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遠古時期,秦漢時期,北魏時期,兩晉南北朝,唐宋時期,元朝時期,明代時期,清代時期,廟會特徵,主要內容,祭神儀式,祈子活動,民間演出,民間玩具,名稱,時間,地點,經費,土產市場,飲食市場,各地廟會,淮陽廟會,開封萬歲山,天津皇會,中嶽廟廟會,泰山東嶽廟會,客家走古事,寶豐馬街書會,延安定親廟會,北京廟會,江陰集場,陝西廟會,合肥城隍廟,白雲山廟會,卷阿周公廟會,瀋陽皇寺廟會,濬縣廟會,民俗現狀,內地,台灣,馬新,歐洲,美洲,大洋洲,南非,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廟會小吃,豆汁,扒糕涼粉,灌腸,羊霜腸,茶湯油茶,豆面糕,炒肝,炸丸子,老豆腐,愛窩窩,傳承創新,文化警惕,文化歷史價值,廟會文化價值,廟會發展演變,
歷史淵源
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
辭海》這樣解釋:“廟會亦稱‘廟市’。中國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經存在。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一般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故稱‘廟會’。《北京風俗類征·市肆》引《妙香室叢話》:‘京師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貨雲集,謂之廟會。’這一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市集形式,解放後在有些地區仍被利用,對交流城鄉物資,滿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廟會的源泉在於遠古時期的宗廟社郊制度——祭祀。在遠古時期,祭祀是人們生活中一件經常而又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所以《
左傳·成公十三年》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意思是說祭祀和戰爭一樣,都是國家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過程中,人們聚集在一起,集體開展一些活動,如進獻供品、演奏音樂、舉行儀式等,這種為祭祀神靈而產生的集會可以看作是後世民間廟會的雛形。實際上,從“廟會”兩個漢字本身也可以看出這點,“廟”最初就是指供奉神靈尤其是祖先神靈的建築。
廟會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在廟外擺起各式小攤賺錢,漸漸地成為定期活動,所以叫“會”。久而久之,“廟會”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
廟會是中國
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故名。流行於全國廣大地區。古代,“日中為市”,進行集市貿易。至南北朝時,統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廟,菩薩誕辰、佛像開光之類盛會乃應運而生,商販為供應遊人信徒,百貨雲集,遂成廟市。北宋時開封大
相國寺廟會極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女詞人
李清照曾與其夫
趙明誠相偕至廟會!
遠古時期
最初的廟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宗廟社郊制度。為了求得祖先及神靈的保佑,先民們選擇了在宮殿或房舍里通過供奉與祭祀的方式,與之進行對話。每逢祭祀之日,為渲染氣氛,人們還會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
社戲,也稱廟會戲,廟會便由此形成。
秦漢時期
與其它民俗一樣,廟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能夠體現出時代的色彩。在秦代時期,廟會的內容仍然單一而穩定,即祭祀祖先與神靈。在西漢時期,道教開始初步形成。廟會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響,內容開始出現了多元化的色彩,各種習俗也開始初步形成。如《
西京雜記》一書中,描述了當時的祠廟祭祀習俗:“漢制宗廟,八月飲酎,用九醞,太牢”、“京師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禱祠如求雨法”。書中京師是指長安一地,從中可以管窺
中原地區廟會文化的基本內容。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
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
聖誕慶典、
壇醮齋戎、
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樂此不疲的來廟會遊玩,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
北魏時期
北魏
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即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兩晉南北朝
兩晉時期,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使得原本較為興盛的儒教開始衰落。飽經戰亂和欺壓的百姓,與政治遭受壓抑的名士紛紛皈依佛教或道教。而佛教又有了水路傳經,隨著理論的相關深化,佛道二教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並開始系統化。在南北朝時各自都已站穩腳跟。
六朝以後,佛教寺院,
道教宮觀日漸增多,於是附於佛寺、道觀的廟會也就逐漸興盛了起來。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北魏孝文帝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每年
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夕,洛陽城內各寺院都將千餘尊佛像送至
景明寺。沿途寶蓋幡幢,音樂百戲,諸般雜耍,非常熱鬧。
唐宋時期
到唐宋時期,兩教均達到了全盛時期,對社會產生了空前的影響。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出現了,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戒、水陸道場等等。其後在宗教儀式上慢慢加了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吸引了信眾,更讓其他非信徒願意參觀。
佛教文化出現空前的大影響,甚至成為統治階級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佛教廟寺林立,
石窟大興,佛事盛行,崇佛成為民間信仰的主流,佛事滲入廟會,使廟會文化呈現出更大的宗教特徵。唐宋時代的經濟高度發展,中原地區居於全國的領先地位,保持著中心位置。道教文化經過帝王們的倡導更迅速地繁盛起來。尤其是北宋時期,中原地區一度出現了經濟大繁榮和文化大繁榮,以東京開封為中心的城鎮經濟迅速發展,廟會亦應運而興。
元朝時期
元朝以喇嘛教為國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壓,佛道之間矛盾激化並引發辯論,行像之風開始衰落。
明代時期
明代時期,許多廟會已經開始向市集的性質上轉變。大多數是遊玩觀光或購買商品,真正進行祭祀或拜謁的人並不多。明代廟會有—重要的特點,就是“行會”或者稱為“會館”、“公所”的大量興起,使廟會更加秩序化。中原地區出現許多“山陝會館”,他們敬祀關羽,立祠建廟,特別是建造戲樓等祭祀場所,使廟會的影響和作用進一步擴大化。
清代時期
到了
清代,廟會已經分為所謂的“多內涵型廟會”與“迎神賽會”。前者在宗教、娛神的同時有遊樂等活動,而後者則是把神像抬出廟外巡行,是沒有集市但有表演的廟會,如北京
妙峰山廟會。同時也有部分地方無廟有市而也稱廟會,如北京著名的廠甸廟會,這些也統稱之為廟會。
廟會特徵
民間的廟會有自己的核心特徵,即在經濟技術方面是
百貨交易;在社會組織方面是“社”或“會”;在意識形成方面是禮神娛神。這便是我國廟會能夠長期傳承的經濟基礎和民俗慣制。
