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昆明的改革開放、建設發展與全國全省一同起步、一道前行,風雨兼程、鏗鏘激昂地一直走到今天。勤勞質樸、智慧果敢的昆明各族人民,銳意開拓創新,奮力攻堅克難,昆明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台階,人民生活不斷達到新水平,城鄉面貌不斷呈現新氣象,對外開放不斷收穫新成果,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波瀾壯闊、濃墨重彩的壯麗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昆明市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8年
  • 地點:昆明市
  • 類型:檔案通知
現代新昆明建設呈現新氣象的一年,以更加科學務實的目標引領跨越式發展,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現代新昆明建設呈現新氣象的一年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昆明的改革開放、建設發展與全國全省一同起步、一道前行,風雨兼程、鏗鏘激昂地一直走到今天。勤勞質樸、智慧果敢的昆明各族人民,銳意開拓創新,奮力攻堅克難,昆明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台階,人民生活不斷達到新水平,城鄉面貌不斷呈現新氣象,對外開放不斷收穫新成果,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波瀾壯闊、濃墨重彩的壯麗篇章。
2008年,是我市發展進程中很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九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實市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克服自然災害影響,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團結奮鬥,大幹苦幹,加快推進現代新昆明建設,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市各項工作呈現新氣象、新格局、新局面,各領域、眾行業、多方面亮點頻現。歸結起來,可以概括為:一個顯著提升——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0億元,增長12%;地方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完成425億元和175億元,分別增長25%和31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65︰461︰474。兩個歷史性突破——招商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實際利用外資超過6億美元,增長1003%,引進市外到位資金5305億元,增長762%;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一二三四五六”重點工程啟動實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50億元,增長284%。三個強勢推進——強勢推進工業發展方式由分散發展向園區集聚發展轉變;強勢推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創新縣域經濟發展機制,實施“543倍增計畫”,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強勢推進制度創新,出台242個有關制度創新性檔案,軟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更為可喜的是,幹部民眾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風發生了明顯變化,發展意識、機遇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全市人民對昆明的發展和未來充滿了信心。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榮獲“全國改革開放先進集體”、“中國省會(含直轄市)十大活力城市”、“建設創新型國家(2008)十強市”、“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和“全省首批文明城市”等稱號。
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持“三化”化“三農”,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預計實現農業增加值105億元,增長62%。糧食總產量達115萬噸。收購菸葉183萬擔,上中等煙占916%。畜牧業產值達715億元,增長7%。蔬菜總產量達190萬噸,增長33%。鮮切花產量達386億枝,增長66%。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2戶、省級龍頭企業13戶。建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67個。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治得到加強。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級財政安排15億元,實施新農村建設行政村整村推進185個。完成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175公里、路基改造156公里,建成3個農村四級客運站。開工建設32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28萬畝。解決農村2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實施19萬戶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完成大中型沼氣工程2個,建成沼氣池13萬口,節柴改灶21萬眼。完善扶持政策,縣域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五華、官渡、安寧、呈貢、盤龍、西山等6個縣(市)區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10強縣,東川區、晉寧縣名列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扶貧開發效果明顯,解決了23萬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鞏固提高88萬低收入貧困人口溫飽水平。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417個自然村,開展產業扶貧項目9個,組織貧困地區勞動力輸出41萬人。實行農民直補“一折通”。移民安置工作有序進行。
過去的一年,我們大打工業突破攻堅戰,工業經濟迅速提升。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600億元,增長13%。支持幫助並實施125個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其中雲天化合成氨裝置等21個項目竣工投產,雲南銅業電解銅技改等46個項目開工建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950家。非公經濟預計實現增加值700億元,增長134%。促進工業集聚發展,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全市開發區及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50億元。農業部和國台辦審批了國家級“雲南昆明石林台灣農民創業園”,8個市級工業集聚區提檔升格。各類工業園區收儲土地32萬畝,平整土地284平方公里,完成道路、供水、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15億元。市縣兩級行政審批許可權和管理事項全部下放開發區和園區。中緬油氣管道及煉油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昆明出口加工區封關驗收,雲內動力產業基地完成投資61億元,深圳工業集聚區完成投資2億元,雲南電力裝備產業基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全面啟動,信息產業基地和昆明工具機產業基地建設加速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新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6個,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49%;7個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省級認定,2個獲得國家級平台建設項目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5453億元,增長9%。
