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朝代簡稱)

夏商周(朝代簡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夏商周,是即中國夏朝、商朝、周朝三個朝代的簡稱。首都為安邑斟鄩商丘安陽鎬京雒邑,主城為帝丘陽城西亳朝歌臨淄

基本介紹

夏朝,鯀禹治水,夏啟奪位,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商朝,殷革夏命,伊尹放太甲,比九世亂,盤庚遷殷,武王伐紂,商後期年表,西周年表,

夏朝

鯀禹治水

  • 鯀治水
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是鯀。《國語·周語》中說鯀作為夏族首領被封在崇,故被稱為“崇伯鯀”。之後禹繼承了鯀,為“崇伯禹”。這表明夏族早期活動於崇山附近。當時河水泛濫,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聯盟,鯀被四岳推選領導治水,歷時九年而最終失敗。治水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善於團結族人及其他部落。《尚書·堯典》記載,堯最初認為鯀方命圮族、毀敗善類而反對鯀領導治水,說明鯀在領導治水時,有不少部落對他不滿。《尚書·洪範》與《國語·魯語》中又提到“鯀障洪水”,說明鯀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許這亦是鯀治水九年失敗的原因之一。鯀治水失敗後,被殛死於東方黃海海濱的羽山。
夏商周
  • 大禹治水
是鯀的兒子,鯀死後,禹受舜任命,繼任治水的工作。禹改進其父的治水方法,疏導河流,團結各部落的族人,終於將洪水治平。《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後世傳頌,治水過程可能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孟子·滕文公》提到了禹的治水方法:“疏九河,瀹而注諸海;決汝、漢,排而注之江。”禹亦倡導農業,強調“躬耕而有天下。”《韓非子·五蠹》贊禹“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
  • 討伐三苗
由於禹治水有功和促進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隨後舜又派禹去討伐三苗。禹屢次擊敗三苗,將三苗驅趕到丹江漢水流域,鞏固了君權。《墨子·非攻》中說道禹克三苗後,“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可以說明禹在治水與討伐三苗勝利後,夏部族已成為部族聯盟首領。舜把帝位禪讓給禹,禹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可見夏部落的號召力。有一次在會稽部落會盟時,防風氏首領遲到而被禹所處死。古文獻中亦記載禹以諸侯部落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制。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逝。禹又命東夷首領益為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擁戴,反而擁戴禹的兒子啟。
大禹大禹

夏啟奪位

禹死後,益沒有得到權位,反而在民眾的擁護下,啟得到了權位。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稱,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說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啟,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啟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啟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先秦文獻記載此事的共同點就是“公天下”變成“家天下”,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隨後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質疑啟的權位。啟都郊外的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啟都討伐,與啟軍大戰於甘。戰前啟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啟擁有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占有絕大優勢,最終擊敗有扈氏,罰貶做牧奴。這兩次勝利代表中原地區的主流社會觀念已從原始的禪讓制度轉向了世襲制度。
夏氏族原姓,但從啟開始改用國名“夏”為姓。同時啟不再使用伯這個稱號而改用後,即“夏後啟”。啟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鈞台,此即鈞台之享,還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啟在舞蹈時“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獻傳說啟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的樂舞文獻《九辯》、《九歌》與《九招》均稱啟為其原作者。啟統治期間,其子武觀時常作亂。《韓非子·說疑》說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
夏啟夏啟

太康失國

  • 太康怠政
夏啟死後,其子太康繼承後位。太康只顧遊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間,夏部族權威削弱,東夷族太昊少昊部落趁機西進。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羿率軍從東夷屬地鉏遷至夏後氏的屬地窮石,與當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窮氏。羿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得了夏政。隨之太康投奔斟鄩斟鄩氏
羿奪得權位後並沒有稱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為王。但事實上國事全由羿來治理。此舉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滿。其中主持天象活動的和氏與羲氏公開反對。羿說他們廢時亂日,派胤率兵討伐羲和二氏,戰前作誓師辭《胤征》,在戰中取勝。
  • 后羿奪位
中康死後,其子相繼位。隨後投奔與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從此,羿獨承王位。羿好射獵,不善治理,得權後,他像太康一樣,好狩獵而荒廢國事。他廢棄武羅、伯困、龍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驅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浞年少時因造謠惑眾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後被有窮氏首領羿收養,成為有窮氏的一員,得到重用寒浞勢力日益強大,後來趁羿在外射獵的機會將羿及其家人殺掉,霸其權、奪其妻,生下、澆二子。寒浞把戈封給了他的兒子豷,把過封給了他的另一個兒子澆。澆受父命率兵先後滅掉親夏的斟灌氏與斟鄩氏,殺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當時已懷下相的兒子,她從牆洞逃走至其母親有仍氏家裡避難,不久生下遺腹子少康。
后羿后羿

