:
東接馬湖,包括社田裡、孫家、後河弄、又稱眠牛弄,百梁橋蕙江一帶。
鄞江鎮鄞江鎮
南接北坑嶺和奉化相鄰,包括木坑、梁家集一帶。
西至金陸田廠,前後朱家和龍鸛隔山相望,包括王家潭,應家,蛇山里等。
北面接連大德會前的大德橋,即現已拆除的鄞江橋前身,其原址在鄞江南大橋橋址。
當時大德橋是木橋,用樹木支撐,上用竹棚埔面,應而常受洪水侵襲,時有毀壞。鄞縣西鄉的樟村、龍鸛、梅園、蜃蛟、洞橋等地鄉民百姓,經過店弄,過孫家橋,經夏朱家,再過大德橋向縣城趕集。所以稱光溪鎮為縣市,即全縣的市集,縣市約四千餘人,最大的姓史依次是梁、王、陳、應姓族,其它孫、葛、劉是小姓,鮑姓後遷入。由於社會、歷史、天災等諸多原因,中間隔雜著各個姓族複雜的盛衰史,據古人所傳,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第二次變遷

鄞江鎮的第二次變遷:由於社會、歷史、天災等諸多原因,唐中葉明州府逐漸由懸慈遷移到現在的光溪村(土名大石板墩),柿子樹下,石佛亭,金家車頭一帶;其姓氏大族為乾姓和白姓。鄮縣縣治衙門大約設在古小溪橋(土名後甩龍橋,現址四明東路汽車橋址)以東130餘步,衙門朝南,街寬丈余,長止十數丈,街至盡頭往西為大興巷,是市集的主要交易場所。往東二箭之地即為校場,時稱馬家營,駐紮浙東路光溪鎮千餘軍馬,現工農橋、老車站、鑊廠、廟基弄、小六穀墳地附近。
唐朝中期,原明州城基本已廢棄,梁家周圍還有百餘戶人家的小集市,稱梁家集。現鎮政府後面樊家嶺墩也有近百戶人家的小集市,稱樊家集,除縣治衙前街和大興巷外,梁家集和樊家集是轄區的兩個較大的集市。
唐朝後期,鄞江人民的銀根來源,是以石宕開採出口為主要產業,其次是蠶桑與貝母。光溪塘石質料盛譽浙東,據記載,三江口明州城建城所用石料都出於光溪塘,其址大約在光溪村西北方向二華里處的王家山,孝子岙裡面,舊廣德湖(現稱湖西畈)西端八腳亭是縣治石料運輸的最大碼頭。自唐末以來,浙東地方所有的石刻、雕塑、花卉、石翁仲、石獸等所用石料多出於光溪塘和梅園塘。
其它產業還有窯磁、草蓆、竹器等。
唐朝中後期,鄞江的交通運輸以水路為主,光溪鎮有得天獨厚的三條水系,作為交通動脈。小溪港是鄞江橋通向寧波及鄰縣的主要上河水系,並因古小溪橋而得名。光溪塘盛產石料,必經廣德湖出小溪港,運往浙東各地,相傳唐初大將尉遲恭督民夫建築明州城及唐中葉建造的天封塔,其石料均出於鄞江鎮廣德湖西面的光溪塘,也有相傳上海外灘的高層建築的石料也出於光溪塘。
自隋朝以後,這一時期是鄞江橋的鼎盛時期。歷經隋唐五代宋元明五個皇朝,幾經兵火,時間長達500餘年,經濟文化,時沉時浮,勤勞的鄞江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戰天鬥地,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修建了眾多的寺庵、廟宇、祠堂、橋樑及舉世聞名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山堰,在鄞江文化史上添了存欄的一頁。

第三次變遷

鄞江鎮的第三此遷移:
元朝末年,群雄紛爭,明州府屬鄞江鎮史方國珍部屬管轄,由於兵火戰爭。天災人禍等諸多原因,鄞江鎮的街市、村集又逐漸南移。至明朝中葉,基本上形成了以水中村為軸心的市集街景,光溪街及懸慈街為兩翼的對稱形集鎮,直至現在的街市格局。
明洪武三年,洪武皇帝朱元璋認為三江口的明州城,“明”字與大明皇朝“明”字音形相同,有損朱家天下的聲威。明州府東有定海域,取海定則波寧之意,下旨改明州府為寧波府,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已經有600餘年的歷史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向前發展,近十餘年來,鄞江鎮的市容面貌又有向北遷移的趨向。今後的發展趨勢,大有可能按照寧波市人民政府對鄞江鎮市容的開發規劃形成新的格局,即以官池路與四明路相交成十字路口,向東通寧波,向西通四明山區,形成一個較大的商業中心。為溝通四明山區和三江口的貨源轉換,繼續發揮四明首鎮的作用。

