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發展,得姓始祖,分支源流,遷徙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宗祠對聯,字輩排行,名人輩出,
歷史發展
得姓始祖
武丁,子姓,名昭。商朝國君,軍事統帥。武丁在位時期,勤於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史稱“武丁盛世”。在位59年而卒,祀為高宗。
分支源流
來源一:出自子姓,以祖字或以諡號為氏
①出自商王武丁之後,以祖名為氏。據《武班碑》所載,為商王武丁之後,以其祖名字為氏。如漢代武班即是。
來源二:出自姬姓
①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後。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周幽王的兒子宜臼受申、許、魯等部分諸侯擁戴,在申即位,後遷都到成周雒邑(今洛陽),歷史上稱東周。宜臼就是周平王。
②出自周頃王之孫王孫滿的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簡化為氏。
因王孫滿的後裔曾被封於武彊(qiáng)(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武彊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武氏者,世代相傳。
來源三: 出自以國名為氏
來源四: 源於官位,屬於以官稱或爵稱為氏
①出自漢朝時期官位“武功爵”。
公元前123年,漢武帝為獎勵眾軍士奮勇殺敵、建立軍功,特別創設了“武功爵”,至匈奴潰滅後,此爵制即被逐漸廢黜
在受授武功爵的將士之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武功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武氏。
比如著名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本為鄭氏, 其先兄弟姐妹七人依母姓皆冒姓衛氏。 在西漢王朝保衛中原反擊匈奴侵略的系列戰爭中,衛青因功高蓋世,偕其子弟部下多次受到漢武帝賞賜武功爵,其後裔子孫中即多有以爵號為姓氏的武氏後人,一直流傳。
比如著名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本為鄭氏, 其先兄弟姐妹七人依母姓皆冒姓衛氏。 在西漢王朝保衛中原反擊匈奴侵略的系列戰爭中,衛青因功高蓋世,偕其子弟部下多次受到漢武帝賞賜武功爵,其後裔子孫中即多有以爵號為姓氏的武氏後人,一直流傳。
②出自漢朝時期官署武庫令。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執金吾”屬下設立有專門的武庫署,專職掌管兵器軍械、戰備物資等,武庫令為長,武庫丞為佐官,就如同的總後勤部。此官職一直沿用至五代時期,直到宋朝時期方被廢黜,改為兵部五曹。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執金吾”屬下設立有專門的武庫署,專職掌管兵器軍械、戰備物資等,武庫令為長,武庫丞為佐官,就如同的總後勤部。此官職一直沿用至五代時期,直到宋朝時期方被廢黜,改為兵部五曹。
在武庫令、武庫丞、武庫士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武庫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武氏,世代相傳。
③出自漢朝時期官吏武衛將軍。
漢朝時期,皇家設定有武衛營,軍政長官稱“武衛將軍”,職掌禁中警衛。
在武衛將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武衛氏、武威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武氏、衛氏,世代相傳。
④出自南北朝其北周官吏武伯。
北周時期,朝廷上分別統領“六率”的軍政長官,稱為左武伯、右武伯。
在左武伯、右武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武伯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武氏
來源五: 源於封地名簡化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東漢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將叫王梁,是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拜大司空,封武強侯,其封地就在今河北省武強縣。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武強氏。
另外,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記載:“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在武強氏、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武都氏等的後裔子孫中,後皆有省文簡化為單姓武氏、強氏、廣氏、成氏、仲氏、都氏等,世代相傳。
來源六:源於改姓或賜姓為氏
①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為氏。
唐朝時期,有傅、左、李諸姓被武則天賜姓為武氏,其後代中有人世代相傳。
②源於改姓,屬於冒姓為氏。
據史籍《唐書》記載:“唐賀蘭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據其記載,唐朝時期有個賀蘭敏,傳說是武則天的父親荊州都督武士彠的後代,冒姓武氏。賀蘭敏,全名賀蘭敏之,在賀蘭敏之的後裔子孫及族人中,有以先祖之冒姓為姓氏者,稱武氏;亦有仍稱賀蘭氏的,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賀氏。