少康中興

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澆聞訊後,派人追殺有仍氏,少康無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後裔),作了庖正。有虞氏首領虞思膝下無子,僅有二女。他將二女許配少康,賜給他田一成、眾一旅,並把綸邑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綸邑為根據地組織餘下的夏族民眾,設官分職。派女艾到澆廷中密探,準備恢復夏室。此時,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遺臣得知少康準備奪回政權,親自帶領斟灌、斟鄩氏的殘餘民眾與少康會師,聯合擊敗了寒浞。復立少康為夏後。而後少康滅澆於過,又派他的兒子杼滅於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後近百年的東夷族有窮氏覆滅,結束了四十載的“無王”時期。夏由此復國,後世稱“少康中興”。通過太康失國至少康中興的這段敘史可以看到華夏族平定中原方國部落(尤其是東夷族)的歷程。
少康之子杼繼承後位。他了解東夷對夏室的不滿,為了鞏固在東方的勢力,他把都城從原東遷至老丘。他重視發展武器和製造兵甲。文獻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的說法。他還派人討伐東南沿海地區的東夷(今山東南部、安徽東部、江蘇一帶)。傳說其獲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圖在杼的統治下擴張到了東海(今黃海)之濱。杼在位期間是夏朝最昌盛的時期。夏人對杼格外尊重,為杼舉行過“報祭”。《國語·魯語》說道“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認為杼全面地繼承了禹的事業。
杼之子在位時,東夷族與華夏族開始和平共處。其中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居於淮河、泗水流域的九個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後納貢祝賀。槐逝後,其子芒繼位。芒逝後,其子泄繼位。這期間東夷族與華夏族逐漸同化。泄在位期間東夷族已基本同化,於是他開始向西方發展。同時,他開始對順從夏室的方國部落封土封號。這便是數世紀後諸侯制的起始。泄逝後,其子不降繼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討西方的九苑。商湯滅桀
不降年邁時,內禪於其弟扃。扃逝,其子廑繼位。廑繼位後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繼位。他改變夏禮中祭祀祖宗的傳統,開始祭祀天帝。《史記·夏本紀》記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不少方國部落開始對夏室不滿,但華夏族與東夷族的關係仍然友好。這有可能因為東夷族與華夏族的同化度較高。夏後氏自孔甲開始日趨衰落。孔甲逝,其子繼位。皋逝,其子發繼位。這段期間,方國部落與夏室的關係惡化,氏族內部的糾紛也激烈化。從孔甲經皋與發,至履癸(別名夏)內亂不止。
發逝後,其子履癸桀繼位。桀善武,《史記·律書》記載:桀“手搏豺狼,足追四馬”。桀在位期間,夏室與方國部落的關係已經破裂。給夏上貢的部落不斷減少。桀因此常常討伐不順從的部落。古文獻中說桀貪色,他在擊敗某個部落後會從部落中挑選出鐘愛的女子作為妃子。《國語·晉語》提到的有施氏,竹書紀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均遭此下場。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與伊尹結好,卻在把她奪走,伊尹憤怒中投奔商湯。桀的屢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較有權威的部族。有緡氏因不服從桀而被滅。活動於今山東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這夏亂期間興旺了起來。桀又因商不服的藉口討伐商首領湯並敗之。湯被囚禁於夏台,隨後獲釋。除了夏室對外關係惡化外,文獻中還提到桀在廷內用人失當。
桀只顧享樂不顧民間疾苦。傳說夏民詛咒桀早日歸天,桀聽聞笑說自己是天上的太陽,太陽不死,他也死不了,夏民便指著太陽,責問太陽何時破滅,情願與之同歸於盡。大約在前17世紀末前16世紀初,商部族首領湯,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聯盟方國部落討伐桀。滅了親夏部族韋、顧、昆吾後與桀開戰。湯的勢力大,桀抵擋不過,且戰且逃,最終戰敗於有娀氏舊址。桀逃至鳴條,湯追之,展開了大戰。桀再次被擊敗,被湯放逐於歷山,與末喜氏同居,最後跑到了南巢之山,並死於該處。《淮南子·修務訓》所載稍有不同,說湯“整兵鳴條,困夏南巢,譙以其過,放之歷山。在後世的傳說里,夏後桀被描寫成一代暴君,後人常將夏後桀與商紂王周厲王周幽王四個禍國殃民的暴君並稱,但在較早的文獻中關於桀的記載甚為簡略。《尚書·湯誓》記載商湯伐桀時舉說桀的罪狀只是“率遏眾力,率割夏邑”。鳴條之戰,夏室被推翻,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湯在亳稱“王”,建立商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中國的首個世襲制政權,夏朝,傳十四世、十七君,歷時四百七十一年,於前17世紀末、前16世紀初滅亡。