過去的一年,我們注重發揮比較優勢,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預計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761億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00億元,增長2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58%。啟動中央商務區規劃建設,完成《昆明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等一批大型商業項目開工建設。完成一批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200個農家店通過省級驗收。昆明信息港開港投運,昆明榮獲2008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稱號。成功舉辦“昆交會”、“農博會”。金融、物流、會計、諮詢、律師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旅遊“二次創業”穩步推進,接待遊客2763萬人次,其中境外旅遊者7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887億元,增長12%。加大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力度,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旅遊項目。規範市場秩序,強化對鮮肉、食用油、奶製品和糧食的市場監測,抓好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堅持成品油市場監測預警信息報送制度,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
過去的一年,我們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和擴大招商引資,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抓住我市被列入省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機遇,大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超額完成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年度目標。實行新一輪市對縣(市)區財政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市縣兩級事權和財權。大力強化金融工作,制定了《加快金融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及6個配套檔案,深化與各駐昆金融機構的合作並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投融資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市級投融資公司共融資140億元,其中城投公司發行15億元企業債券;西儀股份、綠大地等企業成功上市;推動14個縣(市)區、3個國家級開發(度假)區和空港經濟區建設投融資平台。加大社會事業改革力度,新建民辦幼稚園93所、民辦中國小校6所,528所公辦學校實行校長公開選聘和教職工全員聘用;新批民營醫院項目12個,民營醫院資產增長1138%,昆明市民營醫院服務中心掛牌成立。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穩步推進,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任務。人事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實施,機關事業單位活力不斷增強。創新方式,分級負責,明確獎懲,強勢推進招商引資。成立36個招商分局,開展駐點招商,在國內58個城市開展專題招商和推介簽約活動。世界500強中的德國巴斯夫、國內500強中的娃哈哈等企業落戶昆明。被評為“中國製造業最佳投資城市”和“浙商最佳投資城市”。對外經貿合作進一步擴展,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70億美元,增長5%,其中出口34億美元,增長5%。新增對外投資項目20個、協定投資額4053萬美元,對外承包工程3項、契約金額3616萬美元,替代發展項目14項、契約投資額127億美元。與緬甸仰光市、芬蘭于韋斯屈萊市締結為友好城市。與印度加爾各答市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過去的一年,我們大力加強規劃建設管理,城市面貌發生新變化。強化規劃的龍頭作用,《昆明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6—2020)》和《昆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上報審查,《昆明主城55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市規委審議,完成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城市交通整治建設規劃、主城紫線劃定、城鎮體系規劃等專項規劃和20個重點鎮的規劃編制工作。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二環快速系統改造工程全面開工,三環閉合工程啟動。完成鉑金大道、金色大道、小西門節點、福海立交橋南側和滇池路跨線橋的建設與改造。推進西壩路、海埂路改擴建,西二環上層建成通車,國道東連線線支線完成主體工程。環湖公路、彩雲路(昆洛路)入城段等重點工程有序推進。快速交通試驗段和“四環十七射”路網工程啟動。經過4年的努力,198條三期交通微循環道路改造建設全部完成。主城四區、呈貢新區、安寧、晉寧城鄉公交一體化工程基本完成。新區建設快速推進,呈貢新區核心區一期路網大部分交付使用,二期路網全面開工。高校搬遷實現2萬多師生入住。昆明新機場主體工程征地工作全面完成,專用高速路(南段)項目開工建設。啟動8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累計拆除建築物102萬平方米,14個村回遷安置房開工建設。主城新增綠地1431公頃,種植喬木150萬株,拆臨拆違372萬平方米、拆後建綠625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56%、綠化覆蓋率達396%,人均公共綠地達92平方米。全市造林15萬畝。圍繞“四創兩爭”,加強城市管理。“創衛”各項指標基本達標,“創園”工作進入覆核審查階段,“創模”31項指標達標26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穩步推進。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全面啟動。依法規範戶外廣告設定和管理。查處非法客運車輛。建成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市級平台。組建綜合行政執法局並開展綜合執法工作。
過去的一年,我們強化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環保“七優先”,實行領導幹部任期環保責任審計制度,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一票否決制及區域限批制度,資源環境工作得到加強。滇池治理“十一五”規劃獲國家正式批覆,65個治理項目完成8項、在建43項。滇池北岸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第三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完成主體工程,第一、二、四污水處理廠技術改造,第五、六污水處理廠改擴建,第七污水處理廠正加緊建設,完成主城5個片區雨污管道鋪設686公里。環湖東岸截污乾渠工程啟動。建成湖濱生態濕地8600畝、湖濱林帶6900畝。落實“河長責任制”,堅持每月巡河兩次。實施入湖河道整治“158工程”,落實兩岸堵口查污、截污導流、中水回用、拆臨、拆違、拆遷、河床清障、沿岸禁養等措施。“一湖兩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四全”工作全面展開,盤龍江、新寶象河、大觀河、金汁河、新運糧河等河道整治成效明顯。重視和做好陽宗海“三禁”及水體污染整治工作。牛欄江和清水海引水工程加快推進。節能減排成效明顯,萬元GDP能耗指標、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均完成目標任務;完成減排項目72個,分別淘汰水泥、煉鐵、黃磷、電力落後產能117萬噸、72萬噸、12萬噸和20萬千瓦;審核驗收清潔生產企業198戶,查處13個環境違法建設項目。項目環境評價執行率達100%。嚴格國土資源管理,清理整頓土地市場,收儲盤活存量土地22萬畝。整頓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關停禁採區範圍礦山企業441家。新增再生水利用設施42座。封閉162口地下水取水井。主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100%。
