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琯

房管一般指本詞條

房琯(697年-763年),字次律,河南(今河南偃師)人,唐朝宰相,正諫大夫房融之子。

房琯是弘文生出身,歷任校書郎、馮翊縣尉、盧氏縣令、監察御史、睦州司戶、主客員外郎主客郎中給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賜爵漳南縣男。安史之亂爆發後,房琯隨唐玄宗入蜀,拜吏部尚書、同平章事

唐肅宗靈武即位,房琯前去投奔,深受肅宗器重,委以平叛重任。但他不通兵事,又用人失誤,結果在陳濤斜大敗而回。後來,房琯在賀蘭進明崔圓等人的進言下,逐漸被唐肅宗疏遠,而他自己又喜好空談,最終被罷為太子少師

長安收復後,房琯進封清河郡公,不久因結黨被貶為邠州刺史,後歷任太子賓客、禮部尚書、晉州刺史、漢州刺史。763年(廣德元年),房琯被拜為刑部尚書,在赴京途中病逝,追贈太尉。《全唐詩》存詩1首。

基本介紹

  • 本名:房琯
  • 字號:字次律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河南偃師
  • 出生時間:697年
  • 去世時間:763年
  • 主要作品:《題漢州西湖》
  • 主要成就:擔任宰相
  • 官職:同平章事
  • 爵位:清河郡公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屢遭貶謫,擔任宰相,平叛兵敗,罷為散官,晚年顛沛,軼事典故,人物評價,個人作品,家庭成員,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房琯年輕時非常好學,風儀沉穩,以家族的恩蔭成為弘文館學生。他生性淡泊,曾與呂向隱居在陸渾山(在今洛陽)十幾年,潛心讀書。
724年(開元十二年),唐玄宗封禪泰山,房琯撰寫一篇《封禪書》進獻皇帝。中書令張說非常欣賞他的才華,舉薦他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調任馮翊縣尉。不久,房琯辭官,參加“堪任縣令科”考試,被任命為盧氏縣令。他政績突出,深受百姓愛戴。

屢遭貶謫

734年(開元二十二年),房琯升任監察御史,因判案不當而獲罪,貶為睦州司戶,後歷任慈谿宋城濟源等縣縣令。他興辦對百姓有利益的事業,革除弊端,並修繕官舍,逐漸傳出能幹的名聲。
742年(天寶元年),房琯擔任主客員外郎。744年(天寶三載),他又升任主客郎中
746年(天寶五載),房琯升任給事中,賜爵漳南縣男。當時,唐玄宗改溫泉宮為華清宮,並在華清宮周圍建造百官官署,命房琯主持修繕事宜。不料尚未完工,房琯便因受李适之韋堅等人的牽連,貶為宜春郡太守,後歷任琅邪鄴郡扶風三郡太守。

擔任宰相

755年(天寶十四載),房琯被征回朝中,擔任左庶子,後改任憲部(即刑部)侍郎。
756年(天寶十五載),安史叛軍進逼長安,唐玄宗拋下百官逃往蜀地。房琯得知後,與張均張垍兄弟連夜追趕。到達長安城南十數里的山寺時,張均兄弟因家眷還留在城中,不肯繼續前行,只有房琯獨自繼續追趕。七月,房琯在普安郡追上唐玄宗,當日便被任命為文部(即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到達成都後,又加銀青光祿大夫
當時,太子李亨靈武被群臣尊為皇帝,是為唐肅宗,並遣使入蜀,通報唐玄宗。唐玄宗遂退位為太上皇,命房琯與左相韋見素門下侍郎崔渙前往靈武,正式冊封唐肅宗為皇帝。十月,房琯在順化郡拜見唐肅宗,陳述玄宗讓位之意,並提及當前形勢,言辭慷慨。唐肅宗認為房琯素有盛名,對他傾心相待。房琯也自負才華,以天下興復為己任,對行在政務進行決斷。

