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施意見
皖政〔2003〕52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十五”期間,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擴大農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農業領域,實行企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行業化管理,推動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再上新台階,全面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切實推進加快發展、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目標是:按照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根據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和市場前景,確立水果、畜牧、優質糧、優質油、水產、茶葉、蔬菜、棉花、中藥材、繭絲綢等十大主導產業,建設區域化、優質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圍繞上述十大主導產業,培育一批以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為支柱,以省級龍頭企業為主體,以中小龍頭企業為依託的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群。著力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實現農產品多重增值。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粗加工以上)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其中,糧食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60%;水果由5%提高到10%;蔬菜由8%提高到15%;肉類由5%左右提高到8%;水產品由1%提高到5%。龍頭企業直接帶動農戶數達到585萬戶,戶年均來自主導產業收入達到1270元左右。建立健全以生產要素市場、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為重點的各種類型、不同層次的市場體系和現代電子信息網路。培育和發展農產品行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政策保障體系、工作指導和協調體系。
二、突出重點,著力抓好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四個中心環節
(一)培育大市場。
面對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和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形勢,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一齊抓,建好有形市場,用活無形市場。本著大中小市場結合,產地銷地市場結合,網上交易、會展經濟、契約銷售、代理、連鎖、配送等行銷方式相結合的原則,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亳州蔬菜批發市場、蒙城柳林黃牛批發市場、臨泉山羊交易市場、潁上南照糧食批發市場、碭山皖北水果批發市場、霍山黃芽茶葉批發市場、六安白鵝及羽絨批發交易市場、淮南夏集大米批發市場、蚌埠王莊花生批發市場、合肥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縣蔬菜批發市場、繁昌娥橋茶葉批發市場、蕪湖米市、池州水產品批發市場、蕪湖水產品批發市場、巢湖水產品批發市場、宣州家禽批發市場、黃山茶葉批發市場等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儘快培育一批了解國際市場、善於從事國際貿易的龍頭企業,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瞄準歐、美以及亞洲、南美、獨立國協等一些國家的市場,擴大我省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出口。鼓勵省內具有競爭優勢、生產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到境外投資辦企業,開展農產品加工貿易。
加快農村信息網路建設,使信息“進村、入戶、到企業”,將政府服務部門、行業管理部門、龍頭企業、生產基地、批發市場、中介組織、經營大戶等連線起來,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和農戶提供供求價格、市場動態、新品種、新技術、政策法規等信息服務。以開拓上海農產品市場為中心,架起我省農產品與長江三角洲各大城市及國際市場的橋樑。發展會展經濟,重點辦好以“皖優農產品、綠色食品(上海)展示展銷會”為主的各種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發展以農民為主體的行銷組織,搞活農產品流通。針對我省農產品的重要目標市場,開闢若干條農產品運銷“綠色通道”。
(二)扶持大龍頭。
採取外引內聯、重組、兼併、收購、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培育一批大規模、高起點、外向型、具有較強牽動力的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省級龍頭企業集團。在3—5年內,形成1—2個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10個左右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大型龍頭企業;各市縣要結合地方經濟特色和縣域經濟規劃,重點扶持3—5個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對發展勢頭好、成長快、效益好、機制活、外向度高的中小民營企業,在財政、信貸、稅收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在兼併、重組過程中給予引導和支持。
(三)建設大基地。
基地建設要按照“優勢產品區域化、大宗產品優質化、基地建設標準化”的原則,結合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扶貧開發等項目,突出區域特色,兼顧規模連片,避免產業趨同。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建設穩定的大型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形成專業化、優質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的農業產業帶和高效農業開發體系。重點圍繞主導產業,以龍頭企業為主體,搞好區域發展規劃。淮北地區重點建設畜牧、蔬菜、水果、棉花、中藥材生產基地;皖南、皖西重點建設林特產品、蠶繭生產基地;沿江、沿淮地區重點建設水產品、蔬菜、棉花、家禽養殖生產基地;江淮之間重點發展優質糧油生產基地。鼓勵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加工銷售能力,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形式,興辦農產品原料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從源頭抓起,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監督,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建設一批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
