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淵源,主要內容,相關傳說,傳承價值,
歷史淵源
晉祠廟會是流傳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的一種民俗活動,它是以晉祠為載體、以祭祀聖母誕辰為由頭舉辦的賽神會。晉祠最早為晉國始祖唐叔虞祠,唐建奉聖佛寺,宋建聖母殿,明代又蓋起了水母樓、台駘廟等。祠內晨鐘暮鼓,香菸繚繞,而以祭祀聖母之神為最。“聖母原來是邑姜”,即為唐叔虞之母。長期以來,晉祠水鄉的百姓出於生存的需求,一直把聖母當作晉源水神祭祀,春夏祈雨,以禱豐年,漸成氣候。自1369年(明洪武二年)給聖母加封號後,七月初二為祭祀聖母的活動已形成傳統盛典。《太原縣誌》載:“農曆七月初二為聖母誕辰”。祭祀聖母形成了祀神、演劇酬神和賽會交易三位一體的廟會習俗。
《晉祠志》中有關於“祀聖母之神”的記載:“農曆七月初二,太原縣城和晉祠紳耆於聖母殿舉行祭典”,“高潮似乎在初四、初五兩日,那些頭面人物領著八人抬閣(鐵棍),至聖母殿前恭請一尊聖母出行神像,百姓則備鼓樂旗傘和鐵棍十數台一起巡遊。隊伍浩浩蕩蕩穿村入城”,“日暮時分,擱上張燈,遠看猶似星河閃爍”。除此以外,晉祠廟會的另一特色是演劇和賽會:“數日之內,水鏡台上鑼鼓鏗鏘弦樂悠揚,各地民間戲班子相繼登台獻藝演繹人間悲歡”,“祠廟之內及附近街市,農商雲集,擺攤設點,貨品琳琅,人流如織”。同時還有像背棍、鐵棍、龍燈、旱船等傳統的民間社火活動,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的百姓,聚集到這裡,燒香拜佛、求神祈雨,以求豐收、安樂的年景。
主要內容
晉祠農曆七月初二傳統廟會,古稱“賽神會”。傳統賽神會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在水鏡台演戲酬神。七月初二是祭祀聖母誕辰的正日。縣、鄉、村社的官員、鄉神、社首,齋戒、沐浴、躬至晉祠,致祭聖母之神。在聖母殿前的獻殿,陳設香案祭品,然後上香鳴鐘,由知縣恭讀祝文,行禮如儀。並自正日起,水鏡台演戲五日,同時在全縣範圍內把賽神會有序地推向高潮。晉祠附近百姓齊到聖母殿跪拜叩頭,上香祈福,從晉祠廟內至晉祠村大街小巷高棚林立,人山人海。從七月初四起,是聖母出行日,縣城南關龍王廟、古城營九龍廟是出行的行宮。縣城紳耆率領四街百姓舉辦迎聖母出行儀式,四街組織社火表演。
到了現代社會,晉祠廟會原有的祀神儀式由淡化直至隱退,演戲從酬神而轉為娛民,人們在活躍文化生活的同時更看重人際交流,廟會的重心漸漸落在了集市貿易上。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日漸消失,物質貿易在廟會上成為主角。的人們把趕廟會叫逛廟會,一個“逛”字道破了現代人到廟會的心態,為的是尋快樂、看戲、看熱鬧、吃喝玩、會親訪友或交際,成為調劑生活的一種風俗。
相關傳說
在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小時候聖母的妹妹相貌醜陋,而且愛流鼻涕。聖母便說“他日你若能有出息,我便屁股見你”。後來她妹妹果然出人頭地,受到人民尊敬。從此每年七月初二廟會期間,聖母坐著鑾輿去看她妹妹時,都是倒著進門。有一年,人們抬著聖母的塑像去古城營村,嫌調頭麻煩,便提議正著進門,結果抬桿折斷。從此,再也沒人敢提正著進門了。初五迎東關龍王神像十七尊,奉於南關龍王廟,至此,七月初二賽神會活動基本結束。在廟會期間,商賈雲集,各種傳統風味小吃、工藝、玩具、雜耍紛至沓來,成為太原歷史上著名的傳統廟會。
傳承價值
七月初二盛會,反映出人民對農業生產、水利事業的極大關心。當時,百姓把聖母邑姜當作晉水水神來崇拜。明清至民國時期,晉祠七月初二盛會同時也是晉、冀、綏、豫等數省商業交流的盛會,規模宏大,形式多樣,聲色優美,參與廟會的人數多達20萬,也是各種民間藝術展示的總匯。藉此機會,人們招呼自己遠處的親朋好友來看熱鬧,前來聚會一番,廟會也是社交的機會。正是這些廟會、集會和各種節日,給老百姓平淡的生活帶來了念想和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