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湖北省穀城縣城關鎮)

城關鎮(湖北省穀城縣城關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城關鎮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穀城縣東北部,是穀城縣縣城所在地,穀城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關鎮行政區域面積18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69299人(2013年),轄28個社區、17個行政村。

穀城縣城關鎮位於漢水中游西南岸,屬半平原丘陵地,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87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漢江南河北河流經境內。礦產資源有石英石石灰石石膏瓷土耐火石滑石粉沙金等。

城關鎮境內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水稻糧食作物,工業以紡織服裝、建築材料、農產品加工、汽車配件等門類為主。谷城經濟開發區坐落於境內。襄渝鐵路漢十高鐵福銀高速公路316國道、303省道、334省道過境。2013年,城關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億元,比2012年增長20.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183萬元,比2012年增長43.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關鎮
  • 行政區劃代碼:420625100
  • 所屬政區: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
  •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北部,穀城縣東北部
  • 政區面積:184.1平方公里
  • 戶籍人口:169299人(2013年)
  • 下轄村居:28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老街社區小南門街18號
  • 電話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799
  • 火車站谷城站谷城北站
  • 旅遊景區:漢江國家濕地公園、明清老街等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公路,鐵路,水路,社會事業,城鄉建設,水利建設,教育事業,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旅遊景區,文物遺蹟,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穀城縣縣城遷建於今址,歷為縣治。
民國元年(1912年),稱城廂區,後易名第一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劃為首善(城內)、南關(順城街)、西關、粉濱(老街)4個鎮。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劃成首善、二聖、三民、四安、五權、六德6個鎮。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鎮合併為城廂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城廂鎮改稱谷伯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谷城解放,境內設立第一區,區政府駐城關,轄今城關鎮及冷集鎮部分地區。
1950年3月,設立城關鎮,分設北河地區為第一區。
1954年6月,第一區更名為北河區,區人民政府改為區公所,是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1956年7—10月,撤區建鄉,撤銷北河區,境內設黃康鄉、胡崗鄉、三岔路鄉、柏果樹鄉;城關鎮保留不變。
1958年9月,撤鄉建社,設立北河人民公社;城關鎮建制不變。
1960年,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人民公社。
1961年,撤銷城關人民公社,復設為城關鎮;撤銷北河人民公社,復設為北河區。
1975年8月,穀城縣撤區並社,撤銷北河區,設立北河人民公社;城關鎮建制不變。
1984年3月,城關鎮更名為谷城鎮;10月,實行“政社分設”,復設北河區,谷城鎮建制不變。
1987年9月,谷城鎮復名城關鎮;撤銷北河區,設立北河鎮。
2001年3月,撤銷北河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城關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1—1955年,城關鎮轄6個街道,北河區(第一區)轄19個鄉。街道、鄉均為鄉級行政單位,設街道政府和鄉政府。
1951—1955年行政區劃
城關鎮
城內街、順城街、中碼頭街、老街、米糧街、西關街
北河區
(第一區)
三垌碑鄉、唐家洲鄉、黃康鄉、范家河鄉、三岔路鄉、彭家山鄉、謝家營鄉、紅石亮鄉、龔家河鄉、胡家崗鄉、洞山寺鄉、茶庵鄉、柏果樹鄉、皮家窪鄉、胡家井鄉、安家崗鄉、趙家康鄉、格壘嘴鄉、宋家洲鄉
1956年1月,小鄉合併,北河區轄8個鄉。
1958年9月,北河人民公社成立時,劃分為後湖、黃康、三岔路、過山口4個管理區,共轄42個生產大隊。
1961年,城關鎮轄1個大隊,8個生產隊;北河區轄4個小公社,42個大隊,314個生產隊。其中後湖公社轄11個大隊,85個生產隊;黃康公社轄10個大隊,77個生產隊;三岔路公社轄11個大隊,82個生產隊;過山口公社轄10個大隊,70個生產隊。
1975年8月撤區並社後,原北河區所轄的縣城周圍及南河以南的黃康管理區的15個大隊劃歸城關鎮,北河人民公社劃分為後湖、三岔路、過山口3個管理區。
1981年,設過山口鎮,屬北河人民公社。
1981—1983年行政區劃
鎮(社)管理區生產大隊
城關鎮
城郊管理區
太平坊、大古橋、龍家灣、泰山廟、環城
黃康管理區
謝家營、石龍溝、劉家坎、朱家洲、黃康、鄒家營、桐樹村、茶庵、格壘咀、老軍山
北河
人民公社
後湖管理區
江家洲、白果樹、曾家營、王家營、安家崗、吳家營、趙家康、胡家崗
三岔路管理區
聶家灘、范家河、龔家河、劉家溝、三岔路、蔣家沖、 蘇盤、莫家河、彭家山、白龍崗
過山口管理區
肖家營、韓家卡、過山口、胡家井、鍋底湖、洞山寺
原 種 場
皮家窪、三里橋
1984年10月“政社分設”後,谷城鎮轄2個鄉(大古橋鄉、黃康鄉),北河區轄2個鄉、2個鎮(後湖鄉、彭家山鄉、三岔路鎮、過山口鎮)。
1985年7月,穀城縣對行政區划進行部分調整,調整後谷城鎮轄轄2個鄉,17個行政村、7個街道(社區);北河區轄3個鄉,23個行政村。
1985年行政區劃
谷城鎮
街道(社區)
城內街、順城街、中碼頭街、老街、西關街、車站街、環城街
大古橋鄉
太平坊、大古橋、龍家灣、泰山廟、韓家卡、肖家營
黃康鄉
謝家營、石龍溝、劉家康、朱家洲、鄒家營、桐樹、茶庵、老軍山、格壘嘴、櫃門關、黃康
北河區
後湖鄉
江家洲、白果樹、曾家營、安家崗、王家營、吳家營、趙家埭、邱家樓、紅石亮
三岔路鄉
劉家溝、蔣家沖、蘇家盤、莫家河、彭家山、白龍崗、聶家灘、范家河、龔家河、三岔路
過山口鎮
過山口、胡家井、鍋底湖、洞山寺
1987年9月,谷城鎮復名城關鎮,原所轄小鄉撤銷;撤銷北河區,設立北河鎮,原北河區所轄小鄉鎮撤銷。
2001年3月,北河鎮併入城關鎮後,城關鎮轄12個社區、38個行政村。
2001年城關鎮行政區劃
社區
三里橋街、中碼頭街、龍家灣街、城內街、順城街、西關街、谷伯商城、環城街、車站街、泰山廟街、老街、過山口街
行政村
大古橋、韓家卡、肖家營、劉家坎、石龍溝、朱家洲、鄒家營、桐樹、茶庵、老軍山、格壘嘴、櫃門關、黃康、皮家窪、胡家井、鍋底湖、洞山寺、江家洲、白果樹、曾家營、安家崗、王家營、吳家營、趙家康、邱家樓、紅石亮、聶家灘、范家河、龔家河、三岔路、劉家溝、蔣家沖、蘇家盤、莫家河、彭家山、白龍崗
2002—2004年,城關鎮轄11個社區、28個行政村。
2002—2004年城關鎮行政區劃
社區
三里橋、大古橋、皮家窪、龍灣、泰山廟、過山口、城內街、順城街、老街、筑陽街、西關街
行政村
太平坊、肖家營、韓家卡、謝家營、石龍溝、朱家洲、黃坎、洪勝、茶庵、格壘嘴、老君山、櫃門關、柏果樹、吳家營、安家崗、曾家營、趙家坎、邱家樓、聶家灘、龔家河、三岔路、蔣家沖、莫家河、彭家山、白龍崗、胡家井、洞山寺、鍋底湖
2005年,城關鎮行政區劃調整為11個社區、31個行政村。
2005年城關鎮行政區劃
社區
泰山廟街、城內街、順城街、皮家窪街、筑陽街、三里橋街、龍家灣街、老街、大古橋街、西關街、過山口街
行政村
太平坊、韓家卡、肖家營、謝家營、石龍溝、朱家洲、洪勝、茶庵、老軍山、格壘嘴、櫃門關、胡家井、鍋底湖、洞山寺、白果樹、曾家營、安家崗、、吳家營、趙家康、邱家樓、黃康、聶家灘、龔家河、三岔路、莫家河、彭家山、白龍崗、江家洲、蘇家盤、紅石亮、蔣家沖
2006年,劃出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由新成立的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
2007年,城關鎮實際管轄11個社區、22個行政村,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1個社區、9個行政村。
2007年城關鎮行政區劃
城關鎮
實際管轄
社區
三里橋、大古橋、皮家窪、龍灣、泰山廟、黃康、城內街、順城街、老街、筑陽街、西關街
行政村
朱家洲、謝家營、石龍溝、洪勝、茶庵、格壘嘴、老軍山、櫃門關、太平坊、肖家營、韓家卡、柏果樹、吳家營、安家崗、江家洲、曾家營、趙家坎、邱家樓、紅石亮、龔家河、蔣家沖、蘇家盤
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
社區
過山口
行政村
鍋底湖、胡家井、洞山寺、聶家灘、三岔路、白龍崗、莫家河、彭家山、劉家溝村
2008年,撤銷太平坊村,設立東升街社區;肖家營村、胡家井村、鍋底湖村、三岔路村、聶家灘村、白龍崗村、莫家河村改為社區。城關鎮實際管轄13個社區、20個行政村,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7個社區、3個行政村。
2010年,洪勝村、柏果樹村、曾家營村、吳家營村、趙家康村、邱家樓村、紅石亮村7個村改為社區。城關鎮實際管轄20個社區、13個行政村,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7個社區、3個行政村。
2011年,石花鎮鮑家灣村劃歸城關鎮,由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城關鎮的蘇家盤村、蔣家沖村劃歸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從東升社區劃出6個居民小組,設立粉水社區。城關鎮實際管轄21個社區、11個行政村,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7個社區、6個行政村。至2013年未變。