自然資源

鄞江鎮,自東晉隆安四年建築勾章縣城,即公元四百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了。曾以“小溪”“光溪”為鎮名。境內有“鄞江”“光溪”兩條水系流經,江上曾建“大德橋”,北宋時改建石木結構,改名“鄞江橋”。橋以江得名,鎮以橋得名,該鎮以後就改稱“鄞江橋”。
鄞江鎮鄞江鎮
鄞江鎮距寧波西南26公里,鎮的南北山峰對峙,為四明長廊入口,水陸交通兩便,東去寧波平原,南入山去奉化,西通四明山,北去梅圓、蜃蛟,故稱“四明鎖鑰”,入山咽喉,確係鄞西重鎮。
鄞江是鄞縣發祥地之一。當寧波平原尚屬海灣時,山腳已有先民屆茅群居。晉朝時光溪設治,唐中期為句章、鄮縣縣城,明州州治曾設此地,是寧波前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如今,鄞江古貌猶存,有獅子山的晉代古墓葬群,郎官第的古建築群,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等名勝古蹟。鄞江鎮中古時橋樑隨處可見,寺庵、廟宇建築頗多,並以此成為歷史文化名鎮。

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基礎紮實,至2008年,已形成了萬畝花果山工程,四季花果飄香,柑橘、桃、梨、楊梅、枇杷等水果月月應市。有“清沅”早熟芋艿、“清沅”東魁楊梅、“四明銀霧”茶葉、“它山堰”白茶等主要農產品基地,其中“清沅”楊梅、“四明銀霧”茶葉為省、市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並在區、市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擁有農業休閒園區兩個:澄浪潭垂釣中心和金岩寺休閒果園。
工業經濟加速健康發展,2008年,有511家企業,已形成了以汽配、食品、機械、塑膠、電子、輕紡、服裝、建材等八大門類為主體的工業生產體系。到2004年底,全鎮擁有年銷售收入超500萬元的企業28家,中外合資企業10家,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基礎設施

鎮上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擁有兩座總蓄水量為1.4億立方米的水庫。位於懸慈畈的澄浪潭泉水,屬國家一級天然水保護資源,不僅是寧波金獅啤酒有限公司製作各檔啤酒的優質水資源,也是天然溫泉水育魚種基地。全鎮擁有省一級重點中學鄞江中學、華光學校、鄞江鎮中心國小、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6所,線上學生5309人,專職教師352人,還有幼稚園、託兒所8所。鄞江衛生院在職衛生技術人員117人,其中醫生54人,擁有病床60張。
鄞江鎮垂釣樂園鄞江鎮垂釣樂園
城建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截至2008年,甬金高速公路、明州大道、環鎮東路已經建成,鎮內村村已澆好水泥路面,公交化改造已完成。農村水網改造有序進行,電網、通訊、數位電視等基本改造完畢。生態城鎮創建工作紮實推進,生態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明顯提高。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共普查出它山堰、它山廟、南北宕、古樹群、斷坑岩等34處旅遊資源點,其中它山堰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鄞州區十佳旅遊景區(點)之一。同時,鎮內精神文明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它山堰

它山堰是中國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鹹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位於浙江寧波市鄞州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西南,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創建。它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澄浪潭

千年古鎮鄞江鎮內有個澄浪潭,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筆者領略了鄞州區鄞江鎮懸慈村的澄浪潭風采。
據史料記載,澄浪潭千餘年有之,古代稱懸慈葑潭(葑:意為草木)就是草木叢中一個泉潭,也稱駝井,今稱澄浪潭。澄浪潭泉水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繼續造福於人民。一進入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澄浪潭,只見四周築有圍牆,有專人管理。為保持潭內水質清潔無污,平時不開門對外開放。在懸慈村經濟合作社社長周斌鋒陪同下入內參觀,見到圓形的泉潭,泉潭清澈見底,潭底冒有微微氣泡,目睹了此水是在地下涌滾出來的泉水,“澄浪”兩字含有清波起伏翻騰之意,其泉名十分確切。泉潭面積約300平方米,大於江蘇無錫惠山泉,比之揚子江心第一泉———鎮江中泠泉還要大得多。澄浪潭湧泉冬暖夏涼,冬天冒熱氣,夏天水溫保持在攝氏12至14度。據介紹,1967年這裡天大旱,用七隻水泵抽水,也不乾涸,其水質曾被檢測為國家一級水源。澄浪潭是百威英博(寧波)啤酒有限公司生產啤酒的用水源。除這個專供生產啤酒和太空礦泉水用水的封閉式泉潭外,周邊還有三個泉潭。改革開放以後被開發成為對外開放的垂釣泉潭,為垂釣愛好者開展垂釣活動。
澄浪潭水為地下湧泉,此處地形奇特,四明山群峰若萬馬奔騰,到鄞江鎮東首又一馬平川,有的低丘平地在地層中仍為巨岩,地下水到鄞江鎮為地下層巨岩所阻向地面湧出。而建在位於奉化江上游的鄞江之上的它山堰作用在於阻擋了奉化江漲潮時湧進來的海水鹹潮,使鄞江上的四明山萬壑清泉原汁原味。

