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安氏)

安姓

安氏一般指本詞條

安姓,是中國舊百家姓排名第79位的大姓。

五代時期,天下大亂,而安氏也出過兩位當時最有實權,最為神氣的節度使,那就是永興軍節度使安光鄴和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他們二位,雖然都是獨當一面,大權在握的重臣,但都能行仁政,一點也不飛揚跋扈,所以能在青史留名。其中的安重榮,更曾在石敬塘答應做契丹人之子時,痛言此事乃"詘中國以尊夷狄,此萬世之恥也"而流芳百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
  • 外文名:An
  • 類別:姓氏
  • 含義:除姓氏之外,另有“平安”之意。
字型圖冊,歷史發展,起源源流,姓氏淵源,遷徙分布,字型變更,人口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家譜,字輩,祠聯,支派,名人,

字型圖冊

歷史發展

起源源流

源流一
出自華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時有安期生,亦稱安期,人稱千歲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師從河上公,黃老道家哲學傳人,方仙道的創始人。是秦漢期間燕、齊方士活動的代表人物。
源流二
西亞安息國(古帕提亞帝國,今伊朗),其王族後代皆以國名為姓氏,稱安帕提亞氏。到了漢朝時期,漢武帝劉徹派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抵達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開始有了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而嚮往佛學,想當僧人,於是就將王位讓給叔父,自己出家為僧。東漢桓帝劉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來洛陽宣傳佛教,隨後便定居了下來。
在安清的後裔子孫、以及當時隨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漢的侍從隨員們,皆以原國名的漢譯名稱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安氏正宗。有相當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時期中西亞的昭武九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國名“安國”為氏留居中原,後省文簡化為安氏。
唐玄宗唐玄宗
在唐朝時期“安史之亂”中的禍首安祿山,原為康氏,是中西亞的“昭武九姓”中康國人的後裔,後隨繼父姓冒姓為安氏,其後代遂以安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舊五代史》卷一二三《安叔千傳》載:“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之種也。父懷盛,事唐武皇,以驍勇聞。”《新五代史》卷五一《安從進傳》載:“安從進,沙陀振武索葛部人也。祖、父皆事唐為騎將。”(註:《新五代史》卷4《莊宗紀》注)沙陀、薩葛、安慶三部落。而薩葛\索葛,亦即粟特之不同音譯。粟特為中亞古國,所謂昭武九姓多指的就是粟特人,作為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國,粟特人。安叔千、安從進其先世仍為中西亞安國人。洛陽為東漢、魏、晉、北魏首都,因此從東漢以來,包括安息國和安國在內東遷到中原的胡人侍子和商賈,紛紛湧向這裡。《洛陽伽藍記》卷三記載了北魏時期洛陽城內胡商雲集的盛況:“自蔥嶺以西,至於大秦(漢朝時的東羅馬帝國),百國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不可勝數。是為附化之民,萬有餘家。”此“百國千城”的“商胡販客”,當然包括安息和安國的商人在內。唐代安姓胡人中,有不少占籍河南。如前面提到的安師、高宗時處士安靜為河南洛陽人;處士安神儼為河南新安人等等。而一些籍貫為他地的安姓胡人,也有許多卒於或葬於洛陽,如前面提到的安懷,高宗時陪戎都尉安度,玄宗時祁州祁山府果毅安思節等。這說明他們生活或活動的地方已經主要在洛陽了。《通志》所云“望出”河內(洛陽)的安姓,不知是否指的是安姓胡人。
源流四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安遲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吐谷渾部中有安遲氏族。
北魏王朝建立後,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遷都洛陽後實施全面漢化改革措施,將其改為漢姓安氏,其後代多稱安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欽定八旗通志·烈女傳》中記載:
⑴.滿族額勒赫氏,滿語為Elhe Hala,漢義“平安、康泰”,世居綏分(今黑龍江東寧)、愛琿(今黑龍江黑河愛琿)、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改漢字單姓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化為滿族姓氏後,其後均改漢字單姓為安氏。
⑵.滿族昂剛氏,亦稱昂岡氏,滿語為Aangang Hala,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世居烏蘭塔塔爾(今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一帶(今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安氏,少數為漢姓剛氏、岡氏。