廟會是把寺廟的節日變成了地方性的節日,把宗教的節日變成了世俗的節日。所以,那些獨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動、非宗教性的娛樂休息活動及集市活動才得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廟會。因此,與其說廟會是宗教活動倒不如說廟會是地方性民眾節日活動,更能準確地反映廟會的本質屬性。所以說準確地講這種多內涵型廟會可稱為節日型廟會。
廟會還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活動,關係到宗教信仰、商業民俗、文藝娛樂等諸多方面。這是由各地的歷史地理物質條件、民俗傳統和人們的審美標準決定的。各地的廟會又各有其特點,在幾個方面各有所側重,這就形成了各種廟會互不相同的生活美,但都分別表現了當時當地條件下人們認為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主要內容
在廟會上,有不少民俗活動,諸如:摸石猴、窩風橋打金錢眼等。在白雲觀廟門內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認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災、延年益壽,於是競相觸摸;窩風橋下的橋洞裡吊著一枚大銅錢,銅錢孔中有一隻小銅鐘,上書“鐘響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幣投中銅鐘,就能心想事成,這兩項是廟會上最熱鬧的活動。
隨著時代變化,古老的廟會亦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借廟會之時洽談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廟會最主要的特色。內容有
舞獅、傳統民族花會、現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傳統商業“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間手工藝展、特價書市和京劇、武術、雜技專場等。廟會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具有鮮明的傳統民族特色。
祭神儀式
廟會風俗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往往需要舉行祭神儀式。例如“行像”活動。“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
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
湖廣、
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祈子活動
廟會一開,八方來拜,敬神上香,祈願還家。這是圍繞“廟”和“會”祭之神而展開的活動,是傳統廟會的主題。其中帶有巫術意味的祈子活動,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這是由中國農業社會的性質決定的。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人們的生存環境基本上沒有發生改變,子孫後代的繁衍成為千百年來的頭等大事。所以,祈子這種遠古的巫術形式,便會附著於各種集會形式展現出來。這方面比較典型的廟會有河南淮陽的人祖廟會、天津的媽祖(
天后宮)廟會、山西
平遙的雙林寺廟會、北京的妙峰山和白雲觀走會等。
淮陽祭祀女媧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廟會可以說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術意味的廟會了。淮陽城北的人祖廟,是傳說中埋藏太昊伏羲頭骨的地方,因此也稱
太昊陵。每年的農曆二月二日至三月二日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人祖廟會,其主要活動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婦女,都要在廟會期間掏象徵生育之門的“子孫窯”,並買回一些當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這些用黃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異的“人面猴”,當地人稱為“人祖猴”,也有各種怪異有趣的動物玩具如兜肚猴、猴頭燕、雙頭虎、牛、豬、馬、羊等。婦女們除了用它們供祭人祖外,還將它們拿回家給孩子們當玩具。
民間演出
廟會是與文化娛樂有關的節日活動,有各類民間藝人進行表演營生。
其中主要有:秦腔戲、扁擔戲(即木偶戲)、相聲、
雙簧、
魔術(中國古稱“幻術”,俗稱“變戲法”)、數來寶、耍中幡、
秧歌、高蹺等。
民間玩具
北京廟會上的麵塑民間廟會以其特殊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市井百姓。廟會上的玩具市場最為花哨。在民間兒童玩具攤上,擺滿了假面、戲劇木人、小車、刀矛、竹龍。廟會中的民間玩具種類繁多,製作精巧,件件都稱得上是手工藝品。
賣玩具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套圈、搖彩、打槍。
名稱
廟會的名稱,一般以廟的名稱命名,如城隍廟廟會、關帝廟廟會,等。但是也有例外,如華縣高塘鎮每年農曆十月一日廟會,由於出售的古衣特別多,故名“賽古會”。又如該縣城東南福成山,每年二月初八有祭祀少華山山神的廟會。當地農副產品,如耙杖、杴把等均集中在此銷售,號曰“杖把會”。
時間
廟會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個月內就有數天,會期除固定的,還有不定天數的。比如清末民初的會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
土地廟,逢五、六是
白塔寺,逢七、八是
護國寺。再加上正月初一開廟的東嶽廟和
大鐘寺(一般開廟10天到半月),初二的
財神廟,十七、十八的白雲觀,三月初三的
蟠桃宮等等。各類廟會幾乎天天有,有時一天還不只一處,所以說北京又是廟會的天下.想把所有的廟會詳盡地統計起來實在是不太容易。
廟會的日期,在寺廟節日舉行。例如,相傳藥王孫思邈生於二月初二,耀縣藥王山便從此日起舉行為期10天的廟會。又如相傳太上老君生於二月十五日,西嶽大帝生於三月十八日、東嶽大帝生於三月二十八日,各地的老君廟、西嶽廟、東嶽廟便分別在這些日子舉行廟會。我們的祖先,把這些神佛的“生日”有意安排在農閒時間,或年初,或年終,或春播夏種之間,或秋收冬藏之後,其目的,除了祈禱吉慶之外,就是為了便於開展貿易活動。廟會的慶祝時間最初是在舉行各種宗教節日(佛道二教為主)慶典時,後來發展為某些固定日期,現代舉辦時間則多為春節、
元宵節等節日。
地點
主要分布在古時的各個寺廟周圍,如北京的
隆福寺(已被拆除)和白雲觀,
京都的賀茂御祖神社。也有無廟而會的地方,北京的
龍潭湖、
廠甸以及大部分
唐人街狀況都是如此。
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
經費
古代時,除由平時的香油錢收入作為支出,地方上還會依每戶男丁數認捐,俗稱收丁錢,由爐主或頭家挨家挨戶收取。在中國大陸,現代的廟會由於已發展成為一種集市,所以會有專門的管理者來組織和管理各個經營者及其商鋪,並收取一定的費用。春節前的攤位招商,據報導有的攤位拍賣經營權賣到數萬元。在唐人街,各種廟會是由當地華團組織。
土產市場
土產品市場,是廟會貿易的主體市場。
解放前時的廟會,在開展貿易活動之前,要舉行祭神儀式。例如,蒲城縣永豐鎮每年六月初六的后稷廟會,使用的是宮廷儀式,莊嚴肅穆。會時清晨,從地方官員到有身份的鄉紳,都要沐浴更衣,穿戴整齊,進入后稷廟,跪拜農神——后稷的塑像。大家共唱《永豐之章》:“先農播谷,克配彼天。粒我蒸民,於斯萬年。農祥神正,協風滿壇。日子小子,宜稼于田。”有樂班和歌班配合。祭神儀式之後,貿易活動才能自由展開。
土產品種類很多:農具、日用品、家禽家畜等。有些地方,將廟會稱作“騾馬大會”。
飲食市場
廟會具有明顯的遊樂性質,和平時集市相比,飲食市場特別發達。
廟會期間,臨時建成的飯館、酒館、茶館林立。從前,農民趕會時,為了省錢,一般自帶乾糧。他們進了這種飯館後,將乾糧掰成小塊,由對方加工。農民們說,到這種館館吃飯,“花錢不多,吃得煎火,”(“煎火”是關中方言,即熱火。)
各地廟會
與國外熱舞加遊行的狂歡節相比,中國人的廟會更具地域特色。
淮陽廟會
淮陽太昊陵廟會,又叫“二月會”,始於遙遠的古代。《禮禮·月令篇》載:“仲春之月……以太牢祀於高媒。”古代皇帝祭祀土神和穀神稱之“太牢”,諸侯祭祀稱“少牢”。這裡的“高媒”指伏羲和
