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經

甲乙經

甲乙經在現存目錄學著作中,最早註明《甲乙經》為“皇甫謐撰"者,系成書於後晉時期的《舊唐書經籍志》。但實際上,早在隋唐時期醫家楊上善楊玄操已明確指出本書為皇甫謐所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甲乙經
  • 全稱:《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
  • 完成時間:公元256-259年
  • 作者:皇甫謐
  • 最早刊本:明代萬曆29年
  • 目前藏書:"正統本"、"明藍格本"
古籍簡介,四庫提要記載,

古籍簡介

甲乙經》介紹
在現存目錄學著作中,最早註明《甲乙經》為“皇甫謐撰"者,系成書於後晉時期的《舊唐書經籍志》。但實際上,早在隋唐時期醫家楊上善楊玄操已明確指出本書為皇甫謐所撰。根據《甲乙經》原文序文判斷,該書成書於魏甘露年間 (公元256-259年) 該書全稱為《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後人稱引多用簡稱,如《黃帝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甲乙針經》、《甲乙經》、《甲乙》等。
現存《甲乙經》刊本最早者,為明代萬曆29年 (公元1601年) 刊《古今醫統正脈全書》中所收之《甲乙經》,目前的通行本均以該本為祖本。此外,目前尚藏有"正統本"、"明藍格本"二種抄本。

四庫提要記載

甲乙經》·八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晉皇甫謐撰。謐有《高士傳》,已著錄。是編皆論針灸之道。《隋書·經籍志》稱黃帝甲乙經十卷,注曰音一卷,梁十二卷,不著撰人姓名。考此書首有謐自序,稱《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皆黃帝、岐伯選事也。三部同歸,文多重複,錯互非一,甘露中,吾病風,加苦聾,百日方治,
(案:此四字,文義未明,疑有脫誤,今仍舊本錄之,謹附識於此。)要皆淺近,乃撰集三部,使事類相從,刪其浮詞,除其重複,至為十二卷(案:至字文義未明,亦疑有誤。)云云。是此書乃裒合舊文而成,故《隋志》冠以黃帝。然刪除謐名,似乎黃帝所自作,則於文為謬。《舊唐書·經籍志》稱《黃帝三部針經》十三卷,始著謐名,然較梁本多一卷,其並音一卷計之歟。《新唐書·藝文志》既有《黃帝甲乙經》十二卷,又有皇甫謐《黃帝三部針經》十三卷,兼襲二志之文,則更舛誤矣。書凡一百一十八篇,內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篇、疾形脈診篇、針灸禁忌篇、五臟傳病發寒熱篇、陰受病發痹篇、陽受病發風篇各分上、下,經脈篇、六經受病發傷寒熱病篇各分上、中、下,實一百二十八篇。句中夾注,多引楊上達《太素經》、孫思邈《千金方》、王冰《素問注》、王惟德《銅人圖》,參考異同。其書皆在謐後,蓋宋高保衡、孫奇、林億等校正所加,非謐之舊也。考《隋志》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圖》三卷,《又明堂孔穴圖》三卷。《唐志》有《黃帝內經明堂》十三卷,《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臟圖》一卷,《黃帝十二經明堂偃側人圖》十二卷,《黃帝明堂》三卷,又楊上善《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十三卷,楊玄孫《黃帝明堂》三卷。今並亡佚,惟賴是書存其精要,且節解章分,具有條理,亦尋省較易。至今與《內經》並行,不可偏廢,蓋有由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