來源七: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典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郭武爾氏,滿語拼音為Gour Hala,滿族姓氏,世居黑龍江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武氏。
⑵.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滿語拼音為Usun Hala,漢字義“水”,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族溫古孫部(吾古孫、烏孫),以部為氏,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 西伯利亞 濱海地區 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常氏等。
⑶.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滿語拼音為Usuri Hala,以地為氏,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烏氏、吳氏等。
⑷.滿族烏庫登吉氏,滿語拼音為Ukudenggi Hala,世居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清朝中葉以後改漢字姓為武氏。
⑸.滿族武佳氏,亦稱吳佳氏、烏佳氏,滿語拼音為Ugiya Hala,祖先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吳氏、烏氏等。
⑹.滿族武聶氏,滿語拼音為Unin Hala,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 布列亞河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聶氏等。
來源八: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鄂溫克族中有吳立西氏,亦稱武立西氏,後改為漢字單姓為武氏。
⑴.滿族郭武爾氏,滿語拼音為Gour Hala,滿族姓氏,世居黑龍江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武氏。
⑵.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滿語拼音為Usun Hala,漢字義“水”,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族溫古孫部(吾古孫、烏孫),以部為氏,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 西伯利亞 濱海地區 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常氏等。
⑶.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滿語拼音為Usuri Hala,以地為氏,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烏氏、吳氏等。
⑷.滿族烏庫登吉氏,滿語拼音為Ukudenggi Hala,世居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清朝中葉以後改漢字姓為武氏。
⑸.滿族武佳氏,亦稱吳佳氏、烏佳氏,滿語拼音為Ugiya Hala,祖先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吳氏、烏氏等。
⑹.滿族武聶氏,滿語拼音為Unin Hala,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 布列亞河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聶氏等。
來源八: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鄂溫克族中有吳立西氏,亦稱武立西氏,後改為漢字單姓為武氏。
來源九: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Ujara Hala。滿族烏扎喇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 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順大夥房水庫西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省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錫伯族烏扎喇氏多居卦爾察(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吳氏、烏氏。
⑵.蒙古族武堯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Uy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武氏。
另外,蒙古族兀濟葉惕氏、烏珠穆沁氏,在明朝時期即改漢字姓武氏、烏氏、吳氏等。
⑴.蒙古族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Ujara Hala。滿族烏扎喇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 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順大夥房水庫西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省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錫伯族烏扎喇氏多居卦爾察(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武氏、吳氏、烏氏。