區劃詳情

截至2013年,城關鎮轄28個社區、17個行政村;其中城關鎮實際管轄21個社區、11個行政村,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7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老街社區小南門街18號。
城關鎮
實際管轄
社區
泰山廟街社區、城內街社區、順城街社區、皮家窪街社區、筑陽街社區、三里橋街社區、龍家灣街社區、老街社區、大古橋街社區、西關街社區、黃康街社區、東升街社區、肖家營社區、洪勝社區、紅石亮社區、後湖社區、吳家營社區、趙家康社區、邱家樓社區、曾家營社區、粉水社區
行政村
龔家河村、韓家卡村、謝家營村、石龍溝村、朱家洲村、茶庵村、老軍山村、格壘嘴村、櫃門關村、江家洲村、安家崗村
谷城經濟開發區代管
社區
過山口街社區、胡家井社區、鍋底湖社區、莫家河社區、三岔路社區、聶家灘社區、白龍崗社區
行政村
蔣家沖村、劉家溝村、彭家山村、蘇家盤村、洞山寺村、鮑家灣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城關鎮位於穀城縣境東北部中段,漢水中游西南岸,地跨東經111°36′—111°41′,北緯32°12′—32°16′之間。東與老河口市仙人渡鎮隔江相望,南與廟灘鎮毗鄰,西與盛康鎮接壤,北與石花鎮冷集鎮相連。行政區域面積184.1平方公里,其中城關鎮實際管轄面積144.1平方公里,谷城經濟開發區管理面積40平方公里。
穀城縣城關鎮