源流六
源於回族,出自唐朝時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區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嘎宛思,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安氏是中國回 族的古老姓氏之一,為回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有從西域阿拉伯地區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後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與王、安、萬音相諧,故其後裔子孫便依漢俗改為漢姓王氏、安氏、萬氏。另外,安息國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國,於唐貞觀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餘人來華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維州(今四川茂縣),後被授封左右衛大將軍、定襄郡公,其子孫後代皆以原國名之諧音漢字稱漢姓為安氏。
明朝時期來中國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東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魯,其後裔融入回族後,也取漢姓為安氏,現其家族主要在山東德州、天津兩地繁衍。
源流七
源於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回鶻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為漢姓留居中原地區,並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成吉思汗六弟別勒古台後裔諸部改漢姓安為氏。明朝時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達色等族人歸附大明政府,其後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漢姓為安氏,意為“安分守己”,其後代子孫以漢姓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九
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清兩朝時期,在西南地區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瑪氏、村密氏、吉巴氏等眾多部落,後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歸流運動中,均流改漢姓為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志》記載:達斡爾族阿爾丹氏,世居黑龍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dan Hala。
清朝中葉以後,達斡爾族阿爾丹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源流十一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安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錫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遼寧大連莊河)。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ngiya Hala。
清朝中葉以後,錫伯族、滿族安佳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源流十二
源於外夷,出自清朝時期沙俄侵略軍俄羅斯族哥薩克族戰俘,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從公元十七世紀中葉起,沙俄殖民者先後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長達數十年之久,入侵範圍遍及黑龍江的上、中、下游。沙俄侵略者在黑龍江兩岸強築城寨村屯,搶劫村莊,勒索毛皮,捕捉人質,姦淫婦女,虐殺居民,策動當地頭人歸順沙皇俄國。中國政府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議,要求停止對中國東北邊疆的侵略並引渡逃人,沙俄根本不予置理。為了保境安民,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國東北邊防的措施。這些俄羅斯“旗人”,後來由康熙大帝賜其姓氏皆為安氏,意為“安衛大清”,押留中國,禁止返俄。這批戰俘人數為一百二十九人,其後代遂以安為氏,後逐漸融入漢族、滿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三
朝鮮族(中國、韓國、朝鮮)安氏:本姓李氏,始祖李瑗中國人。唐憲宗元和二年丁亥 東入於高麗松岳山下, 有三子:長子名枝春、次子名葉春、三子名花春,新羅景文王四年,甲申倭亂,三兄弟平亂,故賜姓安氏。李枝春改名安邦俊 ,封竹山君; 李葉春改名安邦傑, 封廣州君; 李花春改名安邦俠,封廣州君。 朝鮮族(中國、韓國、朝鮮)安氏的祖先本古代中國人。

