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尖

沙尖

沙尖,Sillago sihama (Forsskål, 1775),俗名沙鑽魚(防城港)、沙尖魚、沙鑽仔、沙腸仔、起士、沙梭,隸屬:鱸形目、鱚科、鱚屬。分布在南方沿海。體長123~235mm,體細長,略呈圓柱狀,微側扁。為暖水性淺海底層魚類,有時也進入沿海的河口區域。肉質細嫩,味美,可鮮食,亦宜醃製和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多鱗鱚
  • 拉丁學名:Sillago sihama (Forsskål, 1775)
  • 別稱:沙鑽魚(防城港)、沙尖魚、沙鑽仔、沙腸仔、起士、沙梭
  • 二名法:Sillago sihama, Forsskal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鱚科
  • 亞科:鱚亞科
  • :鱚屬
  • 多鱗鱚
  • 分布區域:南方沿海
  • 英文名:Silver sillago 
  • 英文名:Sand borer
俗名,簡介,形態,習性,價值,分布,

俗名

沙鑽魚(防城港)、沙尖魚、沙鑽仔、沙腸仔、起士、沙梭。
沙尖

簡介

本種通常潛入沙中生活,故俗稱沙鑽仔。第一背鰭有十至十一 棘,第二背鰭有一棘及十七至二十二軟條,胸鰭十五至十六軟條, 一縱列鱗數約七十個。全長通常為二十公分以下,背呈淡土黃色, 腹部色淡。

形態

體略呈圓柱狀,微側扁。背腹面皆純圓。體高以第一背鰭起點處為最高,尾柄短而側扁。頭長,腹面寬於背面,吻長而鈍尖,眼中等大,側位而高。一背鰭尖端有一褐色斑,第二背鰭具細斑點。體背部淺灰色,腹部白色,全體表具銀白色光澤。生態、生物學屬淺海底層魚類。

習性

一般分布於水深2~8m,喜擇水質清新的沙質或礁石海區覓食或棲息,有時亦進入沿海河口區域,性喜散游不集群。每年3-4月為親魚產卵期,一般產卵在淺水泥沙底質處。產期:周年,四至七月較多。常出沒於淺水沙地,水流相對緩慢的近海處,急流的地方也有,通常在水底。

價值

漁業、經濟價值以刺網作業為主漁獲,亦使用釣捕,產量不大。個體雖不大,但肉質細嫩,味美,屬上等經濟魚類品種。

分布

我國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