地形地貌

城關鎮屬半平原丘陵地,西南為丘陵山區,東北為沖積平原,西高東低,呈闊扇形,平均海拔87米。境內南部最高峰老軍山,海拔358.9米;最低為格壘嘴村,海拔75.7米。境內主要山嶺有老軍山、上老軍山、傅家嶺、封水灣、谷山、紅石岩、過山口、雞蛋包、四祖廟台、猴兒岩等。
城關鎮主要山嶺
山嶺位置海拔
(米)
面積(平方公里)備註
老軍山
縣城南3公里
358.9
6
山上原有哨所,派老軍駐守,故名;山多白石,遠看似羊,“軍山群羊”系谷城八大景之一
上老軍山
黃康西4公里
327
2
因居老軍山上端得名
傅家嶺
黃康西南3.5公里
127
1
封水灣
黃康西南4公里
243
0.5
唯有一人能通行的小路,時遇洪水封鎖道路不能通行,故名
谷山
縣城西北6.5公里
120
2
相傳穀神教農民播種粟谷於此,故名,又名穀神山;北端有谷國城、谷伯墓、谷伯廟遺址
紅石岩
三岔路西南5公里
110
2
因紅石山岩突至河邊,故名
過山口
縣城西4公里
100
1/375
相傳張飛一箭將此山射一大口,稱“箭過口”;明代修建“武當第一宮”,為朝拜武當交上神路的起點,得名過山口
雞蛋包
縣城西南6公里
169
2
以山體形似雞蛋得名
四祖廟台
縣城西南6.5公里
189
1
屬柴山;山頂平如台;原有小廟,供奉四位祖師,故名
猴兒岩
縣城西南5公里
160
2
曾有猴子出沒,故名
境內的山谷主要有大沖瑙、祭山溝、天星溝、劉家溝、貓子溝等。
城關鎮主要山谷
山谷位置長度
(公里)
寬度
(米)
備註
大沖瑙
黃康東2公里
襄渝鐵路邊
1
400
因溝體較大而得名;季節性流水,可種稻、麥
祭山溝
谷城火車站
西南1公里
1
500
相傳禹王治水時,在此祭神,山上曾修祭山廟,故名;季節性流水
天星溝
三岔路西北4公里
3
10
谷中有一泉眼明如鏡,相傳在白天的中午能看到星星,故名;季節性流水
劉家溝
三岔路西北2.5公里
2.5
500
季節性流水
貓子溝
三岔路北2公里
1.5
20
原有老虎出沒,民間以虎稱野貓得名;常流水
縣城東3公里,地處黃家溝以東至漢江邊有一個沙洲,名為五姓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此外,境內還有四姓公、唐家洲、鍋底湖、聶家灘、皮家窪等幾塊地片。

氣候

穀城縣城關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冷夏熱、冬乾夏濕、雨熱同季的特點。春季氣溫回升顯著,冷暖變化劇烈;夏季先乾熱,再梅雨,後伏旱,高溫濕熱,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左右;秋季降溫較快,氣溫日較差大,有時有連陰雨;冬季溫度低,降水少。

土壤

城關鎮境內的土壤有黃棕壤潮土水稻土三類,七個亞類,十九個土屬。耕地以潮土和水稻土為主,土層厚,土質肥,水資源豐富,適宜於農作物種植生長。

水文

谷城一角谷城一角
境內河流主要有漢江南河北河。漢江由冷集鎮馬台村流入城關鎮,至老軍山村流出入廟灘鎮,流程18公里,流量726立方米/秒;南河由盛康鎮土地嶺村流入,至城關鎮格壘嘴村注入漢江,境內流程14公里,流量78.3立方米/秒;北河由石花鎮下新店村流入,至城關鎮安家崗村注入漢江,境內流程10.2公里,流量30立方米/秒。南、北二河水流較平穩,但春夏多雨季節,上游洪水暴漲,下游又受漢水所阻,易發生洪澇災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據《穀城縣志(1986—2005)》資料,城關鎮有大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5座,堰塘168口,庫容總灌溉面積700公頃;流經鎮境的漢江年平均徑流量563億立方米,南河年徑流量24.7億立方米,北河年徑流量4.5億立方米。20世紀八九十年代,城區自來水水源為地下水。2004年建成第三水廠,以漢江為水源。據《谷城年鑑·2014》資料,2013年城關鎮境內有小型水庫7座,蓄水量540.8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城關鎮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石石灰石石膏瓷土滑石粉重晶石耐火石耐火砂等19種;金屬礦產主要有沙金。其中,老軍山的耐火石、南河的沙礫石、格壘咀的塊石儲藏豐富,是質地優良的天然建築材料。

人口

1979年,城關鎮總戶數7469戶,總人口42230人,其中城鎮人口18155人(從業人員11500人),農業人口24075人,除回族500人,滿族1人外,其餘均系漢族;北河公社總人口40743人,其中城鎮人口787人,少數民族有回族9人,蒙古族13人,其餘均系漢族。
1986年,城關鎮、北河區總人口合計70885人。
2001年,城關鎮人口151157人,其中農業人口74849人。
2005年,城關鎮總戶數64963戶,總人口151783人,其中農業人口7853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12‰。
2013年,城關鎮總戶數73048戶,人口169299人。 其中城鎮63760戶,140605人,農村9288戶,28694人;男性85135人,女性84164人。全年出生1426人,計畫生育率90.04%,人口自然增長率11.6‰,出生人口性別比100:105。