⑵.蒙古族武堯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Uy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武氏。
另外,蒙古族兀濟葉惕氏、烏珠穆沁氏,在明朝時期即改漢字姓武氏、烏氏、吳氏等。
來源十:源於夏朝君主帝啟最小的兒子武觀。天冊萬歲二年(696年),大周聖神皇帝武則天再次追封夏朝君主夏啟為齊聖皇帝,封啟母(即塗山氏,被武則天尊為神)神為玉京太后,別為立廟。
來源十一: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京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武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字姓武氏,世代相傳。
今京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武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字姓武氏,世代相傳。
遷徙分布
武姓最早的發祥地在今河南省境內,其後在此地不斷繁衍。春秋時的宋國是武姓來源地,故其早期的活動區域應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姓人口的增加,社會生產的發展,政治局勢的變化,其活動區域也不斷地擴大,大約到戰國時期,武姓之人已在中原一帶比較廣泛地活動了。
唐代時,武姓家族因出了一位武則天,使得武姓繁衍達到了極為昌盛時期,武姓也正是始於唐代在北方各地再次得以大舉繁衍遷徙,族派不斷擴大,在今山西太原一帶發展成為一個大族,故武姓有以“太原”為其郡望。與此同時,武姓在中國南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後遍及全國各地。
由於北方社會動盪,戰爭頻繁,而南方相對比較穩定,導致了大量人口向南遷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武姓之人在內。如後晉時,淮北農民起義首領武約,為反抗後晉的殘暴統治,與南唐聯繫,率眾欲渡淮南遷。五代十國時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為發展南方社會經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時期太原武氏仍有人出政治舞台上,如武從諫,後唐時任幽州牙將,後晉時任濮州刺史,他曾在唐朝末年在幽州為其子娶張氏女,並送回太原老家成親。其子死後,周太祖郭威當時在太原節度使劉知遠手下任職,遂把張氏娶為繼室。郭威當皇帝時,張氏已死,被追封為貴妃。武漢球,澤州(今山西省晉城)人,唐末在澤潞節度使李嗣昭手下當兵,後唐時為禁軍軍校,逐漸升到高位。此人很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武行德,太原榆次(今山西省榆次)人,與文水相距不遠,也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在這一時期也有姓武的平民也見之於記載,如後漢時,魏州內黃(今河南省內黃西)民武進之妻一胎生三子;許州行軍司馬韓倫殘暴刻薄,重稅盤剝百姓,被項城(今河南省沈丘)民武都告發,周世宗下詔免去其一切官爵。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家譜文獻
武先慎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長沙武氏支譜】(也可稱湖南茶陵武氏),五修譜共四卷,武光理等主修,民國十三年(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註:據族譜記載本支源自周平王后代,三國時期(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有魏國官吏武周,字伯南(武伯南),為魏國光祿大夫,封南昌侯。遷湘始祖為【武興隆】(公元1352年-公元1436年),公生於元順帝十九年(1352年)辛卯正月十五日辰時生,幼好詩書,後棄文從武,身披甲冑,跋履山川,與徐達、劉誠意、常遇春、李文忠等佐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太祖即位贈為開國功臣,原系金陵(今江蘇南京)拜官,後因官遷長郡(今湖南省長沙市),世襲掌印指揮,徙居茶陵學門(今湖南株洲市茶陵縣),官沒於宣德八年(公元1433)癸丑十一月初九日未時,皇恩賜葬善邑河東地名金雞嶺乙山辛向(今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瀏陽河東金雞嶺),享年八十四歲。興隆公6個兒子,分別是:雷(武天鳴)、俊(武世傑)、安(武邦寧)、威(武克重)、通(武知遠)、伯(武季達),本支始遷祖為[明朝]武俊,字世傑,武世傑(公元1406年-公元1471年),為興武興隆二子。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歷次修譜時間】一修譜:清朝康熙壬寅元年(公元1662年);二修譜:清朝乾隆庚寅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三修譜:清朝道光辛卯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修譜:清朝光緒壬午八年(公元1882年);五修譜:中華國民十三年(公元1924年);六修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2008年。古譜存世保留下來的有公元1770年二修譜、公元1882年四修譜、公元1924年五修譜,古譜距今最長時間為243年。【郡望】太原郡,【堂號】太原堂,【派語】必勝朝廷用,永思大祖光,傳家起忠孝,華國顯文章,詩書應德澤,禮樂發禎祥,後嗣守先烈,萬世慶安邦。“必”字派為第9世,“邦”字派為第49世,明初後一直沒有改過派語輩份。