姓氏淵源

安
一、出自華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時有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稱千歲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師從河上公,是秦漢期間燕、齊方士活動的代表人物,黃老哲學與方仙道文化的傳人。
二、出自他姓或賜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為安姓者;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另有唐時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別姓改為安姓者。
三、以國名為氏。漢代有安息國王子入華改姓。唐代西亞、中亞有“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時期,祁連山北邵武城(今甘肅省臨澤縣)有康國,後為匈奴擊敗,遷回至中亞(今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帶),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唐高宗永徽年間,「昭武九姓」先後歸附內地,其中有漢字音譯為“安”的安氏。以其原“安國”國名首字為氏。
河南安氏家譜部分圖片、豫東中原安氏家譜、柘城安廟安氏家譜:
四、出自滿族改漢姓而來的安姓。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在渤海國時即有此姓。改為安姓的滿族固有姓包括:安佳氏、額勒赫氏、納喇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阿爾丹氏(達斡爾族)等。
五、山東日照安姓起源一說最早源於雲南,有正規記載是在明洪武年間(村立碑文),長支孀居夫人攜子孫自山西遷至日照安家村,安家村的安氏族譜是從二世開始,次支男性長者攜子孫自遷至江蘇。
二說是相傳明洪武年間,長支孀居夫人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日照安家村,次支男性長者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雲南景洪。