(四)搞好大服務。
各級政府要堅持“積極扶持、分類指導、完善機制、強化服務”的方針,從信息、科技、政策、金融等方面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家隊伍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實施“綠色證書”計畫、“跨世紀培訓”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培育一批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民專業大戶和科技示範戶,提高龍頭企業家和農民的綜合素質。
鼓勵和支持農戶、龍頭企業、供銷社以及其它各類經營實體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產品行業協會等民間組織,逐步形成綜合性服務和專業性服務相結合,政府、集體服務組織和民間服務組織相結合的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
農業主管部門要儘快制定農產品市場信息採集標準,完善信息發布制度,建立及時、準確、系統、權威的農業信息體系,為農戶調整農業結構、為龍頭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及時、高效的信息服務;科技部門要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選擇推廣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鼓勵和提倡龍頭企業自主開發或以多種形式與科研院所、技術推广部門合作開發和推廣新產品、新技術,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金融部門要將省級龍頭企業特別是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省級龍頭企業集團作為主要信貸對象,優先發放貸款,對信譽好的龍頭企業給予授信,核定授信額度,簡化貸款審批手續,及時發放貸款。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八部委《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的意見》(農經發〔2000〕8號)、省政府轉發十部門《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的意見》(皖政〔2001〕56號)等檔案精神,確保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有效的配套政策措施。
三、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保障措施
(一)制訂規劃。
根據《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十五”規劃綱要》精神,省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訂農業產業化各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要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對區域性優勢產業和產品的基地建設(包括專用原料基地)、龍頭企業布局和市場建設等方面制訂具體的規劃,指導農業產業化規範有序發展。
(二)加強領導。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各主導產業要按“一個產業、一批龍頭企業、一片(或幾片)生產基地、一個配套政策、一套工作班子”的辦法,建立健全組織實施體系。各產業牽頭責任單位分工如下:優質水果開發由省財政廳牽頭,宿州、淮北市政府負責實施;畜牧系列開發由省計委牽頭,宿州、阜陽、亳州、宣城、六安、滁州、蚌埠、巢湖、淮北、淮南、安慶市政府負責實施;優質糧開發由省糧食局牽頭,阜陽、亳州、宿州、蚌埠、滁州、安慶、宣城、蕪湖、巢湖、池州市政府負責實施;優質油開發由省糧食局牽頭,合肥、巢湖、滁州、安慶、馬鞍山、蕪湖、蚌埠、宿州、宣城、六安市政府負責實施;水產開發由省農委牽頭,安慶、馬鞍山、巢湖、淮南、池州、蚌埠、滁州、宣城市政府負責實施;茶葉開發由省供銷社牽頭,黃山、六安、宣城、池州市政府負責實施;蔬菜系列開發由省農委牽頭,巢湖、蕪湖、阜陽、亳州、合肥、宣城市政府負責實施;優質專用棉花開發由省供銷社牽頭,安慶、巢湖、池州、宣城、銅陵、蕪湖、亳州、淮北、宿州、阜陽、蚌埠市政府負責實施;中藥材開發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亳州、六安、黃山市政府負責實施;繭絲綢系列開發由省經貿委牽頭,六安、宣城、黃山、池州、安慶市政府負責實施。
(三)增加投入。
要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扶持力度,使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隨財政收入的增長逐年有所增加。在現有省級農業投入資金的基礎上,對資金使用結構進行調整,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的比重,重點扶持國家級和省級龍頭企業,關鍵是扶持市場前景好的大項目。
按照渠道不變的原則,將農業扶持資金“捆綁”起來,集中扶持優勢產業、優勢產品、優勢龍頭企業。財政、計委、農業、經貿等部門用於農業的投資開發資金和項目資金要與龍頭企業的培育、基地建設、市場開拓等結合起來,統籌安排,集中使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鼓勵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農業領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做好農業產業化項目儲備,建好項目庫,以利抓住機遇,爭取國家更多的項目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優惠政策,降低門檻,吸引外商和外省大型龍頭企業來我省投資建基地、辦企業,或與我省龍頭企業合作,充分利用其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優勢,提高我省龍頭企業的競爭力。
(四)最佳化環境。
要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和建立有利於農業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管理的農業管理體制。各有關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轉變職能,樹立服務意識,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資金投向、稅收、計畫審批、工商登記、徵用土地、聘用人才、物資供應、產品購銷等方面,對龍頭企業、農產品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實行優先、優惠。對龍頭企業家和農村致富帶頭人要在政治上給地位、給榮譽,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強農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設施、通信信息、動植物防疫檢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農業標準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法律保障體系,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使農業產業化走上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五)完善機制。
