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與效率研究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與效率研究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與效率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由曾寅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與效率研究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曾寅初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主要研究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機制與運行效率問題,在系統性地評價我國目前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運行效率的基礎上,根據機制設計理論,分析目前監管機制設計中存在的關鍵問題,根據滿足激勵相容和信息效率標準的原則,提出改進和完善現行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政策建議,並對建議方案的現實可行性進行討論。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食品安全監管的激勵機制研究;(2)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懲處機制研究;(3)食品安全監管的信息傳遞機制研究。項目將在對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食品生產經營著、消費者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對上述機制的運行效率進行評價,力求在食品安全監管機構考核機制設計、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懲處的量化指標設計和消費者信息需求匹配設計及信任感培植等方向上實現重點突破。本項目研究既可能對監管機制運行效率的評價分析方法有所貢獻,又對提高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運行效率具有現實意義。

結題摘要

本項目根據機制設計理論,分別從產業鏈、食品安全監管者、食品生產者和食品消費者的角度,分析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存在的問題,並據此提出了改進和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政策建議。 首先,通過對我國生鮮農產品產業鏈食品安全控制關鍵環節的辨析,認為產地準出環節缺失是我國目前生鮮農產品產業鏈的重要特徵;小規模農戶分散生產的國情決定必須由政府來增補產地準出環節。因此,建議以縣級為單位由政府投資興建公益性的產地集銷服務中心,按照事業單位運行,完成產地農產品的集中檢驗、分級包裝、信息收集和發布等公益功能。 其次,從食品安全監管者的角度看,通過委託代理模型、230個食品安全事件中監管部門責任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地方改革試點的分析,認為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監管在監管者激勵機制主要存在著:“結果考核制”導致缺乏監管和信息公開的內在動力,造成監管不力和監管缺位,甚至出現可以虛報和瞞報信息以及產生官商合謀現象等問題。因此,建議建立對監管機構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獎勵機制;改進對監管機構的責任追究機制,探索建立“過程考核”機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直報制度,探索建立檢測權與處罰權適度分離的機制;完善和建立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的監督及其處罰機制。 第三、從食品安全被監管者的角度看,通過收集171個我國食品安全相關犯罪的案例分析,發現我國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懲處中主要存在著犯罪的偵破率和立案率過低;惡意犯罪猖獗,犯罪涉及的面廣而危害巨大;犯罪刑事處罰向輕度處罰偏斜;犯罪附帶民事處罰的力度過輕等問題。因此,建議繼續推進公安機關介入機制,提高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偵破率和立案率;應該加強對重點領域食品安全安全犯罪的偵破、立案和審判工作;出台新的司法解釋,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犯罪主體的刑事處罰強度;以“非法獲利”為基礎,修正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民事處罰的司法解釋。 第四、從食品消費者的角度看,通過對北京市城區消費者463份有效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發現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和傳遞中主要存在著消費者的滿意度和需求滿足度較低;對政府發布信息的滿意度和信任度評價不高;信息的傳遞效率和信息價值不高等問題。因此,建議制訂我國食品安全信息發布的實施細則;設立國家食品安全信息中心,構建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平台;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直報制度,構建食品安全信息的國家資料庫;構建食品安全指數體系,加強食品安全形勢預警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