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體表披一層光滑的堅硬外殼,體色呈淡青色、淡紅色。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稍大,背腹略扁平,頭胸部與腹部均勻連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活龍蝦
- 拉丁學名:Pro-cambarusClarkii(Cirard)
- 別稱:RedSwampcrayfish
- 綱:節肢動物門甲殼綱
- 科:十足目龍蝦科
- 特點:頭胸部稍大
物種簡介
拉丁名:Pro-cambarusClarkii(Cirard)
形態特徵
龍蝦頭部有觸鬚3對,觸鬚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鬚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鬚中間為兩對短觸鬚,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鬚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鬚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
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
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品種介紹
分布地域
生活習性
龍蝦有很強的趨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養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進水口周圍。下大雨天,該蝦可逆向水流上岸邊作短暫停留或逃逸,水中環境不適時也會爬上岸邊棲息,因此養殖場地要有防逃的圍欄設施。
龍蝦生性好鬥,在飼料不足或爭棲息洞穴時,往往出現凌強欺弱、欺小怕大現象。
幼體的再生能力強,損失部分在第2次蛻皮時再生一部分,幾次蛻皮後就會恢復,不過新生的部分比原先的要短小。這種自切與再生行為是一種保護性的適應。
(2)掘洞習性
①掘洞深度與速度 龍蝦掘洞的深度是決定其危害程度的關鍵因素。據我們對35例龍蝦洞穴的實地測量,大多數洞穴的深度在50-80厘米,約占測量洞穴的70%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超過1米,我們測量到最長的一處洞穴達2.1米。通常,橫向平面走向的龍蝦洞穴才有超過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縱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較淺。龍蝦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中尤為明顯。大豐龍蝦試驗池甲,放入龍蝦經一夜後觀察,在砂質土壤條件下,大部分龍蝦所掘的新洞深度超過30厘米。
繁殖特點
1)同齡親蝦個體,雌蝦比雄蝦大;
2)體長相近的親蝦,雄性的大螯比雌性的粗大,且雄性大螯腕節和掌節上的棘突長而明顯;
3)雌蝦的第1腹肢退化,很細小,第2腹肢正常,雄蝦第1、2腹肢變成管狀,較長,為淡紅色,第3、4、5腹肢為白色,這是雌雄之間在外形上最明顯的鑑別性特徵。
2、性成熟
龍蝦在天然環境中6-12個月齡達性成熟,已達性成熟的個體體重一般為30-100克。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一般6個月可達性成熟。同齡親蝦,一般是雄蝦個體比雌蝦稍大。同池塘飼養的龍蝦群體,雌雄性比接近1:1。
龍蝦9-12月齡成熟,交配季節一般在4月下旬-7月,群體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交配時雌蝦仰臥水面,雄蝦位其上以龍足鉗住雌蝦前足,步足抱住雌蝦將交接器插入雌體,交配時間10-30分鐘。交配後3-10小時,雌蝦開始產卵,為一次性產卵,產出的卵粘附在腹足的剛毛上。抱卵量約500-1500粒,隨個體大小而異。胚胎髮育長短與水溫高低密切相關,水溫較高孵化時間短,水溫較低則孵化時間延長。孵化出的稚蝦仍附於親蝦的游泳足上,在母體的保護下生長一段時間。在母體的腹部泳足上都附有生長到不同階段的龍蝦幼蝦,最大的龍蝦幼體體長達1.0-1.1厘米。從第一年初秋龍蝦稚蝦孵出後,龍蝦幼體的生長、發育和越冬過程都是附生於母體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離開母體生活。龍蝦這種繁育後代的方式,保證了後代很高的成活率。