過去的一年,我們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社會建設,社會更加和諧文明。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建設竣工20所、開工79所。昆十中求實分校建成招生。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步伐加快。實施重大科技計畫項目23項,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分別達35%和54%。開工建設市兒童醫院南市區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市區醫院、市中醫院搬遷項目。新建和改(擴)建2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完成1383個村衛生室標準化配置建設。新建改擴建一批鄉鎮文化站和437個行政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市博物館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昆明市支中心”建成運行。昆明市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道德建設先進集體。4個社區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完成400個自然村、100個行政村有線電視光纜聯網工程和9個無線發射台(站)恢復建設。計畫生育工作成效明顯,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奧運火炬昆明站傳遞圓滿成功。民生問題得到較好改善。實施“兩後雙百”和“三就三百”工程,新增就業8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129萬人。農民工維權中心被國務院授予“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城鎮居民醫保覆蓋率達914%,新農合參合率達979%。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平均增長2%以上。建設廉租房2165套,竣工1295套。經濟適用房完成上年度84萬平方米中的35萬平方米,新開工建設180萬平方米。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482元,實際增長13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610元,實際增長81%。平安昆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兩搶”警情同比下降727%,社會治安呈現出近年來最好水平,人民民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加強安全生產領域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開展市長接待日、領導幹部大接訪和大下訪活動,群體性事件明顯下降。積極參與汶川地震救援,第一時間向災區提供藥品等救災物資、派出救援應急隊伍參與救災救治工作,接收安置近500名災區學生在昆學習。工青婦、老齡、殘疾人及檔案事業取得新成績。民族、宗教、外事和港澳台僑工作得到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建設、雙擁、消防工作富有成效。
過去的一年,我們圍繞提升執行力和落實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行政效能大幅提高。通過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各種學習教育培訓活動,市政府系統幹部職工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效率大提升,發展環境日趨最佳化。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和決議23件,制定並公布市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39件,清理市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172件,廢止其中12件。圍繞建設“三最四低”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推行“陽光政務”,再造審批流程,實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審批時限壓縮五分之四,行政審批項目從506項精簡到9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由172項減至95項,成為全國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的省會城市。建立“三最三嚴”制度,倡導“五辦作風”,推行“一線工作法”,實施“工作成果倒逼”,實行重點事項限期“零申報”。市政府各部門和視窗單位“一把手”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接受監督。公布領導幹部電話,開通領導幹部公務電話查詢業務,民眾反映的意見和投訴100%得到受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審計監察,實施最嚴厲的問責制。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建議案、提案,辦復率100%。
各位代表!一個目標一串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濟社會發展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確來之不易。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各條戰線的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和外地來昆建設者,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駐昆單位、各兄弟州市和駐昆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昆明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和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們在為取得的成績振奮鼓舞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實力弱,外向度和民營率不高,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不強;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慢,市場化、國際化程度低,產業支撐力和區域競爭力較弱;招商引資規模還較小,大項目偏少,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項目不多;項目前期工作不紮實,項目落地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城鄉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市政建設嚴重滯後;城市品位不高,城市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占道經營、髒亂差現象仍然突出;事關民生民安的城中村改造重建任務艱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