【河北永年武氏族支合編族譜】武敬緒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山東嶧縣武氏族譜】四卷,武學勤續修,武章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石刻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平章卓識;
補闕高風。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大臣武元衡,字伯蒼,太原人,進士出身。德宗對他很器重,任為御史中丞,並對群臣說:“武元衡是真宰相器。”憲宗時,歷官戶部侍郎、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當時,,因四川不太穩定,他就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為政廉明,生活節儉,盡力撫慰少數民族,政績卓著。後入朝為中書知政事,極力主張平定武元濟叛亂。下聯典指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字廷碩,憲宗時官至戶部尚書,兼知制誥。剛直而有氣節,又官補闕(對皇帝規諫並舉薦人員的官),將大用時,終因為疾惡太分明而不得重用。
祥開國胄;
慶衍奇文。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練湖著名。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并州文水人武攸緒,武則天的侄子,恬淡寡慾,不求仕進。武則天執政時,他請求棄官歸隱於嵩山,優遊岩壑間,武則天賞賜給他的衣服器具,都閒置不用。後買田耕種,與百姓-樣。到武氏遭禍時,只有他得以避免。下聯典指宋代高安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刻意苦苦吟詩,每有詩句寫出來,往往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嵩山高隱;
練湖著名。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宋·武允蹈自號“練湖居士”,著有《練湖詩集》。
五言通用聯
嵩隱家風遠;
太原世澤長。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武姓的宗祠“太原堂”的通用堂聯。上聯典指唐·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武姓的望族居太原郡。
六言通用聯
武班尚留遺墓;
皇后竟號則天。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七言通用聯
苦吟精著練湖集;
誠心飽領嵩嶺霞。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詩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高安人。兩貢於鄉,刻意苦吟,每一聯出,輒膾炙人口,有《練湖集》。下聯典指唐代隱士武攸緒,武后兄子,恬淡寡慾,武后秉政,攸緒求去官隱於嵩山之陽,與民無異。
六宮粉黛無顏色;
萬國良冠非冕旒。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武則天廟聯。武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五公里處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名勝地。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間殿宇,占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院內柳樹成蔭,花草遍地,以武則天的特定身份名揚中外,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則天廟的始建在唐天寶七年(747)之前,清朝初年,被改名為“水母廟”。為何改名?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宋代以後至明清統治者對武則天謾罵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廟改掉以示貶責與除滅;其二,武則天與水有關。南徐村東南有條小河稱為泌水,是從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來澆灌農田數百頃,造福一方。因此,人們把這一井泉稱為神福泉,認為是則天聖母賜給家鄉的福水,所以改武則天廟為水母廟,或稱“則天水母廟”。到宣統元年,才恢復了“則天皇后廟”的名稱。相傳,則天廟原計畫建於南徐村東南的泌水源頭,正當人們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時,一夜大風,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見此情景驚恐萬狀,知縣看後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時,走來一位老翁,他說:“神皇一朝天,修廟該占乾。”在場人等如夢方醒,於是決定齋戒三日,就地建廟,即則天廟現址。地處南徐村西北,正當乾位。
掩映葉光含翡翠;
參差石影帶芙蓉。
——唐·武三思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武三思《奏和聖制夏日游石淙山》詩句聯。