女媧。神話傳說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滾磨成婚,摶土造人,繁衍了人類。後伏羲以“二月會”的形式組織部落男女相會成媒為婚,相會地點即今日的太昊陵。伏羲在此基礎上“制嫁娶”,從此結束了人類群婚的愚昧狀態,因此,伏羲、女媧被後人稱為“高媒”。伏羲死後,人們就把他葬於淮陽“二月會”男女相會之地,起高陵紀之,從此年年祭祀,香火鼎盛。
如今的太昊陵農曆二月廟會,已有過去一度燒香敬神而變成為天下羲皇子孫朝祖和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會。是目前我國會期最長,人聚最多,歷史最悠久的廟會,2004年被文化部推舉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保護遺產組織單位”。
每年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太昊陵前萬頭攢動,沿途十里長街,龍湖岸旁攤位林立,出售工藝品、香裱、小吃 等。從早到晚,行人如潮,水泄不通,日流量約達七八萬人次。廟會期間集各種戲劇、曲藝、雜耍、兒童遊樂、時尚表演達百餘種,笙歌妙舞,熱鬧非凡。太昊陵前香火之盛,令人叫絕,陵前十幾米香池,香灰堆積如山,青煙漫天蔽日,雲霧蒸騰,池旁跪滿香客,祈求福祿壽禧,歲歲平安。鏟香灰的服務人員多達十幾個,每天都用卡車清理香灰。如此壯觀場面是其他寺廟很難與之媲美的。
太昊陵廟會的起源可追溯到6000年前,據史書記載,太昊伏羲氏曾定都宛丘(淮陽)。他“一畫開天分陰陽,推演萬物定乾坤”,在以陳為中心的黃淮平原上拉開了華夏文明的序幕。他發明網罟,教民漁獵畜牧,開創了原始畜牧業;他自認風姓,教人循規蹈矩;他制嫁娶之禮,使原始生民擺脫了愚昧的群婚狀態;他發明了最原始的樂器琴瑟,教人禮樂之大化;他以龍紀官,號曰龍師,分理海內;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他創立八卦,結束結繩記事開啟人類智慧,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
廟會盛況
“太昊伏羲祭典”和有“天下第一廟會” 之譽的淮陽二月古廟會,因其會期之長、範圍之廣、人數之多曾被國家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2008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專家評審鑑定和當地公證機關公證,太昊陵祭拜、敬香單日遊客曾達825601人,成為全球“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史稱中國最“牛”的廟會。
開封萬歲山
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萬歲山景區,是開封市萬歲山遊覽區於2003年開發的冬季旅遊項目,每屆廟會都要吸引遊客百萬餘人次。以大宋年文化為主要看點以及眾多的民俗手工藝展示、特色的開封小吃餐飲等精彩內容,年味氣氛、演出規模、傳統民俗、開封小吃、娛樂活動,區別於傳統廟會的獨特武俠特色,獨居地方特色。目前已成為中原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廟會。
廟會特色
(年味十足)
廟會期間春意盎然,一派火紅景象。寓意吉祥的福門福柱、高高懸掛的大紅燈籠、迎風招展的鮮明旗幟無不昭顯著過年的節日氛圍。一簇簇桃花、櫻花煞是惹眼,濃濃春意撲面而來。
(武俠風情)
以大宋武俠作為核心旅遊產品定位,以《岳飛傳》、《水滸傳》、《七俠五義》《三打住家莊》等宋代武俠題材為背景。
(盛大演出)
盛大的演出陣容是萬歲山廟會的重頭戲,每屆廟會都會斥巨資邀請國內外眾多表演團體傾情加盟,可謂群英薈萃,精彩紛呈。飛車、舞獅、戲曲、歌舞,雜技、馴獸等,近百場節目。
(民俗特色)
精彩盛大的傳統民俗巡遊,糖人、剪紙、蠟染、臉譜、釀酒、刻字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俗手工藝傳承人每天在現場為遊客表演其精湛的手工技藝,展示宋代傳統民俗手工藝絕活,感受千年文化傳承。
(開封小吃)
開封小吃,名揚天下。萬廟會期間設開封特色小吃餐飲區,各種傳統開封小吃雲集廟會:小籠包子、炒涼粉、炒紅薯泥、黃燜魚、杏仁茶、胡辣湯、麻辣花生、鍋貼、水煎包、餛飩、江米甜酒等特色開封美食。
天津皇會
天津皇會原稱“娘娘會”或“天后聖會”,民間口傳源於元明時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清康熙四年(1665年)始,後更名為“皇會”流傳至今。天津皇會是舊時天津民間極為隆重的民俗活動。它最初僅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而在其誕辰吉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
清康乾盛世,天津作為北方的經濟中心和大都會城市,康熙、乾隆皇帝曾頻繁駕臨津門。據說康乾兩朝皇帝在南巡過津途中,均為迎接駕臨舉行隆重的儀式,兩朝御賜黃馬褂,從此天津皇會名揚四方。
天津皇會的會檔(種類)分為三類:一是服務性質的,如掃殿會、淨街會、請駕會、梅湯會等。二是儀仗性質的會,如門幡會、太獅會、廣照會、寶鼎會、接香會、日罩會、燈罩會、鑾駕會、華輦會、護駕會、燈亭會、鮮花會等。三是以各類鄉村民間花會為基礎的表演,涉及內容相當廣泛。皇會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槓箱、鮮花、法鼓、門幡、秧歌、提爐燈、大樂、高蹺等40多種。可謂“百戲雲集”。
伴隨著天津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逐漸演化成一種獨特的將神祇崇拜、宗教信仰、問醫求子、祈福還願、賽會演劇、男女游觀、會親訪友、社會交往、城鄉商品交換等活動集於一體的廟會形式。
中嶽廟廟會
中嶽廟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城東4公里處,太室山東南麓黃蓋峰下。每年農曆三月初十和農曆十月初十,這裡都要舉行傳統的中嶽廟會。中嶽廟會源於古代統治者對山嶽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嶽廟會進入鼎盛期,中嶽廟會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商品交易場所。
中嶽廟會會期長達10天,人數最多達每天達20萬人次。廟會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習俗,如“拴娃娃”、拜乾爹、摸鐵人等。廟會上還有舞獅子、旱船、高蹺、火龍舞等民間藝術舞蹈表演,還可見到具有濃烈信仰色彩的各種紀念品“吉祥物”,如各種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
泰山東嶽廟會
中國泰山東嶽廟會,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俗、美食、武術、文化、服飾和商品交流活動。泰山東嶽廟會的歷史源遠流長。始於唐末,興於宋,鼎盛於明清。唐末,東嶽廟會已形成雛形,但活動的內容還僅限於慶賀岱嶽觀神像的落成。到了宋代,東嶽廟會變成了慶祝泰山神生日的專題活動。到宋真宗時,東嶽廟會被定為慣例,並予以延續。明代又增加了奉祀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內容。相傳碧霞元君的誕辰為陰曆四月十八。與原來慶祝東嶽大帝的活動連在一起,遂使東嶽廟會的時間更長、規模更大,東嶽廟會由此達到了鼎盛時期。
東嶽廟會規模宏大,影響深遠。它集吃、住、行、游、購、娛、宗教文化為一體,內容豐富,是反映泰山以及周邊民俗的萬花筒。從獨具魅力的民間曲藝到令人驚心動魄的遊藝競技,從多姿多彩的民間工藝到奧妙無窮的養生之道,東嶽廟會可謂包羅萬象。明朝張岱在《岱志》中描述了東嶽廟會的熱鬧場面:“鬥雞,蹴鞠,走解,說書。相撲台四五、戲台四五。數千人如蜂如蟻,各占一方,鑼鼓謳唱,相隔甚遠,各不相溷也”。其中,“相撲”也就是打擂,是東嶽廟會的重頭戲。提起打擂,人們便自然會想起《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浪子燕青智撲擎天柱任原的精彩場面。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泰山東嶽廟會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廟會文化的源頭之一,展現中國民俗文化的大舞台以及世界廟會文化的典型。今天,古老的東嶽廟會又被賦予了新內容,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風采,成為泰山旅遊的新亮點。
