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仙道

方仙道

方仙道,還是一種宗教神話,不是一種獨立的宗教。方仙道的出現是黃老道學向宗教演變的徵兆。一名最早見於《史記·封禪書》∶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都是燕人,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戰國時,燕齊一帶的方士將其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道家、鄒衍陰陽五行說揉合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企圖長生求仙。其所謂「方」指治道之方,所謂「仙」指長生不死的得道神仙。黃老學說起於齊國稷下道家,他們同時尊奉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道家創始人。齊田崇尚稷下黃老,治黃老之學者蜂起。黃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義的因素;加以治黃老之學的學者中,本來就有許多方士,他們以神仙長生思想和陰陽五行學說對這些因素作出宗教性的解釋,使黃老之學向神仙方術的方向發展。至東漢,進一步將黃帝、老子神秘化,又由著重尊崇黃帝,轉而推崇神化後的老子,逐漸形成奉老子為神明的黃老道,成為道教的前身,當時道教的一個主要派別太平道,其創始人張角,最初就是屬於黃老道的信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仙道
  • 派別:道教
  • 出處:《史記·封禪書》
  • 地域:戰國燕齊一帶
  • 時期:春秋戰國
來源,簡介,代表人物,

來源

道教將黃帝與老子同尊祖師的根源也是從莊子的文章里宣傳出來的。在《莊子·大宗師》就說黃帝得道,升天成仙了;《在宥》篇中有廣成子向黃帝傳授“至道”。將黃帝尊為祖師的是道家的另一派神仙方士與黃老術士以及神仙方技家。這樣,將原來老莊學派以恢復事物的自然本性為終極目的的學說,轉變成為黃老學說以利用事物的自然本性為我所用。這給神仙信仰及道教以後的內丹術理論的出現埋下了伏筆。在道家系統中,老子的思想發展到戰國時代,形成了兩個主要學派,即黃老之學和莊學。兩者都繼承了老子的道論,但又加以不同的發展。就黃老之學來說,它使老子的道論向著更積極的方向發展,引出了一系列社會政治準則;而莊學則把道演化成了一種人生境界。由帛書《黃帝四經》的發現,我們對老子思想發展的這兩種傾向看得更為清楚,同時,如前段所說,黃老之學本身的發展線索及顯學地位也更加明顯。不過這時讓莊子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就有一些後學拿著他的“真人”主張,發展出了一個新的流派,那個流派叫做神仙家。
從戰國中後期到漢武帝時,神仙家與帝王相與鼓動,掀起中國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藥的事件。齊威、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之藥,其規模越來越大,但都毫無結果。故方仙道的興盛期為戰國後期到漢武帝時,其代表人物有宋毋忌正伯僑徐福盧生李少君李少翁欒大公孫卿等。
古時的"方術"指關於治道的方法。《莊子》:"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軒頊已下,迄於堯舜,治道藝術方法甚多。"古代把治方術的人稱作"方士",他們是"神人"的化身。
神仙的最大特點在於:一是形如常人而能長生不死,二是逍遙自在,神通廣大。"方士"後來發展成"道士"即道教人士,他們以神仙崇拜為獨有特點。神仙傳說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一出自荊楚文化,一出自燕齊文化。《莊子》書中關於神人、至人、真人、聖人的文字,是對神仙形象最初的生動描述。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這種神人、聖人不食人間煙火,不怕水火侵害,騰雲駕霧,來去自由。《楚辭》中也有生動浪漫的神遊故事。《離騷》想像自己升天,"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凰飛騰兮,又繼之以日夜。"《九章》吟道:"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既有這種神仙幻境,必有認真的追求者,而關鍵是如何突破生死大限,實現個體永生,於是有"不死"之方出現。
古代關於方術的記載很多。《戰國策》記載有人獻不死之藥於荊王
韓非子》也提到"客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神仙傳說流行較廣,而神仙方術的熱衷者主要是諸侯王,兩者同時盛行的地方是北方燕齊一帶。燕齊地臨大海,海天的明滅變幻,海島的迷茫隱約,航海的艱險神奇,都引發出人們豐富的聯想遐思。齊國都城臨淄的稷下學宮,在戰國時期人才薈萃,百家爭鳴,黃老思想十分活躍"黃老之學在歷史上有過重大影響,並逐漸演變為一種信仰,還從中發展出早期的道教之一太平道,後雖被鎮壓,但齊東信道之風長期不衰"其次,膠東半島三面環海,群山環抱"海天明滅,變幻無窮"海島迷茫隱約,引人入勝,航海艱險神奇富有刺激,海產豐富多彩,招人喜愛"特別是神奇的海市!山市,更易引起眾人對神仙生活的嚮往和遐思"這裡自古以來就有著濃厚的神仙傳說氣氛,是中國神話兩大來源之一的燕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子·湯問》說,渤海之東有大壑,名“歸墟”,中有岱輿、員嬌、方壺、流洲、蓬萊五仙山,“其上台觀皆金玉,禽獸皆純編,珠纖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長生不老。.......最後二山飄去不知蹤跡,只剩下方壺(方丈)、瀛洲、蓬萊三山了。據《史記》之《封禪書》、《孝武本記》、《秦始皇記》等記載,春秋戰國之時,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秦始皇等皆派人入海尋求長生之藥。
據《史記》載,神仙方術自秦漢以後發展更烈。秦始皇並有天下後,多次東巡沿海,冀有所得,派遣徐福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藥。徐福又稱徐巿,秦時方士,為迎合始皇的迷信長生,上書說海上有三座神山,請得童男童女數千人,乘樓船入海,結果一去不返。秦始皇還派過韓終、侯公、石生等求仙人仙藥,結果用費甚巨而一無所得。雖然"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史記》又說,這種方術"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有人還說"黃金可成,而河漢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也"。方士們編造出黃帝鑄鼎、騎龍升天的神話,引得帝王大發感慨說:"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躧耳"。帝王一人好之,上下萬人趨之,"齊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自此之後,方士言神祠者彌眾"。《史記》說與鄒衍同時,"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最後皆燕人,為方仙道,形皆銷化,依於鬼神之事"。神仙方術與貴族永享榮華的奢望相吻合,故多流行於權貴之中。春秋戰國時期的神仙傳說還是一種宗教神話,不是一種獨立的宗教。方仙道的出現是黃老道學向宗教演變的徵兆。

