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規劃的通知
豫政〔2021〕38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範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河南省“十四五”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1年12月31日
《河南省“十四五”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規劃》
一、規劃基礎及面臨形勢
(一)“十三五”主要成績。“十三五”期間,全省堅定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加快構建內陸開放高地,著力加強戰略謀劃、培育平台載體、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工作機制,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不斷取得新成就。
——頂層設計不斷加強,機制日益完善。召開全省對外開放大會,成立了省長任組長的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省推進外經貿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重點工作、重大事項。省政府召開了高規格的全省招商引資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豫政〔2020〕22號)《河南省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畫(2020—2022年)》,編制了《產業鏈招商圖譜示例》,推進新時代招商引資工作。建立了招商引資“周動態、月通報、季排名、半年觀摩、年終總結”的督導問效機制。最佳化項目服務機制,建立了全省重點外資企業服務官制度,通過政府直通車、企業服務日等機制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招引承接規模穩定擴大,質量持續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實際使用外資901億美元,實際到位省外資金4.7萬億元,分別是“十二五”時期的1.36倍和1.57倍。2020年新設外資企業266家,增長23.7%,是“十三五”期間新設外資企業最多的年份,實際使用外資200.6億美元、增長7.1%;新增省外資金項目5197個、增長8.6%,實際到位省外資金突破1萬億元、達到1.03萬億元。截至“十三五”末,新加坡豐益、美國空氣化工等189家世界500強企業,格力電器、寶武鋼鐵、中鐵裝備等172家國內500強企業在我省投資。
——平台載體能級提升,建設成效顯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引領示範作用持續增強,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加快建設,入選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入駐企業突破9萬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99家、國內500強企業109家,開放引領、制度創新和複製推廣、政策聯動作用進一步彰顯,累計形成改革創新成果416項。《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出台,區內集聚創新引領型企業、人才、平台、機構總數均占全省的50%以上,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網購保稅1210服務模式”向全國推廣、向海外反向複製,業務覆蓋196個國家和地區。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形成以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為核心區,省轄市和濟源示範區18個大數據產業園區為主要節點的“1+18”發展格局。口岸體系更加完善,建成3個國家一類口岸、9個功能性口岸、5個綜合保稅區、4個保稅物流中心,成為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內陸省份。各類開發區加快建設,全省國家級、省級經開區、高新區達到83家。在2020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評價中,鄭州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排名全國第26位;在2020年國家高新區總體排名中,鄭州、洛陽、新鄉、平頂山4家國家級高新區入圍全國100強,鄭州高新區排名全國第17位。
——招引活動高水平舉辦,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彰顯。“十三五”期間,我省成功舉辦多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全球跨境電商大會、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中國(駐馬店)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等高水平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活動。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已成為我省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區域產業對接品牌”。
——產業鏈逐步完善,集群效應明顯提升。“十三五”期間,通過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大力引進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益海嘉里、百菲薩、華為、浪潮、海康威視、新華三、上汽大數據中心、格力(洛陽)智慧型工廠等項目陸續布局我省。全省形成裝備製造、現代食品兩個萬億級,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新型材料、現代化工5個3000億級和現代輕紡、智慧型家居、軟體及信息技術服務等1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在各地形成了12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區域品牌。
同時,我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思想解放不夠。部分地方開放意識和機遇意識較差,沒有成例不敢為,缺乏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膽識和魄力。二是活力不足。“十三五”期間,我省實際使用外資、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年均增速分別為4.5%和5.18%,總體滯後於經濟成長速度。在中西部地區,我省實際到位省外資金落後於安徽(1.4萬億)、四川(1.1萬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落後於四川(364家)、湖北(321家)、重慶(296家)。三是招商方式落後。部分地方對資本招商、產業鏈招商、“飛地”招商等方式方法掌握不夠、運用不多,仍用拼資源、拼政策等老辦法招商引資,不適應當前的新形勢、新變化。四是開放平台能級效應不足。我省省級經開區數量(45個,包括9個國家級經開區)少于山東(136個)、湖南(109個)、安徽(96個)、湖北(84個)、江西(78個),升級國家級經開區的後備資源不足。五是服務水平不高。一些政府部門缺乏“店小二”服務意識,“一網通辦”和“最多跑一次”實現率不高。個別地方還存在招商引資承諾事項不及時兌現、“新官不理舊賬”等現象。