不發達,道路內擁外堵現象嚴重;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民增收仍然困難,統籌城鄉發展的任務還很重;部分民眾生活困難,保障需加快跟進;以滇池治理為重點的生態建設力度還需要加大,特別是城市雨污合流問題仍然突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緩慢;軟環境建設和制度創新需深入推進;政府自身建設中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部分幹部素質不高、執行力不強、辦事效率低下的現象,少數幹部在困難和矛盾面前存在畏難情緒,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以更加科學務實的目標引領跨越式發展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推進“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年,是現代新昆明建設的拼搏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開創昆明跨越式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和蔓延,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將進一步擴大,造成的嚴重後果還會進一步顯現;國內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增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市經濟工作面臨較大矛盾與困難。但必須充分認識到,我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重民生等重大政策措施,對於我市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吸引國內外資金、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等提供了重大機遇。同時,我們有良好的體制基礎和物質基礎,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動力、活力,有廣大幹部民眾強烈的發展願望和團結拼搏的精神,完全有條件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省、市委的決策和部署上來。我們要充分估計困難和不利因素,注重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有利條件和機遇,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我們要將加快發展的客觀需要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中央巨觀調控政策結合起來、與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堅定信心、振奮精神,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努力奪取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勝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八屆六次全會和市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按照“搶機遇、促投資、強產業、保民生、增動力、抓生態”的要求,著力擴大投資、拉動消費、增加出口,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著力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促進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創新、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建議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萬元GDP能耗下降45%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比上年削減2%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以上。

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實現跨越式發展,最根本、最緊要的任務是促進經濟進位爭先、提速增量。我們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落實國家巨觀調控政策,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我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全力做好項目工作,千方百計擴大投資增長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深入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年”活動,突出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快出手、出重拳,迅速掀起新一輪大幹快上的高潮。以工業項目建設為主抓手,堅持外引內培,多策並舉,確保新開工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70個,力爭100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以實施“一二三四五六”重點工程為主線,突出兩級城市建設、三級開發區和覆蓋全市的交通、環保、能源三大類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水平。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實施重大社會公益事業項目19項。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增加項目前期工作投入,提高項目篩選、儲備、包裝和推介水平。切實加大項目跟蹤和協調推進力度,確保重點項目達產達效。要強化建設工程管理和監督,全面落實“八個百分之百”的要求,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把各個項目建成精品工程、優質工程、高效工程、廉政工程。
高速度實施交通建設。著力打造過境交通體系,重點建設繞城高速內環,推進“四環十七射”高速繞城系統和城市出口建設。繼續推進昆明南連線線建設,建成二環、三環兩條城市骨幹環路,啟動18條二環、三環支撐性道路建設,實施32條片區重要幹道建設。打通斷頭路,改善微循環,增加路網密度。大力發展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全面推進一期工程建設,加快世紀城站到五臘村站實驗段建設。配合推進安晉高速、昆武、昆嵩和西北繞城一期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祿大公路。加快東川區格勒金沙江大橋建設前期工作。大力發展城鄉公交,加快建設東部、南部、西北部、北部4個客運站,新建主城區前新路、老海埂路、西壩路等公交專用道和呈貢新區首條公交專用道,完成人民路首條公交快速系統建設,建成呈貢雨花、吳家營公交停車場,建設南市區、海源寺等公交停車保養場。公交出行分擔率提高至34%以上。配合國家和省做好昆廣鐵路複線、昆明鐵路樞紐擴能改造及東南環線、雲桂鐵路建設工作,抓緊做好滇中城際高速鐵路規劃建設前期工作。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今年用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要占地方財政預算支出的20%以上。全市財政安排40億元,重點用於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滇池治理與生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與民生工程、重大項目前期、社會發展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帶動社會投資。大力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採用BT、BOT、BO、TOT等融資方式,加快能源交通、新區開發、滇池治理、市政設施等項目建設。發揮投融資公司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最大限度爭取中央和省的支持。加強銀企、銀建、銀農、銀文、銀社合作,以大項目、好項目吸引金融資金,確保實現新增信貸規模150億元,力爭200億元以上。