簡介

(老子)一書的問世,標誌著道家學派的形成。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老子)之前即有湯相(伊尹)和紂臣(辛甲)為道家書,還有齊國的(太公)237篇、 (謀)81篇、 (言)71篇、(兵)85篇、(管子)86篇,楚國的(竄子)86篇。(老子);之後則有(文子)、( 子八)、(關尹子八)、(莊子)、(列子)、(田子)、(老菜子)、(鴉冠子)、(黃帝四經)(即今長沙馬王推出土之黃老帛書)、(黃帝銘)、 (黃帝君臣)、(雜黃帝)等書。(漢書·藝文志)載道書37家,993篇,可見先秦時期道家學派是很龐大的。(漢書·藝文志)雲: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可見道家之源出自史官,為“君入南面之術”,即君主治國的學說。同時史載自黃帝時設立史官,因此,道家學說的起源,當遠溯黃帝。
戰國後期,齊國首先成為中國文化的學術中心,學者們聚於齊國都城稷下,“受上大夫之祿,不任職而論國事。”(見(鹽鐵論·論儒》)因而以道家為宗的第一次學術大綜合。就發生在這裡。當時齊威王“高祖黃帝”,學者們遂將黃老聯稱,共尊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產生了黃老之學,黃老之學成為道家的代名詞。(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雲:
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旨意。
(史記·太史公自序)述司馬談(論六家要旨)雲: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動多。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司馬談所描述的,正是道家在稷下綜合諸家學術變為黃老之學的主要特徵。除了君人南面之學,黃老學說還有“神仙家”和“陰陽家”的思想。(漢書·藝文志)神仙十家之中,黃帝著述即占去四家,共61卷之多。陰陽家21家中有(黃帝泰素)20篇,又陰陽家16家中有(黃帝)16篇,此外還有風后、力牧、鬼容區等人,他們都是黃帝的臣子。老子的學說,與神仙家和陰陽家的思想本有共通之處。(老子)說:“深根固蒂,是謂長生久視之道,”又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是老子學說亦包括神仙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在內。
西漢初年,由於暴秦之後,人民迫切需要休養生息,當時的統治者順應歷史要求,以黃老清靜之術治理天下,採取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的寬鬆政策。於是起源於戰國時期的黃老之學,蔚然大興,盛極一時。當時以研究黃老之學而著名的人物有陳平、田叔、黃生、鄧章、鄭當時、司馬談等人。此時的方士們也喜歡研究黃老,如司馬季主、嚴君平等,都是以方士身份而研究黃老之學的人。(漢書·王貢兩龔鮑傳) 說:“(嚴)君平卜筮於成都市……裁日閱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依老子、莊周之旨著書十萬餘言。”他們不但研究黃老,還以老莊之書教人,這是方士們和黃老之學相結合的開始。不過此時的道家及黃老之學,基本上仍是一種社會政治和學術思潮,從這時的《黃老帛書)、(淮南子)、(老子指歸)、(論衡)之中可以證明。西漢政權鞏固之後,黃老之學作為治理國家的指導思想不再為統治者所用,漢武帝改為“獨尊儒術”,但是黃老之學此時仍然具有較大影響力。此時的漢武帝既崇尚儒術,又崇尚神仙。這時的治黃老學者轉向從事道家學術和神仙方術的研究,以維護其發展。這時儒家有神化孔子的趨向,讖諱學說也隨之興起。黃老學者與方仙道的方士結合,開始神話黃帝,宣揚神仙之學。從此之後,講神仙之名皆托於黃帝,而老子仍屬道家。