平叛兵敗

十月,房琯上表皇帝,請求親自率軍收復兩京唐肅宗便任命他為持節、招討西京兼防禦蒲潼兩關兵馬節度等使,讓他與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一同征討叛軍,並同意他自己選擇幕僚。房琯任命鄧景山、李揖、宋若思、賈至魏少游劉秩等人為幕僚,唐肅宗又命兵部尚書王思禮做他的副手。
房琯出兵後,將軍務全部委託給書生出身的李揖、劉秩,並道:“叛軍的曳落河騎兵雖強,但怎能敵得過我的謀士劉秩?”他將部隊分為三軍:楊希文率南軍,從宜壽進軍;劉悊率中軍,從武功進軍;李光進率北軍,從奉天進軍。房琯又以中軍、北軍為前鋒,於十月二十日抵達便橋
二十一日,中軍、北軍在鹹陽縣陳濤斜遇到叛軍。房琯本欲防守,等待時機,但因中使邢延恩催促,只得出戰。他採用春秋時期車戰之法,以牛車兩千乘進攻,命馬步軍護衛。叛軍順著風勢,揚塵縱火。唐軍大敗,人畜相雜,死傷多達四萬,僅有數千人逃出。
二十三日,房琯又率南軍與叛軍交戰,再次大敗,楊希文、劉悊投降叛軍。房琯只得逃回行在,向唐肅宗肉袒請罪。唐肅宗饒恕了他的罪責,仍像以前一樣待他,讓他招集散潰的士兵,再圖進取。

罷為散官

這時,北海太守賀蘭進明從河南赴行在,被任命為南海太守,代理御史大夫。賀蘭進明入宮謝恩,唐肅宗問道:“朕讓房琯授你為正職大夫,怎么成了代理呢?”賀蘭進明道:“房琯與臣有矛盾。”唐肅宗這才明白。賀蘭進明趁機進言道:“西晉任用王衍為宰相,崇尚浮華,以致中原淪喪。陛下中興社稷,應任用賢才。房琯生性虛浮,好說大話,不是宰相之才。而且房琯在成都輔佐太上皇時,讓諸王掌兵權,居重藩,卻把陛下安置在邊鄙之地,這是對陛下的不忠。他還安排自己的黨羽,掌握軍隊,這哪裡是肯為陛下盡忠呢?”唐肅宗從此開始討厭房琯。
757年(至德二載),宰相崔圓到扶風拜見唐肅宗。房琯認為崔圓此時才來朝見,一定會被罷相,於是對他非常不禮貌。不料,崔圓通過賄賂權宦李輔國,頗受唐肅宗器重,並因此與房琯結怨。而房琯又經常稱病,不肯上朝,與劉秩、李揖、何忌等人談論佛道虛無之事,受到輿論的非議。
房琯還常聽門客董庭蘭彈琴,董庭蘭也藉此而弄權謀利。後來,法司彈劾董庭蘭,房琯入朝自訴,被唐肅宗斥退。五月,唐肅宗任命諫議大夫張鎬為宰相,將房琯貶為太子少師,擔任散官

晚年顛沛

十一月,房琯隨唐肅宗返回長安,加金紫光祿大夫,進封清河郡公。房琯被罷相後,常稱病不去上朝,卻在家中招納賓客,以致賓客盈門。同時,房琯的親黨在朝中大肆宣揚:“房琯是文武全才,應受重用。”唐肅宗非常反感。758年(乾元元年)六月,唐肅宗歷數房琯罪責,將他貶為邠州刺史。
當時,邠州駐有軍隊,常由武將兼任刺史,法紀廢弛,州縣官舍都被當作軍營,官吏只得侵占民宅居住,以致人口稀少。房琯到任後,頒布法令,曉諭州縣,又整治館舍,讓僚吏恢復辦公。759年(乾元二年)六月,唐肅宗下詔褒獎房琯,征拜他為太子賓客。
760年(上元元年),房琯改任禮部尚書,不久出任晉州刺史。八月,房琯又改任漢州刺史,並以重金聘娶漢州司馬李銳的甥女盧氏,將她嫁給自己失明的兒子房乘,輿論都對他加以鄙薄。
763年(廣德元年),房琯被拜為特進、刑部尚書,在赴京途中不幸患病,同年八月病逝於閬州(治今四川閬中),終年六十七歲。追贈太尉。

軼事典故

第五琦因善於理財被任命為江淮租庸使,房琯進諫道:“從前楊國忠搜刮盤剝,使天下怨恨;如今陛下登基,尚未施行德政,便又寵信第五琦。這是一個楊國忠死了,另一個楊國忠又產生了,恐怕難以讓天下安心。”唐肅宗道:“我正緊急調集軍隊,沒有錢財軍隊就會潰散。你可以厭惡第五琦,但哪裡去弄錢財呢?”房琯無言以對。