(二)“十四五”面臨的形勢。“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我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環境和條件都有新的變化,總體上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發展機遇。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仍是大勢所趨,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國際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加快發展,為我省通過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突破傳統產業固有格局、實現換道領跑帶來新機遇。從國內看,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高質量商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升級,超大市場規模對跨國公司“磁吸力”與日俱增;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型開放向縱深推進,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從我省看,交通區位、人力資源、市場規模、綜合配套等招商引資競爭優勢不斷凸顯,有利於加快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有利於我省在強化區域合作中加快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
面臨挑戰。從國際看,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影響,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跨國投資持續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本土化、區域化、多元化趨勢加強。從國內看,為應對疫情衝擊、穩投資保增長,各地紛紛出台新舉措,加大工作力度,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從我省看,土地、資源等要素供求關係趨緊,成本持續攀升,技術、人才等要素仍然匱乏,對高端外資的吸引力不強。
綜合研判,“十四五”期間,我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仍處於可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科學把握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規律,積極面對新發展階段的要求,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奮力譜寫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新篇章。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外開放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國際貿易投資規則新變化、國內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鮮明確立“項目為王”的工作導向,以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為主題,突出重點產業領域、方式方法創新、重點來源區域、平台載體支撐、營商環境保障,加快推進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為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黨政引領,統籌推進。充分發揮黨政主要領導在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中的關鍵作用,主動聯繫對接企業、引進優質項目。相關部門管行業、管招商,發揮各自優勢,加大聯合招商工作力度,做好全方位要素保障和服務,加快推動項目落地。
——擴大規模,提質增效。進一步最佳化招商引資結構,突出中高端、關鍵環,注重引進投資規模大、稅收貢獻強、成長性好的產業項目,強化招商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稅收、新增就業的貢獻。重點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強化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招商引資。
——招大引強,扶小眾創。著力招大引強,重點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以及大型央企、國企等戰略投資者,吸引其在豫設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和研發、結算、物流等重要功能性機構。依託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載體,吸引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引資引智,並重並舉。加快推動招商引資向引資引技引智一體化轉變,吸引與中高端項目相關聯的高層次人才、技術、品牌,實現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的同頻共振、一體推進,不斷提高招商引資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綠色招商,低碳轉型。牢固樹立綠色招商理念,堅持綠色招商方向,推進實現減污降碳、綠色發展。堅持底線思維,將“三線一單”成果套用到項目準入。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三)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規模總量再上新台階,質量效益再上新水平,載體平台能級實現新提升,對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規模總量再上新台階。全省實際使用外資和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年均增速3%以上,累計實際使用外資和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分別超過1100億美元和5.5萬億元。
——質量效益再上新水平。累計引入總投資額10億元以上省外合作項目1500個,設立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企業500家。到2025年,在豫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分別超過20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總部型機構達到10家以上。
——載體平台能級實現新提升。每年新增15個左右省級經開區和高新區,到2025年,實現“一縣一省級開發區”,3個以上開發區排名全國前20位,營業收入超千億、超500億的開發區數量分別達到10個和30個。打造15個左右自貿試驗區開放創新聯動區、30個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
——產業集群化發展成效顯著。通過引進一批龍頭項目,打造一批“百千萬”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增強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到2025年,培育裝備製造、綠色食品、新型材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現代輕紡、綠色建材7個萬億級,汽車製造、生物醫藥、現代化工3個5000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電力裝備、農機裝備等30個左右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先導布局3—5個未來產業鏈。