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契約訂單、建立風險基金、保護價收購、吸收基地農戶參股等形式,保護農民利益,提高農民收益。引導農民在自願的前提下,發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經營,加強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利益主體的有機聯繫,逐步形成目標一致、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合力參與市場競爭的經濟利益共同體,提高主導產業的一體化經營水平。
附屬檔案: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目標任務分解表(2003—2007年)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八月十五日
附屬檔案
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目標任務分解表(2003—2007年) 主導產業 | | | | | | | | | | |
| 碭園果業集團、碭山水果協會、安徽豐原生化(果汁廠) | | | | | 優質果比例50%提高到70%;加工率由5%提高到10%;培育一個5億元以上的加工型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24萬戶增加到27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25元增加到1270元 | | | 1、各主導產業牽頭單位編制主導產業5年發展規劃; 2、各年度目標任務分解; 3、主要工作措施; 4、扶持重點龍頭企業項目。 | 1、各牽頭單位於2003年9月底前將規劃、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和主要措施報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審定; 2、每年年終產業發展情況報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匯總上報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 |
| 安徽和威集團、安徽福潤公司、金牛實業、臨泉山羊集團、安徽太陽禽業、淮南乳品公司、蕪湖正宇集團、正達肉雞公司、合肥正旺集團、安徽鴻潤集團、桐城震珍集團 | 蒙城柳林黃牛市場、臨泉山羊市場、六安白鵝及羽絨市場、宣城家禽市場 | 宿州、阜陽、亳州、宣城、六安、滁州、蚌埠、巢湖、淮北、淮南、安慶 | 生豬382.8萬頭、肉牛208.4萬頭肉羊713.5萬頭、家禽1.57億隻、奶牛3萬頭 | | 優質牛羊肉產量提高30%,優質禽、豬肉產量提高10%;畜產品精深加工由3%提高到8%;配有2-3個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77萬戶增加到90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60元增加到1285元 | | 宿州、阜陽、亳州、宣城、六安、滁州、蚌埠、巢湖、淮北、淮南、安慶市政府 |
| 安徽豐原集團、安徽豐大集團、安徽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蕪湖東源集團、蕪湖金田集團、懷寧稼仙米業、東方麵粉廠、合肥華泰集團、安徽糧食集團公司、安徽天裕米業集團 | | 阜陽、亳州、宿州、蚌埠、滁州、安慶、宣城、蕪湖、巢湖、池州 | | | 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1000萬畝,優質稻800萬畝;加工率由30%提高到60%;培育一個20億元以上,2-3個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91萬戶增加到110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05元增加到1160元 | | 阜陽、亳州、宿州、蚌埠、滁州、安慶、宣城、蕪湖、巢湖、池州市政府 |
| 含山華陽牧業公司、六安華康油脂集團、無為江壩油脂公司、郎溪昌髮油脂公司、安徽豐原集團 | | 合肥、巢湖、滁州、安慶、馬鞍山、蕪湖、宣城、六安、宿州、蚌埠 | 油菜籽1100萬畝、140萬噸 花生307萬畝、81萬噸 | | 含油率提高2-3個百分點,商品菜籽達部版標準;全省油脂加工產值120億元;培育2-3個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105萬戶增加到125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55元增加到1280元 | | 合肥、巢湖、滁州、安慶、馬鞍山、蕪湖、宣城、六安、宿州、蚌埠市政府 |
| 黃湖水產公司、當塗水產協會、焦崗湖水產公司、明光永言水產公司 | | | | | 建立7個地方名優水產品出口基地;加工率由1%提高到5%;培育1個5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15萬戶增加到25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36元增加到1250元 | | 安慶、馬鞍山、巢湖、淮南、池州、蚌埠、滁州、宣城市政府 |
| 黃山毛峰茶葉集團、貴池茶廠、六安瓜片茶葉公司、安徽天方茶葉集團、安徽茶葉進出口公司 | | | | | 發展優質茶葉2萬噸;開發以茶葉為原料的健康食品、保健品;培育1-1個5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21萬戶增加到35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50元增加到1270元 | | |
| 馬鞍山黃池食品公司、淮南白蘭集團、滁州華萃食品公司、渦陽義門苔乾公司、無為露仙公司、壽縣壽州華祥公司、池州九華冷凍食品公司、無為華康食品公司 | 皖江蔬菜批發市場、亳州蔬菜批發市場、周谷堆蔬菜批發市場 | | | | 新建出口蔬菜基地80萬畝,出口總量180萬噸;新增棚菜100萬畝;年增無公害蔬菜250萬噸;加工率由8%提高到15%;培育1-2個5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32萬戶增加到50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38元增加到1285元 | | |
| 望江雷花棉業公司、固鎮棉花合作社、安徽潤禾棉業、含山益和棉業公司、宿州第一軋花廠、鳳台棉協 | | 安慶、巢湖、池州、宣城、銅陵、蕪湖、亳州、淮北、宿州、阜陽、蚌埠 | | | 發展優質專用棉350萬畝,單產70公斤以上;培育1-2個5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42萬戶增加到55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20元增加到1230元 | | 安慶、巢湖、池州、宣城、銅陵、蕪湖、亳州、淮北、宿州、阜陽、蚌埠市政府 |
| 亳州井中集團、亳州濟仁藥業、亳州井泉集團、黃山山華集團 | | | | | 中藥材加工率由26%提高到30%,重點開發中藥材深加工;培育1個10億元以上、2個5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19萬戶增加到35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1050元增加到1470元 | | |
| 安徽絲綢公司、績溪絲業公司、霍山源牌集團、安徽華盛絲綢集團、金寨三利絲綢公司 | | | | | 桑蠶繭由2.6萬噸增加到4.5萬噸;白廠絲由2800萬噸增加到5000萬噸;絲織品由3300萬米增加到5000萬米;培育1個5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由20萬戶增加到35萬戶,來自主導產業收入由990元增加到1575元 | | |
註:1、表中所列帶動農戶數指與龍頭企業有契約訂單以上的農戶數。
2、表中所列基數均為2002年統計數。
3、表中總產值指重點區域主導產業產值(包括加工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