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最佳化策略:選擇與實施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最佳化策略:選擇與實施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最佳化策略:選擇與實施》是依託北京工商大學,由孫寶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最佳化策略:選擇與實施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孫寶國
  • 依託單位:北京工商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最佳化策略是一個基於不同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的權衡和實施問題。本項目提出,在短期內,一個可行的策略是基於環節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體系,把理順不同主體的職責,強化協調聯動作為政策最佳化的著力點。從中長期看,應按照產業鏈和不同食品的風險指數高低,以分類監管為基本思路,通過職能融合、機構重構等,逐步實現按品種監管和全程監管。儘管會經歷職能融合、部門重構等體制之痛,但這是最佳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理智選擇。從空間維度看,本項目提出把強化農村市場食品安全水平作為一個最迫切的監管策略。本項目認為,在實施最佳化監管體系的策略時,應將法律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的完善視為實施的前提,並提出把提升監管能力和監管技術作為實施最佳化監管體系策略的保障,把嚴格最低質量標準,消滅不合格食品作為策略執行的突破口。

結題摘要

設計科學、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是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環節。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最佳化既可以是基於不同的時間維度區分長短期的策略,也可以是基於空間維度針對重點監管區域的策略。根據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勢,強化某些重點品種的安全監管也是一個可行的政策選擇。本研究報告分總報告和分報告兩個部分。在總報告中,我們首先用數據佐證了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的嚴峻性,爾後對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在簡單總結、回顧了我國當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基本格局後,我們提出了當前面臨的六個挑戰,包括監管對象弱、小、散、亂;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活動仍較猖獗;整體監管能力不足;運動式執法偏多,常態執法機制建設滯後;農村食品市場監管漏洞多;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滯後。在總報告的最後一部分,我們提出了最佳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主要策略選擇:第一,在短期內,最佳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策略是在目前“環節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框架內,把理順不同主體的職責,強化協調聯動作為著力點。第二,從中長期看,隨著我國大部制的實施,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將進一步理順,應按照產業鏈和不同食品的風險指數高低,以分類監管為基本思路,通過職能融合、機構重構等,逐步實現按品種監管和全程監管。第三,農村地區是食品安全監管最薄弱的環節,因此,通過制度安排,消除監管盲區,提升農村市場食品安全水平將是我國目前最為迫切的政策選擇。另外,在實施最佳化監管體系的策略時,應注重高效常態監管體制的建設,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提升監管能力和監管技術,並把嚴格最低質量標準,消滅不合格食品作為突破口。在分報告中,我們集中研究了食品安全監管的幾個重點食品品種或類別,包括蔬菜、豬肉、食品添加劑。另外,我們還試圖從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課題組完成的其它成果有:發表4篇論文,已錄用待發表7篇論文,完成7篇工作論文,完成3個案例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