商朝

殷革夏命

大乙湯乃示癸之子,關於湯的名字記載較為複雜,《古本竹書紀年》雲“湯有七名”。殷墟卜辭中多稱其為合字“大乙”、又稱單字“唐”或“成”。周原卜辭以及齊國彝銘稱其為“成唐”。《尚書》、《楚辭·天問》稱其為“湯”。《詩經》、《國語》等稱其為“湯”、“武湯”或“武王”。《史記》、《荀子》等稱其為“天乙”。《論語》、《墨子》、《竹書紀年》等稱其為“履”。
商湯商湯
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又名,史書記載他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他暴虐民眾,大興土木修建傾宮瑤台,使得諸侯叛離。桀便派軍四處討伐不服的屬國。此時的商湯是專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史書中稱讚他修德愛民、寬厚仁慈,與夏桀形成鮮明的對比。《呂氏春秋·異用》、《史記·殷本紀》、《帝王世紀》等形容夏桀“網張四面”如此鳥禽全入網中,一個也不落,而商湯“網開三面”僅留一面捕禽,其餘三面放之,表示商湯的仁慈大度。諸侯見勢便紛紛棄桀歸湯,湯籍此機會網羅人才、拉攏諸侯。有莘氏居於夏後腹地伊洛平原,不滿桀的統治,決定與商湯聯姻結盟。伊尹隨有莘氏女進入商湯王室,始任庖正,而後得到了湯的重視,被授予“天下之政”,立為小臣。湯以伊尹為士朝貢夏廷,潛入觀察夏地的動靜。除伊尹外,仲虺咎單女鳩女房義伯仲伯等官賢也先後歸湯。
湯將都邑遷回先王之地——亳。亳與葛國為鄰,葛是滅夏的必經之地。湯聞葛伯不祭祀神祖,便遣人前去查問究竟,葛伯答覆沒有可供犧牲的牛羊,湯遂送去牛羊,葛伯卻宰了牛羊供自己食用,回覆說葛國缺糧,湯再遣去亳邑民眾協助耕種,並派童子到田間送飯,葛伯卻奪其飯殺其人。於是湯自亳邑出發征伐葛伯。湯戰勝葛後見夏桀並未譴責,於是又相繼征伐、蘇、董、溫等國。自稱征伐是弔民伐罪,為民除禍,故而湯東征西怨、南征北怨,得到了民眾的支持。滅溫後戰爭發生轉折,商亳遭到溫的同姓鄰國昆吾的反擊,此後商湯轉而討伐親夏的屬國。此時商湯感覺羽翼豐滿,在景亳匯集諸侯盟國,宣告與夏作戰,是為“景亳之命”。先後消滅韋、顧、昆吾等親夏政權,翦除夏後屬國,削弱夏後勢力,經過“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湯趁夏地發生旱災,自起兵西進,桀抵擋不過,且戰且逃,戰敗於有娀氏舊址,逃至鳴條。湯與夏桀在此展開了鳴條之戰
戰前,湯作《湯誓》,舉說桀的罪狀是“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桀戰敗,經歷山逃至南巢,夏朝覆滅。湯遷徒夏族遺民於,湯欲遷夏社,伊尹認為會引起夏民的憤恨,作《夏社》反對。湯經泰卷返回亳,仲虺作《仲虺之誥》向夏諸侯闡明伐桀的正義性。《逸周書》稱“三千諸侯大會”於亳,湯三讓天子位於天下有道者後即位。遂遷九鼎於亳都,商朝建立。這是中國傳統歷史的首次王朝交替,《周易》贊稱商湯受天命而滅桀,是“順乎天而應乎人”的一次革命。滅夏後,湯擴建亳都,並在夏之舊都斟鄩附近建設西亳用以監視夏王朝的殘餘勢力。湯命臣咎單作《明居》以法治民,製作禮樂。為了鞏固統治,又改正朔,易服色,以白色為上等服飾顏色,作五祀八政