經濟

綜述

1986年,谷城鎮實現社會總產值6406.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877.66萬元,財政收入184.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5元。2005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3.4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6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3580元。2013年,城關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億元,比2012年增長20.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183萬元,比2012年增長43.1%;農民人均純收入12059元,比2012年增長15.2%。

第一產業

穀城縣城郊土地大部分為江河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適宜小麥水稻的生長;北河地區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主產小麥、水稻, 盛產花生甘蔗西瓜等。1979年,城關鎮糧食總產1395萬斤,比1949年的677萬斤增長2倍,單產941斤,名列全縣第一;北河公社糧食總產2880萬斤,比1949年增長2.4倍,棉花總產694643斤,比1949年的24.3萬斤增長近8倍,有大中拖拉機45台,手扶拖拉機116台,推土機2台,柴油機180台,脫粒機314台。80年代初,城關鎮營造了油茶柑桔蘋果等萬畝經濟林,還有朱家洲花生、黃家洲西瓜、東門外白菜、泰山廟蘿蔔等土特產。
1986年,境內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棉花芝麻等作物為主,推廣雜交水稻“兩段育秧法”,稻麥連作改為稻油、稻麥兩年四熟輪作;糧食播種面積1920公頃,總產量10646噸,畝平單產370公斤;實現農業總產值1024萬元。1987—1994年,改造中低產田,推廣具有谷城特色的“寬蔸窄行”、“大蔸大行”水稻栽植模式,實行工廠育秧,合理施肥與科學灌溉,水稻產量逐年增長,1994年畝產661公斤,比1988年淨增317公斤;同時在平原、丘陵、旱地推廣北河後湖模式,沿河、灘涂、洲地推廣沙洲農業模式,中低山地推廣“3—2—5”模式(一年三季收),畝產1000公斤,產值5000元;主要有“麥—玉—薯”、“麥—玉—豆”雙膜噸糧模式;湧現出噸糧村16個。1995—1998年,重點調整種植結構,使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推廣水稻旱育秧、旱育拋秧、立體高效栽培技術等,推廣15個良種;蔬菜種植面積在原有基礎上擴大615公頃,果茶、豆雜種植面積大幅增長;推廣“糧菜間作、糧糧間作、糧經間作”立體種植模式;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整土地,建防護林,變“旱包子”“水袋子”“尖角子”為“米袋子”“菜籃子”“錢袋子”;修機耕路,推廣機械種植收割;全鎮初步形成以蔬菜為主導,以茶葉、乾鮮果、養殖、食用菌為輔助產業的農業產業格局。
1999—2003年,農業生產以市場為導向,“壓糧擴油增菜”,發展特色經濟;以發展優質水稻、優質小麥、優質油料、優質水果為主,全鎮“四優”作物總面積2100公頃,有蔬菜、茶葉、水果500畝以上基地3個,建蔬菜大棚2.5萬個,初步形成以蔬菜為主導,以茶葉、乾鮮果、養殖、食用菌為輔的農業產業格局;成立菜業公司,註冊商標,專門從事蔬菜運輸、加工與銷售;聘請山東壽光農技人員指導大棚蔬菜生產,引進春暖式和冬暖式大棚,生產反季節蔬菜,發展5個蔬菜種植專業村,江家洲山藥、曾家營辣椒、龔家河大蔥、趙家坎花菜成為主導產品,蔬菜種植面積719公頃,總產量5.08萬噸。2004年,實施以水稻、小麥、油菜為重點的輕型簡化栽培,在謝家營村進行水稻旱育免耕拋植、旱育拋秧、旱育機械插秧及小麥免耕等新技術試驗示範,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72%,實現水稻、小麥、玉米良種化,耕作精細化。
2005年,城關鎮形成蔬菜、畜禽養殖和苗木花卉“一主兩翼”的特色產業,蔬菜種植面積2900公頃,蔬菜、蓮藕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86%以上;蔬菜生產向“春提早、夏排開、秋延晚、冬有鮮”方向發展,有無公害綠色蔬菜品種6個,“北河牌”蔬菜在周邊縣市形成一定影響力;“菜糧間作、菜果間作、菜菜間作、菜油間作”四種模式在襄樊市全面推廣,實現大田生產與大市場接軌;全鎮年產蔬菜21.5萬噸,畝平產值3500元,蔬菜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1%。全鎮有畜禽養殖小區3個,養殖大戶122個,家禽年出籠120萬隻,生豬年出欄10萬頭,羊年出欄1萬隻,黃牛年出欄1000頭。林地面積4507公頃,其中針葉林2202公頃,闊葉林833公頃,混交林415公頃。花卉苗木基地333公頃。
2013年城關鎮主要作物播種與收穫情況
作物類別播種面積(公頃)總產量(噸)
糧食作物
水稻
846.2
8987
小麥
1287.3
5329
其他糧食作物
1534.2
11227
經濟作物
油料
580.9
2274
茶葉
111.1
261
蔬菜
2821.7
177900
2013年,城關鎮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95億元, 比2012年增長10.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667.7公頃, 總產量25543噸;農業機械6019台,農機總動力41780千瓦,農業機械淨值2650萬元,其中耕作機械2056台,收穫機械84台;機耕面積2257.4公頃,占耕地面積的90%,機播面積1931.3公頃,占播種面積的26%;全年使用化肥8269噸,使用農藥287.3噸。全年生豬出欄97167頭,存欄80516頭;牛出欄6731頭,存欄10990頭;羊出欄7524隻,存欄7116隻;家禽出籠72萬隻, 存籠108.89萬隻;肉類總產量10637.75噸,禽蛋總產量2890噸。