遷徙分布

西亞安息國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戰亂頻繁,烽煙四起,中原士族大舉南遷,安姓也不外其列。由於湖南所處地理位置屬較安定地帶,故南遷安姓,多出甘肅支脈。此期,北方安姓雖籠罩於戰火的陰影中,卻也有發展。三國曹魏有安同,遼東人,太武帝時進爵高陽公,曾以高官佐輔曹家王室,晚年又大興寺塔,其族大支多,甚為興旺。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姓安,居於河南洛陽,後漸與漢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後,安姓日漸活躍,名人不斷湧現。唐代有安祿山,為居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縣)的雜胡人,本康姓,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脈。《唐書 列傳 安祿山傳》:“安祿山,營州柳城雜種胡人也,本無姓氏,名軋犖山。突厥呼鬥戰為軋犖山,遂以名之。在突厥中,將軍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 開元初,與將軍安道買男俱逃出突厥中。道買次男貞節為嵐州別駕,收穫之。年十餘歲,以與其兄及延偃相攜而出,感愧之,約與思順等並為兄弟,冒姓為安。及長,解六蕃語,為互市牙郎. ”後安祿山叛亂遭鎮壓。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軍隊南下,致使北方再度處於混亂狀態,由此,中原人士大舉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攜家南徙於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明清時期江蘇無錫、金匱多安姓。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安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閩、粵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約占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申橋鄉安氏如:安廟村、胡襄鄉安莊寨村,河南泌陽安氏比較多有安莊十個有餘,比如官莊的安莊,大安莊,小安莊。羊冊的上安、下安、安吳等等。

字型變更

如右圖。
安姓(安氏)

人口分布

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七十九位,當代百家姓排名列第一百一十多位,人口約一百七十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4%左右。其中山東(日照、臨沂、青島膠南和煙臺地區)、山西、河北、安徽、遼寧五省占據了安姓大多數。
古代
安息國的安姓自古代入居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武威、湖南漵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先秦時期,安姓很少為人所知。進入東漢以後,安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區。唐朝,是安姓發展比較快的時期,但因安祿山之亂,河南一帶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減少。
宋朝時期,安姓大約有1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占全國安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約占全國安姓總人口的74%,其次分布於陝西、山東、廣西、甘肅、浙江、福建。全國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晉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安姓人口急劇減少,大約有8萬多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後。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貴州和山西兩省,約占全國安姓人口的40%。貴州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人口的21%。其次分布於河北、江蘇、四川、陝西、山東、河南,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間,安姓人口減少很多,其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東南遷移。全國形成以川貴、晉冀豫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
當代
當代漢族安姓的人口一百七十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安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安徽、山東、遼寧四省,大約占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布於河南、黑龍江、山西、甘肅、陝西、貴州,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以渤海灣地區為中心,向西抵甘肅和向南達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帶。安姓分布很廣,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京津冀、晉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四川北段、貴州北部、豫魯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蘇西北、內蒙古大部、黑吉遼,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3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9%的安姓人群。在內蒙古東北部、山東南部、河南南部、東部(商丘柘城一帶)湖北大部、皖蘇中部、雲南、川貴桂大部、重慶、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3%的安姓人群。