到了東漢,黃老之學演變成為黃老崇拜、(後漢書·楚王英傳):“英晚節更喜佛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給他沼書說:“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詞,潔齋三月,與神為誓。”此時的黃老,己經近於宗教信仰,與西漢的黃老之學大不相同。東漢桓帝延熹八年中(158一166),桓帝事“黃老道”,(後漢書·王渙傳)又說桓帝為相信黃老道的緣故“悉毀諸房祠”,黃老道的名稱始見於此時,黃老之學也在此時正式發展,成為黃老道,(後漢書·祭祀志)中說: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陳國苦縣祠老子。九年,親祠老子於濯龍,文周為壇,飾淳金知器,設華蓋之座,用郊天樂也。
(隸釋)卷三有延熹八年(165)的(邊韶老子銘),其中說當時信道的人附會了老子“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不自生也”和“穀神不死,是謂玄化”的話,說老子“離合於混濁之氣,與三光為終始,觀天作設,降升斗星,隨日九變,與時訊息。規矩三光,四靈在傍,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蟬蛻度世,自羲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御覽)第一也引後漢王阜(老子聖母碑)說:
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具。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
更將老子說成了是“道”的化身。當時的黃老道是己經將老子作為他們的教主了。此時的黃老道,沒有什麼組織,也沒有什麼更多的宗教色彩,只是在崇奉黃老的基礎之上公認老子是他們理想的教主,老莊之書便是他們的經典。他們就是這樣在當時的社會中自然形成了一個信仰集團,東漢末年所興起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是它的流派。據(後漢書·皇甫嵩傳):“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證明早期道教組織太平遭系由黃老道演化而來。張道陵創五斗米道,將老子奉為“太上老君”,為道教教祖,以《老子想爾注》作為早期道教經典。
道教兼重黃老,試圖以黃老的源流證明道家為中國上古文化傳系之正統,以與當時剛剛傳入中國的佛教相對抗。但是為何不將黃帝奉為道教的教祖,而將老子捧到至高無上的位置?一方面黃帝為儒家“三皇五帝”之中的一位先祖,儒家已被封建統治者奉為正統,若將黃帝立為道教教主,勢必與“敬天法祖”的儒家發生衝突。另一方面,史載孔子“問禮於老子”,也可以說孔子是老子的學生。又史載老子“最知其所終”②, (後漢書·襄楷傳)中襄楷上桓帝書說:“最言老子入夷而胡”。因此,只有將老子奉為道教教祖。而將黃帝擱置一邊,才不會與儒家發生衝突。又因為孔子曾向老子問禮,也可說明道教地位不在儒教之下;同時又以老子化身而為佛陀的傳說,說明佛教亦為道家的分支。這樣,就能在儒、釋、道三教的鬥爭之中,借道家始祖老子的身份,而為道教爭取相對有利的地位。老子被神化之後,黃帝的地位雖相對減弱,但仍為道家宗祖。道經之中託名黃帝的著作仍舊保存不少,比較重要的是中醫方面的著作。由於傳說(素問)、(靈樞)為黃帝所留,因而為(道藏)收入。據統計,有關中醫的道經在(道藏)之中共有14種。
所以,黃老之學發展成為黃老道,黃老道又演變成為道教,可是道教並沒有將黃老道視為自己的母體,而將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視為自己的母體,“老子之道”成為道教“最高信仰”;道教除了以神仙信仰為特徵之外,同時還信仰老子之道,因此道教的信仰似乎是一種交叉信仰,這一點是道教與其它宗教的不同之處。在道教歷史上,道教對道家的承襲一直在持續不斷的進行之中。漢末道教以神化(老子)為主,漢代以後又神化(莊子)。至唐代尊(老子)為(道德真經)、(莊子)為(南華其經)、(列子)為(沖虛其經)、(文子)為(通玄其經)、(庚桑子)為(洞虛其經)。宋代以後編纂(道藏),幾乎把先秦以來的道家著作網羅無遺,統統納為道教經典,而將(老子)始終奉於至高無上的位置。而且歷代註解和詮擇(老大(莊)等道家經典的著作,亦一概納入道經的範疇之中。在此意義上,也可以說道教文化是道家文化發展中出現的一個分支。因此老莊之“道”家學說,為道經之中道學的來源之一。
