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歷史
清初
清代,舊曆每月逢一、二、九、十開廟(1930年起改用陽曆)每月開廟十二天或十三天。每逢廟期,人流如海,士女雲集。上至在附近王府居住的貴族、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外國人,下至貧苦市民和近郊農民都不約而同地到此趕廟。人們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土特產品,吃到各種北京地方風味小吃,還可以觀看北京的民間戲曲。據清代《北京竹枝詞》說,全盛時期“一日能消百萬錢”。
清末繁榮期
清嘉慶寫於二十二年的《草珠一串》載:“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銷百萬錢,多少貴人閒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說明當時隆福寺廟會繁榮的光景。而真正的繁榮是在清末時期,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廟宇毀於火。燒毀天王殿後,迄未重修。廟中喇嘛將地皮按塊租給攤商,收取地皮費,名為香錢。那時,廟會已改為逢每月一、二、九、十日開市。這個處在內城中心區,居民密集,最大的隆福寺廟會與西城護國寺廟會東西對應,被稱為東廟與西廟,形成城區兩大雜品市場。經營品種上至綢緞布匹,下至花鳥魚蟲,無所不有,當然小吃品種更是遍布廟會各個角落。但多數小吃攤商,還是集中在廟會西側,這裡有殘存西配殿,一些賣茶湯、油炒麵、豆汁、杏仁茶等流食的小座商在此還設有座位,桌上鋪有潔白桌布,門臉上懸掛白布簾,這在當時的廟會上,衛生條件算是一流的了。可別小看這些小座商、攤商、推車和擔擔者,其中不乏精工細緻,饒有風味品種。如扒糕、灌腸、炸丸子、羊霜腸、爆羊肚、驢打滾、吊爐燒餅、餛飩等等,以現今技術水平衡量,亦稱上乘。不少老北京市民特意到廟會吃上一盤、豌豆黃、灌腸,以飽口福。
廟會結構
進山門後,中軸線上依次為:鐘、鼓二樓、
天王殿(韋陀殿),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番僧不慎,毀於大火。
第二層殿建立在有三層漢白玉的欄桿圍成的高台上,人們稱之為“欄桿殿”。內供奉釋迦牟尼等三世佛。
第三層殿為萬善殿,供奉三大士——
觀音、
文殊、
普賢三尊菩薩。左側為
藏經殿,據說當年藏有一百零八部藏經,比雍和宮藏經還多。
第四層殿是毗盧殿,供奉毗盧佛一尊,座上的每一蓮瓣均刻一佛,謂之“萬佛繞毗盧”。
第五層殿是金剛殿,供奉金剛護法佛銅像。
第六層殿是大法殿,即後樓。
廟會特色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市場貨位排列是一進山門賣簸箕、笸籮、竹柳什物、炊事用具等山貨。前殿內大部是賣古玩、珠寶的攤商。凡珍珠、瑪瑙、翡翠、珊瑚、寶石、陶瓷、古銅、雕漆、琺□等一應俱全。二院以後則是賣日用百貨、衣服鞋帽(包括估衣)、首飾、布匹、兒童玩具。其中著名的有:王麻子的刀剪;金象張的梳頭篦子;鋼刀劉的茶果刀;三合局的假髮結。後院(塔院)則是小吃攤子和小戲棚子,中間夾雜有相面、算卦,賣野藥的攤子。
小吃攤上賣的均是北京地方所特有的灌腸、扒糕、涼粉、茶湯、油茶之類。其中最著名的是本廟喇嘛郗德拉的豆汁,據說他的豆汁漂得淨、發得好,所配賣的焦圈油果和芝麻醬燒餅也超過其它攤販。廟夾道有鳥市。賣鴿子、鵪鶉、各種鳥禽、金魚、蟈蟈、蟋蟀……種類繁多,應有盡有。清人楊靜亭在《都門雜□》中說“細自鷦鷯大至鶴,買來除卻鳳凰無。”廟的四周,尤其是前後門臨時攤販和流動商販趕檔子的甚多,主要是賣吃食和兒童玩具。如:小棗的豌豆黃、“驢打滾兒”(豆面糕)、紙制小花籃、泥頭紙身能自由伸縮的小長蟲,春節期間與節年臨時廟會相同,也有風車、大糖葫蘆、空竹、撲撲登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