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時

丑時

丑時又稱雞鳴,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上午 1時正至上午 3時正)。如《詩經。汝日雞鳴》:“汝日雞鳴,士日眛旦。”古時雞鳴而起,眛旦(天將明未明之時)而朝。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丑時
  • 出處:古時候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 地區:中國
  • 具體時間:上午 1 時正至上午 3 時正
拼音,簡介,翻譯,

拼音

:【chŏu shí】

簡介

丑時
古代中國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今的兩小時。相傳是古代中國人民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翻譯

“丑時”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
an ancient division of time from 1 a.m. to 3 a.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