八言以上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郭沫若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寺祀歷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則天(皇澤寺簡介見下“立地頂天……”聯聯釋)。上聯“貞觀”,為唐太宗的年號;“開元”,為唐玄宗的年號。這兩個時期是唐代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武則天在位時,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並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故上聯稱“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下聯“劍閣”之名,多見於史籍,成為蜀地的象徵。“利州”,轄境即今廣元。下聯稱女皇之美名流傳蜀地,是蜀地的驕傲,利州更被其榮光所覆蓋。聯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武則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績予以了肯定。
孝子辦義學,御賜武訓;
巾幗操帝業,著名女皇。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名人武訓,山東堂邑人。排行第七,事母至孝,又稱武七,“訓”是清王朝嘉獎他興辦義學的賜名。他終身集資辦教育,清廷授以“義學正”,賞穿黃馬褂,他沒有接受。1896年死於臨清義學中。陶行知也讚揚他的辦學精神。下聯典指中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唐代山西文水人。太宗時入宮為才女,高宗時為皇后。後臨朝稱制,改國號“大周”,稱皇帝。有權略,善用人,名相輩出。年壽81歲,是武姓名人中的壽星之一。
立地頂天,巾幗勝操唐帝業;
依山臨水,利州留置武家莊。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全聯典指武則天,生於廣元,後人為了紀念她,清代修皇澤寺,取“皇恩浩澤”之意。皇澤寺位於廣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烏龍山,舊稱烏奴寺,又名川主廟,是為了紀念李冰父子的。後因武則天生於廣元,又當了皇帝,把川主廟改名為皇澤寺,1961年4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澤寺是清代修復的一座依山取勢,古樸典雅,氣勢巍然的古建築寺院。寺內保存著從北魏時期至清代的豐富摩崖石刻造像、這些珍貴文物現僅存6個窟群,50個龕窟,大小佛像1203軀,大部分為盛唐時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則天殿石龕”、“迎輝樓石龕”、“大佛樓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龕”內。則天殿正中龕內,是“武后真容”石刻坐像,刻於唐代。龕旁左邊壁上有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1963年5月題的詞:“武則天是中國歷史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大殿內還陳列一塊1955年出土的五代後蜀王孟昶廣政二十二年(959年)的石碑,碑名為“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澤寺唐則天皇后武氏新廟記”,碑陰還刻有“則天壩白沙里”等字樣。
字輩排行
● 河南
河南鄧州武氏字輩:“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略太平,理兆啟忍,讓興國大,定萬方慶”。
河南清豐武氏字輩:“玉德佩仙石守成,在有容善勇傳繼光”。
河南南陽武氏字輩:“大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羅太平”。
河南南樂武氏字輩:“可自豐林怡”。
- 湖南
湖南長沙武氏字輩:必勝朝廷用,永思大祖光,傳家起忠孝,華國顯文章,詩書應德澤,禮樂發禎祥,後嗣守先烈,萬世慶安邦。“必”字派為第9世,“邦”字派為第49世,明初之後一直沒有改過派語輩份。
湖北武氏合修新字輩:承緒裕後,純啟必昌,治國賢才,任重恆揚,信義作本,功績昭祥,天開宏運,蘭桂騰芳。原沔陽老字輩:文太應宗,世尚元景,光明正大,身修思永,家和祥盛;黃岡市紅安縣老字輩:應時士習光華,萬世文宗永正,肇基祖德昌明,維本先賢大訓;監利老字輩:金榜在世錫,文武學仕功,正大光祖德,孝友振家聲,禮樂從先進;孝昌老字輩:立維之士,錫泰廷曾,儒良世守,長慶安樂,廷先紀緒,秉德行仁,其祥克紹,國定家興;董王村老字輩:亭平公量,芝應文天,承希秉正,尚伯國有,儒遠正禮,治業成宗,家和弟忍,謙壽延茂。各縣族從二十五世開始停止使用老字輩,起用新派。
- 湖北
湖北紅安武氏字輩:“萬世文永……”
- 山東
山東曹縣武氏字輩:“步履昭素守,臨體顯開祥“。 山東濱州武氏字輩:“明洪希丙……”
山東濟南武氏字輩:“朝中英桀立乾坤家有國寶富萬年”。
山東沂水、四川成都武氏字輩:“紀善傳玉光”。
山東平邑、浙江杭州武氏字輩:“文清永玉傳,繼立成家起,宗繁慶衍祥,召明福自廣,登朝是恩常”。
山東武氏一支字輩:“紀善傳玉,廣興慶兆,大祥君臣,友諸位福,祿壽安康”。
- 安徽
安徽肥東武氏字輩:“其成世富,元德必昌,春華友慶,國瑞家強,文功立業,輝殿顯陽”。
安徽宿州武氏字輩:“少堯年兆亦(大超宗開),振先(啟象繼奎)守成遠,連登建世榮,泰德弘傳明,福祿永昌盛,祥雲耀萬春,英才聚宇林”。
安徽巢湖武氏字輩:“宏開傳家……”
安徽鳳陽武氏字輩:“廷從學為家寶”。
安徽淮北武氏字輩:“興春玉滿堂······”
安徽利辛武氏一支字輩:“同鳳思玉慶興龍”。
安徽滁州武氏一支字輩:“有道建立,海宇宏昌”。
- 四川
四川自貢武氏字輩:“龍如天正萬登元士方宏”。
四川遂寧武氏字輩:“光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 河北
河北承德武氏字輩:“月洪德國丙林玉永成祥(翔)”。
