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民俗節氣)

盛夏(民俗節氣)

盛夏,時令節氣名詞,其實就是仲夏。古時分孟,仲,季。分別就是那三個月中的一個月,是夏天裡最熱的時候。這時也是很多水果和蔬菜成熟的時節。盛夏時節,天氣炎熱,老人孩子容易中暑,因此,在生活中應該通過科學膳食,合理消暑,保持身體健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盛夏
  • 外文名:Midsummer
  • 時間:夏季中旬
  • 盛夏食品:綠豆,菊花,蓮子等
  • 特點:炎熱多雨水,分地區而定
盛夏常吃的食品,黃道夏日,三夏農事,立夏淵源,古代消暑,立夏民俗,夏“數九歌謠”,盛夏食俗,

盛夏常吃的食品

第一,綠豆。綠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
第二,菊花。菊花性味苦、辛、涼,具有治潮熱、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第三,蓮子。蓮子性味甘、澀、平,具有健脾固腸,治心悸、虛煩、失眠的功效。
第四,黑豆。黑豆性味甘、平,具有解毒淨血、改善過敏體質的功效。
第五,綠茶。綠茶性味甘、苦、涼,具有預防惡性腫瘤、養顏美膚的功效。
第六,紅豆。紅豆性味甘、酸、平,具有強心、消除疲勞,預防腳氣病、腎臟病、浮腫的功效。
第七,芝麻。芝麻性味甘、平,具有防止骨質疏鬆、增強發質光澤的功效。
第八,白果。白果性味辛、甘、溫、有小毒,具有防止白濁、白帶、小便頻數等病症的功效。
第九,糙米。糙米性味甘、平,具有整腸利便的功效。
第十,豌豆。豌豆性味甘、平,富含膳食纖維,具有防止便秘的功效。
第十一,陳皮。陳皮性味甘、酸、涼,具有消心中淤血、理氣的功效。

黃道夏日

夏,有諸多的別稱。我國最早的詞義專著《爾雅》中,稱夏為“朱明”、“長贏”、“九夏”、“昊天”等。《漢書·禮樂志》有“朱明盛長,敷與萬物”句;東晉的陶淵明榮木》詩序有“日月推遷,已夏九夏”之句;明人高攀龍在《夏日閒居詩》“長夏此靜坐,終日無一言”中把夏稱為“長夏”。這長夏即指農曆四五六月份的初夏、仲夏和季夏。古人把夏季最熱的伏天稱為“盛夏”,暑伏天時酷熱難耐,人們盼著快點度過,故又有“消夏”、“消暑”之俗稱。在漢代淮南王劉安制定出的24個節氣中,夏季有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令。其中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45度,古人以此作為夏季開始的標誌。
盛夏風景盛夏風景

三夏農事

即夏收、夏種、夏管。《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立夏後是農忙季節,是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農諺有:“立夏三朝遍地鋤”之語,並以立夏日的陰晴風雨占卜一年的豐歉,這時的雨水、雨量、風向與收成關係極密切。農諺就有“立夏東風雨漣漣”、“雷打立夏,三天來一下(指多雨)”、“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立夏不下,旱到麥罷”之說。所以自古以來,先民們都把立夏當作一個很重要的日子,立夏日形成為民間傳統節日,有立夏節之稱。可以說,夏是秋的坐騎,馱著變幻的雲,急驟的雨,似火的驕陽,馱著生長、成熟、收穫走在春與秋的征程上……

立夏淵源

自古在皇宮及民間有很多禮俗、習俗和食俗。據《歲時佳節記趣》載:自先秦時起,各代帝王在立夏這天時,天子都要親率文武百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夏於南郊,舉行莊嚴隆重的祭炎帝、祝融(傳說的農作物祖師爺和火神)的儀式。屆時,為表達渴望五穀豐登的祈望,君臣一律身著朱色禮服,佩戴朱色玉飾,乘坐赤色馬匹車子前往祭祀。
“豈無九重居,廣廈簾垂湘。冰盤與雪簟,激灩翻寒光。展轉(輾轉)苦熱煩,心在黔黎旁。”清乾隆帝這首詩,較形象地描述了幾百年前北京皇宮內外度夏的情景和一些民俗。那么在沒有空調、電扇、冰櫃這些現代化電器的年代裡,人們是怎樣度熱夏抵禦溽暑的呢?入夏後又有哪些民俗呢?
搭涼棚掛竹簾糊冷布,是老北京入夏後的一個民俗。在《北京風俗雜詠》的《都門雜詠》一詩曰:“綠槐蔭院柳綿空,官宅民宅約略同。盡揭疏欞糊冷布,更圍高屋搭涼棚。”這首詩說的,正是舊京皇宮、大宅門、四合院及大雜院裡的民俗。
舊京時皇宮、大宅門裡的宮殿及住房都寬闊高大,房子的門窗前都有很寬的走廊或凸前的房檐,那時的建築規制,是“檐步五舉,飛椽三五舉;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這樣的建築,運用了冬夏季日影的角度,使得房間內冬暖夏涼。入夏後,皇宮、大宅門、四合院房屋的門上都掛著湘簾、竹簾,將窗戶拆掉或用棍支起來,大雜院房子的窗戶則用很稀疏的紗布——俗稱冷布,糊在窗框上並用紙和小木棍做成卷窗,這些習俗都為了通氣納風並可防蚊蠅。在皇宮、大宅門和四合院,還從農曆四月起要在各宮殿上及庭院內搭罩上用布或葦蓆子搭制的涼棚,這些涼棚由專業的棚鋪負責搭蓋,一般在夏伏天后拆除。這涼棚既可遮擋陽光對房屋庭院的暴曬,又是供家人在院中乘涼和孩童夏日游耍之場地。