第二產業

1979年,城關鎮有56家工廠,從事軟木、造船、棉織、針織、羽毛粘畫、刺繡、縫紉、製革、竹製品、小型農機具、台鑽、翻砂、磚瓦等一百多項,工業總產值924萬元,總收入395萬元,其中工副業收入152萬元,占總收入的38.5%;北河公社有水泥製品廠、造紙廠、糧食加工廠、農機站、砂石場等13個社辦企業,實現收入158.75萬元,占公社總收入的22.5%。
1986年,鎮辦工業處於小規模、分散經營狀態,主要有輕工業、紡織服裝業、建材業、通用機械製造業4個門類84家工業企業,多為手工作業,生產初級產品,科技含量低,其中竹器、藤編、漆器、羽毛畫、烙畫工藝為出口產品,羽毛畫年創出口外匯37萬美元,藤編創匯7萬美元。
1987年,開展橫向經濟聯合,依託大企業發展鎮辦工業,有5家企業與外地大企業進行聯營;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965萬元,其中村組企業產值342.3萬元。1988年,鎮委、鎮政府作出關於加快改革開放,進一步搞活企業的決定,工廠採取租賃、聯合、兼併、招標等形式進行改革,實行按件計資制,內部承包,工效掛鈎,工資總額包乾,強化財務管理和產品質量檢測,同時引進人才、技術、資金,工業生產實現手工生產向現代機械化生產轉變,向高技術、高產值轉變。1989年,縣第二輕工業局、城關手工業聯社所屬13家企業劃歸城關鎮管理;同年,縣軟木廠升級為省級先進企業。1991年,縣軟木廠改制更名,有增塑劑生產線2條,軟木磚生產線2條,年產增塑劑3000噸,軟木磚2000立方米,成為湖北省最大的軟木生產企業。1992年,谷城第二農機廠的液壓油缸系列產品開發納入國家“八五”星火計畫。 1993年起,逐步引進新技術、新工藝,鎮辦與民營經濟同步發展,形成機械、紡織服裝、化工、造紙、建築安裝五大產業體系;實現工業總產值5691萬元,村組工業總產值1582萬元,個體工業總產值2715萬元。1995年,成立的紡織服飾公司成為城關紡織企業龍頭,城關鎮亦成為鄂西北地區的紡織重鎮。1996年,對鎮辦企業進行改制,發展私營經濟。將面臨倒閉的企業實行買斷經營,在崗工人重組,推行股份合作,以現有廠房設備入股重組企業,實行閒置廠房租賃,聘請技術專家,上新項目等,以促進工業發展;19個村辦企業實行村組與個體戶投資合股辦廠,走出困境;16家企業與22所科技院校合作,聘請專家408名,引進項目21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計畫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鎮辦企業面臨高科技、高附加值企業的競爭,1997年鎮辦23家工業企業有21家出現虧損,鎮政府對鎮辦企業實施改革,突出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上新項目13個。1997年,23家鎮辦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3572億元,利稅1100萬元,工業增加值3600萬元;有民營工業企業145家,產值3.78億元,稅收312萬元;村組工業總產值4.5232億元,個體工業總產值6.419億元。1998年,對復活無望的小廠實行破產、改制和出售。1999年,鼓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通過公有私營、合資經營、股份合作、私人買斷等多種經營形式,發展民營經濟;全鎮有3231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家,外資企業3家;投資1738萬元,改造新上13個項目,開發20個新產品。2000年建立過山口民營科技園。2005年,城關鎮形成紡織服裝、建築材料、農產品加工、汽車配件四大產業,有各類企業3317家,其中紡織企業75家,汽車配件加工企業26家,科技園區企業34家;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0.97億元,增加值2.97億元,利潤3250萬元,稅金2416萬元。
到2012年,城關鎮主要有紡織服裝、建築建材、農產品加工、汽車配件、醫藥化工、造紙印刷、糧食加工等產業。2013年,城關鎮有工業企業372家,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5家,從業人員6328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29.40億元,比2012年增長2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03億元,比2012年增長26.8%;工業銷售收入126.98億元,比2012年增長24.9%;實現利潤12.34億元,比2012年增長807.2%;實現利稅2.52億元,比2012年增長38%。

第三產業

1986年,谷城鎮有商業門市部946個(含縣屬城區商業)、批發部4個,總營業額4427萬元;生產和生活資料供應主要靠國營、集體商業部門,個體戶主要從事服裝、日雜、餐飲業;同年開始商業體制改革,實行集體承包經營責任制、個人租賃承包責任制。1987—1990年,國營、集體商業部門對門店實行定利潤、銷售、品種、庫存、服務質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制、個人承包制,實行第二輪承包經營,每年與企業聯合在縣府街舉辦“五一”“十—”“元旦”年度展銷會。 1991年建成谷伯商城,以經營林、土特產和餐飲服務業為主,發展商家160戶。 1992年,國營、集體商業部門實行經營、價格、分配、用工“四放開”政策,改造擴建順城街仿古商業一條街。1993—1998年,國營、集體商業部門推行“國有民營”改革,400人參與改革,180人買斷經營;個體商業經營成為主要形式,商業貿易中心逐步轉移到縣府街、粉水路、縣府西街;民營五金、交電化工個體商戶發展迅猛,出現數家大型家電商場。1999—2003年,建成雙雄路步行一條街,主要經營鞋帽服裝等;先後湧現出一批民營商業企業;品類經營聚集,服裝鞋帽、家電經營集中在縣府街、粉水路,五金、建材經營集中在粉陽路、西關街,機車經營集中在泰山路、雙雄路,板材經營集中在中華南路,美容美髮集中在南門、十字街,過山口、黃康、三岔路分別形成商貿集市。2004年,90%的商貿企業實現民營化。2005年,全鎮有各類商業經營戶2090家,其中餐飲業568家,大型超市、批發商126家,百貨商店568家,五交化商店120家,衣帽服飾商店508家,藥店37家,美容美髮106家,照相館22家,浴池35家,個體經營營業額6億元。
截至2012年末,城關鎮有郵政代辦所2處,郵政業務總量590萬元,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1.3萬份;固定電話用戶1.4萬戶,電話普及率96%;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9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100萬元。2013年,城關鎮實現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零售額13.13億元,比2012年增長15.1%;有商業網點5000餘個,營業面積10萬平方米,從業人員2萬餘人;個體工商經營戶3555戶,從業人員7111人;私人商業企業50戶,從業人員2100人,註冊資本2500萬元;農(集)貿市場186個,面積63. 8萬平方米,年成交額40.89億元,比2012年增長30.5%;有外貿出口企業6家,出口額1770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862%;全年接待遊客6.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50萬元。