人物評價

  • 柳宗元:房公相玄宗,有勞於蜀,人鹹服其節;相肅宗,作訓於岐,人鹹尊其道。惟正直慈愛以成於德。用是進退,所居而事理辯,所去而人哀號。
  • 李肇:宰相自張曲江之後,稱房太尉、李梁公為重德。
  • 劉昫:琯好賓客,喜談論,用兵素非所長,而天子采其虛聲,冀成實效。琯既自無廟勝,又以虛名擇將吏,以至於敗。② 祿山寇陷兩京,儒生士子,被脅從、懷苟且者多矣;去逆效順,毀家為國者少焉。如光遠勇決任氣,會權變以立功;房琯文學致身,全節義以避寇。阽危之時,顛沛之際,有足稱者。然光遠居重藩,掌軍政,琯登相位,奪將權,聚浮薄之徒,敗軍旅之事,不知機而固位,竟無德以自危。
  • 宋祁:琯有遠器,好談老子浮屠法,喜賓客,高談有餘,而不切事。時天下多故,急於謀略攻取,帝以吏事繩下,而琯為相,遽欲從容鎮靜以輔治之,又知人不明,以取敗撓,故功名隳損雲。② 唐名儒多言琯德器,有王佐材,而史載行事,亦少貶矣。一舉喪師,訖不復振。原琯以忠誼自奮,片言悟主而取宰相,必有以過人者,用違所長,遂無成功。然盛名之下,為難居矣。夫名盛則責望備,實不副則訾咎深。使琯遭時承平,從容帷幄,不失為名宰。而倉卒濟難,事敗隙生,陷於浮虛比周之罪,名之為累也,戒哉!
  • 司馬光:房琯喜賓客,好談論,多引拔知名之士,而輕鄙庸俗,人多怨之。
  • 葉子奇:昔楊國忠為相,任鮮于仲通為將,使征雲南,喪師一十萬;房琯為相,用琴士董廷蘭為將,使拒安祿山,喪師四萬;王介甫為相,命門客李復圭為將,使攻西夏永洛城,喪師亦數萬,是皆取非才於親暱,皆由君不知將,將不知兵,未有不敗其國者也。
  • 歸有光:房琯自成都奉冊靈武,亟見任用。以天下為己任知無不為,參決機務,諸將相莫敢望。既而以賀蘭之譖,分軍討賊,師敗於鹹陽。唐世名儒皆稱其有王佐之材,然將兵固非所長,一與賊遇,遂至喪師。前史稱其“遭時承平,從容帷幄,不失為名宰;而用違所長,遂陷浮虛比周之罪”。
  • 張大齡:琯之德器豈盡虛名乎?琯乃平世三公之才耳。肅宗用違其才,所以一敗而不振。若收復之後,令琯從容諷議,鎮靜廟堂,以撫摩殘喘,毋令讒邪間之,當必有可觀者。方用而疑之,方疑而將之,既敗而即逐,一逐而不收。人皆嗟琯之不盡其用,予獨悲琯之不逢其時。
  • 王夫之:陳濤之敗,繼以清渠,不得專咎房琯而謂汾陽之所向無前也。推其致弱之繇,玄宗失計於前,肅宗不能遽振於後,積弱乍興,不得不資回紇以壯士氣而奪賊膽,其勢然也。

個人作品

全唐詩》收錄有其詩文一首:《題漢州西湖》。
【題漢州西湖】
高流纏峻隅,城下緬丘墟。
決渠信浩蕩,潭島成江湖。
結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
三伏氣不蒸,四達暑自徂。
同人千里駕,鄰國五馬車。
月出共登舟,風生隨所如。
舉麾指極浦,欲極更盤紆。
繚繞各殊致,夜盡情有餘。
遭亂意不開,即理還暫祛。
安得長晤語,使我憂更除。
全唐文》收錄有其文章兩篇:《上張燕公書》、《龍興寺碑序》。

家庭成員

祖父:房玄基,官至倉部郎中。
父親:房融,官至正諫大夫、同平章事。
兄弟:房璩,官至少府監
兒子:房宗偃,官至御史中丞
兒子:房乘,官至秘書郎
兒子:房孺復,官至容州刺史。
孫子:房啟,房乘之子,官至容管經略使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九·列傳第六十四》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唐紀三十一》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唐紀三十三》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唐紀三十四》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唐紀三十五》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唐紀三十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