秦時最有名的方士是徐福,他是最早以“求仙藥”名義東渡日本,將先秦文化,特別是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及百工技藝帶到了日本,成為最早開創中日友好的歷史,促進了日本、亞洲及世界文明的發展。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封禪書》等材料推斷,這些人都是秦以前的人,大概是戰國末年人。由此可以推斷,方仙道的出現是在鄒子之後秦以前的戰國後期。所謂 方 ,是指長生不死的仙方,所謂 仙 ,《說文解字》說仙是 長生遷去 ,《釋名·釋老幼》也說: 老而不死曰仙。 是對不死的探求。所謂方仙道即是由方士們將其服食長生術與鄒衍陰陽五行說糅合起來的一種神仙理論。
追求成仙、長生不老的思想由來已久。《莊子》一書即有充滿了對仙人仙境的種種描繪,反映了古代人們對長生不老的追求。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為目的的方士集團。從現存古籍中我們見到的最早的一個方士,就是《史記·封禪書》上所記的萇弘,他 以方事周靈王。諸侯莫朝周,周力少,萇弘乃明鬼神事,設射《狸首》。《狸首》者,諸侯之不來者,依物怪欲以致諸侯。諸侯不從,而晉人執殺萇弘。 就是說,萇弘用 致物怪 方術,把不來朝周的諸侯一一紮成草人形,用箭去射它,致使他們遭災招病,不得不來朝周。戰國時,方士們活躍於社會上,但由於只有 術 ,而沒有理論,與諸子百家相比較,顯然黯淡失色。戰國中期,齊國的鄒衍創造了陰陽五行說,用於解釋自然界和社會界的種種現象,鄒衍因此而得顯於諸侯,從而也啟發了其他方士。方士們將陰陽五行說吸收過來,使之與自己的方術相結合,將神仙方術染上了理論色彩。為了迎合統治者心理,方士們大力鼓吹神仙長生。從戰國中期到漢武帝時,方士們與帝王相與鼓動,掀起了中國歷史上三次有名的方士入海求仙藥的浪潮。一次是齊威、宣王和燕昭王時,一次是秦始皇時,一次是漢武帝時。這三次到海上蓬萊、方丈、瀛州三神山尋求神仙和長生不死藥,其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但都毫無結果。
漢武帝時期,是方仙道達到高潮的時期。漢武帝繼續求仙,在他身邊,圍集著一大批著名的方士,如李少君、李少翁、欒大、公孫卿等人。《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李少君勸說漢武帝要成仙,就要祠灶、封禪和化丹砂為黃金,黃帝成仙就是這樣的,漢武帝果然就這樣去做。公孫卿上書說黃帝鑄鼎而成仙,寶鼎已出,只要封禪、煉丹即可成仙。武帝嘆道: 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履耳。 ①在漢武帝仰求神仙氣氛的感染下,武帝的叔父,淮南王劉安 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內書》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餘萬言 ②。這個言神仙黃白之術 的 《中篇》八卷 ,顯然是總結神仙方術的書。漢武帝時,修煉方術有了增多。李少君丹砂為黃金,即煉不死藥,這在以前是沒有的。少翁會致鬼物,使武帝看見他已死的王夫人的靈魂。欒大會祠祭下神等等。直到武帝晚年,他才認識到天下並無神仙。
方仙道所信仰的神仙說,也就是以後道教最基本的信仰,方士們所行之術,為以後道教所繼承和發展。方仙道為道教的產生準備了條件。

代表人物

先秦方仙道代表還有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羕門以及盧生韓終侯公石生等,兩漢有李少君李少翁、西門君惠、欒大公孫卿甘忠可于吉、宮崇等。均是當時有名方士,這些方士們均是為帝王求長生不死,或為之找尋神仙、或為之採藥、煉丹,宣傳神仙可學、可求,這些活動一直延續到漢末仍很活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