客家走古事
福建龍巖連城縣羅坊鎮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都要舉辦盛大的“走古事”活動。“走古事”雖是北方“特產”,卻在明朝被常遭旱澇兩災的羅坊鎮百姓引進,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被譽為“山區的狂歡節”。
正月十五,以戲曲裝扮的幾個10歲左右的男孩立於轎台之上,由青壯年抬著,在彩旗、鼓樂隊的簇擁下,先在旱地里奔跑,隨後向村頭的河裡狂奔。誰先到達終點誰就贏,來年就會福氣連連。
寶豐馬街書會
馬街位於河南西南部,是伏牛山脈下的一個小村莊。每年正月,來自安徽、河北、山東等地的民間曲藝藝人都會雲集於此,參加在村東的田野上舉行的馬街書會。
正月十一、十二日是書會的前奏,正月十三為正會。這天,藝人們要先到火神廟祭祀火神,然後就各自選定場地,打木樁,掛喇叭,取琴、清嗓、開唱。每年的馬街書會還要把說得最好、書價最高、最受歡迎的藝人,評為當年的“書狀元”。在這裡,雖然沒有西方狂歡節的張揚,卻成為傳統文化演繹的獨特狂歡節。
延安定親廟會
延安地區有趕廟會定親的習俗。定親廟會一般一年舉行兩次,第一次在農曆四月初八,第二次在農曆七月二十二日。
趕廟會時,男女兩家被媒人約到廟會上,男方家要帶上西瓜、蘋果等禮品。兩家人席地而坐,由男方家把帶來的食品擺出來,請女方家人品嘗。大人們談天說地,拉家常。如果男女青年互生愛慕,就會另找僻靜地方談情說愛去了。等談得差不多了,雙方家長會請媒人出面,議訂
婚約。
北京廟會
北京的廟會之所以得以流傳,是因為它的存在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廟會的形成發展最初與寺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廟會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附設一些商業活動。久而久之,廟會主要成了老百姓的購貨市場,以滿足一般市民的生活需要,宗教活動倒是次要的了。老北京“過日子”的家庭主婦們大都不願光顧大街上林立著的大商場和百貨公司,就像買菜到農貿市場一樣,她們到廟市上去買東西。廟會的商販們,也在一個廟會結束前,又把全部家當搬到另一個廟會。因此北京的廟會雖然地方不同,內容卻又大同小異,經常逛廟會者都知道,走到哪裡全都是這些人。
北京的廟宇中,有幾處的宗教活動是極富特色的。如正月初八的
弘仁寺、十五日的
黃寺、二十三的黑寺、三十日的
雍和宮等。
都
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
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在今西城區
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於老北京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
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遊覽志》說:“廟市者,以市於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
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
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曆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小商小販雲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鬧市口”即是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由於廟會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竊剪綹之事”,少不了打架鬥毆事件的發生,因而留下“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的諺語。
隨著社會的發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
廣安門里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
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
護國寺
護國寺位於北京
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內路北。廟會定在農曆每月七、八兩日。
護國寺廟會上貨攤多,貨物齊,在這裡不僅買貨,還可以聽聽相聲,看看雜耍,是吃、穿、用、玩應有盡有。
隆福寺
隆福寺位於北京
東城東四牌樓之西,是北京名剎之一,當初廟裡的香火十分興旺,是“東西兩廟”之東廟。每旬九、十有廟會。
隆福寺廟會的規模居京城廟會之首位。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種多樣,隨季變換,至今這裡的小吃店還頗有名氣,保留著一些傳統品種,受到老北京人的歡迎。
解放後政府將各種攤販集中在廟前的大棚內,固定攤位,獨自經營。名曰“東四人民市場”,後改為國營百貨商場。80年代又把前面只有一層的營業大棚拆掉,換了一座高八層的商業大廈,改名為“隆福大廈”,原隆福寺廟的建築已蕩然無存。
廠甸
廠甸位於北京
和平門外琉璃廠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廟會,是老北京春節期間遊人最多,最熱鬧的地方,當時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廠甸的。明
嘉靖間為了皇宮和皇族的安全,把原在東華門、
燈市口一帶的燈市部分移到琉璃廠附近。
上元節時這時搭棚懸燈,熱鬧非凡。宣武門外是各省會館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於此,暇時多願到琉璃廠逛逛,對促進琉璃廠書肆和文物、南紙店鋪的發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廠甸廟會是由看燈逐漸形成廟會的,從乾隆年間就規模相當可觀了。廟會上幾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各色貨物五花八門,逛廟會的人是
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的人都有。無論男女老少到廠甸都能各有所獲。今天的廠甸廟會是北京城內唯一的開放式廟會,琉璃廠也被恢復成為名符其實的
文化街。
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
西便門外,復興門外
白雲路之東。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九日有廟會。以宗教活動為主。白雲觀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號稱“全真第一叢林”。白雲觀正月開廟的主要活動有山門“摸石猴”,窩風橋上“打金錢眼”,元辰殿十二生肖二十四孝圖前“尋找命星”等等。
龍潭湖廟會
北京春節龍潭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盛會。自1984年開始舉辦以來,已歷經三十一個春秋,成為北京市春節期間一項傳統性的大型民眾文化活動,在國內有廣泛的影響,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盛會、交流的平台、人民的節日,進一步展示北京發展活力,彰顯現代化都市文化休閒區的獨特魅力。
蓮花池廟會是集商貿、旅遊、信仰、娛樂、民間文化藝術於一體盛大的傳統民俗活動。是
豐臺區委、區政府每年舉辦的大型全區性文化活動,是豐臺區委、區政府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也是豐臺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在春節期間向全區人民拜年的一個平台,並通過廟會展示豐臺區構建和諧社會的濃厚氛圍和歡樂景象。
江陰集場
江陰的廟會(
江陰集場),大多數是因為廟會興起的。據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古時候的寺廟因為要增加人氣,藉此提升寺廟的聲望,選定一個時日,杜撰一個名目。每逢這個節日,就會有全國各地蜂擁而來的信徒們趕來慶祝,有許多老百姓也來湊熱鬧,商販們就抓住商機,這樣就無形中由廟會形成了集場!