交通

公路

316國道自劉家溝村北入境,經三岔路、白龍崗、莫家河等村,至黃家灣出境,原為省道老白路,2001年省級為國道,為二級公路。303省道原為207國道,2002年降格為省道,自格壘嘴村入境,跨南河大橋經縣城,至三岔路與316國道相接。谷水路(縣城—石花鎮水星台村)是303省道與316國道的連線線,2005年由省道降為縣道。2003年,福銀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線路自漢江仙人渡大橋入境,向西北至李家灣西出境,為雙向4車道全封閉、全立交高速公路,行車速度80公里/時,境內三岔路設有谷城出入口和高速公路谷城管理所。截至2012年,城關鎮境內高速公路長約20公里,國道約20公里,省道約25公里,縣道19.6公里,鎮道約120公里,通村公路314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組公路硬化率達95%;有橋樑4座,分別為612大橋、620大橋、南河大橋、北河大橋;有汽車客運站1個(谷城汽車客運站)。
谷水路胡家井段谷水路胡家井段

鐵路

襄渝鐵路自格壘嘴村入境,向西北至洞山寺村出境,過境10公里,1976年建成通車,境內設有谷城站黃康站,原均為四等站。2000年,谷城站升為三等站。谷城火車站隸屬六里坪車務段,管理谷城站、黃康站的客貨運輸。2005年,鐵路由單線改為複線。
襄渝鐵路格壘嘴村段襄渝鐵路格壘嘴村段
2015年7月,漢十高鐵谷城段啟動建設,線路途經城關鎮,在城關鎮龔家河村設有谷城北站

水路

城關鎮瀕臨漢江,南河、北河穿境而過,水運曾是城關對外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隨著現代公路、鐵路的興起,水運逐漸萎縮。2005年,城關鎮境內有漢江、南河、北河3條航道,其中漢江通航能力為500噸級,南、北二河為支流航道;有1個港口(格壘嘴港口),2個碼頭,其中龔家河碼頭以運送鵝卵石為主,江家洲村的北河口碼頭以運輸黃沙為主。截至2012年,城關鎮境內有通航河道3條,格壘咀、白果樹2個水運碼頭。

社會事業

城鄉建設

1986年,谷城鎮有大街小巷47條,總長2.38萬米,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主要街道17條(十字街、東街、西街、南街、縣府街、西關街、順城街、老街、河街、新街、中碼頭街、五發街、五福街、鐵匠街、米糧街、車站街、后街)。1987—1998年,對老街進行搶救保護,對其他街道拓寬、取直、硬化,興建西大街(粉陽路)、縣府西街、康樂路、銀城大道、雙雄路、中華路等街道。1999年,對16條舊街進行拓寬取直,鋪水泥路面,增設水電設備。2003—2004年,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對農戶實行“一建三改”,修築村村通公路38公里,31個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90%的組通水泥路,修築田間作業道21公里;70%的農戶住進樓房,80%的農戶裝有電話,自來水使用率60%,有線電視進村入戶率40%,村組電力覆蓋率100%;建設新農村示範點3個,新建休閒小廣場3個,新增綠地13公頃。2005年,建成高速公路出口路、洪勝路,拓展銀城大道和中華南路,整修谷水路。截至2005年,城關鎮人均建築面積26.05平方米,城區人口發展到11.5萬人,建成區面積13.4平方公里,住宅建築面積298.28萬平方米,建成區道路面積0.92平方公里;排水管道總長度52.42公里,生活垃圾淸運量7.4萬噸;行政村建成面積5.5平方公里。2012年,城關鎮啟動邱家樓城中村改造項目和城內北街改擴建工程;11個村建有農村飲水工程165處,受益村民1.5萬人,沼氣池160個,太陽能9868戶,農村公廁54個。2013年,啟動建設三里橋居民公寓,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全鎮共配備保潔員258名,購置垃圾清運車輛6台,設垃圾筒500多個。