傳統文化

郡望

涼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姑臧: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市。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重鎮。先後為前涼後涼都城,南涼北涼也曾一度都於此地。故址在今甘肅武威市。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於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為河西富邑。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這是姑臧為涼州州治之始。西晉永寧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張軌為涼州刺史,設州治於姑臧。西晉亡,即為前涼都城,於原城之外增築四城,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東晉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滅前涼,置涼州刺史鎮姑臧,豪右七千餘戶被徙往關中。東晉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呂光據此地稱涼州刺史,次年建後涼,立國都於姑臧。晉義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後秦主姚興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南涼王禿髮□檀進駐姑臧,晉義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將南涼都城由樂都遷此。不久,北涼沮渠蒙遜以步騎三萬攻克姑臧,又於晉義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將北涼國都由張掖遷此,並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涼降於北魏,魏收姑臧城內戶口二十餘萬,改姑臧縣為林中縣,仍為武威郡治。此後,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稱世。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土人士避難西入涼州,姑臧成為保留漢族文化的重要據點,同時又是佛學東傳的要地。後涼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地講經,大興佛教。北涼時,沮渠蒙遜尊西域僧人曇無讖為國師,在此譯出《大般涅槃經》等十幾部經典。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十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家譜

山東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譜六卷,(清) 白光劍、梅澤漢、安保元、梁義禮纂,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即墨縣博物館。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家乘合抄十六卷,(清)安曾發輯,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合抄家乘,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註:一名《瞻族錄》(膠山安氏家乘瞻族錄同續編)。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安榮光、安宗愈編輯,民國年間中和堂、天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無錫安氏族譜,(民國)安濤輯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圖書館
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五卷。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縣博物館
浙江安海安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
貴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字輩

山東日照、青島安氏字輩:“賢才培茂,郁乃可宏,豐寶熙亮,傳在佰縱,述作仲繼,肇利久清,建以常基,增爾元貞,效金慎言,修其箴銘,光華克昭,美麗正廷,象舉貳全,延善敦榮,德澤普耀,景慶昇平,有志加益,興起功成。”。四字中選任意一字輩。
山東青島安氏字輩:“茂 郁 豐 佰 仲 久 常 增 金 其 華 麗 象 榮 耀 升 加 成”。與日照同族譜。
山東陽穀安氏字輩:“景秀恩憲廣興佳兆子常”。
山東茌平安氏字輩:“士記富貴榮華興,盛旺茂順昌。”
山東新泰安氏字輩:“忠厚傳家遠耕讀續世常仁義禮志信溫良公儉讓君臣智勇強文武其全賀福祿禎祥禧伯仲叔季宗”。
山東棗莊安氏字輩:“培學(長)德修(朝)傳(晉)家兆增志保平康”。
山東臨沂安氏字輩:“學丙(家)全(洪)玉廣”。
山東莒縣安氏字輩:“月為茂玉豐(貴)伯仲久常增金啟”。
貴州六枝安氏字輩:“定啟金德明常勇”。
貴州桐梓安氏字輩:“崇單如太世懷德金正國水志大仁豫仕肇……世紹宗定永家庭乾克邦”。
貴州思南安氏字輩:守學如國其仕,登天正顯文明,元世紹玉大德,萬應廷啟朝宗,永樂時維自秀,宏懷再復昌延。
四川西昌安氏字輩:“崇單如太世懷德金正國水志大仁豫仕肇”。
四川閬中安氏字輩:“師正天德永中開萬世賢祥龍必起應名廷中三元”。
河北清河安氏字輩:“東長風秀西成有旺百年樹人”。
河北河間安氏字輩:“國洪豐顯寶貴”。
河北涿州保定安氏字輩:“文成有永立德行百世昌體存常懷孝書在繼代忠”。
湖南邵東、懷化安氏字輩:“天佐文明永志思大朝廷繼應長春士學能治邦國宗光耀榮承良傅元祖德萬代網紀定忠孝惟作則節義效先賢福壽康寧悅彝訓昌盛典乾坤輝偉業玉金欽翊瑞高儀通錦澤廣浩麗秀綿正衍顯英傑”。
江蘇豐縣安氏字輩:“其趙槐映繼利方在允時文意孝忠良井德顯代自”。
山西安邑安氏字輩:“行居洪大應天維知新崇禮厚德信文學忠孝順能”。
重慶南川安氏字輩:
民主支派:“朝啟升文爾其自顯宗楊應佐忠良國永振萬民邦”;
大鋪支派:“天頂修仁爵禮義傳萬世”;
大觀支派:“友應天榜明光萬國大啟仁文昌榮世德”;
大有支派:“友應天榜明光萬國文華盛治世代忠良”;
統一續派:“孝友承祖憲詩禮化子方仁信昭敬慕義和兆榮昌懷才尚濟庶學道雅超常世代守訓典立名遠流芳”。
甘肅靖遠安氏字輩:“文維如單成國清宗”。
遼寧大連安氏字輩:“吉善之家慶有餘”。
安徽合肥安氏字輩:“興學會增連慶修元”。
河南新鄉安氏字輩:“瑞永希文繼佩”。
安氏一支字輩:“永懷道興大世賢邦國光積善傳家遠福祿自天開”。
安氏一支字輩:“茂玉豐伯忠祖(常)征金啟化立詳”。
安氏一支字輩:“為君賢明禮讓為臣仁義忠良盛興博學好古修來我輩榮昌”。
安氏一支字輩:“金,鳳,鴻,登,天:家,業,傳,叄,統。”