過了元宵節,江陰各地就陸續開始集場了!從農曆二月初八到八月二十八,江陰大大小小有40多個集場(廟會)。
陝西廟會
陝西省各地廟會很多,僅周至一縣就有782個村辦過廟會。其中中型古會(歷史悠久的廟會也叫“古會”)、廟會有100多個,有萬人以上趕會的大型廟會29個。全省著名的廟會,有華陰縣“西嶽廟會”、臨潼縣驪山廟會、西安市八仙庵廟會、周至縣樓觀台廟會、武功縣舊城教稼台“河灘會”、白水縣倉頡廟廟會、蒲城縣堯山廟會、隴縣龍門洞廟會、耀縣藥王山廟會、漢中市天台山廟會、勉縣武侯祠廟會、留壩縣張良廟廟會等等。
合肥城隍廟
每年春節合肥市廬州府城隍廟都會舉辦廟會,每日會表演“鄉音鄉韻”
廬劇專場 、“黃梅飄香”
黃梅專場、 “好戲連台”戲曲專場、“絲琴管竹”音樂專場、“南腔北調”綜合專場等演出,亦有“萬條謎語大競猜”。城隍廟廟會是合肥人民在春節期間的好去處。
白雲山廟會
白雲山廟,在佳縣城南5公里的白雲山上,創建於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05),是陝北最壯麗的古建築群。歷代每逢農曆四月初一至初八日,舉行廟會。在此期間,蒙、漢人民來此朝山貿易者絡繹不絕,盛極一時。建國後,白雲山廟會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每逢會期,來自陝西、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的成千上萬遊客雲集於此,一邊朝山觀景,一邊交流物資。1984年,佳縣人民政府將古會改為物資交流大會。大墳灘廟會。會址在榆林城東北50公里處的金雞灘鄉大墳灘村。這裡無廟,只有一座金剛寶座式磚塔,內葬成吉思汗的後裔小徹辰薩囊台吉。此人是清朝乾隆年問內蒙古鄂爾多斯右翼前旗(今烏審旗)蒙古部落的一個王子。他著的《蒙古源流》一書,有蒙、滿、漢三種版本,與《元朝秘史》、《蒙古黃金史》並稱為有關蒙古民族的三大歷史著作。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在此舉行廟會。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日子與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的廟會日期相同。每年廟會期間,烏審旗的蒙族同胞騎馬而來,拜掃墓塔,並舉行賽馬大會。來自榆林、神木和內蒙古的商販,紛紛攜帶各種各樣的貨物,來此擺攤銷售。這一廟會,是蒙、漢兩族人民同游同樂的盛會,也是兩族之間的物資交流大會。
卷阿周公廟會
卷阿,在岐山縣城北7公里處,廟為紀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而建。自北宋以來,每年農曆三月十二日至二十二日,西自甘肅,南到四川,東自河南的遊客商賈,便如潮水般湧向周公廟。廟內從早到晚鞭炮聲不絕,香菸瀰漫。他們或進香祈求孕育,或觀光遊覽,或收集古玩,或易物獻藝。地方雜貨、日用土產品比比皆是,泥玩具隨處可見。靈山會。靈山,在風翔縣城西。山上的淨慧寺臥佛殿,有釋迦牟尼佛涅槃像。靈山會相傳始於唐代。每年從農曆四月初一日起,鳳翔、千陽、隴縣、興平、武功的善男信女赴淨慧寺拜佛者,數日不散。這五縣的商販輸送山貨、土產、民問工藝品及農具、日用品參與交易。建國後,靈山會時停時盛。十年內亂中,寺院盡毀。風翔及千陽、隴縣等地鄉民又募捐修廟數座,其會又盛,日聚數萬人。
瀋陽皇寺廟會
瀋陽實勝寺又名皇寺,位於
和平區皇寺路206號。創建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瀋陽市一座規模較大,歷史較早的喇嘛廟。
寺院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原有建築,最南東西大道上有一對飛檐斗拱的木牌樓。正南是三楹黃綠琉璃瓦頂山門。門內兩側東為鐘樓,西為鼓樓,中有天王殿,後有大殿。在天王殿和大殿之間,東西都有配殿。在天王殿後兩側各有一座碑亭,內立滿、漢、蒙、回四體文字碑。
皇太極征服蒙古,所得這尊金佛最為重要,可惜於1946年金佛被盜,至今下落不明。解放後,1952年國家撥款對該寺的主要建築進行了維修,1962年1月、1963年9月瀋陽市、遼寧省人民委員會先後公布為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寺廟歸佛教協會管理。1985年以來市政府撥款,對山門、大殿和瑪哈噶拉樓進行修復。
濬縣廟會
歷史最早可以溯源到大伾山石佛雕刻的後趙時期,距今有1600多年歷史。濬縣廟會始於每年的正月初一,結束於二月初二,廟會規模大,至今保持著明清特色,每年吸引300萬遊客,高峰期每天客流量50萬人,被稱為“華北第一古廟會”。2004年,濬縣正月古廟會被文化部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試點項目”;工藝品泥咕咕和民間社火表演兩個項目也先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從2009年起,鶴壁市以弘揚春節文化為主線,以濬縣正月古廟會為依託,相繼舉辦了五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吸引了大批省內外遊客。
民俗現狀
內地
在中國大陸,廟會主要在春節期間舉行,主要內容是大量的各色小吃,各種小商品和遊樂項目。廟會在中國北方保留的較為完好,在南方則在1949年後逐漸消逝,似乎僅南昌、蘇州、武漢、成都等地尚存。以北京為例,廟會中典型的小吃、商品以及娛樂主要有糖葫蘆、爆肚、風車、兔爺、套圈和射擊等。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吃也都融入廟會。如羊肉串和牛丸等小吃也十分受歡迎。表演則為旱船、秧歌、舞龍舞獅。部分廟會還有與其相關的表演,如北京
