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1年7月16日印發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21年7月16日
  • 實施時間:2021年7月16日
  • 發布單位: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解讀,

全文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9號),推動我省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經河北省政府同意,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學綠化的重大決策部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強規劃引領,最佳化資源配置,強化質量監管,完善政策機制,全面推行林長制,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增強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高質量打造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二)工作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綜合治理。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始終把發揮生態功能作為國土綠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與國家和省重大戰略規劃和林業行業相關規劃相協調,科學規劃設計,合理布局綠化空間,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
  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開展林草植被建設,科學選擇綠化樹種草種,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
  堅持質量優先、節儉造林。統籌考慮生態合理性和經濟可行性,數量和質量並重,科學、節儉、高質量開展國土綠化。
  二、主要任務
  (一)高質量編制綠化規劃。縣級以上政府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綠化相關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相銜接,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合理確定規劃範圍、綠化目標任務,實現多規合一。城市綠化規劃要滿足城市健康、安全、宜居的要求,合理布局城市綠環綠廊綠道,使城市內部與外圍的綠地、水系、森林等有機銜接,增強城鄉綠地的系統性、協同性,構建綠道網路,實現城鄉綠地連線貫通。縣級以上政府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檢查和督促落實,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不得隨意變更規劃,不得擅自改變綠化用地面積、性質和用途。(省林業和草原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二)科學確定綠化用地。圍繞綠化目標任務,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適宜性等因素,科學劃定綠化用地,實行落地上圖精細化管理,依法依規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把張承壩上地區和燕山太行山區等重點地區宜林荒山荒地、未利用地、荒廢和受損山體、退化林地草地作為今後一段時期造林綠化主戰場,集中力量實施綠化攻堅戰,增加森林資源,提高生態承載力。(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拓展造林綠化空間。拓寬城市綠化空間,對城市受損山體、水體進行科學復綠,結合老舊城區改造,採用拆違建綠、拆牆透綠、留白增綠、見縫插綠等方式,推進城市生態修復,持續完善城市公園體系,豐富城市公園類型,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做到應綠盡綠,發揮綠地服務居民休閒遊憩、體育健身等生態功能。充分利用鄉鎮周邊的廢棄地、邊角地等開展造林綠化,因地制宜開展房前屋後等四旁植樹,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害設防,科學營造農田防護林。依法合規開展鐵路、公路、河渠兩側和湖庫周邊綠化,禁止在河湖管理範圍內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確需占用的,必須依法依規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省林業和草原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最佳化樹種草種結構。加大鄉土樹種草種採種生產、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力度,引導以需定產、訂單育苗、就近育苗、就近栽植。鼓勵使用鄉土樹種草種進行綠化,提倡使用多樣化樹種營造混交林,審慎使用外來樹種草種。按照植被生長特性、自然地理氣候條件、生態生活生產需要,合理選擇樹種草種,不斷最佳化樹種草種結構。立地條件好的區域,按照區域主體功能需求,堅持綠化與美化相結合,生態林經濟林並重,因地制宜栽植常綠樹種、彩葉樹種、經濟樹種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且自然壽命長的碳匯樹種。在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湖庫周邊等區域,因地制宜種植抗逆性強、根系發達等防護功能強的樹種草種。乾旱缺水、風沙嚴重地區要優先選用耐乾旱、耐瘠薄、抗風沙的灌木樹種和草種。海岸帶要優先選用耐鹽鹼、耐水濕、抗風能力強的深根性樹種。居民區周邊要兼顧民眾健康因素,避免選用易致人體過敏的樹種草種。(省林業和草原局、省交通運輸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高標準編製作業設計。以國家、省級投資為主的綠化項目要科學編製作業設計,綠化項目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應對用地、用水、樹種草種選擇、技術路線等內容進行合理性評價,並嚴格監督實施。社會普遍關心且政府主導的重大綠化項目,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廣泛聽取意見。加強綠化施工過程管理,充分保護原生植被、野生動物棲息地、珍稀植物等,禁止毀壞表土、全墾整地等,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退化。(省林業和草原局、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科學選擇綠化方式。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的要求,從實際出發,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宜造則造、宜封則封、宜飛則飛。深山遠山區,特別是重要河流源頭和湖庫上游,以自然修復為主,大力實施封山育林、飛播造林,大面積恢復林草植被。淺山丘陵區,以人工造林為主,集中力量開展造林綠化攻堅戰,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快速增加森林資源。張家口壩上等乾旱半乾旱地區,因水定林,推廣喬灌草結合綠化方式,提倡低密度造林育林,運用集水、節水造林種草技術,防止過度用水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城區綠化堅持科學節儉綠化,推廣抗逆性強、養護成本低的地被植物,不得使用地下水灌溉,減少種植高耗水草坪。選擇適度規格的苗木,除必須截乾栽植的樹種外,應使用全冠苗,堅決反對“大樹進城”等急功近利行為。(省林業和草原局、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建立和完善綠化後期養護管護制度和投入機制,對新造幼林地進行封山禁牧,開展土、肥、水綜合管理,加強撫育經營、補植補造,提高成活率、成林率。建立健全森林經營制度,加強中幼林撫育經營,加大退化林修復力度,不斷最佳化森林結構和功能,不斷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和碳匯能力。國有林場要科學編制森林經營方案,認真執行森林撫育規程,科學、規範開展森林經營活動。積極推動集體林適度規模經營,鼓勵發展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省林業和草原局負責)
