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服務業發展,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推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河南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以下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的若干意見
- 性質:意見
- 發布單位:河南省人民政府
- 內容: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
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的總體要求,(一)重要意義,(二)指導思想,(三)基本原則,(四)發展目標,推動服務業重點行業提速升級,(一)現代服務業提速工程,(二)傳統服務業改造,加快服務業發展載體平台建設,(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二)產業集聚區配套服務區和服務業特色園區,深化服務業改革開放,(一)創新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二)拓展服務業開放領域,(三)積極發展服務貿易,促進服務業企業創新發展,(一)培育服務業領軍企業,(二)推進服務業全方位創新,(三)推動品牌和標準化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放寬市場準入,(二)保障和最佳化土地供應,(三)落實稅收支持政策,(四)完善價格和收費政策,(五)拓寬投融資渠道,(六)加大財政投入,七)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八)加大人才引進培育力度,最佳化服務業發展環境,(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二)創新項目推進機制,(三)健全統計考核體系,(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五)加強工作落實和督導,
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的總體要求
(一)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省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為服務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拓展了廣闊空間,全省服務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已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但總體上看,我省服務業仍然存在增速低、比重小、結構不優、競爭力不強等突出問題,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成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突出表現、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當前,發達經濟體在尋求再工業化過程中仍著力保持服務業領先優勢,開發中國家在推動工業化進程中著力彌補服務業發展不足,服務業日益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引領轉型發展的新引擎,也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最佳化升級的新動力。隨著國內外服務經濟加速轉移,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趨勢日益明顯,我省服務業發展面臨新的難得機遇。
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就是要立足省情和現實基礎,順應經濟發展趨勢,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推動我省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升、水平提高,建設增長速度快、市場前景好、產業規模大、業態模式新、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全國重要現代服務業基地,增強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力和支撐力。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是擴需求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的重大舉措,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戰略選擇,是緩解資源環境約束、建設生態文明的迫切需要,對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具有重要意義。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推進先進制造業大省、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現代農業大省建設,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整體素質的戰略重點,堅持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社會化、國際化方向,實行全面發展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大力發展引領帶動能力強的高成長性服務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支柱服務業,提升發展載體,深化改革開放,激發企業活力,加強政策扶持,最佳化發展環境,構建充分融入產業經濟各領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具有多元活力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提供有力支撐。
(三)基本原則
———產業聯動,增強動力。加快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以深化社會化分工、專業化協作擴大服務業市場需求,以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升製造業和農業發展水平,形成三次產業相互融合、互動發展的良好格局。
———產城互動,強化支撐。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以城鎮產業、人口集聚帶動的消費需求和就業需求拉動服務業發展,以提升服務業供給能力和水平不斷完善城鎮功能,實現服務業與城鎮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最佳化。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簡政放權,打破壟斷,加強引導,最佳化環境,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和創造力。
———擴大開放,拓展空間。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相結合,積極承接服務業轉移,不斷拓展開放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加大龍頭企業、知名品牌、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不斷提高服務業國際化水平。
