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來源
月份來源的傳說來自於《
山海經》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經》記載,帝俊有兩位妻子,羲和與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稱為月母。
其實羲和與常羲同為制定曆法的官職。《
世本》中記載,黃帝為了制定曆法,讓“羲和占日,常儀占月”,常儀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觀測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來歷。
月份別稱
中國農曆月份
日本舊曆月份
1月:睦月(むつき):正月、初春月、年始月、太郎月、年端月
2月:如月(きさらぎ):梅見月、雪解月、初花月、小草生月、木芽月
3月:彌生(やよい):桜月、花見月、花咲月、桃月、嘉月、春惜月、夢見月
4月:卯月(うづき):卯の花月、鳥月、花殘月、清和月、得鳥羽月、夏初月
5月:皐月(さつき):早苗月、雨月、橘月、早月、菖蒲月
6月:水無月(みなづき):風待月、松風月、伏月、常夏月、鳴神月、鳴雷月、葵月
7月:文月(ふみづき):七夕月、七夜月、女郎花月、蘭月、涼月、文披月
8月:葉月(はづき):秋風月、月見月、木染月、濃染月、葉月、紅染月、雁來月
9月:長月(ながつき):菊月、菊咲月、夜長月、小田刈月、紅葉月、寢覺月
10月:
神無月(かんなづき):神有月(出雲)、神去月、雷無月、初霜月、時雨月
11月:霜月(しもつき):霜降月、雪待月、神樂月、神歸月、雪見月、露隱葉月
12月:師走(しわす):極月、限月、蜡月、果月、親子月、梅初月、春待月
法國共和曆月份
秋天月:
葡月 vendémiaire 公曆9.22-10.21
霧月 brumaire 公曆10.22-11.20
霜月 frimaire 公曆11.21-12.20
冬天月:
雪月 nivôse公曆12.21-1.19
雨月 pluviôse 公曆1.20-2.18
風月 ventôse 公曆2.19-3.20
春天月:
芽月 germinal 公曆3.21-4.19
花月 floréal公曆4.20-5.19
牧月 plairial公曆5.20-6.18
夏天月:
獲月 messidor 公曆6.19-7.18
熱月 thermidor 公曆7.19-8.17
果月 fructidor 公曆8.18-9.16
餘下5天(
閏年為6天)作為“
無套褲漢日”:道德日9.17/18 ;才能日9.18/19; 工作日9.19/20;輿論日9.20/21;獎賞日9.21/22;革命日9.22/23 。
中國農曆各月別稱由來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為三月。
孟月、
仲月、
季月分別指各季的第一、二、三月。
孟月,每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仲月,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五、八、十一月。因處每季之中,故稱。唐 錢起《過鳴皋隱者》詩:“仲月霽春雨,香風生藥田。”《新唐書·禮樂志四》:“禮不祭墓,唐家 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鹵簿衣冠巡陵。”宋 陸游《舍北搖落景物殊佳偶作》詩:“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明 何景明《甘露頌》:“皇嗣元載,仲月維冬。”《清史稿·高宗本紀》:“丙午,舉行經筵。自是每季仲月舉行一次,歲以為常。”
季月,每季的最後一月,即農曆三、六、九、十二月。
《爾雅·釋天》:“正月為陬,二月為如,三月為寎,四月為余,五月為皋,六月為且,七月為相,八月為壯,九月為玄,十月為陽,十一月為辜,十二月為塗。”
月建以北斗七星(大熊座)之斗柄——搖光星所指方位而立建,冬至所在的十一月(
夏曆)配子,稱為
建子之月,十二月
建醜,正月
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十二地支,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夾鐘;
季春之月,律中姑冼;
孟夏之月,律中中呂;
仲夏之月,律中蕤賓;
季夏之月,律中林鐘;
孟秋之月,律中夷則;
仲秋之月,律中南呂;
季秋之月,律中無射;
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仲冬之月,律中黃鐘;
季冬之月,律中大呂。
正月──柳月 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
二月──杏月
杏花鬧枝頭,又稱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紅似火,又稱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滿池放,又稱荷月
七月──巧月
鳳仙節節開,又稱巧月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又稱桂月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又稱菊月
十月──陽月
芙蓉顯小陽,又稱陽月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
十二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又稱梅月
一月
農曆一月也叫正月,
吳自牧在《
夢梁錄·正月》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唐人
蘇味道在《
正月十五夜》詩中描述:“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又稱端月,那是秦朝為避始皇之名諱,
秦始皇名政,又作正,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
後漢書·馮衍傳》中說:“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這裡的“開歲”也是指農曆一月。
二月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宋人