河北滄州武氏字輩:“安雲德寶……”
- 山西
山西清徐武氏字輩:“齊德玉生丙振步登青雲露詩書丹桂根”。
山西祁縣武氏字輩:“世照殿立志作明禮道義學漢忠”。
山西祁縣武氏字輩:“天然如意步何通周乃承”。
- 浙江
浙江武氏一支字輩:“善德慶美誠信斯國”。
- 江蘇
江蘇邳州市武氏字輩:“... ...維加恆良,化福永昌... ...”。始祖為武興旺,明朝初年,從山西遷入,歷六百五十餘年,其武氏家譜記載:“迨夫元明之際,我始祖興旺,效力王朝,為洪武領兵征討,屢建奇勳,封指揮史,世襲邳州衛,安營於宿羊山左,遂家於此焉。”後代分布於邳州各地,有遷入山東魯南地區,也有遷入安徽境內。
江蘇連雲港武氏字輩:“宏開子克,同可心傳,宜儒希賢,式煥其耀,永紹維先”。
江蘇連雲港灌南:“尚芳可加,宗士萬兆,源永文廣,宜汝希賢,式煥其耀,鴻紹光先”。
- 遼寧
遼寧瀋陽武氏字輩:“啟(起)朝繼善傳玉”。
- 吉林
吉林通化武氏字輩:“鳳繼善傳玉寶”。
- 黑龍江
黑龍江齊齊哈爾武氏字輩:“敖登國上朝,庭室中鑒寶,喜慶廣守義”。
- 雲南
雲南武氏一支字輩:“承世(功勳修成)開□□永恩繼占”。
- 北京
北京武氏一支字輩:“有振手玉金殿德連廣明配學”。
- 其它
武氏一支字輩:“起天開萬國”。
武氏一支字輩:“啟鳳繼德宏”。
武氏一支字輩:“開章卓識補嗣高風祥開國胄廣衍奇文”。
名人輩出
武丁:商朝君主。後世稱作高宗。傳說名昭,為盤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時,武丁曾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較了解“稼穡之艱難”。他即王位後,提拔傅說執政。傅說原為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用。武丁還任用甘盤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國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記·卷三》稱:“武丁修政行德,天下鹹□,殷道復興。”由於武丁將商王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之王”。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西面的□方、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據殷墟卜辭記載,武丁的配偶婦好還親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卜辭中還有許多“獲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獲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後,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
武則天:(624~705年)中國歷史上女皇帝,祖籍并州文水縣,生於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公元690年建周代唐,在位21年。創造了"曌"(讀音"zhao")這個字,意為"日月當空",並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執政期間,頗多政績,如善用人才,開創殿試,重視農業,加強邊防等。但其任用酷吏,時有冤案。公元705年去世讓位與子唐中宗,中宗遂復唐。她身後留下的用早期的契丹文字刻的乾陵“無字碑”,不僅吸引千百年來人們的紛紛猜測,而且為失傳的女真文字留下了一份極其珍貴的文字史料,也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的一大貢獻。
武承嗣:武則天之侄,因蔭而權重。後武承嗣爭立太子,不果,怏怏而死。
武三思:武則天之侄,陰謀作亂,事敗被殺。
武元衡:河南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南)人,唐代建中進士,官至宰相,帝評之曰“是真宰相器。”因剛直不阿,觸犯權貴,被刺客暗殺。
武允蹈:宋代高詩人,兩貢於鄉,詩文刻意,多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武漢臣:元代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10種。
武之望:明代陝西省關中人,對醫術有獨到之處,曾參王肯堂之《證治準繩》,編有《濟陰綱目》,另著有《濟陽綱目》。 武圖功:明代山東省曹縣人,明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官至太僕寺卿,著有《五嶽二酉詩稿》。 武 韜:清初山東曹縣人,武韜生於原中國武術之鄉的山東曹縣,清順治三年武榜眼進士及第,授官山西蒲州參將昭武將軍,後被叛賊所害入京城忠烈祠,乾隆下旨追賜世襲恩騎尉。 武若愚:清代山東曹縣人,清乾隆年間進士,官至西安府知府,為官清正不阿。
武禹襄:河北人,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其融貫眾派,自成一體,稱“武式小架”。
武長友:河北省清河縣人。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野戰軍連長。參加了邯鄲、進軍大別山、淮海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營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團參謀長、副團長。回國後,1960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合成軍隊指揮系。歷任空軍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紀委書記。1990年4月退役。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