———融合創新,提升水平。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廣泛套用現代技術,大力推動服務業交叉滲透、跨界融合,加快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理念創新,最佳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搶占發展先機,提升綜合競爭力。
———強化載體,引領發展。加快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突出特色,明確產業定位,增強區域服務功能,形成服務業發展高地。豐富服務業發展載體,構築資本、技術、信息、人才集聚平台,促進特色服務業集約集聚發展,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四)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0年,構建形成生產服務集聚化、生活服務便利化、基礎服務網路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對經濟轉型升級形成強有力支撐,基本建成高成長服務業大省,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
———速度明顯加快。服務業年均增速高於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省服務業增加值比2013年翻一番,超過2萬億元,居中西部地區前列,在全國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比重明顯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0%,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32%,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結構明顯最佳化。高成長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50%,戰略性新興服務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專業化和多元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傳統支柱服務業改造升級成效明顯,服務業集聚發展水平和區域服務功能不斷提升和增強。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主要行業管理、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水平顯著提高,新興業態不斷湧現,骨幹企業集團化、規模化、品牌化水平明顯提高,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達到30家以上。
———區域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全省區域中心城市、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鎮服務業協調聯動發展格局基本形成,鄭州市服務業首位度和帶動作用顯著提升和增強,現代物流、金融、文化、信息、會展、醫療等區域中心地位基本確立,成為全國重要的區域服務業發展中心。
推動服務業重點行業提速升級
圍繞促進全省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承接轉移與培育新興相結合,放寬市場準入,不斷創造需求,著力發展壯大高成長性服務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謀劃30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分三年滾動實施,力爭完成投資6000億元,為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一)現代服務業提速工程
最佳化要素資源配置,強化龍頭企業和項目帶動,著力推動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金融、旅遊、文化、科教、商務服務、健康服務、養老及家庭服務等服務業擴量提質發展,逐步成為帶動服務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和戰略支撐。
1.現代物流。圍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依託綜合交通樞紐和鐵路、公路、航空網路優勢,強化中心、提升節點、產業聯動,形成大樞紐促大物流、大物流帶大產業的發展格局。力爭到2020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150萬噸。全面增強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功能,加快航空港、國際陸港和國際物流園區建設,增加、加密國際貨運航線航班,支持航空公司和大型貨運貨代企業在鄭州市設立航空物流基地和區域轉運分撥中心,推進全國性高鐵快運中心和卡車航班基地建設,構建高效銜接的多式聯運體系。建成全省聯網、與國家邊貿口岸聯接的電子口岸,拓展綜合保稅區功能,建設綜合保稅區進口商品展示平台和肉類、藥品、汽車等進口特定口岸,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建設進出口快遞分揀平台,推動鄭歐國際貨運班列規模化運營,打造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集散中心。構建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中國智慧型骨幹網鄭州核心節點,建成京東運營中心、河南快遞集散交換中心等重大項目,打造全國快遞轉運集散中心和國際網購物品集散分撥中心。完善區域物流節點體系,依託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口岸和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和改造提升20個貨運樞紐、商貿服務、生產服務、口岸服務、綜合服務型物流園區,爭取1-2家重點物流園區成為國家級物流園區,推進鄭州市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工作,在全省建設一批布局合理、銜接順暢、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增強區域物流集散、分撥和城市配送功能。加快發展冷鏈、郵政快遞、電子信息產品、醫藥、汽車及零部件、家居建材、農產品及農資等優勢專業物流,建設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物流集群。改造提升傳統運輸和倉儲企業,培育發展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務商,全面提升物流業與製造業、商貿業聯動發展水平。