(四)空間布局。
——突出“主副”引領。發揮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南陽副中心城市“一主兩副”的引領作用,帶動全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高質量發展。增強鄭州龍頭引領作用,依託國家級戰略平台疊加優勢,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和創新體系布局,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高地、先進制造業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加快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全面推進鄭開同城化,加快許昌、新鄉、焦作、平頂山、漯河與鄭州融合發展步伐,連結集聚高端要素,吸引企業總部、創新平台和核心製造等高附加值環節,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增強數字經濟新動能,集聚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鞏固提升洛陽副中心城市能級,大力引進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配套項目,匯聚創新資源,實現傳統產業高位嫁接、新興產業重點突破、文旅文創產業成為支柱,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發揮南陽副中心城市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深化與京津冀對接合作,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高水平區域協作基地。
——強化“兩帶”支撐。提升發展沿黃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支撐帶、京廣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協同發展支撐帶。沿黃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支撐帶要加快引進一流創新平台、創新主體、創新團隊(人才),建設以中原科技城為龍頭的鄭開科創走廊;依託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平台優勢,打造沿黃科創帶;強化產業優勢共塑和科教、文旅文創等領域的互補協作,加快推動鄭(州)洛(陽)西(安)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京廣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協同發展支撐帶要依託京廣快速通道,圍繞食品加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現代醫藥、節能環保等重點行業,強化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的協作,做好精準對接。
——推進“四區”協同。加快推動洛陽與三門峽、濟源協同發展,搭建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緊密銜接的產業合作平台,建設豫西轉型創新發展示範區。支持南陽與信陽、駐馬店協作互動,著力引進一批低碳環保和循環經濟項目,建設豫南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支持商丘、周口發揮交通、區位、市場等優勢,積極融入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打造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建設豫東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支持安陽、鶴壁、濮陽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力承接先進制造、現代物流等產業轉移,以最佳化產業分工協作和生態環境聯保共治為重點,推動產業協同聯動,建設豫北跨區域協調發展示範區。
三、聚焦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招引承接
(一)提質發展傳統產業。以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為方向,推動傳統產業與前沿技術、跨界創新、顛覆模式“高位嫁接”。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加快引進先進適用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向先進鋼鐵、先進合金、精細化工和綠色建材等鏈條延伸,形成精深加工、高端與終端產品製造新優勢。裝備、食品、輕紡、汽車等行業,圍繞產業鏈關鍵領域、薄弱環節,積極引進強鏈擴鏈型、集群配套型、龍頭基地型項目,加快推動傳統裝備向高端智慧型裝備轉型發展,食品加工向綠色食品轉型發展,傳統輕紡向時尚化、智慧型化轉型發展,傳統汽車向新能源及智慧型網聯汽車換道發展。
(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搶抓國家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充分發揮我省市場優勢,突出市場牽引作用,通過引進一批企業和項目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突破和規模化發展。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現代醫藥、新型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及智慧型網聯汽車等產業,堅持優中培新、有中育新、無中生有,加快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區域運營總部、研發總部和生產基地,落地一批引領型、標誌性重大項目。
(三)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把握全球技術變革和產業發展趨勢,堅持“現有產業未來化”和“未來技術產業化”,圍繞氫能與儲能、類腦智慧型、未來網路、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加快引進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推動一批未來產業項目落地。在氫能與儲能、量子信息領域,探索前沿技術多路徑融合,引進具有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推動類腦智慧型產業和未來網路技術的孵化和套用,招引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套用服務體系化的龍頭企業。超前部署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產業,力爭在關鍵領域、細分領域搶占發展先機。
