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食品安全格線化監管策略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顧海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食品安全格線化監管策略研究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顧海英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針對近年來接踵曝光的食品安全惡性事件,本項目研究從食品安全監管信息不對稱的特徵出發,根據相關理論,採用科學方法,以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為立足點,在分析國內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構建理論分析框架的基礎上,首先,以食品產業鏈(網)環節活動為主線,查找食品安全問題源,透析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內在機理和擴散機制。其次,實證分析各相關利益主體對現有食品安全監管的認知狀況,評價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及政策實施的效能。第三,分析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存在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信號傳遞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食品市場失靈的矛盾,分析不同監管策略下各行為主體的福利變化以及不同條件下的利益分配機理。第四,借鑑已開發國家和地區以及上海世博會食品安全監管經驗,重點剖析存在的漏洞、構建的警情指標、關鍵監測控制點及其監管手段。第五,引入格線管理理念,提出並設計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我國食品安全的格線化監管策略及其協作機制。
結題摘要
自2011年09月立項以來,項目組能嚴格按照項目申請書所列研究計畫進行研究,研究內容無調整和變動。研究工作完成情況及取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六方面:一是上報政策建議報告被採納、轉化及批示的有4份。①“關於加強豬肉生產養殖環節監管的對策建議”專報,被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採納套用;②“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研究——基於上海現實的分析”研究報告,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司採納套用;③“上海應加強外省市供滬豬肉養殖環節安全監管”專報,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分別轉化為《專家反映》,並獲兩位副市長批示;④“上海消費者食品安全調查報告”,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分別轉化為《社會調查專報》,並獲副市長批示。二是媒體宣傳成果1篇。“食品安全的企業誠信之要”論文,於2012年09月11日刊於《東方早報》上海經濟評論欄目第3版整版。三是發表和錄用學術論文6篇。其中:標註基金(71141022)資助的已發表CSSCI期刊論文5篇;已錄用待發表CSSCI期刊論文1篇。四是收集和調研的課題研究資料和數據有:①對我國近年來2173起食品安全問題事件進行整理;②分兩次對江蘇省近十幾個縣(市)農戶進行調查,得到有效問卷206份;③對江蘇無錫地區農貿市場實地調查,獲有效問卷267份;④對1131個養豬戶的相關行為進行問卷調查;⑤浙江某養豬大縣的967個隨機抽樣數據;⑥964個生豬養殖戶的微觀生產數據;⑦浙江1001個養豬戶使用泔水飼料的微觀數據;⑧270多篇文獻資料。五是舉辦、出席與本項目研究相關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0多次。其中:項目組織的“食品安全及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誠信體系構建”研討會成果,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轉化為《決策參考信息》(內部資料•供市委、市政府領導參考)。六是完成項目研究總報告。課題總報告由9部分組成,約21萬字左右。總報告立足我國食品安全現實,在對食品產業鏈相關主體調研及分析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面臨困境的基礎上,抓住信息不對稱這一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產生以及監管低效的本質原因,通過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政府監管需求機理、食品市場的逆向選擇與信息傳送、道德風險與機制設計等理論分析,並結合上海世博會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已開發國家及地區食品安全信任塑造等有益經驗,提出了建立食品經營企業誠信體系以及格線化監管的策略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