2.信息服務。以服務平台建設為基礎、新興業態培育為抓手,加快發展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信息服務業跨越式發展。實施“寬頻中原”戰略,建設鄭州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推動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網路規模商用,開展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城市、智慧城市、物聯網重大套用示範工程區域試點,加快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中國移動(鄭州)數據中心建設,積極引進知名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企業設立總部或區域基地,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性數據樞紐。推進“三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網際網路)融合,擴大移動支付、社交網路、手機遊戲等新興增值業務規模,實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通信、金融、旅遊等領域呼叫中心、後援中心、災備中心項目建設,建成中國移動(洛陽)呼叫中心、中國電信(信陽)呼叫中心。發展北斗衛星導航與地理信息產業。加快提升軟體業支撐能力,高水平建設鄭州軟體園、鄭州金水科教園、惠普(洛陽)國際軟體人才及產業基地等園區。壯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實施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平台建設、網商培育、名品推廣等工程,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和示範基地,培育中華糧網、眾品商城等綜合性、行業性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完善物流配送、金融結算等配套體系,推動工業企業與電商企業聯動融合,吸引境內外電子商務巨頭和中小網商集聚集群發展。力爭到2020年,套用電子商務開展內外貿易的企業達到85%以上,網路零售額相當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以上。
3.金融。加快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吸引境內外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入駐,建設金融後台與外包服務產業園區,打造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壯大金融機構,推動中原證券公司、萬達期貨公司等上市融資,支持中原信託公司增資擴股,完成省級銀行組建,推動設立地方保險法人機構、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大型基金公司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鼓勵民間資本入股和參與金融機構改造,發起設立民營銀行、村鎮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推動農村信用社改組為農村商業銀行。培育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豐富期貨品種、爭取開展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試點,在重點領域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融資和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引進保險資金,做好永續債券、債貸組合、中小企業私募債業務和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工作,大力發展信託、委託貸款和承銷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業務。深化鄭汴金融同城和農村金融改革,支持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積極發展交通運輸、施工、製造等大型設施設備融資租賃服務業,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內具備條件的金融機構適時開展綜合經營試點,支持實驗區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設立中原航空港產業投資基金。
4.旅遊。圍繞建設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整合資源、培育品牌、創新服務,構建以觀光旅遊為基礎、休閒度假為主導、新型業態為特色、精品線路為依託的旅遊產業體系,打造一批著名景區和優秀旅遊城市。爭取到2020年,全省年接待海內外遊客7.8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7800億元。深度發展休閒度假旅遊,整體策劃、連片開發,著力打造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等山水度假旅遊集群和沿黃河、南水北調生態旅遊帶,重點開發建設和改造提升一批核心旅遊景區,爭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生態旅遊示範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等。積極發展文化體驗旅遊,規劃建設中原歷史文化旅遊區,依託各地文化歷史資源,重點推介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古都、古城、根親、功夫等精品文化旅遊線路,叫響“老家河南”形象品牌。培育發展城市遊憩旅遊,在中心城市規劃建設一批文化休閒街區和環城遊憩帶,完善服務功能,滿足居民需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保護與開發朱仙鎮、神垕鎮、荊紫關鎮等歷史文化和特色景觀名鎮名村,加快培育休閒農莊,積極開闢山居游、民俗游、近郊遊、生態游等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到2020年,建成30個旅遊示範鄉鎮和400個特色旅遊村。加快培育旅遊新業態,支持健康養生游、工業觀光游、戶外運動游、自駕自助游等發展。推進旅遊智慧化、標準化建設,加快完善旅遊交通集散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深化中原經濟區城市、高鐵沿線城市旅遊發展聯盟合作。壯大產業主體,支持雲台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清明上河園有限公司等企業上市,培育旅遊收入超億元的旅遊企業集團20家。加強旅遊宣傳,創新行銷方式,強化與國際組織合作,加快發展入境游,提升我省旅遊國際知名度。
5.文化產業。圍繞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文化強省建設,發掘歷史文化資源,發展創意文化,激活傳統文化,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鄭州區域性文化中心和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建設,實施文化產業“雙十”(10個重點文化產業園區、10個重點文化企業)工程,推進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河南電台電視台制播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建成一批文化創意、動漫遊戲、演藝娛樂、影視製作、文化科技等產業園區,力爭培育3-5家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文化產業園區。強化文化傳承創新,提升太極、少林等傳統優秀文化產業化發展水平。大力發展數字出版、數字內容服務、移動多媒體、互動式網路電視等新興業態,開發移動文化信息服務、數字娛樂產品等增值服務和產品。支持大型文化企業跨媒體、跨區域、跨行業發展,推動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有線電視網路集團、河南文化影視集團等企業上市融資,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爭取培育3-5家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的企業集團。提升內容產業原創能力,實施文化精品培育工程,每年集中打造3-5部原創文化精品。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爭取到2020年,創建3家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力爭把我省建設成為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文化科技融合中心。積極培育外向型骨幹文化企業,新建一批省級文化產品出口示範基地。