地壇廟會上會有皇帝祭地的演出,
北京大觀園廟會會有元春省親的表演。每逢春節,遊園人數極多,乃至一天有數十萬人。至於廟會形式上改不改革、上不上新項目,主辦者似乎並不特別在意。當然,也有一些廟會著手進行改革與創新,多以展示各民族風情為主。
台灣
台灣的廟會非常之盛,大小廟宇逢神明誕辰、成道日,一年到頭都有不同規模的繞境、進香、刈香等祈福活動。廟會繞境的區域,往往呈現該廟宇的祭祀圈或信仰圈,而分靈廟回祖廟或莊廟前往人群廟進香,則代表不同廟宇的互動關係。
在廟會活動中、除各廟宇神轎外,會有儀仗、藝閣、陣頭,常綿延數公里之長。各藝閣、陣頭除職業表演團體外,仍有相當數量由各地方民眾組織而成。亦有各陣頭資深藝師前往國中、國小、大學或社區傳授
宋江陣、十二婆姐、
牛犁陣、官將首、八家將等傳統民俗陣頭。
在台灣南部盛行王爺信仰,廟會常結合王船醮儀舉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
東港王船祭,
南鯤鯓代天府逢王爺誕辰則有連月的進香熱潮。台灣中部則以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最為著名,北部則以艋舺青山王誕辰、
霞海城隍廟廟會最為著名。
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華人社區在春節期間均有大型活動,以文藝遊行為主,廟市為輔。文藝表演主要為鑼鼓
腰鼓、張燈結彩、舞龍舞獅、古裝遊行等。由於遠離故土,春節這一古老而鼎盛的節日能帶來歸依感,唐人街廟會上的節日氣氛相比大中華顯得更為濃烈。
馬新
歐洲
法國巴黎市13區、3區及4區和19區等唐人街均有由華團組織的文藝遊行。表演包含鑼鼓腰鼓、舞龍舞獅隊、秧歌旱船、跑驢龍舟等。英國的倫敦、
愛丁堡和曼城等地亦有春節廟會,其中以倫敦規模最為龐大。舉辦地從最初的唐人街擴大到娛樂中心
萊斯特廣場,2002年起更是進入大型活動中心
特拉法加廣場舉辦。2008年參與人數約30萬,涵蓋藝術表演及民眾演出、特色工藝品小商品、各種小吃等。
美洲
每逢新春,美國紐約的三大華人區(包括
曼哈頓中國城、皇后區
法拉盛和布魯克林區
第八大道)都會舉行活動,但主要為花車遊行。其中法拉盛的
韓裔因同賀春節亦會加入到活動中來。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和
洛杉磯除遊行以外有廟會街市,出售小吃和其他小工藝品。拉美墨西哥城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在節日期間也有廟會。
大洋洲
在澳大利亞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可以盡情慶祝自己的節日,中國的春節也是必不可少的。
悉尼、坎培拉、昆士蘭以及
達爾文等城市都建有大規模的面積唐人街。每逢春節,這些地區將舉行大型的廟會,其中包括表演京劇民歌、舞龍舞獅、民俗小吃、燃放爆竹和龍舟賽等,歡慶新年的到來。深受亞洲文化影響的達爾文則確實存在著中國寺廟,華人在新年到來之時會去那裡祈福許願。春節時期,在南半球實際是夏季,所以別有一番情致。
南非
在
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有春節廟會。1990年代之前的華人在很大程度上已接納了當地習俗,對華人傳統的春節不怎么重視。而慶祝活動,則是由於南非華僑的不斷增多和影響增大才變得愈發熱鬧。
泰
在
泰國曼谷,有由華社舉行的隆重盛大的鬧新春活動。各種節慶物品沿街兜售,各族人民蜂擁而來。泰國國家電視台甚至進行電視直播,連泰國的王室也會出席這一慶祝活動。
詩琳通公主殿下曾前往唐人街恭賀新年。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有廟會這一節日活動。在其廟會的發展歷程中融入朝鮮自身的文化,成為較為與眾不同的朝鮮廟會。韓國人在春節時主要是拜年送禮,沒有廟會。但其他節日會有廟會,韓國人稱之為亂場,比如
端午節和上元節。
日本
日本原來也是同中國一樣慶祝農曆春節並舉辦廟會。日本明治維新五年後的1873年棄用農曆,改用格里曆,元日隨之改為格里曆1月1日。雖然如此,除了日期的改變外,日本仍然依照傳統方式慶祝
傳統節日。節日的慶祝活動稱之為“祭”。每逢節日,均有各種廟會。但日本的廟會相對於
中國的傳統廟會在形式上略有不同。較大的廟會有京都三大祭(葵祭、祇園祭、時代祭)。因最初均為神道教節日,所以舉辦地都在神社。三大祭較為隆重,規模龐大。人們著舊時裝束,有巡遊、騎馬、舞蹈等表演。
越南
越南各地街頭、公園和公共娛樂場所,在新春期間都會舉行各種文娛活動,演出越南傳統戲劇、歌舞、
雜技、武術、摔跤等,還有盪鞦韆、下人棋、鬥雞、斗鳥等民間活動。
廟會小吃
廟會上的小吃其實多半是北京日常街頭巷尾叫賣的吃食,具有北京地方特色,適合北京人的口味,形成固定套子。從晚清到解放初期基本上沒什麼變更。現將其主要品種介紹如下:
豆汁
有人說,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實喜歡喝豆汁的並不局限於民族,也不拘貧富。舊時,有穿戴體統者,如果坐在攤上吃灌腸或羊霜腸,就會被人恥笑,但在攤上喝豆汁則不足為恥。
賣豆汁的照例是從粉房將生豆汁躉來,挑到廟上,就地熬熟。前邊設個長條案,上擺四個大玻璃罩子,一個放辣鹹菜;一個放蘿蔔乾;一個放芝麻醬燒餅、“馬蹄”(此系另一種形式的燒餅,狀如馬蹄,故名。有椒鹽馬蹄、兩層皮的水馬蹄之分);一個放“小焦圈”的油炸果。案上鋪著雪白桌布,掛著藍布圍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圖案,標出“×記豆汁”字樣。夏天還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經營者通常為一、二人,不停地向遊人喊道:“請吧,您哪!熱燒餅、熱果子,裡邊有座兒哪!”