水利建設

北河地區地處南、北二河之間,地勢低洼,又系河沙淤積成洲,含水量差,水旱災害頻繁。南河、北河由西南入城關境,水流較平穩,但春夏多雨季節,上游洪水暴漲,下游又受漢水所阻,往往泛濫成災。據舊志記載,在清朝二百多年間,北河地區曾發生水災30餘次,旱災20多次;穀城縣城曾發生過十多次水災,“禾盡淹沒”,“漂流者半”,“廬舍殆盡",“水封城門”,“街心行船”。解放後,先後在韓家卡子至二道溝修築了一條7.5公里的南河堤防;為防旱災,又在團湖河上游修了團湖水庫,北河上游修了潭口水庫,在南河上游修了南河水電站,蓄水灌地;北河公社境內修主幹渠70餘公里,支渠100餘公里,自建小型水電站2座、大小堰塘2520口,沿漢江、北河、南河岸設提水泵站4處,安裝水泵226台,形成自流灌溉網,有效灌溉27689畝,占水田面積的60%;為擴大耕地,將北河下游從安家崗至王家崗之間進行了截彎取直的改道工程,開挖了一條長1030米、寬171米、深7米、排洪4000立方米/秒的新河床,把北河縮短7.5公里進入漢江,減輕了洪水威脅,並在老河床入口處修築了一道長216米、寬34米、高8米的土石壩,平整老河床,擴大耕地5550畝;在南河、北河沿岸築起19公里長的防洪大堤,城關鎮基本上消除了水患。1995—1998年,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整土地,建防護林,修渠挖堰,建機井,立泵站,以期旱澇保收。2002—2004年在後湖片區9個村實施農業節水示範項目。2004年平整土地2000公頃,修復渠道26公里,維修改造水庫堰塘12口,建泵站6座,打機井17口,渠、庫、堰串珠成網,自流灌溉面積達1.05萬畝。截至2013年,城關鎮有有小型水庫7座,集水面積24.08平方公里,庫容540.8萬立方米,灌溉面積6900畝;有水渠41條,總長112公里;電灌站19個,裝機容量1480千瓦,有效灌溉面積10810畝,有效灌溉率82%;水管網6條,總長106.62公里。

教育事業

解放前,城關僅有縣辦國中1所,師範學校1所,國小2所,教師30餘人,學生300餘人;北河只有幾所私塾,入學兒童寥寥無幾。1979年,城關鎮有國小18所,121個班,在校學生6090人,鎮辦中學2所,學生327人,中國小教師36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5%;北河公社有國小24所,學生6061人,國中3所,學生2876人,高中1所,學生441人,共有教職員工438人。谷城一中為縣重點學校。
1986年,全鎮有中國小26所,中國小專任教師503人;其中國小21所,教學點4個,教學班125個,在校學生4980人;普通國中4所,教學班43個,在校生2618人;職業高中1所,教學班8個,在校學生495人。1987年,城關鎮實現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普及初等義務教育。1988年,鎮內有學校49所,341個班,教師762名,在校學生15430人;學前班30個,學齡兒童1285人。1993—1996年,實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擴大校園面積,並完善學校各項配套設施,校園總面積達到444919平方米;校舍總面積167792平方米,其中教學樓98112平方米,學生宿舍樓13650平方米,教學輔助用房10328平方米;有標準化運動場10個;國小圖書藏量6.6萬冊,生均7冊,國中圖書藏量7.26萬冊,生均10冊;4所國中建起一級標準理化生實驗室,所有國小建有二級標準化自然實驗室;中國小環境面貌得到改善。1998年,城關鎮職業高中停辦。2001年兩鎮合併後,全鎮有國中4所,國小35所,教學點1個。 2002年,城關鎮教管會撤銷,成立城關鎮中心學校,負責管理全鎮教育業務和日常事務。2003年對部分國小進行調整合併。2005年,城關鎮有幼稚園18所,幼兒入園率100%;國小32所,教學點1個,教學班266個,在校學生839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國中4所(城關中心學校、城關一中、城關三中、城關四中),教學班87個,在校學生5957人,國中入學率100%,畢業率98%;高中入學率65%;全鎮中國小教職員工1747人。
截至2013年,城關鎮有幼稚園13所,在園兒童4054人,專任教師12人;國小8所,教學點9個,在校學生5585人,專任教師40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升國中100%;中學3所,在校學生2895人,專任教師408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國中升學率100%。

文化體育

新中國成立後,城關先後建起了縣文化館、工人俱樂部、圖書館、體育場、劇團、電影院、書店、廣播站等文體設施。1979年,北河公社有電影放映隊2個,廣播站1個,30%的家庭擁有收音機。1981年在黃康建起一座能容納近千人的電影院。1986—1990年,全鎮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主要是聽廣播、看電影;政府倡導“普及放映”,國辦、社辦、村辦、個體放映等蓬勃發展,保證平均每年丘陵地區民眾看8場電影,平原地區民眾看12場電影。1991年始,受多元文化影響,加之電視逐漸普及,電影放映陷入低谷,除縣電影院勉強維持放映外,鎮內多家電影院先後關閉。1992年,有線電視交由城關廣播站管理經營,1993年與縣電視台聯網。2005年,境內的文化場所有文體服務中心、圖書館、電視台、有線電視台及歌廳、舞廳、酒吧、歌吧、網咖等100家,新華書店及社會書市、書攤、租書屋等67家,書畫、民樂、拉丁舞、跆拳道等培訓中心10家,老年茶社19家,兒寬娛樂場所5家,農村文化中心戶25家,村村建有文化活動室,有設備,有場地,有活動內容;有線電視用戶1400戶。
截至2013年,城關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農村文化書屋32個,藏書8.5萬餘冊,文化中心戶32戶;年放映電影32場次,觀眾4100人次;有專業、業餘文藝表演團體24個,年組織演出254場次,觀眾7000人次;有休閒健身娛樂場所38處,標準跑道的體育場地4個,球類場地2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約2萬人;有廣播電視轉播站1個,有線電視網路實現全覆蓋。