6.科技和教育。大力發展科技研發服務業,以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國家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為載體,建立完善技術轉移網路,加快建設一批研發及技術創新、科技中介、科技金融對接、科技企業孵化等服務平台,培育壯大專業化第三方研發機構,推動科技服務重點項目攻關。加快綜合性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重點在裝備製造、服裝服飾、現代家居、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實施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業設計創新項目,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和機構申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積極發展現代教育,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提高基礎教育水平,最佳化發展高等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開展技能培訓,實施全民技能振興、職教攻堅、技能人才回歸工程,加快人力資源強省建設。強化與國內外高校、知名網路教育平台合作,鼓勵企事業單位開展知識更新培訓,加快中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打造一批實訓基地和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培育一批連鎖化、品牌化經營的大型教育培訓機構。
7.商務服務。加快中原廣告產業園和服務外包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積極發展經營性租賃業務,引導會計、法律、管理諮詢、評估認證、經紀代理等商務服務機構向商務中心區集聚,著力培養具有行業競爭力和社會公信力的大型事務所和中介法人機構,打造一批高端商務服務集群。建立內外貿會展業管理促進體制,推進鄭州區域性會展中心建設,吸引國家級、區域性品牌展會落戶,培育一批知名會展品牌。
8.健康服務。完善社會辦醫扶持政策,實施社會辦醫行動計畫,支持國內外知名醫療集團連鎖經營,積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和第三方體檢及健康管理諮詢機構,大力發展專業化護理服務業,建設鄭州區域性醫療中心和高端醫療集聚區,形成一批醫療、保健養生、健康護理、體育健身等服務基地和醫療器械、保健及體育用品等產業園區。
9.養老及家庭服務。推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12349”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加快發展供養型、養護型、醫護型養老服務機構,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工作,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一批大型連鎖養老機構,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到2020年,符合標準的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設包括居家養老服務在內的社會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積極發展家政、病患陪護、家庭用品配送、親職教育等家庭服務業,支持大型家庭服務企業在社區設立連鎖便民服務網點。
(二)傳統服務業改造
提升工程套用現代管理理念、信息技術和新型業態模式,加快商貿流通、房地產等傳統支柱服務業改造提升,培育服務業競爭新優勢。
1.批發零售。最佳化城鎮商業網點布局,推動大中城市中心城區批發市場外遷整合,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折扣店、工廠店、奧特萊斯等新型業態,建設一批電商服務平台和生活消費品、生產資料專業市場,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建設網上商城、拓展農村經營網路和中小微企業開設網店。鼓勵發展社區商業網點,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力爭到2020年,商貿企業連鎖化率和商品統一配送率分別達到22%和75%左右。
2.住宿餐飲。積極發掘培育特色餐飲品牌和“老字號”企業,推動餐飲住宿企業分層錯位經營,充分利用網路團購和微博、微信促銷等行銷方式開拓市場,建成一批傳統住宿餐飲與生態遊憩、演藝娛樂、文化體驗融合發展綜合休閒項目,鼓勵發展綠色飯店和經濟型連鎖酒店,豐富面向大眾消費群體、年輕消費群體的產品和服務項目,培育形成健康、環保、節約的消費模式。
3.房地產。加快住宅產業化進程,推進建築工業化,大力發展城市綜合體、園區地產、文化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等新興業態,積極發展健康住宅、綠色環保住宅和節能省地型住宅,培育新的增長點。擴大規劃設計、建築節能、行銷策劃、評估代理、裝修裝潢、資產保值增值管理等服務業規模,發展壯大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的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企業。加快培育房地產品牌企業,推動二手房市場發展,規範房屋租賃市場。
4.其他公共服務。積極發展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等服務業,不斷提升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服務水平。
加快服務業發展載體平台建設
重點加快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發展,因勢利導推動產業集聚區配套服務區和服務業特色園區建設,力爭培育300個集聚效應顯著、示範帶動能力強的服務業特色園區,形成服務業發展新高地。
(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
強化招商引資,推進有序集聚,突出培育特色產業,著力增強區域服務功能。加快產業集聚,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和高端品牌,著力推動金融、管理諮詢、中介服務等商務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向商務中心區集聚,引導符合居民消費升級換代的綜合商業設施和文化休閒項目在特色商業區集中布局。充分挖掘特色產業產品優勢和歷史人文資源,建成一批業態配比合理、功能複合多元的城市綜合體,培育一批稅收超千萬元的金融、商貿、信息、總部經濟等商務樓宇,打造一批商文旅融合發展的知名商業街區,形成一批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展示交易等有機融合的專業市場。結合舊城改造和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建設,創新投融資模式,鼓勵基礎設施和商業項目捆綁建設,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連片綜合開發。推進省級示範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創建工作,爭取申建一批國家級服務業發展示範區、中國著名商業街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組建精簡、統一、高效的工作團隊,成立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管委會。把實際發展水平達到產業集聚區相應星級晉級標準作為按照有關規定考慮幹部配備的重要條件。