伊尹放太甲

主詞條:伊尹太甲
根據文獻記載,湯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乃湯之嫡長子,被立為太子,但太丁未即位便先湯而死。湯二十九年,湯王過逝。其後,文獻記載出現分歧:《尚書序》、《三統曆》、《漢書·律曆志》、《偽古文尚書》等載湯崩,太丁之子、湯之嫡長孫太甲即位;而《史記·殷本紀》、古今本《竹書紀年》、《孟子》等記載湯崩後,湯的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六年,再由嫡長孫太甲即位為王。殷墟卜辭中,太丁刻作“大丁”,外丙作“卜丙”,太甲作“大甲”,但尚未發現仲壬(中壬)的痕跡。根據卜辭的周祭順序,“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為次,即嫡長孫太甲即位於其叔父外丙之前。太丁生前被立為太子,雖未即位但因其子太甲稱王所以被納入周祭直系,而外丙無子稱王所以屬於周祭旁系。文獻記載湯在位時間較長,長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但總共在位時間僅短短六年。同時文獻記載伊尹輔佐太甲攝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太甲出亳都並置其於湯所葬之地——桐宮。古今本《竹書紀年》等文獻甚至稱伊尹篡位稱王。一種解釋認為長子太丁逝時,湯尚健在,立次子外丙為太子,而湯逝後,太甲奪權,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壞了嫡長子繼承制度。這可能是文獻記載中多稱太甲起初不賢的緣故,所以伊尹放太甲於桐,並作《伊訓》、《肆命》、《徂後》使其反省悔過。期間伊尹復立湯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繼為王,但二人年邁,總共在位六年便過世。太甲在桐宮修德,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伊尹見此便迎接太甲回都,還政於太甲。
還政後,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興”,“諸侯鹹歸…百姓以寧”,創造了商朝的第一次中興。太甲歸亳後十二年陟,逝後上廟號“太宗”,又稱“明王”。文獻記載太甲有沃丁太庚二子,先後即位為王。周祭中未見沃丁之名,但有“羌丁”(羊丁),因為是單版祭祀,尚不明確其與前後帝王的關係。文獻記載沃丁八年,伊尹過世,“沃丁葬以天子禮”,服喪三年。咎單接管政事,作《沃丁》訓王。十九年,沃丁陟,太庚立。周祭中太庚作“大庚”。太庚有子即位為王,所以屬於直系先王。太庚在位五年陟,此後小甲太戊雍己三子相繼為王,在王位繼承制度上出現了兄終弟及的亂象。