古代消暑

兩千多年前的周代時便有貯水抵禦溽暑之法。
《周禮·天宮》中有:“鑒如瓶,大口,以盛水,置食其中,以避瘟氣”的記載。在湖北的曾侯乙陵墓中,考古學者發掘出的青銅器中就有一個帶夾層的冰酒的方形壺。唐宋代後,皇帝還有舉行冷宴和賜冰給大臣的禮俗,明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的記載。清《燕京歲時記》也有“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的記載。
古時用的冰是天然冰,要先藏冰。自古以來各皇朝都建有“凌陰”——藏冰井、藏冰庫。《詩經》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二之日、三之日即相當於農曆十二月,鑿冰之聲咚咚,正月時藏冰於冰庫。據《元和縣誌》載,“古時姑蘇葑門外曾有座大冰庫,內設窖24座,以按二十四節氣。每遇嚴寒,戽水蓄於盪田,冰既堅,貯之於窖,盛夏需以護魚鮮,並以滌暑。”
明清時的老北京,就在什剎海等地建有雪池冰窖等以貯冰,宮內並設有管冰事的官員,謂之“凌人”,專管斬冰藏冰用冰等事宜。清代時的冰窖分為官窖、府窖(八大帽子王府自己的冰窖)和民窖。民國初時一些官府冰窖也由商家經營,從此天然冰向民間四合院、醫院、飯莊、冷飲店供應,用於
抵禦暑熱。同時,街市上也出現了冷飲食品。
冷飲,古稱冰食,約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春秋末期時凍的用途已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用冰鎮米酒,在《楚辭》中就有讚賞冰鎮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的記述,可見當時冷飲已流行,製作水平也很高。唐宋時,“冰食”品種更日益豐富,已有雪泡梅花酒、涼水荔枝膏、冰鎮珍珠汁、冰調雪藕絲等品種。宋代時冰食更豐富,據古籍載,宋皇帝徽宗即因炎夏貪吃冰食,吃傷了脾胃,久治方愈。元代時,宮廷內已有冰酪等美味冰食。相傳清末代皇帝溥儀酷愛吃西餐,他每餐都必食冰淇淋。
清末民國時老北京街市上已有很多冷食店,已有雪花酪、刨冰、酸梅湯、汽水等物美價廉的消夏冰食向市民出售。“京都夏日,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涼沁心脾。”據《燕京歲時記》載:“那時的四大冰食佳品,一是酸梅湯,二是西瓜汁,三是杏仁豆腐,四是什錦盤,均以冰鎮之。”
舊京時什剎海荷花市場是最大的冰食市場,什剎海會賢堂飯莊的什錦冰盤則聞名京城。“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詩人楊萬里的詩,正詠出夏日裡御熱溽暑喜用凍的情景。
早先在立夏這一天,要在戶外懸秤於大樹下,為小孩及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身體是壯實了還是消瘦了,俗稱“驗一年肥瘠”。而婦女們則將秤懸於屋樑,以稱量“品肥論瘦”,並相互嘻哈逗趣,似閨中嬉戲。蔡雲的《吳覦》有詩曰:“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稱人之習俗相傳起源於三國時期,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劉備之子阿斗交給趙子龍送往江東,拜託阿斗的後媽孫夫人好好扶養,那一天正是立夏日。孫夫人當著趙子龍的面用秤給阿斗稱了體重,並待來年立夏時再稱,看增加體重多少。這稱人之法後來傳入民間成為立夏稱人之習俗。