(二)產業集聚區配套服務區和服務業特色園區
按照規劃引領、分類指導、明晰定位、合理布局、集聚集約的原則,建設一批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和影響力的服務業專業園區。依託產業集聚區,建設以研發設計、物流配送、檢驗檢測、展示交易等生產性服務為重點的區中園,形成一批為主導產業提供社會化服務的配套服務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按照產業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的要求,在現代物流、信息及電子商務、金融、文化創意、服務外包、智慧財產權、養老健康、休閒旅遊等領域,建設和改造提升一批特色園區。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引聚龍頭企業,強化集聚融合、創新驅動和鏈條延伸,培育一批產業高集聚、產出高效益、功能高複合、空間高密度、就業高容量的服務業集群。對符合“三規合一”(產業集聚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精準對接)要求的服務業專業園區,年度考核指標達到省產業集聚區門檻標準的認定為省定產業集聚區,達到晉級標準的晉升為相應星級產業集聚區。
深化服務業改革開放
以重點領域改革破除內在障礙,以全方位開放形成倒逼機制,建立完善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推動的體制機制,全面推進服務業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內對外開放,進一步增強服務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一)創新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
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業壟斷,除法律、法規明令禁入的服務業領域外,全部向外資和社會資本開放,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鐵路、航空、公路、水運、金融、市政公用設施、教育衛生、文化旅遊等服務業領域。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形式,參與相關公辦機構改制重組。加快服務業投融資平台建設,組建或改組一批大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開展現代服務業試點改革,重點在二三產分離、農村金融、社會化辦醫、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機關企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等領域,加快體制改革、機制最佳化和模式創新,推動鄭州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率先取得突破,持續推進洛陽、開封、鶴壁、固始等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鼓勵其他地方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對企業投資建設項目的備案權一律下放到縣(市、區)、產業集聚區以及其他有備案許可權的機構,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除國家明確規定核准外,一律實行備案制,對確需核准的項目,明確許可權、簡化程式、限時辦結。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探索一業多會,引進競爭機制,激發發展活力。
(二)拓展服務業開放領域
積極承接服務業產業轉移,在銀行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外包、文化旅遊、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簽約落地一批戰略合作項目。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爭取跨國公司、央企、知名民營企業在豫設立地區總部和區域性研發、物流、銷售、結算、後台服務中心。最佳化開放環境,建立大通關機制,完善電子口岸,推動有條件的省轄市建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積極申請設立中國(鄭州)自由貿易試驗區。依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吸引航空物流、專業會展、電子商務、航空金融、服務外包等知名企業入駐,打造高端服務業基地。藉助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投洽會等開放平台,創新招商模式,發揮企業在對外招商中的主體作用和商會協會的橋樑作用,面向境外和沿海地區,採取產業鏈招商、集群招商等模式,吸引戰略投資者和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物流園區、文化園區、旅遊景區等開發建設。
(三)積極發展服務貿易
以鄭州航空樞紐建設和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鄭歐國際貨運班列規模化運營為契機,支持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加快發展國際貿易、跨國多式聯運、出入境旅遊等專業服務業,擴大服務貿易規模。扶持發展信息技術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等服務業,積極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逐步將服務外包業務擴展到軟體開發、套用服務、系統工程承包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出口。支持鄭州、洛陽等市申建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一批省級服務外包示範園區。鼓勵企業申請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經營權,積極套用國際電子商務及第三方平台,開拓涉外工程及技術承包、勞務輸出、文化傳播、中醫藥服務等海外市場,增加規劃諮詢服務、環保服務等進口。引導有條件的金融、中介服務等機構提供跨境專業服務。
促進服務業企業創新發展
按照主業突出、特色鮮明、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標準,培育一批創新型服務業領軍企業,支持技術和管理創新,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打造服務品牌,在全省儘快培育形成一批引領服務業發展的生力軍。
(一)培育服務業領軍企業
進一步深化國有服務業企業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等多種途徑,參與國有服務業企業改組改造,發展一批以品牌為龍頭、資本為紐帶,規模化、網路化經營的現代服務業企業集團。支持服務業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進技術、管理和制度創新,構建高端人才培養引進機制、產學研協同合作機制、多元研發投入機制,高水平建設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到2020年,在服務業前沿技術和高端產品領域取得突破,培育形成10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型服務業領軍企業。