扒糕涼粉
扒糕是用蕎麥麵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圓坨,如燒餅大,蒸熟後,夏天放在冰上鎮著;冬天則放在爐鐺上,加油炒熱,謂之熱炒扒糕。夏天賣扒糕的多是與涼粉一起賣,有粉塊、粉皮、還有小撥魚兒。都浸在盛有冷水的大木盆里(該盆系扁圓形,直徑二尺,深不足半尺)。與賣灌腸、豆汁的一樣,搭棚設座。案上擺著佐料罐:用花椒油過的醬油、芝麻醬、醋、蒜汁、芥末、辣椒油、胡蘿蔔絲等。等到有顧客來吃時,才臨時著上這些調料。經營者僅一、二人,不停地吆喚:“筋道的扒糕,酸辣的涼粉啦,請吧您哪!”
灌腸
灌腸本應是用豬大腸灌上碎肉和澱粉,蒸熟後削片在鐺上用大油煎烙。如後門橋華安居、福興居所賣,質量甚精。但廟會上所賣的灌腸卻只用澱粉點上紅,作成腸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塊在鐺上用極次的湯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後澆上蒜汁鹽水,用竹籤扎著吃。
羊霜腸
羊腸子灌上血,腸子上的油白似秋霜,故名霜腸。過去,羊肉床子裡只賣生的,講究的,裡邊還灌了羊腦兒、脊髓。小販躉來後,進行加工,燉熟後,狀如小小的紅啞鈴,煞是好看。吃時,加上芝麻醬、醬油、醋、香菜。廟會上,小販多是用一輛獨輪小車,上邊按爐坐鍋,鍋旁擺調料罐、碗筷。顧客吃的時候可席地而坐,或蹲或站。
茶湯油茶
茶湯是炒熟的糜子面,放上紅糖,用滾開的水一衝即成。油茶是用牛油或素油將麵粉炒熟,放上糖,用滾開的水一衝。茶湯和油茶都有所謂“八寶”之說。其實就是加上山楂條、青紅絲、葡萄乾、核桃瓤、瓜子仁等一些果料,使之香甜可口,別有風味。經營此業的多兼營“藕粉”。
經營此業者,通常是設一把紫銅的大茶湯壺,保證隨時有開水可用。
豆面糕
又名“驢打滾兒”,早年從鄉下傳進城裡。是粘糕的一種。其做法是將黃粘米麵蒸熟後,攤開□平,撒上熟豆面和紅糖,然後捲起來一切,狀如螺絲轉兒。還有的用豆沙或紅糖包成像雞蛋大小的糰子,滾上炒豆面。放在小碟里,有的還澆上“糖稀”。吆喚道:“豆面糕來,要糖錢!”“滾糖的驢打滾啦”!在廟會上經營此業的多系回民,只用一輛手推車,車上的銅活擦的鋥光瓦亮,引人注目,以招徠生意。
炒肝
名為炒肝,實際上是燴肥腸加上一點點肝(並沒炒),用白湯或口蘑湯勾上芡,略放蒜泥少許。講究的還要澆上炸花椒油,這樣,喝起來可以爽口。廟會上的賣炒肝的棚子多兼營包子、燒餅。
炸丸子
這是以豆面加上碎粉條炸出的丸子。其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清湯五香白煮的,還要加上些炸豆腐泡兒,謂之炸丸子炸豆腐。吃的時候放些醋、香菜末和辣椒油。另一種是用煮肉的湯勾上芡,成為滷煮丸子。吃的時候放些蒜泥。因為吃主兒都是勞動人民,故老北京謂此為“洋車丸子”。後者,有兼營山東大鍋餅的。
老豆腐
通常是把磨好的豆漿放在鍋里,點上適量的石膏,便成了很嫩的老豆腐(有如南豆腐)。然後放上芝麻醬、韭菜花、滷蝦醬、辣椒油等調料。
愛窩窩
這是新正食品愛窩窩是將蒸熟的江米擀成小餅,包上冰糖渣兒、山楂糕、芝麻、青梅、摶成元宵形,裹上糯米粉,使之不粘在一起。一般有白糖、澄沙、棗泥的數種。為區別起見,上邊都做了紅點記號。廟會上賣愛窩窩的往往也賣元宵、年糕。
傳承創新
廣府廟會既有傳承也有創新。9日,非遺展區在北京路展出,46個參展項目薈萃一堂,在傳統文化中融進了現代元素,大力助推了非遺的保護與商品流通融合。同日,在五仙觀廣場舉辦的青年廟會則是在創新中傳承,青年在現場進行動漫塗鴉展示,用現代的漫畫塗鴉方式來演繹傳統文化。
地壇、龍潭和廠甸等廟會推出百場非遺展演;吹糖人、拉洋片、剪紙、毛猴等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現絕活。
地壇廟會除了7檔傳統民間花會表演和川劇變臉、天橋中幡、摔跤等上百場非遺展演外,廟會還專門在方澤壇北側的公園核心地帶,設定了民俗精品文化廣場,20餘攤位邀請全國非遺傳承人坐鎮。其中北京木雕門樓、河北剪紙、天津泥人、山東木板年畫,慶陽香包、麥稈畫和安陽吉祥鼓等,來自各地的民間藝人們在這裡展示祖傳絕活。
本屆龍潭廟會的重點則突出文化主題,除了傳統民間花會表演外,也專門在公園內設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棚,精選剪紙、毛猴、雕漆、糖畫、臉譜等2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展示,技藝精湛的代表性傳人,一邊製作自己的作品,一邊與遊客交流。
廠甸廟會除了此前開闢的幡鼓齊動十三檔以及老北京吆喝等非遺舞台展演,今年還特別增加了北京毛猴、吹糖人、雕漆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示台。
“重要的還是給他們講文化,講產品的來歷,這樣才會有人記得住,也才會有回頭客,才便於非遺文化傳播。”王忠強為非遺傳播支招。
第三屆港城民俗文化廟會在人民廣場拉開帷幕。在廟會眾多精彩活動中,非遺展示和民俗展演成為本屆廟會一大亮點。
015年1月28日,瀋陽市盛京廟會上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虎頭鞋、捏泥人、糖人、剪紙等民間高手匯聚在這裡,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眼球,給春節前逛街的消費者增添了一個好去處。
文化警惕
廟會文化是一種複合形態,具有明顯的兩重性,常常是民間藝術精萃與封建迷信糟粕交織在一起,魚龍混雜影響著客群。雖然各級有關部門始終對廟會進行著有針對性地疏導和管理,但是由於我國農民尚有2億多文盲半文盲,受到文化修養、精神素質和人生觀的局限,廟會文化的負面影響仍具有相當大的市場。
廟會為封建迷信活動提供了公開的場所
新中國成立後,各種封建迷信活動受到嚴格限制,失去了公開兜售、傳播的市場。偶爾沉渣泛起,也只是在街頭巷尾偷偷摸摸進行。近些年,為了加速經濟發展,開發廟會的經濟功能成為一時熱點。這樣,本來已不復存在的廟宇、道觀,又被人為復建、擴建,為迷信的死灰復燃埋下了火種。我們看到,在大多傳統廟會中,供奉香火的隊伍摩肩接踵,從早一直到晚,有的不惜早起,花費10幾個小時,去登山朝拜。祈求祛病消災,懇望養兒傳宗,期許姻緣圓滿,企盼升學提拔,希冀經商發財,有的甚至帶上幾歲的孩童,在幼小的心靈中烙下迷信的印痕。
焚香供佛、
頂禮膜拜的心態儘管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現實的,確確實實創造了一種對迷信虔誠、篤信的氛圍,從而左右著客群的心理和行為,進而對更多的人施加影響,“見怪不怪”,最後參與其間。
迷信品畸形生產與消費形成互動