  (八)強化森林草原防滅火和病蟲害防治。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火災防控能力,強化應急處置,堅決防範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發生。開展健康森林建設,抓好松材線蟲病及紅火蟻的預防,做好美國白蛾等主要病蟲害防治,把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應急管理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做好林業草原資源保護。進一步完善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建立長效機制,切實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將造林綠化後期管護納入生態護林(草)員職責範圍,並與生態護林(草)員績效掛鈎。加強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嚴控森林資源消耗,嚴厲打擊濫砍亂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草地和公園綠地、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等違法犯罪行為。嚴格保護修復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對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及時搶救復壯。(省林業和草原局、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完善資源監測評價。實施精細化管理,將綠化成果落到實地、落到圖斑、落到資料庫,提升國土綠化狀況監測信息化精準化水平。運用自然資源調查、林草資源監測及年度更新成果,全面監測林草資源狀況變化,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綜合監測評價體系。按照林草一體化要求因地制宜設定評價指標,制定國土綠化成效評價辦法,科學評價國土綠化成效。建立城市綠地信息化監管平台,定期對各地綠地規劃建設、園林成果保護等進行監管和評估。(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大力創新體制機制。根據綠化任務需要,結合財力狀況,做好財政資金預算安排,逐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落實以獎代補、資源利用等扶持政策,實行差異化財政補助政策,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採用市場化、公司化、專業化運作模式,引導國企、民企、外企和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多方面資金投入。在不新增隱性債務的前提下,鼓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支持金融資本依法依規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制定完善全省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碳匯提升行動方案,探索適應省情的林業碳匯開發和交易模式,調動企業通過碳匯交易開展造林綠化。(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嚴格落實綠化政策。認真執行《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太行山燕山綠化建設的決定》,對集中連片開展國土綠化、生態修復達到一定規模和預期目標的經營主體,可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在依法辦理用地審批和供地手續後,將一定的治理面積用於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等相關產業開發。落實和完善林木採伐管理政策,優先保障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林分更新改造等採伐需求,放活人工商品林自主經營,規模經營的人工商品林可單獨編制森林採伐限額,統一納入年採伐限額管理。明確所有權、使用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規範草原經營權流轉,壓實責任主體。實施草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加快退化草原恢復,持續改善草原生態狀況,提升草原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積極開展科技興綠。開展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和林木良種、草品種審定,加強重要鄉土樹種草種資源收集保護、開發利用、種苗繁育等關鍵技術和設施研發。開展松材線蟲病等重大有害生物災害防控、林水關係研究,鄉土珍稀樹種繁殖等科技攻關。加強技術服務和培訓,推進困難立地造林綠化技術攻關,積極推廣造林實用技術,不斷提升國土綠化的科技含量。(省林業和草原局、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依法壓實主體責任。全面推行林長制,市縣兩級2021年9月底前、鄉村兩級11月底前、全省12月底前完成林長制各項改革任務,按照“黨政同責、分級負責”原則,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為全省國土綠化、資源保護建立起長效責任體系。充分發揮省市縣各級綠化委員會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協調指導等作用,強化監督檢查、考核評價、表彰獎勵等工作,持之以恆推進國土綠化。對科學綠化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綠化表彰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違背科學規律和民眾意願搞綠化的錯誤行為,要及時制止糾正;對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後果的,要依法依規追責。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弘揚科學綠化理念,普及科學綠化知識,倡導節儉務實綠化風氣,營造科學綠化的良好氛圍。(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7月16日

解讀