(二)推進服務業全方位創新
圍繞服務業新領域、新業態,加快技術、業態、模式和服務理念創新,提升服務業領域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加快技術手段創新,鼓勵開發服務業共性和關鍵技術,培育信息增值、創意設計、數字傳媒等新興服務市場。加快業態創新,引導推進總部經濟、會展經濟、健康養老經濟和商文旅融合等業態發展,培育專業服務市場。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供應鏈管理服務業,鼓勵發展電子商務、共同配送、直營體驗店等新興模式。加快服務理念創新,培育一批定製服務提供商、技術服務運營商和整體方案解決商。
(三)推動品牌和標準化建設
積極創建自主服務品牌,以現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旅遊、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為重點,開展商標戰略實施示範企業創建活動,推動傳統老字號企業改造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較強市場影響力的服務品牌。加強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化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積極申請開展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引導鼓勵服務業行業和企業採用國外先進標準,支持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訂、修訂。爭取到2020年,培育發展50個全國知名的服務品牌,制定實施一批與國內外接軌的地方標準和服務規範。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放寬市場準入
認真落實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限制和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首次出資比例、貨幣出資金額占註冊資本比例、繳足出資期限的限制,研究探索新型市場主體工商登記,改革年度檢驗驗照制度,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清理行業和市場進入壁壘,在設立登記、行政許可、建設、土地、稅費、金融、財政資金扶持和採購、醫保定點、資質認定標準、學科建設,以及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認證、職稱評聘等各方面,民辦企業(機構)與公辦企業(機構)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二)保障和最佳化土地供應
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時統籌考慮服務業發展用地布局,適當提高服務業用地比例,城市和小城鎮黃金地段優先用於發展服務業,城鄉規劃確定的商業、倉儲、服務設施用地,未經法定程式不得擅自改作他用。統籌安排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指標,加快城鎮低效利用土地再開發和城中村改造,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優先保障服務業重點項目用地。支持用地單位在不改變用地主體、不重新開發建設前提下,依法依規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傳統商業街等存量房產和土地資源,發展信息服務、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支持利用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存量房產和原有土地發展健康服務業,土地用途和使用權人可暫不變更,連續經營1年以上、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健康服務業項目可按劃撥土地辦理用地手續;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經依法批准可採取協定出讓方式辦理用地手續。城市新建居住小區要預留規劃面積,優先考慮家庭服務業站點發展需要。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支持利用荒山、荒地、荒灘、廢棄礦山等開發旅遊項目。
(三)落實稅收支持政策
積極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工作,在一定期限內對稅負增加的服務業企業給予財政補助。引進的國內外服務業知名企業和重點項目以及二、三產剝離後設立的服務業法人企業,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且符合有關規定的,經批准可給予免徵。物流企業在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投資用於自營物流設施建設和技術改造購置的進口設備,經認定後可享受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按規定免徵企業所得稅。
(四)完善價格和收費政策
落實國家鼓勵類服務業用電、用水、用氣、用熱與工業同價政策,社會福利場所生活用電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政策,養老機構用水、用氣、用熱執行居民生活類價格政策。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推進臨床護理服務價格調整。加大服務業收費減免力度,對文化創新型企業、文化高新技術企業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非營利性醫療、養老機構建設免予徵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醫療、養老機構建設減半徵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服務業領域各類收費,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有上、下限額度規定的服務業行政事業性收費的,一律按下限額度收取。對入駐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的服務業項目,除中央有關規定外,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費用。
(五)拓寬投融資渠道
加大服務業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重點企業授信額度,擴大貸款規模,在國家允許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內給予一定的利率優惠。鼓勵發展產業鏈融資、商業圈融資和企業群融資,支持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擴大中小服務業企業信貸投放規模。鼓勵服務業企業通過創業投資和產業投資基金、發行企業債券和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等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上市,在產權確認、土地使用、稅收征管、環保核查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鼓勵已上市的重點企業採取整體上市、定向增發、發行可轉換債券等進行再融資。擴大服務業企業貸款抵(質)押品範圍,積極發展智慧財產權、股權、特許經營權、應收賬款、收費權、動產等抵(質)押貸款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服務業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集合票據、集合債券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建立銀企信貸溝通協調和資金需求信息發布機制,鼓勵金融機構與重點企業加強合作。