鄞江廟會

唐太和五年十月初十日王縣令生辰,貿縣各地方官員,仕宦鄉紳,按慣例向王縣令敬獻壽禮,以示祝賀。王縣令趁此宴賓之機,向各地方官員及仕宦鄉紳親朋摯友宣告“它山堰工程”開工,並隆重舉行典禮。為以後“十月十”廟會的形式奠定了基礎。
唐太和七年三月初三日,王縣令夫人程氏素娥三十歲壽誕,堇邑仕紳百姓按禮向縣令太太賀壽,正值它山堰建築已有二年,堰體大壩基本竣工。王縣令悲喜交集,悲的是十兄弟為建公益築大壩而壯烈捐軀;喜的是貿城百姓二年來的辛勤勞動將見成效。當即向貿城全縣宣告它山堰竣工,並舉行竣工儀式,以告慰十兄弟在天之靈。這樣又形成了另一個鄞江橋廟會------“三月三”。
它山廟“三月三”與“十月十”廟會,是有雙重含義的獨特廟會。
鄞江橋地處四明咽喉,千餘年來;一直是鄞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它山廟廟會的形成,吸引了鄞西各鄉鎮的鄉民商販,趕集,看戲,買賣盈利。並逐漸擴展到寧波府下數倒商貿百姓,紛沓鄞江趕集。至民國初期,定海、舟山及浙東沿海各府縣商賈多有向鄞江它山廟廟會趕集求利,它山廟廟會已成為寧波府下第一大廟會盛市。
鄞江橋廟會集市活動往往先於廟會開始,每當廟會各柱首商酌“飄紅”告眾之後,商販開始占搭帳蓬,開張營業,下午廟會開始演戲。十月十它山廟所演的戲稱作“被戲”,目的是讓經濟桔據的商販節省旅館客棧鈿,全夜演戲。
鄞江橋廟會市集除行會演戲外,各鄉商賈市民紛沓雲集,賣買經商,營業求利的有:
山貨竹木、時令水果、花色糕點、四季服飾、珠冠鞋履、剛鬣海鮮、禽蛋柔毛、缸甏瓦罐、器皿盞盅、農用器具、家下用俱、少兒玩具等。
遺行廟內外煙香撲鼻,沿街商販星羅棋布,貨物玲琅滿目,夾雜叫賣聲不絕於耳。更有賣藝者赤博上陣,舞刀弄槍花拳繡腿以博鄉民一觀,喝彩聲雷鳴。測字、算命、起課、卜卦,雜耍,跑馬等三教九流,江湖術士,牙醫郎中,真是三百六十行匯集,五花八門齊全。廟會盛況自宋代起延續至今八百餘年,長盛不衰。
解放以來,人口激增;各方鄉民百姓雲集鄞江,官池塘兩側本應設攤地段,到後來統成人流,幾科無立足之地,甚有被擠下官池河者有之。直至文革開始,鄞江橋廟會作為四舊迷信活動,銷聲匿跡近十年。
文革後期逐步恢復鄞江橋“三月三”、“十月十”廟會,但名稱已演變成了“鄞江鎮物資交流會”。改革開放以來,才出現“鄞江橋傳統廟會”字樣。
縱觀鄞江橋它山廟廟會盛況,自宋、元、明、清封建皇朝,直至民國時期;有其一定的經濟基礎:自邵家平水潭起至界牌下的光溪河和南塘河的水產收入統歸廟會使用。它山廟界下共有廟會田二百餘畝,其中它山廟廟田六十餘畝,其租收入用於廟宇維修,廟會的祭祀演戲等費用均由此開支。其它如伏頭會有田廿畝,搖堂會有田六十畝,九如會有田十七畝,河台會有田三十畝。鑾駕會有器二十四件,因為會器一次性置辦後不再花錢,故無會田。其它小會有田數十畝、十數畝不等。有的會有現金積畜,不足部分也有鄉民樂助和界下弟子兜會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