比九世亂

小甲乃太庚之子,旁系先王。小甲時期,開始了商王朝的第一次衰敗。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據傳世文獻記載,雍己繼位為王,而常玉芝等現代學者利用殘辭互補法,對卜文中殘缺的周祭順序作了整理,認為太戊在雍己之前繼位為王。太戊在卜辭中作“大戊”,是位直系先王。即位之初,冊命伊陟、臣扈、巫鹹等輔佐商王管理朝政。太戊繼其兄小甲之位為王,有違嫡長子的王位傳承制度。傳說太戊時,發生了“祥桑谷共生於朝”的災異現象,太戊恐懼中求問伊陟此事,伊陟說是殷道德衰的惡兆,太戊聽從後,修行修德,使得祥桑枯死。太戊對山川鬼神格外恭敬,命巫鹹加倍祭祀活動,巫鹹作《鹹艾》、《太戊》稱讚太戊。太戊改革軍隊,命車正中衍作寅車。太戊在賢臣的輔佐下,扭轉了小甲時期的衰敗。五穀豐盛,諸侯歸附,商王朝進入了第二次中興時期。根據文獻記載,太戊在位七十五年陟,廟號“中宗”又作“太宗”,而卜辭中沒有太戊廟號的記載。雍己或繼其兄太戊為王,或繼其兄小甲為王,其在位期間,殷道復衰,諸侯叛離,商王朝二次衰敗。雍己為旁系先王,在位僅十二年,事跡遠不如太戊。而太戊時期的興盛則為其子爭奪王位創造了條件。雍己之後,太戊有中丁外壬河亶甲三子相繼為王。
中丁乃太戊長子,在周祭順序中是太戊之後的直系先王,其王位很可能是從叔父雍己那裡爭來的。中丁奪位遭到了王朝內部其他統治勢力的反對。元年,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棄經營了一百多年的都城——亳,東遷於,由此保住了王位。東土邊境的藍夷部落趁機作亂,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繼位,都於囂。其王位是平穩傳承還是爭奪而來的,由於記載的缺乏,無法明了,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亂,這可能說明其王位是爭奪而來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河亶甲奪位稱王,遷都於相。奪權徒都導致商王朝政權內部分裂,國力劇減,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連年用兵討伐叛離諸侯。征藍夷,又征班方,侁人聯盟班方,河亶甲聯合彭伯韋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中丁之子,祖乙即位。即位之初遷都於邢,其王位可能是爭奪而來的。祖乙作為太戊的嫡長孫,可能得到了王朝內部舊貴族勢力的支持,立舊臣巫鹹之子巫賢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權逐漸穩定,修築新都。命高圉為邠侯,鞏固對西土邊疆的統治。商王朝二次復興。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與湯不相上下。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廟號“中宗”。祖乙之子祖辛即位,政權平穩過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沃甲繼位。沃甲在卜辭中作“羌甲”,因為其子南庚繼位為王,所以初屬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後期的黃祖卜辭中以旁系先王祭祀。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祖丁繼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陽甲盤庚小辛小乙四子先後成王。四子同父異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納入周祭祀譜,在先王行列中獨占鰲頭。在位九年而陟,堂弟南庚繼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後遷都於,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僅六年,祖丁之子陽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陽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係為直系,南庚在位時間較短,可能是遜位於陽甲,或是陽甲奪位。王位傳承的紛爭,削弱了政治統治的勢力,國力銳減,邊境諸侯內侵。帶來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陽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陽甲在位四年崩,其弟盤庚即位。
太庚三子小甲太戊雍己相繼為王,破壞了嫡長子傳承制度,此後弟子相互代立,爭奪王位,屢遷都邑,使得國力衰亡,諸侯莫朝,邊境遭侵。是為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亂”。

盤庚遷殷

主詞條:盤庚遷殷
盤庚在卜辭中作“般庚”。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在商湯時,曾建都於鄭亳(地點尚存爭議),到盤庚在位時,約在前1300年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並固定下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後,商四出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商朝達到全盛時期。

武王伐紂

主詞條:西伯昌武王牧野之戰
周武王周武王
武丁死後,商朝逐漸衰落。商代最後一個王帝辛商紂王)對開發中國東南,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很大促進;但由於連年發動戰爭和大規模建造瓊宮瑤台,大大耗費社會的人力與資財,促使社會矛盾激化,周武王聯合羌、、盧等部落,共同伐紂,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人們不願為荒淫無度的紂王賣命,紛紛倒戈,牧野之戰後,紂王自焚,商朝從此滅亡。周王朝建立。

商後期年表

盤庚(遷殷後) 公元前1300年
小辛小乙 在位50年
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祖甲廩辛、康丁在位44年
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紂)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7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22年 在位55年
共王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共王當年改元)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厲王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共和當年改元)
宣王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