祠聯

(一)四言
(1)源自軒轅;
望出武陵。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安姓的源流和郡望。
(2)才堪濟世;
學足通經。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魏遼東人安同,性格端莊來謹,有濟世之才,為道武帝所器重。太武年間被封為高陽公,歷任征東大將軍,冀州、青州刺史。為官嚴明,長於校練,一時為人稱頌。下聯典北宋初朔州安德裕,字益之,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的兒子。安重榮因不滿高祖石敬瑭向契丹自稱“兒皇帝”而反晉,被殺,其屬下秦習把安德裕藏匿養大。他幼年時就喜歡筆硯一類文具,讀書後,博貫文史,尤其精於《禮》、《傳》。北宋開寶初年進士,官至金部郎中,出任睦州知州。著文集四十卷。
(3)仙人食棗;
樂工剖心。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秦代方士安期生,琅琊人,相傳曾跟從河上丈人學仙術,常在海上賣藥,稱他為“千歲翁”。秦始皇東巡時,方士李少君曾對武帝說:仙人安期生吃巨棗,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尋找他而不得。下聯典指唐代長安人安金藏,在太常寺任樂工。當時有人誣告太子李旦(武則天的四兒子,後為睿宗)謀反,武則天命來俊臣追查。安金藏說:“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剖心來表明太子不反。”說完便抽出佩刀自剖其胸,腸子冒出來而倒地,經搶救後甦醒。武則天聽說後,馬上下令停止追查,睿宗景雲年間,安金藏官右驍衛將軍,封代國公。
(4)長髯太保;
千歲老翁。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名將安俊,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禦史。久在邊地,羌人識之。知環州,種世衡得俘虜,問:“爾畏誰?”答:“畏安太保。”種指安,說:“此長髯將軍正是。”下聯典指戰國時琅玡鄉阜人安期生,賣藥海上,受學於河上丈人。時人稱他為千歲翁。秦始皇東遊,請與語三日夜,賜以金璧,值數十萬,出阜鄉亭,皆置之而去。後始皇遣人求之,不可得。
(5)恥為夷子;
洗此胡兒。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五代晉·安重榮。下聯典指唐·安祿山。
(6)河內世澤;
琅琊家聲。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秦·安期生,琅琊人。
(二)五言
畫超溪徑外;
詩在頤山中。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清代畫家安廣譽與明代進士安盤二人的事典。
(三)七言
(1)端溪石硯宣城管;
王屋松煙紫兔毫。
——安鴻漸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安鴻漸《題楊少卿書後》詩句聯。
(2)石刻二字蘊厚意;
胸剖一刀揭沈冤。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長安石工安民,熙寧間頒蔡京所書元佑黨碑,刻石於州縣,民被役。乞免,鐫“安民”二字於石末,聞者愧之。下聯典指唐代右驍衛將軍安金藏,長安人。在太常工籍,時唐睿宗為皇嗣,被誣謀反,武后命治罪。金藏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自剖胸,腸出。武后感動,不疑皇嗣。命醫治癒其傷。後為右驍衛將軍。
(三)八言
博通群史,榮居司馬;
屢建宏功,恥同祿山。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金部郎中安得裕的事典。下聯典指唐代名人安袍王的事典。