(四)最佳化提升現代服務業。圍繞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積極對接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行業協會、國際性組織,大力引進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服務、中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其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引進文化旅遊、健康養老、家政物業、商貿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龍頭企業,支持外資進入醫療、康養、文化、旅遊、教育、培訓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推進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引導外資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在豫設立區域性總部或分支機構,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綠色金融、金融租賃等新興業態,培育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市場,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創新發展。搶抓國際物流巨頭重新布局的機遇,吸引龍頭物流企業落戶河南,完善“通道+樞紐+網路”的物流體系,加快發展多式聯運,做大做強航空經濟、口岸經濟、臨港經濟,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依託我省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圍繞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大力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功能融合性強、創新能力突出的文化和旅遊骨幹企業,推動文旅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遊勝地。引導跨國公司在豫投資企業提升規模和能級,拓展投資、管理、研發、設計、物流等綜合功能,通過新設、增資、股權重組等方式,將單一職能的企業升級為地區總部或總部型機構。
(五)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支持現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資本、技術、品牌為紐帶,通過兼併重組、參股控股、改組上市等方式實現強強聯合,培育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集團。支持發展潛力大的中小農業企業提檔升級,強化與工商資本、企業集團合作,培育一批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高標準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等。積極申建若干省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著力推動國家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創建,進一步拓寬外資準入領域,引導外資投向農產品和食品深加工、現代農業裝備製造、農業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休閒觀光特色農業等領域,推進現代農業技術國際合作。
(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建設為牽引,以核心產業提速、數字轉型提質、智慧城市提升為主要途徑,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重要支撐,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套用場景優勢,大力引進北斗、區塊鏈、軟體和信息服務等產業龍頭企業和獨角獸、單項冠軍企業,加快推動數字河南建設。
四、創新招商引資方式
(一)強化資本招商。加快完善基金政策、重塑基金體系、最佳化基金布局,大力發展天使、風投、創投等基金,打造良好融資環境,深化資本招商。做大做強投融資平台,依託產業發展基金和重點領域子基金,以股權投資等方式參與招商項目,充分發揮政府性資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新興及優勢特色產業領域。發揮好省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產業引導基金功能,打造省、市、縣三級政府引導基金體系,加快推進實施“基金招商”“金融招商”。
(二)突出產業鏈招商。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綠色食品、汽車製造、現代醫藥、新材料、現代紡織等先進制造業,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疫情催生的新產業,編制重點領域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圖譜,全面梳理人才、技術、企業、項目等事項清單,圍繞產業鏈中高端、關鍵環進行延鏈補鏈強鏈。全面推行重點集群產業鏈“群鏈長制”和“盟會長制”。緊盯“頭部企業”和細分行業領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吸引其在豫設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和研發、結算、物流等重要功能性機構。建立完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庫、重點客商資源庫、目標企業清單,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各地要找準在重點領域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圖譜中的位置,發揮產業基礎優勢,加快推進產業鏈招商。
(三)加快“飛地”招商。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的經貿合作,支持先進地區在我省建設“飛地”園區,吸引重點產業的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項目落地。加快與先進地區共建異地孵化器、異地工業園區,探索主體結構、開發建設、運營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新模式,建立重點產業招商項目跨區域流轉和利益共享機制。依託異地孵化器、異地工業園區,採取“總部+基地”、異地科技孵化轉化等方式,大力引進總部企業、科技研發企業。深化中原—長三角開放合作,探索實施“長三角創新源·河南套用場”模式,加快創新研發和產業化。
(四)推動市場化專業化招商。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鏈主企業的信息渠道、商務渠道等優勢,吸引關聯度大、合作意願強的企業入駐。發揮重點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引進一批同類型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充分利用各類商會和行業協會開展委託招商、代理招商,提升招商活動市場化水平。綜合運用平台招商、專業機構招商等方式,積極開展社會化、市場化招商。聘請異地商會為招商顧問,協助開展招商項目的聯絡接待、宣傳推廣、組織考察、商務談判等服務,促進更加高效、務實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加強招商部門建設,鼓勵和支持各地提高招商引資機構規格,引進和培養熟悉產業經濟、掌握投資政策、通曉商務慣例、精通項目談判的招商引資人才,著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過硬、專業能力強的招商引資工作隊伍。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發區試行招商投資促進企業化改革,按照“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原則組建專業招商平台公司,實施市場化的績效激勵政策。