廟會上迷信品和冥品的消耗,產生了一種畸形的需求。這種文化消費直接誤導了生產和流通領域,生產的激增反過來又刺激了這種精神消費的攀升。使本來並不富裕的山老邊窮少地區的農民增加了經濟負擔。
焚香上供,敬神祭祖,迷信品和冥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廟會消費數目驚人。
南嶽衡山每年朝山進香者燒掉的香紙就達1億多元。在農村消費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種畸形的消費走勢,對生產者和商家帶來了極大的誘惑,在廟會所在的區域,很快出現了頗具規模的迷信品、冥品的生產和行銷行業。有些則是具有相當規模的廠家,掉轉船頭轉產製造起成龍配套的“
財神”、“觀音”,並且將銷售半徑不斷延長,從一個地區擴展到全國。從
潮州製造的這些“神靈”,已在全國各地的商埠駐足,繼而被請入千家萬戶。這時,廟會已不僅僅是一個供迷信活動的場所,而是一個傳播的中樞與集散地,從一個中心輻射發散到無數個點,無數個點又匯集成無垠的面。結果是更多的消費者、生產者、行銷者參與其間,虔誠地敬神信鬼參與封建迷信活動。消費與生產、生產與消費的相互推波助瀾,使善男信女們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
文化歷史價值
廟會文化價值
廟會文化是我國民族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極其複雜、古老而又新鮮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農民民眾長期積澱形成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態勢。它世代延續、傳承和發展,歷久不衰,屢禁不止。隨著
改革開放和
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實,城鄉各地廟會興起,規模可觀,值得研究。
廟會祭祀神仙的種類繁多。根據已經調查到的資料來看:
一是祖先崇拜對象。如三皇、伏羲、女媧等。
二是道教神靈崇拜。玉皇、王母、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王靈官、天地水三官、火神、文昌、奎星等。
三是佛教神靈崇拜。如來(釋迦牟尼),大肚彌勒佛、觀音、文殊、普賢、十八羅漢等。
五是祈子廟會。送子娘娘、驪山老母、堯山聖母、石婆等。
六是祈安求富。城隍、媽祖、藥王孫思邈、財神等。
廟會文化內涵體現的是原始信仰、民間信仰、宗教信仰,最本質的是祈求生命和健康,最根本的價值取向是“倡孝揚善、祛災避凶。”農耕文化從根本上講是小生產者文化,是落後的、弱勢的經濟文化。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普通民眾將希望寄托在對自然神、圖騰、祖先的崇拜上。在“天人合一”和“萬物有靈”的思想觀念支配下,出現的有關神靈的崇拜和儀式,構成了原始信仰、民間信仰和宗教信仰。先民們在“生命與健康”、“倡孝揚善、祛災避凶”等觀念的支配下,善待一切、關愛一切。比如“中元節”是道教的倡善日、佛教的倡孝日;“臘八節”人們用臘八粥不僅要敬獻祖先、神靈、動植物、甚至自家門前的一塊石頭。中華民族是博愛寬厚、最重情感的一個民族,從廟會節慶文化活動中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廟會發展演變
廟會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一般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後來也有把神像抬出廟外巡行,謂之迎神賽會。是人們敬祀神靈、愉悅身心的產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廟會和集市交易融為一體,成為人們敬祀神靈、交流感情和貿易往來的綜合性社會活動。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了娛樂性活動。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同時,道教也逐漸形成。
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於是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廟會活動中,佛與道或分庭抗禮,或相互滲透,使廟會文化更加豐富。
南北朝時期,寺廟與市場已經發生聯繫,但是這時的寺廟與市場的關係還不密切。
唐宋畢竟是我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時期,尤其是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釋道三教並立,進入全盛時期。廟會活動逐漸由祀神、娛神向娛人發展,增加了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等等。佛道二教大量修建寺廟、道觀,爭取信徒,招徠民眾,從而促進了廟會活動的繁榮。此時,廟、台、祠、宮、觀、庵等宗教建築十分密集,龍王廟、天爺廟、祖師廟、娘娘廟、火神廟、土地廟、城隍廟、關爺廟、山神廟、河神廟、禹王廟、聖母廟、二郎神廟等數不勝數。這些為日後廟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廟會亦應運而興,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壯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
明清以至於近代是廟會真正定型、完善時期。明代廟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行會”(“會館”、“公所”)的大量興起,使廟會更加秩序化,如山西、陝西兩省工商業人士在全國各地所建的“山、陝會館”。
現今,廟會又重新成為百姓一項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除了在寺廟進行,也有在公園和廣場等開闊的地方舉行,主要是進行文化、貿易和娛樂活動,宗教活動已經很少了。全國各地的廟會活動隨處可見,比較典型的有:北京地壇廟會、上海城隍廟廟會、南京蔣王廟會、山東泰山東嶽廟會、天津皇會、福建媽祖廟會等。豐富多彩的地方廟會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廟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