葉紹翁的詩句中的紅杏,花開二月故稱杏月。又因二月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
爾雅·釋天》說:“二月為如。”又據
郝懿行義疏云: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陰曆二月因而又稱如月。
三月
春夏秋冬四季,三個月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
四月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
禮記·月令》說:“孟夏之月,麥秋至。”
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
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唐
柳宗元所作《
梅雨》云:“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的別稱還有叫余月。《爾雅·釋天》說:“四月為余。”郝懿行義疏云:“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余,舒也。”《
西京雜記》卷五:“四月,陽雖用事,而陽不獨存;此月純陽,疑於無陰,故亦謂之陰月。”
五月
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
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爾雅·釋天》說:“五月為皋。”郝懿行義疏解釋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陰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結實,……。”故五月又稱為皋月。
六月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代
王昌齡的《採蓮曲》,這
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蓬,在暑月為人們帶來陣陣涼意,故把六月稱為荷月。在《易·繫辭上》說,“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說。此外,還把六月稱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禮記·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季夏之月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七月
秋季的頭一個月謂新秋。古時,瓜果成熟也在
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種蘭花在初秋開放,故又把七月稱為蘭秋和秋月。
八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謂之仲秋。《爾雅·釋天》中云:“八月為壯。”郝懿行義疏解釋說,“壯者,大也。八月陰大盛,《易》之大壯,言陽大盛也。”故稱八月為壯月。“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唐人
宋之問把月中的桂花飄香都吹落人間了,何況鄉間山歌里唱道:“八月裡來桂花香”,民間又把八月稱為桂月。
九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綽約仙姿描寫得美妙絕倫,其攝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經得起嚴寒考驗的特性。九月的別稱除了霜月外,還有季秋、菊月、朽月等。
黃巢的《菊花》詩歌吟:“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陳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而把九月稱為朽月,雖無處考證,或許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後衰老、枯落之故。
十月
農曆十月的別稱有:初冬、開冬、露月、良月等。漢董仲舒《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
郭璞的註解為:“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玄。”《後漢書·馬融傳》:“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林衡戒田,焚萊柞木。”鄉間開冬之後,舊時娶親嫁女等操辦喜事便選在入冬,此時收成已畢,正值農閒,良辰美景多可入選。
十一月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
鄭玄的註解為“暢,猶充也。”因此農曆十一月的別稱為暢月。
孔穎達還註解為:“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當使萬物充實不發動也。”而
孫希旦的集解是,“暢,達也。時當閉藏而暢達之,故命之曰暢月,言其逆天時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還有幸月、葭月、龍潛月之說,無可考。
十二月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宋王安石的詠梅詩,已把寒冬梅花倔強的風骨和報導春之將至的信息描寫得恰到妙處。從周代開始,古人把陰曆十二月作為臘祭的日子,以狩獵禽獸祭先祖。據《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杜甫《臘日》,自古以來,農曆十二月為冰天雪地的代名詞,故又稱之為冰月、嚴月。
英文名稱
拼寫
月份 英文簡寫 英文全稱
一月 Jan. January
二月 Feb. February
三月 Mar. March
四月 Apr. April
五月 May. May
六月 Jun. June
七月 Jul. July
八月 Aug. August
九月 Sept. September
十月 Oct. October
十一月 Nov. November
十二月 Dec. Dec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