(六)加大財政投入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向服務業領域。統籌整合服務業發展相關資金,綜合運用補助、貼息、政府採購、資本金入股、獎勵等方式,加大對現代物流、文化、旅遊、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工業設計、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等領域項目建設支持力度。完善民航發展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支持航空公司、貨運貨代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對在我省境內新設立金融機構總部、地區性總部和金融機構到符合要求的省轄市以下區域(含省轄市)新增設分支機構的,加大省、省轄市財政資金獎勵力度。對承辦國際性和全國性會展、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中華老字號的服務業企業、組織制定服務行業國家標準和開展國家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的企業,各地財政可給予一次性獎勵。建立由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牽頭,各相關部門參加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安排使用省服務業專項資金,完善績效評價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服務業發展。
(
七)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
在教育、勞動就業服務、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文化體育、社會公益服務等公共服務領域,科技研發、行業規劃、資產評估、信息技術服務、檢驗檢測檢疫服務等技術服務領域,經貿活動、會議展覽、績效評估、項目評審、審計服務等行政服務領域,積極推行服務外包和政府採購。完善政府採購制度,制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服務的種類、性質和內容,並實施動態調整。凡在目錄範圍內的服務事項,原則上都要納入政府採購範圍,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詢價等方式確定承接主體。對不適宜或暫時不能實行政府採購的,可通過委託、承包等方式確定服務主體。
(八)加大人才引進培育力度
實施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開發工程,加強對現代物流、文化創意、工業設計、旅遊、金融、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領域高級管理人才、專業人才的培養培訓,建設會計、審計、法律、諮詢、建築設計等專業化、職業化人才隊伍。加快建立人力資源服務體系,規範人事代理、人才推薦、人員培訓、勞務派遣等人力資源服務。將引進服務業領軍人才和重點人才納入全省和各地人才計畫和專項規劃,公開招聘選拔一批現代物流、金融、文化旅遊、會展等領域高級管理、技術、經紀人才,推進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對引進的高級服務業人才在研發經費、住房補貼、家屬隨遷、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對高級人才獲得的省級政府、國家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努力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
最佳化服務業發展環境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協調、統籌規劃、研究解決服務業發展重大問題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服務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完善機構、充實力量,建立健全與服務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相適應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推進機制。各地政府要健全服務業工作領導機構,創新發展思路,落實政策措施,強化組織保障。各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建立省服務業發展聯合會,發揮行業協會橋樑紐帶作用,動員社會力量,形成發展合力。
(二)創新項目推進機制
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重點,積極謀劃一批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服務業重大項目,納入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庫,分年度滾動實施。創新服務業項目管理方式,實行重點項目聯審聯批,明確責任主體,強化協調服務,及時解決項目招商、前期、建設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強化要素保障,將鼓勵類服務業項目優先列為省重點項目,優先保障土地供應,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授信額度和擴大貸款規模。
(三)健全統計考核體系
建立覆蓋全行業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完善服務業核算體系,強化服務業基本單位名錄庫建設,加強行業統計部門歸口管理及調查報告制度建設,建立行業運行監測分析季報制度。制定服務業發展考核辦法,提高服務業在市縣、省直部門等綜合考核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各地、各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效率,營造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整頓和規範服務業市場秩序,加大知名服務業企業和品牌保護力度,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大服務業宣傳力度,激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現和培育一批服務業發展先進典型,總結經驗做法,強化示範引領,營造創先爭優的輿論環境。
(五)加強工作落實和督導
省政府將對意見確定的目標任務進行逐一分解,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促檢查。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省直服務業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抓緊制定促進本行業發展的政策和專項行動方案,財政、國土資源、稅務、工商等部門要研究制定支持服務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和針對性措施。省直有關部門要自查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和工作推進情況,有關問題要及時向省政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