立夏民俗

兩種立夏日孩童們的習俗。
每當立夏日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將一些雞蛋、鴨蛋或鵝蛋煮熟,在冷水裡浸泡後,將蛋套上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們的脖頸上。四鄰的孩童們三五成群歡聚在一起進行斗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地斗下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不破者為第一,稱為大王,蛋尾不破者為第二,稱為二王或小王,這種比試稱為斗蛋。另外,相傳瘟神嗜睡,直至立夏日方醒,醒來就散布瘟疫,孩童受害最甚。女媧聞之與瘟神辯理,瘟神無奈,應允凡立夏日孩童胸掛者一律不加傷害,這即是孩童掛蛋的由來。
疰,中醫指發於夏令的身倦肢軟、食欲不振等症狀。舊時用五色絲線於立夏日繫於孩童的手腕等處,說這樣即能消災祈福不得疰夏病,這纏系的絲線人們稱為“疰夏繩”,亦稱為“長命縷”。
立夏日舊時跟其它很多節令一樣,亦有很多食俗,如立夏當天要喝“立夏粥”,吃“立夏飯”、“立夏狗”、“立夏蛋”,喝“立夏茶”以及立夏時嘗鮮、嘗新等食俗。
老北京農村在立夏這天,要喝立夏粥。即在村中廟宇戲台前,或樹林草地空曠處,挖坑坐鍋點火起灶。由村中長者挨家挨戶取來各種米和豆,用這百家米豆熬煮成粥,然後全村老少攜碗筷來索一碗立夏粥。同時村里男女演出“社火”節目,屆時喝粥聲、歌舞聲,歡聲笑語熱鬧異常。一起喝立夏粥,既象徵全村人和諧親情,也是為保一夏天老老少少平安、無災無病。
舊時有一首打油詩曰:“一碗立夏粥,終身不發愁;入肚安五臟,百年病全丟。”這種喝粥確是一種安五臟、應時宜人、有利健康之俗。古今人們都視“粥”為養生佳品,古時曾有“家貧食粥,荒年賬飢食粥,養生食粥”之說。
吃粥正值春耕農作勞累後,是對人體最佳的滋補營養品。在民間還有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拌和白粳米或糯米煮成的五色飯,或用蠶豆、臘肉、春筍、糯米煮成的蠶豆飯,民間俗稱“立夏飯”,也有用糯米粉捏成蒸熟的“立夏狗”,說小孩吃後像狗一樣強壯,不得疰夏病。
入夏後,人們有用一些早熟的蔬果嘗鮮、嘗新之俗。
民間在立夏有“嘗三鮮”之說,即蠶豆、莧菜、黃瓜的“地三鮮”,櫻桃、枇杷、杏子的“樹三鮮”,海螄、河豚、黃魚的“水三鮮”。還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立夏吃桑葚櫻桃等食俗。
在老北京入夏後四五月開始,胡同里就會有很多來自郊縣的農民挑著挑兒,出售早熟的蒜苗、黃瓜、香椿、豌豆、蠶豆、韭菜等青菜。亦有高聲吆喝“杏兒果蜜喲”、“紅櫻桃來大桑葚兒喲”、“江米藕”、“大黃魚喲”等賣水果海產品的。家庭主婦、孩子們從四合院聽到吆喝聲,紛紛走出購買,都只為了一個嘗鮮嘗新。
北京的桑葚兒、櫻桃,清代時曾被奉為皇家貢品。桑葚產於地處永定河畔的大興縣,因土質等種植的優越條件,舊時黑白紅各色桑葚產量很高。櫻桃產地則在門頭溝櫻桃溝村,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至今仍有占地一千畝種植櫻桃。桑葚味道甘甜,櫻桃色艷酸甜,曾是皇宮中及平民百姓喜食的營養水果。
入夏後北京之熱與日俱增,也正是柳綠花紅百花綻放之時。元明清時皇族們要到西山的皇家園林避暑,文人墨客也愛到古寺中乘涼,如紀曉嵐曹雪芹,就都去過什剎海寺臥佛寺中當寓公避暑。一些名人學子百姓,也登妙峰山娘娘廟大覺寺潭柘寺等地拜佛上香,觀景賞牡丹芍藥花品茗遊樂,還有一些百姓愛到城郊的菱角坑、葡萄園、二閘、高梁河旁以及什剎海積水潭等地納涼休閒,賞荷觀戲遊樂以消夏御熱,舊時成為老北京一道別樣民俗風景。

夏“數九歌謠”

在五月初五端午節後,即是夏至節。夏至跟冬至一樣自古流傳有夏“數九歌謠”,數九歌中也有很多盛夏時的民俗。
最早的夏九九歌見於宋代陸泳撰著的《吳下田家志》,而後清人杜文瀾撰著的《古謠謗》里也選有夏九九歌。即從夏至後起“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如甜蜜;四九三十六,爭向街頭宿;五九四十五,樹梢輕風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盛夏食俗

“夏至嘗黍,端午食粽”是。古時當黍等農作物登場時,自周代起夏至日,天子要在夏至舉行嘗黍儀式,古人有嘗黍吃雞和祭祖的活動,人們將黍包成形如牛角的“角黍”祭祖後嘗食。另外,老北京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民諺,夏至這天北京四合院大雜院裡的食俗,多是吃手擀麵或揪面片兒,用涼開水淘過後用芝麻醬或肉炸醬、黃瓜絲、小蘿蔔絲、青蒜拌食。唐代杜甫喜食槐葉冷水淘面,並有“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鼐資過熱,加餐然欲無”的詩句。可見,製作簡捷又營養的麵條,自古至今都是百姓們愛食的夏日食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