4、產卵
龍蝦屬一年多次產卵類型。水溫升至20℃以上時,親蝦便開始產卵,產卵季節在粵東地區可持續6個月之久,一年可產卵3-4次。產卵量隨個體大小和性腺發育程度而異,一般每次產卵300-1000粒。個體較大的雌蝦懷卵量多些。
龍蝦受精卵粘附於雌體腹肢進行胚胎髮育,5-8周后孵化出幼體。受精卵發育速度與水溫高低有關,溫度高孵化時間短。受精卵初始卵徑達2毫米,隨著胚胎髮育進展,受精卵在不同發育時期顏色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從初產時的淡乳白色依次變為深褐色,出現黑色眼點,最後變為橘紅色,此時幼體即將孵出。在32℃水溫下,受精卵發育過程中的上述顏色出現時期依次為:淡乳白色1-5天;深褐色12-14天;眼點出現20-33天;橘紅色28-35天;破膜而脫離母體35-40天。
剛孵出的龍蝦幼體體形構造與成體基本相同,平均體長約9.5毫米,仍繼續攀附於雌蝦腹肢上1-2周,在此期間幼體也會偶爾離開母體活動。剛孵出幼體依靠卵黃囊營養,直到孵化3周后完全獨立生活為止。在適宜的條件下,50-60天后幼體經5-8次蛻殼,體重長至0.5- 2克,便可放人池塘進行成蝦養殖。
經濟價值
藥用和食用價值
1、從蛋白質成分來看,龍蝦的蛋白質含量為18.9%,高於大多數的淡水和海水魚蝦,其胺基酸組成優於肉類,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而體內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種必需胺基酸,不但包括異亮氨酸、色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和蘇氨酸,而 且還含有脊椎動物體內含量很少的精氨酸,另外,龍蝦還含有對幼兒而言也是必需的組氨酸。
2、龍蝦的脂肪含量僅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蝦、對蝦還低許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並且具有防止膽固醇在體內蓄積的作用。
3、龍蝦和其他水產品一樣,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成分,其中含量較多的有鈣、鈉、鉀、鎂、磷,含量比較重要的有鐵、硫、銅等。龍蝦中礦物質總量約為1.6%,其中鈣、磷、鈉及鐵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肉高,也比對蝦高。因此,經常食用龍蝦肉可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4、從維生素成分來看,龍蝦也是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之一,龍蝦富含維生素A、C、D,大大超過陸生動物的含量。
5、龍蝦加工的副產品如蝦頭、蝦殼、蝦足還含有許多有用成分,其中包括蛋白質、脂類、礦物質等,可供人和動物食用,也可作為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劑,尤其是蝦頭內殘留的蝦黃,具有獨特的風味。
蝦頭和蝦殼含有20%左右的甲殼質經過加工處理能製成可溶性甲殼素,利用甲殼素可以提取殼聚糖,蝦頭、蝦殼經曬乾粉碎,還是很好的動物性飼料。甲殼素、殼聚糖的主要用途:
①在農業上,可以促進種子發育,提高植物抗菌力;可以作藥物膠囊,作地膜材料。
②在造紙工業上,可以製造抗溶劑、紙張改性劑、增強劑。
③在醫藥方面,可用於製造降解縫合材料、人造皮膚、止血劑、抗凝血劑、傷口癒合促進劑。
④在日用化工上,可用於製造洗髮香波、頭髮調理劑、固發劑、牙膏添加劑。
⑤在膜材料方面,可用於製造反滲透膜、滲透蒸發膜、仿生膜、超過濾膜。
⑥在吸附劑方面,可用於製造染色廢水吸附劑、改性活性碳吸附劑、色譜吸附劑、重金屬吸附劑。
⑦在水處理劑方面,可用於製造下水道、工廠污水絮凝劑。
⑧在紡織助劑方面,可用於製造增染劑、抗電性劑、固色劑。
1、龍蝦肉的蛋白質中,含有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因此,食用龍蝦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胃的功能,對提高運動耐力也很有價值。
2、龍蝦甲殼比其他蝦殼更紅。這是由於龍蝦比其他蝦類含有更多的鐵、鈣和胡蘿蔔素。龍蝦殼和肉一樣對人體健康很有利,它對多種疾病有療效。將蟹、蝦殼和梔子醅成粉末,可治療神經痛、風濕、小兒麻痹、癲癇、胃病及婦科病等,美國還利用龍蝦殼製造止血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