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滯,中醫病名。積滯是因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臨床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徵。食積又稱積滯。與西醫學消化不良相近。本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夏秋季節,暑濕易於困遏脾氣,發病率較高。小兒各年齡組皆可發病,但以嬰幼兒多見。常在感冒、泄瀉、疳證中合併出現。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積滯
- 主要病因:乳食內積 脾虛夾積
- 相關西醫疾病:消化功能紊亂
- 多發群體:嬰幼兒
- 其他名稱:食積
- 傳染性:無
- 疾病分類:兒科—脾系疾病
積滯,中醫病名。積滯是因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臨床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徵。食積又稱積滯。與西醫學消化不良相近。本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夏秋季節,暑濕易於困遏脾氣,發病率較高。小兒各年齡組皆可發病,但以嬰幼兒多見。常在感冒、泄瀉、疳證中合併出現。
積滯,中醫病名。積滯是因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臨床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徵。食積又...
飲食積滯證,中醫病證名。是指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而出現的證候。常見於腹痛。...... 飲食積滯證,中醫病證名。是指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而出現的證候。常見...
消食導滯,又名“消食化滯”,中醫消法之一。運用具有消除食滯的藥物為主組方,以恢復脾胃運化功能的治法,又稱消食化滯、消導法,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內停之證...
乳片或食物殘渣,嘔吐酸腐,不思飲食,食則飽脹,脘腹脹滿,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唇色淡,形體消瘦,夜寐不安,舌淡紅,苔白膩,脈細而滑或指紋淡紅為常見症的積滯證...
乳食積滯,中醫病證名。是脾胃虛弱,乳食停滯不化而出現的證候。常見於小兒積滯。...... 乳食積滯,中醫病證名。是脾胃虛弱,乳食停滯不化而出現的證候。常見...
臨床表現腹脹痛,按之加重,納呆暖氣,噯腐吞酸或嘔吐,心煩易躁,夜臥不寧,大便不爽。舌淡紅或紅,苔滑膩或黃膩,脈弦滑,山根紋青黃而晦滯,指紋紫滯。證候分析宿...
乳食積滯,病證名。指嬰幼兒傷乳、傷食而致的胃腸病。...... ②乳食俱傷積滯,兼見食不知味,胃納欠佳,脘痞腹脹,或有潮熱,低熱等症,日久失治,則形成虛羸。...
方名小兒積滯方。組成建曲6克 谷芽6克 麥芽6克 焦雞內金6克 焦山楂9克 萊菔子6克 香附3克 廣陳皮3克 炒積殼3克 厚朴6克 甘草1.5克。用法每日1付,研粗...
滯結,詞語,指的是積滯,凝結。...... 積滯,凝結 出處 《送韓太祝求醫》 宋 梅堯臣 《送韓太祝求醫》詩:“滯結在於內,安得形肌膚。”詞條...
或時有疼痛,面黃肌瘦,煩躁多啼,夜臥不安,納呆,或嘔吐酸腐,小便短黃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有低熱,舌紅,苔膩,脈象滑數,指紋紫滯為常見症的積滯證...
消積滯集香丸,中藥藥劑名,主要配料有京三棱等。...... 消積滯集香丸,中藥藥劑名,主要配料有京三棱等。目錄 1 方名 2 組成 3 主治 4 用法用量 5 ...
【配方】山楂15屯,麥芽10克,萊菔子8克,大黃2克。茶2克。(民間驗方) 【用法】全置放杯中,開水沖泡,每日1劑.隨時飲用。 【功效】消食化積,適用於小兒食積、...
枳實導滯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具有下滯通便的功效。主治溫病熱症,里有積滯。...
宿食積滯方藥 編輯 枳實9克、白朮18克、大黃後下6克、神曲9克、茯苓克、黃芩9克、黃連6克、澤瀉12克、萊菔子9克、川朴12克、麥芽30克、布渣葉15克、陳皮...
產品資金積滯率是指某企業積壓滯銷產品占用的資金量占全部庫存產品占用資金量的比重。用於衡量企業產品的適銷性和產銷性能的優良程度。...
消食化滯是治療學術語。系消法之一。又稱消食導滯,簡稱消導。是消除食滯,恢復脾胃運化功能的方法。多用於因飲食不節所致的食積停滯,症見胸脘痞滿、腹脹時痛、...
枳實導滯丸,中成藥名。為消食劑,具有消積導滯,清利濕熱之功效。主治飲食積滯、濕熱內阻所致的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痢疾里急後重。
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症狀。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為疳之母”的說法。 ...
食積,九積之一。食滯不消,日久成積者。《儒門事親》卷三:“食積,酸心腹滿,大黃、牽牛之類,甚者礞石、巴豆。”《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
小兒食積是指由於餵養不當、暴飲暴食、過多的餵給生冷油膩之食物,損傷脾胃,使脾胃運化功能失職,不能正常的腐熟水谷,停滯不化,胃氣不降,反而上逆而引起食物積滯...
小兒七星茶是一種藥物。小兒七星茶功能與主治:開胃消滯,清熱定驚。用於小兒積滯化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煩躁易驚,夜寐不安,大便不暢,小便短赤。...
積滯內停;痞滿脹痛;大便秘結;瀉痢後重;結胸;胃下 枳實-原植物形狀 [1] 垂;子宮脫垂;脫肛。用法用量內服:水煎,3-1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