(二)堅持城鄉聯動,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圍繞把昆明建設成為輻射全省、面向東南亞、南亞的農產品物流信息中心、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農業觀光展示中心、農業科技研發中心的目標,加快構建昆明都市型現代農業框架。最佳化農業布局,實施滇池流域種植養殖業“東移北擴”戰略,著力構建滇池流域生態農業產業區、東部高效農業產業區、北部特色農業產業區。實施坡改梯、中低產田改造和高穩產田建設。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提高糧食自給率,糧食產量保持110萬噸,確保糧食安全。大力推進蔬菜、花卉、烤菸等標準化、集約化、設施化生產。在石林、嵩明等地建設標準化花卉產業園,承接滇池流域花卉產業轉移。擴大優質果木改良,完成1萬畝標準化水果種植示範。強化龍頭企業帶動,確保國家級龍頭企業突破10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突破30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達180戶,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50個,使60%以上農戶與龍頭企業或中介組織建立穩定的利益連線機制。推進雲南昆明石林台灣農民創業園、林產品加工區等農業園區建設。健全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著力完善8個農業部農產品定點市場。加強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防控。辦好第五屆昆明國際農博會。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三農”資金整合力度,科學合理利用好各項經費。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完成路面硬化573公里和路基改造914公里。啟動13個鄉鎮客運站建設。繼續實施中西部農村電網完善工程,完成35千伏輸變電站3座,建設10千伏線路435公里。實施祿勸縣城輸水管網及自來水廠建設。開工建設20件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6件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建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0萬畝。加大“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力度,解決好2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繼續實施“一池三改”,建設沼氣池1萬口,節柴改灶1萬眼。抓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
壯大縣域經濟實力。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線,加快構建城鄉一體、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大力實施“543倍增計畫”。加快實施縣城和小城鎮開發五年提升工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園區經濟、勞務經濟“五大經濟”,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商鋪向市場集中、居住向小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一板塊重點發展都市經濟,二板塊突出發展城郊型縣域經濟,三板塊著力發展特色農業型縣域經濟,使各縣(市)區形成主導產業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城鄉和諧的發展新格局。以滇池流域各縣(市)區為先行先試區,大力推進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管理等六個方面一體化。圍繞“九有”目標,多層次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三)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奮力攀登工業經濟新台階
聚焦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兩年突破工程,做好園區土地收儲、拆遷和移民安置等工作,全面完成工業園區核心區土地收儲任務和基礎設施“五通一平”工程,切實扭轉土地、基礎設施制約項目落地的被動局面。確保年內園區熟地區域超過建成區的30%—40%,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實施工業企業“退城進園”工程,快速推進國家級開發(度假)區和省級工業園區的水、電、路、通訊和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昆明工具機產業基地、雲南電力裝備產業基地、昆明信息產業基地、國家大型鐵路養護設備昆明產業基地等工業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深圳工業集聚區、溫州工業集聚區、台州工業集聚區等東部產業承接集聚區建設。
突出抓好工業大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布點一批、招商引資引進一批、資產重組整合一批、技術改造做大一批,不斷擴張工業總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970家,力爭1000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4%以上。支持配合紅雲紅河集團昆煙易地技改、雲內新型發動機、雲銅深加工、雲鋁板帶、石林大型併網光伏電站試驗示範及雲白藥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進度。促進中緬油氣管道及煉油、雲南鹽化、雲南豐瑞油脂、東川及祿勸乾法水泥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支持武鋼集團昆鋼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積極爭取烏東德、白鶴灘電站等重大項目的早日開工。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技術裝備提升、企業創新平台建設、產學研聯合創新、企業信息化、新技術推廣五大工程。圍繞結構調整,以財政補助、貸款貼息、投資引導等方式,支持重點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啟動實施科技創新“4531工程”,圍繞光電子信息、生物創新、新材料、新能源4個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扶持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高新技術項目10個以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戶以上。鼓勵企業建設創新平台,支持企業加快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建設,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引進戰略合作夥伴,支持企業通過上下游對接、同業聯合、重組兼併等方式,擴大規模,壯大實力。進一步搞好對中央和省屬企業的服務,支持其做大做強。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建立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鼓勵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支持科技環保型、質量效益型、優勢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開展工業優秀企業20強、成長型企業20佳評選活動。認真落實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對非公企業給予同等待遇,建立完善創業輔導、融資擔保、技術創新、市場開拓、信用體系等社會化服務平台,協調解決非公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非公經濟加快發展。年內使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