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午流注圖
- 外文名:Flowing map
- 分類:針灸操作圖
- 出處:《針灸大成》
何謂開穴,針灸療法,“子午流注”針法,
何謂開穴
有人以為開穴的原因是因為營氣和衛氣恰在同一點上相遇,這一點上的穴就開了,這是大謬。要知道營衛之氣在人體各部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內經說:“營衛之氣一日夜分別運行都是五十周,周而復始,共行八百一十丈”而且每天如此,這樣一算,豈不是每天營衛之氣都有碰頭的機會了么?再仔細一算它們碰頭的機會在一天中有五十次之多;一天二十四小時,五十除於二十四得二,那就是營衛之氣在同一點相遇有兩次,如此說來,不是每天同一經穴要有兩次開穴,而且天天都一樣么這種理論如何站得住腳.
針灸療法
它是注重時間條件,以自然界周期現象,與人體氣血周流的情況相配合的。在《靈樞·經脈》篇、《營氣》篇,以及《難經·一難》、《二十三難》都有記載。《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本輸》篇,記載井滎俞很詳明,惟於井滎俞配屬五行,僅有陰井木、陽井金,其餘均無配屬。《難經·六十四難》對井滎俞配屬五行和十乾運用,才有進一步的說明。《靈樞·衛氣行》篇云:“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靈樞·五亂》篇說:“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素問·八正神明論》說:“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謂“得天時而調之”。《甲乙經》說:“隨日之長短,各以為紀,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病在於陽分,必先候其氣之加於陽分而刺之。病在於陰分,必先候其氣之加於陰分而刺之。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百病不除”。凡此皆與子午流注有密切之關係。南唐·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賦》,將子午流注的套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說明,元·竇漢卿著《標幽賦》,內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推於十乾十變知孔穴之開闔,論其五行五臟查日時之旺衰”,由此可見子午流注到了元代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針刺方法。它如明代的《針灸節要》、《醫學入門》、《針灸大成》等書皆有論述。而《針灸大全》徐鳳氏又推而廣之著“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訣”,學者多為習誦以便套用。可知子午流注法由來已久,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所注重的一種高級的針灸療法。
子午流注者,謂剛柔相配,陰陽相合,氣血循環,時穴開闔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經有十二:甲膽、B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余兩經,三焦、包絡也。三焦乃陽氣之父,包絡乃陰血之母,此二經雖寄於壬癸,亦分派於十乾,每經之中,有井、滎、俞、經、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陰井木而陽井金,陰滎火而陽滎水,陰俞土而陽俞木,陰經金而陽經火,陰合水而陽合土。經中有返本還元者,乃十二經出入之門也。陽經有原,遇俞穴並過之,陰經無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沖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陰經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孫,辛列缺,癸水泉,包絡內關是也。故陽日氣先行,而血後隨也。陰日血先行,而氣後隨也。得時為之開,失時為之闔,陽乾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見者氣納於三焦;陰乾注髒,乙、丁、己、辛癸而重見者,血納包絡。如甲日甲戌時,以開膽井,至戊寅時正當胃俞,而又並過膽原,重見甲申時,氣納三焦,滎穴屬水,甲屬木,是以水生木,謂甲合還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時,以開肝井,至己丑時當脾之俞,並過肝原,重見乙未時,血納包絡滎穴屬火,乙屬木,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陰陽相濟也。陽日無陰時,陰日無陽時,故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也。何謂甲與己合?曰:中央戊己屬土,畏東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陽為兄,己屬陰為妹,戊兄遂將己妹,嫁與木家,與甲為妻,庶得陰陽和合,而不相傷,所以甲與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盡於此矣。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
癸已腎宮陰谷合,乙未勞宮火穴滎。
丁丑時合少海心,己卯間使包絡止。
子午截時安定穴,留傳後學莫忘言。
然規律。把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聯繫起來看,環環相扣,十分有序:
子時 (23點至1點),膽經最旺。
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新、氣色紅潤。反之,日久子時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膽囊炎、結石一類病症,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膽怯”。這個時辰養肝血(陰)最好。
丑時(1點至3點),肝經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如果丑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黃帝內經講:“臥則血歸於肝”。所以丑時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最旺。
“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神充沛。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劇咳或哮喘或發燒。
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
“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時需要辨證調理。
辰時(7點至9點),胃經最旺。
巳時(9點至11點),脾經最旺。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
未時 (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
申時 (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
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最旺。
“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心發冷者戌時補腎陽;心悶熱者戌時滋心陰。
亥時 (21點至23點),三焦經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可惜現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時百脈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種進行調理。古籍《靈樞》:“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同紀。
西安大唐漢方腫瘤研究所系列抗癌組方根基於深厚的當今中醫臨床實踐並依照《黃帝內經》、《金匱要略》中“子午流注”經絡運行理論為基礎,並大量吸取了對現代醫學的有關認識、進展和經驗,對腫瘤的發生、發展及其預防和治療、康復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理性總結歸納,臨床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靶向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已取得了可喜成果,為大量國內外晚期腫瘤患者及家庭帶來福音,使眾多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命在這裡得到了延續!
中醫子午流注在我國歷史悠久,其理論基礎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奠定,在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寶庫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寶貴理論。
子午是指時辰,流是流動,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論是把一天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對應十二地支,與人體十二臟腑的氣血運行及五腧穴的開合進行結合,在一日十二時辰之中人體氣血首尾相銜的循環流注,盛衰開合有時間節奏、時相特性。
“子午流注”針法
其實他是把“開”字誤解做“開放”的意思,以為經穴開放,所以治病有效,所以才有這種理論。其實開字是宣通的意思,就是經氣在這時居於該穴,和該穴有關的身體各部病邪,都可藉針灸補瀉的作用宣通氣血(人身的疾病,歸納起來都是由氣血偏勝偏衰和積滯不通所致,)所以開穴時取此穴治病,效果最好(內經中有守時待氣之說,就是這個理論的根據)人體臟腑經脈,六十六個經穴(五行穴)都配合陰陽五行,“時”“日”天干也配合陰陽五行.因為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天地之氣和人體之氣是相應的,所以營衛之氣在人體經脈中就有盛衰不同的時候,而五行又有生克的關係,相生,同氣才能相應而合;相剋,異氣就不能相應而合。所以十二“經的天干”逢到“日的天干”相同時,同氣相應,這條經上的穴,只要“穴的五行”和“時的五行”相應,經氣旺盛,這穴就“開”了。但是為什麼用天干而不用地支呢?因為天之氣以陰陽五行生化萬物,針灸治病完全是根據氣化原理來的,所以前賢探究出經氣與天氣相應的道理,而發明了“子午流注”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