(五)開展線上招商。建設推廣套用“投資河南”雲平台,積極開展網路招商推介對接,做好招商項目徵集及網上發布,通過網上洽談、視頻會議、線上簽約等方式,大力開展“不見面招商”活動。鼓勵引導各地啟動“不見面招商”模式,變“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建好“雲端會客廳”,建立高效順暢的項目信息對接機制。
(六)實施駐地招商。強化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上海辦事處、廣州辦事處等駐外機構的招商引資功能,充分發揮各地駐外機構在招商引資方面的作用。支持各地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重點區域設立招商聯絡處,開展駐地招商。充分利用各類企業、商會和協會駐外機構的橋樑作用,收集招商信息,跟蹤洽談項目,提高招商實效。推動省、市、縣三級聯動,實現主要區域駐地招商引資工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七)注重鄉情招商。充分發揮我省根親文化優勢,叫響“老家河南”品牌,積極營造鄉情招商濃厚氛圍,增強海內外豫籍客商的情感認同。積極發揮我省駐外商會組織聯絡功能,以鄉情為紐帶,通過邀請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姓氏宗親節會等文化活動,吸引豫籍企業家返鄉投資。有效利用人口大省和勞務輸出大省優勢,加強在外創業人員聯絡,積極引導豫籍人員返鄉創業。依託豫商聯合會定期開展豫商回歸專題活動,引導豫商返鄉投資創業。
五、面向重點區域招引承接
(一)提升國際合作水平。
1.對接國家聯動機制。對接國家“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持地方招商引資”聯動機制,深化與國際組織、境外投資促進機構、境內各級外商投資促進機構會商合作,搭建精準對接的投資促進交流平台。
2.構建全球招商網路。加快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設立我省駐外經貿代表處或投資促進機構駐外聯絡處,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經貿機構和重點企業的聯繫,定期開展投資促進專題活動。聘請全球知名投資促進機構、重點商協會等為招商顧問,精準對接重點目標企業,量身定製招引方案。
3.拓展外資國別地區來源。用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機遇,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範圍深化與東協、歐盟、日韓、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製造、智慧型裝備、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強化對美、德、英等國家招商引資;聚焦電子信息、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精密機械等領域,加強對日韓等國家招商引資;聚焦現代服務、食品加工、汽車製造等領域,進一步拓展我省與東協國家經貿關係;聚焦文旅、商貿、半導體等領域,加強對港澳台地區招商引資。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投資合作,積極引導阿拉伯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加大對我省投資力度。
4.開展重大經貿活動。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重大展會活動的投資促進功能,充分利用展會平台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打造“跨國公司中原行”活動,搭建跨國公司與地方政府信息交流、產業合作和項目對接的平台。高水平辦好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打造開放招商“金字招牌”。借力國家層面的多雙邊投資促進機制,積極搭建我省與東協、歐盟、日韓、港澳台地區的經貿活動平台,辦好我省與日本、韓國、泰國、英國、德國、盧森堡、比利時、瑞士、芬蘭、烏拉圭等國家的線上線下洽談活動。主動拓展與RCEP成員國經貿合作,申報創辦RCEP經貿博覽會並爭取永久舉辦權。
5.打造高端國際合作產業園。依託各類功能載體平台,創建一批主體功能突出、產業結構優、創新能力強、外資來源地相對集中的國際合作產業園,推動國際先進技術、高端外資項目落地我省。
(二)強化境內區域合作。
1.深化區域合作。突出“東引”,以構建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為重點,深化與長三角的產業合作,積極承接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現代醫藥、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研發等產業。深化“北通”,以南水北調對口協作為抓手,創新豫京戰略合作,加強與央企對接,積極承接新材料、新能源、現代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搶抓央企總部外遷的重要機遇,結合我省發展基礎和產業優勢,積極引進食品加工、裝備製造領域的央企總部落戶。加快“西進”,匯聚高端製造及科創資源,推進鄭(州)洛(陽)西(安)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依託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加快引進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做實“南聯”,圍繞電子商務、電子信息、智慧型終端等重點領域,對接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
2.強化分類指導。鄭州、洛陽、新鄉、許昌、安陽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地方依託產業基礎和綜合配套優勢,集群引進智慧型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現代醫藥等高成長性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本土企業為主導打造區域性生產網路,致力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平頂山、鶴壁、焦作、濮陽、南陽等資源型城市依託原材料基礎優勢,大力引進面向本地特色資源的終端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企業,拉長延伸產業鏈條,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產業鏈重構和轉型發展。周口、商丘、駐馬店、漯河等傳統農區依託消費市場和勞動力資源優勢,積極承接浙江、廣東、上海等地食品、製鞋、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快引進加工貿易、研發設計及配套產業。
六、構建高質量招引承接平台載體
提升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等國家級戰略平台“五區”能級,強化開發區主載體作用,加快建設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培育鄉村振興產業平台,為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提供平台載體支撐。
(一)提升國家級戰略平台能級。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引領,加快制度創新和複製推廣,高質量、高水平統籌推進國家級戰略平台聯動建設,實現“五區”要素整合、資源共享、功能疊加、效應協同,充分發揮國家級戰略平台載體承接產業轉移的先導作用。
