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王孫滿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 主要成就:預測秦軍“崤之戰”失敗;智對楚莊王“問鼎”,使楚國退兵
- 性別:男
- 祖父:周襄王
生平事跡
《呂氏春秋·悔過》云:“師行過周,王孫滿要門而窺之,曰:‘……過天子之城,宜橐(tuó)甲束兵,左右皆下。’”而現在秦師只免胄、超乘,不但不合乎“禮”,而且有示勇的用意,是對周天子的不敬。
魯宣公三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領兵至洛水,在周天子腳下耀武揚威,檢閱部隊。周定王不知道這個向來不順從的臣子到底要乾什麼,於是派王孫滿去慰問楚軍,實際上是探探楚國的虛實。王孫滿就是周朝的一個宗室貴族。楚莊王風光了一陣子,還覺得不過癮,於是就想向周天子挑釁一下。他藉機詢問九鼎的輕重大小,意思嘛當然就是想要和周天子爭天下了(楚莊王認為周朝積貧積弱好欺負),王孫滿何等聰明的人物,馬上就看出了楚莊王的企圖。他就告訴楚子:"在德不在鼎"(這是春秋時期普遍的政治觀點,國家的強大在於施德政,而不是窮兵黷武,到了戰國時期,觀點正好反了過來)。接著他講了九鼎的來歷。他說夏禹實施德政,各地諸侯都把自己那裡的奇異之物繪製圖,獻給朝廷,九州的長官也把金屬製品上貢。於是夏禹就把這些金屬品做成九鼎,上面鑄出各種奇異之物的形狀。這樣,百姓在山川林澤就不會碰到妖怪,不會遇到不順利的事。因此上下和睦,都可以受到上天的賜福。夏桀昏亂,九鼎就遷到商朝。商紂暴虐,九鼎又遷到周朝。有美德的時候,鼎小也是很重的;背離德行的時候,鼎大也是很輕的。而且上天保佑品德好,施寬政於民的君王。
品德好的人也是有限。成王定鼎於郟(辱耳)之時曾經占卜,結果說可以傳三十代,歷七百年。於今"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莊王聽他這一段大道理大概也怕了,再看見王孫滿也是個能人,兩國打起來楚國也不一定占太多的便宜,於是退兵而去。
周襄王二十四年,秦國軍隊想要偷襲鄭國,行軍通過周王城北門,每輛兵車上的左右士兵都只是摘下頭盔向王宮禮拜,算是向周天子表示敬意。但剛一下車又一躍而登車前進的有三百輛兵車的秦國士兵。王孫滿看見了這情形,對周王說:“秦國軍隊一定會遇到大災禍。”周王問:“為什麼呢?”王孫滿說:“秦國軍隊舉動輕狂而驕橫,輕狂無禮就缺少謀略,驕橫就不注意禮節。不注意禮節就會隨隨便便,缺少謀略會自己陷入困境。進入險要之地還在隨隨便便,漫不經心,能夠不失敗嗎?秦國軍隊不遭到災禍,那自古傳下來的道理就不管用了,”這次偷襲鄭國的軍事行動勞而無功,秦國軍隊回國途中,遭到晉國伏兵在崤山的痛擊,秦軍的三個主帥白乙丙、西乞術、孟明視全被晉軍俘虜,周王由此讚嘆王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