支派

遼東安同
第一個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安姓人士,是遼東人氏安同。他仕於曹魏,以其有濟世之才而見稱於世,曾經在曹家的王朝做到左輔的高官。他的兒子安頡也是當時的名人,曾經以"尋死當戰死,可坐受困乎"的豪語,大破來犯的賊軍,而被皇帝封為西平公,光宗耀祖。同一時期,還有另外一位也以戰功輝煌而顯達一時的安姓人士,那就是曾經被封為武原侯的安原雅。這位大將,也是當時的遼東人,以況勇多智略而著稱於世。
胡人安祿山改漢字姓氏
唐代,一方面,更加入了胡人的新血脈,使這個源遠流長的古老姓氏,茁壯龐大不少。 安祿山
當時加入中國安氏行列的胡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曾經把唐朝李家的江山弄天翻地覆的安祿山。算起時間,應該是在距今一千兩百多年以前的事。那么,安祿山這個胡人,是怎么會以安為姓的呢?
原來,安祿山是當時居住在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鯀)的胡人,本來姓康,名軋犖山,由於其父死後隨母改嫁安氏,所以他就冒姓為安,並且給自己改了一個漢字名字。後來,他的子孫世代沿用安姓,於是看似外來的漢族姓,果然滲入了胡族的血統,使後世的安姓中國人之中有一部份是胡族的後裔。
安姓安姓
北方部族安遲入關
另外,根據《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安姓還有另外一支"新力軍",那就是南北朝時期侵入中原的安遲氏的改為安氏。因此,後世的安姓應該是有三支不同的組成份子的,第一支是漢裔的安息國王之後,第二支是北方部族安遲氏之後,第三支則是胡人安祿山之後。
安氏自西北和東北入中原以後,主要仍繁衍於我國的北方,《姓譜》曾指出:"安氏望出姑臧,河內姑臧指的是甘肅省的武威縣一帶,河內是指的河南省境內黃河以北的一片地方,可見得安氏是一個在北方繁榮滋長的中國姓氏。 楊貴妃
大名鼎鼎的安祿山,以及他的事跡,相信國人必然已經熟悉萬分。最初,他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的養子,備受恩寵,權傾當朝,當時唐室的滿朝文武,幾乎只有那位身為宰相的楊國忠可以與他頡頏,後來,他認為羽翼已成,就以跟楊國忠有隙的藉口,舉兵造反,並又來勢洶洶,把互許"天長地久有時盡"的唐明皇和楊貴妃逼得從長安倉皇出奔,途中,楊貴妃而又被迫縊死於馬嵬坡前,風流的君主欲救不能,造成了"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千古憾事。
安期生安期生
羞與為伍改安姓李
唐明 皇與楊貴妃的故事,在歷來詩人墨客的生花妙筆之下,悽美絕倫,不知打動多少人的心弦。當時的安祿山,雖然曾經南面為王,建國號為燕,並且自稱雄武皇帝,很是風光了一段時間,但是,要不是有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悽美故事陪襯,千百年來他的名氣也不會這樣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安祿山是我國安姓的新加入份子,可是在他翻天覆地的亂搞一通,幾乎斷送了大唐的江山之後,我國原來的安姓,卻也有不屑與他為本家而改為他姓的,這就是《唐書》上所記載的:"李抱玉,本姓安,恥與祿山同姓,賜姓李氏。"換言之,在後世不計其數的李姓人家之中,有一支是在唐代時傳自安氏。
唐代安氏突出
在唐代的兩百九十年天下中,安姓人士的表現突出,像安庭堅、 安敬忠,以及安金藏等人,都是史書留名的人物,其中,又以安金藏的名氣最為響亮。 武則天
安金藏,是唐睿宗救命恩人。據史載,當唐睿宗當太子的時候,有人向其母武后誣告皇嗣將要反叛,於是武則天就命令來俊臣治太子之罪,這時,身為太常工人的安金藏向來俊臣大聲喚道:"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並且立刻引佩刀自剖其胸,當場五臟皆出,血流滿地。這驚天動地的一舉,終於使武后幡然感悟"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因而免除了睿宗一場不知最後命運為何的大災難。忠君之士,世所敬重,安金藏當然也自此千秋垂名了。
另外的兩位唐代安姓名士,則都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人。 唐玄宗
安庭堅是當時的太谷令,曾以行美政而被當地百姓立碑紀念;安敬忠,則是當時的會州刺史,以治水使會州免道淹沒而傳名。
五代時期最有權勢
後唐明宗時的應州安重誨,家世更為顯赫,曾經做到取決國家大事的中書令的高官,並且盡忠補過,甚吳賢名。當時的應州,是在今湖北省內,可見得在五胡亂華時期原來居住在甘肅、河南一帶的安姓,也有了小幅度的播遷。宋仁宗的時候,山西太原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將安俊,他守邊多年,把當時動不動就跑到邊境來騷擾一番的羌族整治的服服貼貼,羌人並又公開承認"僅畏安太保"可見他的聲威之隆。
在東室最為衰微的微宗年間,安氏也曾出過一位倡議北伐的名臣安堯臣,他上書向皇帝提出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說明"女真不可結與燕雲不可取"的道理,深受徽宗嘉納,累官至南平大守。
混有不少外族血統的安氏,在宋朝出的著名文士也不少,像安實、安儼、安燾、安丙等人,都是以文名而見稱。其中,安實是榮安人,安儼是郃陽人,安燾是開封人,安丙是封邱人,顯示宋時的安氏,仍主要繁衍於我國北方。
明代以後,短短數百年間,安氏的播遷甚快,不但大陸的南方有了安姓的人家,甚至一海相隔的台灣,也出現了不少安姓的人士的足跡。