1.高水平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力推動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持續深化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和多式聯運五大服務體系建設,對標對接國際貿易和投資通行規則,構建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推動制度型開放,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2.0版。圍繞構建“兩體系、一樞紐”,錨定現代物流、文化旅遊、智慧型製造等特色領域,積極爭取國家在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產業市場準入、國際化人才引進、先進經驗複製推廣、特殊稅制安排等方面給予更多先行先試許可權。積極申辦國際性經貿活動和會議,加強與國際知名商會等平台組織合作,打造一批外向型經濟合作平台;加強與中亞、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多雙邊合作,共建自貿園區、經貿合作區;引進國際知名商貿企業、航空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等,加快發展外向型總部經濟和樞紐經濟,提升自貿試驗區國際化水平。支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對標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片區)謀創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探索申建“空中絲綢之路”特色自由貿易港。強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溢出效應,加快建設一批自貿試驗區開放創新聯動區,為各地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提供更大空間。
2.提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樞紐經濟能級。以“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引領,推動“四條絲綢之路”融合併進。加強鄭州航空港樞紐功能建設,最佳化口岸體系和航線布局,打造連線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空中經濟廊道和全球性航空物流中心。加快構建航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培育航空、臨空型產業集群,做大做強航空經濟、口岸經濟、臨港經濟,將航空港打造成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航空國際樞紐和“空中絲綢之路”綜合開放試驗區核心區,加快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
3.強化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引領。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核心,構建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協同創新發展格局。強化創新主體培育,大力引進國內外高端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人才團隊,建設具有戰略支撐作用的創新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加快鄭洛新·中關村雙創基地建設,打造特色品牌活動,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和創新成果落地轉化。以中原科技城為龍頭、鄭開科創走廊為先導,打造沿黃科創帶,將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成為全省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核心區。
4.高標準建設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吸引跨境電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我省集聚,大力推進跨境電商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監管創新,高水平建設E貿易核心功能集聚區,打造全國跨境電商中心與多元化貿易中心。加快推進洛陽、南陽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支持條件成熟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申建跨境電商綜試區。規劃建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園區,支持企業在境外構建本土化服務網路,設立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加速向“買全球,賣全球”目標邁進。加快打造跨境電商智慧型平台,實現“網上絲綢之路”創新突破。高水平辦好全球跨境電商大會。
5.加快推進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建設。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大數據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數據技術和產品,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大數據創新創業基地,將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打造成為數字經濟高地。加快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網路商業化規模化套用和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加快數據中心布局,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大數據產業園。
(二)強化開發區主載體作用。以國家級經開區和高新區為引領,提升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水平,強化經開區、高新區等開發區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功能。支持各開發區重點發展1—2個主導產業,重點培育1個新興產業。支持主導產業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主導力的“鏈主”企業,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和全產業鏈掌控能力。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加大開發區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防治力度,完善污水和固體廢物處理設施,嚴控“兩高一危”項目。聚焦放權賦能、簡化最佳化審批、規範管理體制、建設市場化運營機制等方面的堵點難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開發區發展活力。