一、出台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對科學綠化高度重視,近年來先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科學綠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明確要求。總書記強調,要科學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堅持科學綠化、規劃引領、因地制宜,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2021年5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9號),指導各地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視科學綠化工作,許勤省長、袁桐利常務副省長分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並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制定具體落實措施。6月7日,河北省政府第121次常務會議針對我省國土綠化工作強調,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全國綠化委員會全體會議精神和韓正副總理講話要求,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安排,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明確“在哪造”、“造什麼”、“怎么造”、“怎么管”,科學推動國土綠化工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實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的指導意見和省領導批示要求,結合我省實際,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1年7月16日印發了《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1〕89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二、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主要包括3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主要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學綠化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規劃引領,合理布局,強化質量監管,完善政策機制,全面推行林長制,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增強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第二部分:主要任務。一是高質量編制綠化規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綠化相關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相銜接,實現多規合一。編制規劃要堅持喬灌草相結合,因地制宜、分區施策,明確主攻方向和重點。
  二是科學確定綠化用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依法依規科學劃定和落實造林綠化用地,實行落地上圖精細化管理,把張承壩上地區、燕山太行山區等重點地區作為我省今後一段時期造林綠化主戰場。三是拓展造林綠化空間。採用拆違建綠、拆牆透綠、留白增綠、見縫插綠等方式,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充分利用城鎮周邊的廢棄地、邊角地等開展造林綠化,因地制宜開展開展房前屋後等四旁植樹,依法合規開展鐵路、公路、河渠兩側和湖庫周邊綠化,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進一步挖掘造林綠化空間和潛力。四是最佳化樹種草種結構。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科學確定造林樹種,鼓勵使用鄉土樹種草種進行綠化,因地制宜栽植常綠樹種、彩葉樹種、經濟樹種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且自然壽命長的碳匯樹種,避免選用易致人體過敏的樹種草種。五是高標準編製作業設計。科學編製作業設計,加強綠化施工管理,禁止大面積破壞林草植被進行全墾整地等。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創新造林綠化作業設計審批形式,採用函評、視頻會議、網上審批等方式,儘可能縮短審批時間,加快實施進度。六是科學選擇綠化方式。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宜造則造、宜封則封、宜飛則飛,堅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飛播造林結合,綠化、美化結合,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結合,科學高效恢復林草植被。七是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對新造幼林地進行封山禁牧、補植補造。加強中幼林撫育,加大退化林修復力度,提高造林成效,提升森林質量。八是強化森林草原防滅火和病蟲害防治。加強宣傳教育,實行嚴格防控,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應急處置,堅決防範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發生。九是做好林業草原資源保護。加強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嚴控森林資源消耗,嚴厲打擊濫砍亂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草地和公園綠地、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等違法犯罪行為。十是完善資源監測評價。實施精細化管理,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綜合監測評價體系,制定國土綠化成效評價辦法,科學評價國土綠化成效。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大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大體制機制、政策扶持等改革創新力度,廣泛採用市場化、公司化、專業化運作模式,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造林綠化。圍繞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積極探索適應省情的林業碳匯開發和交易模式,開展碳匯造林。二是嚴格落實綠化政策。保持既有造林綠化政策連續性,對各地統一流轉土地、按照市場化運作已經完成的造林綠化工程,繼續保持原有政策連續性,避免因中斷契約約定,影響社會穩定。加強正面宣傳,做好政策解讀,做到依法行政、分類妥善處置,避免“一刀切”,防止借整治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名義侵占林地,破壞林草資源,確保現有森林資源長期穩定。三是積極開展科技興綠。開展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和林木良種、草品種審定,加強重要鄉土樹種草種資源收集保護、開發利用、種苗繁育等關鍵技術和設施研發。開展重大有害生物災害防控、林水關係研究,鄉土珍稀樹種繁殖等科技攻關。加強技術服務和培訓,推進困難立地造林綠化技術攻關,積極推廣造林實用技術,不斷提升國土綠化的科技含量。四是依法壓實主體責任。制定完善年度造林綠化實施方案,編製作業設計,將營造林任務全部標在圖上、列在表上,落實到山頭、地塊。實行清單管理,建立工作檯賬,制定路線圖、時間表,落實到單位、責任到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紮實推進。將造林綠化工作列為績效考核目標體系,強化考核結果運用,落實績效獎勵政策。
  三、出台意義
  《實施意見》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綠化的重要論述,全面對標對表國家《意見》,緊緊圍繞構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和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結合河北實際,針對我省國土綠化工作重點和難點,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科學布局,明確目標任務,落實主體責任,為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供科學指導,有利於構建林草資源保護髮展長效機制,有利於增強生態保護修復的系統性、協同性、有效性,對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全面推動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