名人

安清: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為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為僧,信奉佛教。 精通梵語,念經修行。
安德裕:己巳科狀元,著有文集四十卷,《宋史本傳》傳於世。
安期生:琅琊人,相傳曾跟從河上丈人學仙術,常在海上賣藥,當時人稱他為“千歲翁”。
安民:宋代陝西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於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人稱頌。
安熙:元代藁城(今屬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釣,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大嵬:明代雲夢(今屬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學好古,精緯候。
安昶:清江蘇金匱人,喜臨摹古帖,尤善草書。
安汝儉:1931年生,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高級調究員兼高調員,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同會藝術委員,紫雲名土碑林特聘顧問。
安迪光:1929年生,江蘇興化人。筆名旭初、曉笛、若素、江海濤等。詩人,楹聯家。1944年參加革命,從事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的經濟工作。
安鴻漸:北宋初年洛陽人(見《庶齋老學叢談》卷下)。晚年為教坊判官(見《玉壺清話》卷八)。
安廷山:男,1938年3月出生於河北大名,字國峻。現任國家文物局泰安培訓中心研究員(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泰山詩書畫研究會會長。
安冠英:男,1941年1月生,北京人。民建會員
安琪:女,1942年生,中國、藝術科學、研究員。曾任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論研究部副主任,《文藝論壇》、《東方》刊物副主編。
安啟傑1944年5月生,江蘇徐州人。大專文化。徐州市文聯副主席、副研究館員。主要學術成果:致力於文學及電視藝術創作和民間藝術研究。
安多民:1949年生,山西平遙人。字長樂,號真玉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山西書協篆刻創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藏書票藝委員會委員,山西師大客座教授,日本篆游會特別會員。
安在峰:常用筆名:居山、艾峰 、安康、安迪、慧根、戈盾、劍聖、居山劍聖、武林儒生等,1957年11月生,江蘇省豐縣趙莊鎮安莊人。
安峰山: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男,漢族,1970年出生於河南許昌,1988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法學碩士。
安同:曹魏時遼東人,在官明察,長於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安金藏: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為太常寺樂工。時太子李旦被人誣告謀反,武后下令查處此事,金藏為洗脫太子罪名,當眾引佩刀自剖其胸,腸出,並言“願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動,不疑李旦。
安祿山:(703—757),營州柳城(在今遼寧 朝陽) 雜胡人,原名軋犖山,本姓康。後更名祿山。他懂蕃語,身體魁偉,驍勇善戰,被幽州節度使張守養以為子,後升任平盧兵馬使、營州都督等職。
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今屬山西省)人,初任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後石敬瑭降契丹,自稱兒皇帝,重榮以此為辱,遂起兵聲討石敬瑭,次年因戰敗而身亡。其子安德裕從小被其部下秦習所收養,喜好讀書,博貫文史,精《禮》、《傳》,後於宋開寶初年中進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壽:字厚卿,宋進士第,調蔡州親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閣校理檢正中書,修起居,元豐初使高麗,加左諫議大夫,遷龍圖閣直學士,改戶部尚書,六年同知樞密院,元佑二年進知院事,拜親文殿大學士,授光祿大夫,傳戴宋史,元佑黨人碑,名列政大臣,揮麈前錄稱公,在政府父尚康寧,且具慶焉,宋史載父曰華封光祿大夫,年九十餘歲,子扶,給事中,殉靖康難。是為江蘇安氏。
安俊:宋代名將,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禦史,人稱長髯太保。久在邊地,羌人識之。知環州,種世衡得俘虜,問:“爾畏誰?”答:“畏安太保。”種指安,說:“此長髯將軍正是。”
安天樂:元至漢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時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縣吉水版籍鵝勁大丘,於明洪武初年來賓慶邵邑,旦落南門數年,轉住城東關外張家沖,歿葬張家沖。
安伸:淄川人,明代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盤: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給事中,嘉靖初,以爭大禮廷杖除名。著有《頤山詩話》二卷。
安傳:明代淄川(今山東淄博)人,萬曆年間中舉,累遷刑部郎中,出知衛輝府。著《蛩音集》。
安希范:江蘇無錫人,明萬曆年間進士,授禮部主事。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編修。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後隱居柏崖,閉門著書。
安鴻勛:清江蘇金匱(今常熟)人,官訓導,善行草書。
安文欽:陝西綏德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後,歷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為“陝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
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隸南皮(河北省南皮縣)人。他在八九歲時淨身,進宮後在鹹豐帝身邊為御前太監。
安哲: 原名安豐鐸,字建亭,山東省日照縣安家村人1925年8月,在鄧恩銘的倡導下,安哲組織在濟南的日照籍學生,成立了黨的外圍組織“少年日照學會”。1926年春,由丁君羊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安子介:浙江定海人,1912年6月出生,2000年6月去世。1938 年赴港。1942 年後曾在國民政府中央信託局工作。
政協主席安子介政協主席安子介
安志敏:(1916-1967),原名安天江,四川省閬中縣紅土鄉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安希伋:男,1916年1月生,河南人,民盟盟員。
安東(1918-1966),四川省 閬中縣涼水井(今閬中市涼水鄉)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冬,由縣蘇維埃保送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4月生,遼寧遼陽人,滿族。研究員,兼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研究員、美國傳記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繼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和地質所進修研究X射線物理學、晶體範性學和光性礦物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