(三)加快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加快推進洛陽、開封綜合保稅區建設,支持條件成熟的地方申建綜合保稅區。積極申建新的功能性口岸,支持條件成熟的地方申建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監管場所。建設種類豐富、功能齊全、運營高效的口岸體系,形成口岸、保稅、通關、多式聯運、物流、金融等體系聯動發展的格局。鼓勵綜合保稅區結合當地產業資源優勢,圍繞建設加工製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等目標,培育形成1—2個主導產業。聚焦先進制造業、智慧型終端、現代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引進一批外向型產業項目,夯實綜合保稅區產業支撐。深化與沿海沿邊地區的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對接協作,鼓勵發展“飛地”經濟和異地共建園區。
(四)培育鄉村振興產業平台。構建政府、社會、行業企業、學校四位一體的返鄉創業孵化聯動機制,搭建孵化物理平台、服務平台、交流平台、推廣平台。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改造提升返鄉創業產業園,為返鄉創業企業提供發展空間。持續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示範園建設和示範項目評選,推動具備條件的返鄉創業園創建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圍繞特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按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要求,引進農副產品加工及重大農業企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鄉鎮特色工業園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
七、健全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重大舉措、重大項目和重大問題等。充分發揮省推進外經貿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作用,認真落實穩外貿穩外資各項政策舉措,不斷增強招商引資工作實效,推動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各地黨委、政府是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責任主體,把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列入重要工作議程,形成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牽頭抓、各部門負責同志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各地堅持市場化和比較優勢原則,有針對性地引進、培育和發展相關產業,形成各具優勢的產業體系。對重大招商項目實行省級領導分包、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市縣主體實施的工作機制;各地對重大招商項目實行一名包乾領導、一個服務團隊、一套行動方案的“三個一”工作法。
(二)加強統籌協調。商務、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牽頭統籌協調推進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發展改革、科技、住房城鄉建設、金融監管等部門立足各自優勢開展行業招商,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依法依規提供要素保障服務,統戰部門、外辦、工商聯、僑聯等用好合作關係平台和客商資源,合力推進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各地圍繞重點產業,研判形勢趨勢,出台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機制,謀劃招商活動,狠抓項目服務,促進項目落地,形成全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一盤棋”格局。
(三)開展督導激勵。對全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情況實行“周動態、月通報、季排名、半年觀摩、年終總結”的督導問效機制。建立省招商信息發布平台,每周公布各地招商動態;每月通報各地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進展情況;每季度進行招商引資綜合排名並公開發布。將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納入省政府年度集中督查內容,對成績突出的通報表揚並給予建設用地指標支持等激勵,對工作不力的進行約談。持續完善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考評激勵機制。
(四)最佳化企業服務。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最佳化各類審批服務流程。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等活動中依法簽訂的各類契約,嚴格兌現向投資者及投資企業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健全“萬人助萬企”常態化服務機制,緊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難題、產業發展共性問題,強化問題協調解決。落實“13710”工作機制,確保重大事項推進實效。
(五)加強要素保障。用足用活土地政策,超前爭取和儲備土地指標,提高土地投資強度和使用效益。推行“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和“承諾制+標準地”改革,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制定重點產業鏈緊缺人才清單,強化國際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引進和培育。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強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保障人力資源供給。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進一步創新服務理念,開發符合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項目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業務模式,積極完善股權、債券、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融資擔保、信用保險等金融工具,推動項目與資金對接。強化差異化環保管控,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
(六)激發招商活力。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充實招商一線,鼓勵幹部到開放招商、承接產業轉移主戰場上去摔打,組織市、縣級負責同志及招商引資工作人員赴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地掛職學習。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參考。加大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投資促進活動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健全容錯機制,對在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中出現失誤的幹部,按有關規定給予容錯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