醫療衛生

1956年,城關鎮衛生院成立。1971年在米糧街建鎮衛生院一所。1979年,城關鎮城南、城北、城內分別設有診所、中醫門診部,有醫務人員282人,床位35張,生產大隊普遍有醫療室,生產隊有赤腳醫生,城鎮農村已形成醫療衛生網;北河公社辦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20人,普遍實現合作醫療。
1986年,境內有衛生院2所(聯合醫院、北河衛生院),衛生所33個,門診部38個,醫療衛生技術人員201人,病床150張;農村衛生室38個,衛生員62人;個體從事醫療23處,衛生員23人。1987年,城關聯合醫院更名為城關衛生院。1994年進行衛生體制改革,醫務人員自願組合分設門診,擇優上崗,實行績效工資,同時對城南農村醫生進行業務培訓和衛生室建設。2003年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改革,當年參合率82%。2005年,城關鎮有衛生院2所,其中城關衛生院有病床40張,住院部設骨傷、痔瘺專科,年門診量5萬人;北河衛生院有病床30張,年住院病人300人,年門診量12.5萬人;有精神病院1個,年診治病人90人;計生服務站1個;村級衛生室80個;全鎮共有醫師145人,護士92人;醫療參合率99.8%;各種地方病、傳染病經多年防治基本絕跡。
2013年,城關鎮有鄉鎮衛生院2所,病床85張,衛生技術人員164人,收治病人2000餘人次;有鄉村衛生室39個,鄉村醫生92人;全年傳染病發病491人,發病率327.69/10萬;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36624人,參保金額219.74萬元。

社會保障

1986年,境內有福利院2所,老幹部活動中心1個。2003年,新增農村特困戶定期定量救助對象161戶714人。2005年,全鎮農村特困戶累計達到521戶1254人,年救助金額達15萬元。全鎮有低保對象2053戶,4410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由月人均110元提高到月人均130元,年低保金額達377萬元。
2013年,城關鎮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參加“五險”245566人,其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7149人,參加醫療保險153230人,參加失業保險18257人,參加工傷保險26208人,參加生育保險20722人;城鎮新增就業2515人,下崗失業再就業712人,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55人;全鎮享受農村低保1194戶1957人,發放低保金248.59萬元;享受城鎮低保1905戶3317人,發放低保金1009.61萬元;有五保老人267人,其中集中供養67人,年人均補助2500元,分散供養200人,年人均補助1800元。

風景名勝

旅遊景區

漢江國家濕地公園
漢江濕地公園位於谷城南、北二河與漢江交匯的城關後湖地區,三面環水,西偎縣城,濕地面積38.3平方公里,公園核心區面積21.88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試點建設。規劃為生態保育、神農農耕體驗、濕地生境游賞、漢水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管理服務六大功能區。截至2013年,濕地內有無公害蔬菜基地2萬畝,養殖水面5000畝,生態林地1萬畝,灘涂濕地1.5萬畝畝。
明清老街風景區
位於漢水南岸,新縣城東部,由三神殿巷子、米糧街、五發街、五福街、中碼頭街、老街、新街和河街等8條街道和200餘座古老民居組成,其中三神殿、清真寺、石家大院和“立盛東”山貨行保存較為完好。老街保留著明清時期古建築群的組群布局,建築風格別致,設計採用對稱式,四合院與四合院間用封火牆相隔,白灰牆、小青磚依然如舊。街道縱橫交錯,臨街門面用隔扇、屏門裝飾。

文物遺蹟

格壘嘴遺址
遺址位於城關鎮格壘嘴村漢水西岸的高台上,東西長160米,南北寬100米,上為耕地,其中心部分比周圍高3米,從東側斷面可以看到約40公分厚的文化層。出土有石斧、夾砂紅陶鬲紅陶杯底、灰陶杯底、陶器殘片、直繩放瓦片等文物。北京大學鄒衡教授認為該遺址有較多的夏商文化因素。
肖家營遺址
遺址位於肖家營南河北岸,包括張飛城、魚鱗寺和麻王城,東西長1500米,地面為耕地和村落。文化層厚處1.8米,含大量的簡板瓦片。暴露的遺物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紋飾有麻點紋、斜方格紋、粗細繩紋。遺址內有陶井2個,採集的標本有筒瓦板瓦、瓦當豆把、鬲足、鼻形器耳、小陶片等物。該遺址為東周時期遺址,後曾為城址,殘留基垣呈“7”字型,高和寬各為2米,1969年修築襄渝鐵路時平毀。舊縣誌稱其為“張飛城”。據文化層和遺物及地理位置分析,可能為筑陽城舊址。遺址在防汛修堤時局部遭到破壞。
周谷伯墓
墓葬位於三岔路的谷山上。墓東距漢水250米,西距老白公路500米,南去谷伯寺700米,封土呈橢園形,南北長80米,東西寬20米,高6米,有切斷面。據傳,此墓為公元前7世紀谷國伯爵贏綏之墓。
東漢延岑墓
墓葬位於城關鎮原鐵佛寺(已拆毀)後,縣人民醫院住院部門旁。原有封土,高1米,周圍30米。舊縣誌記載為東漢大將軍延岑墓。墓已平毀。
清代李將軍墓
即清朝振威將軍李殿元之墓。位於肖家營南河北岸,周圍12米,封土高1米;右側為二品官李勇墓,周圍12米,封土高12米。墓座南朝北,墓前原有石碑3座、石人3個、石旗桿1對、石馬1個、石獅子兩對,俗稱此地為“石人石馬”。除古墓外,其餘全在“文革”中被毀壞。
過山東周古墓群
墓群位於過山口路北側一帶山崗,南北長1000餘米,東西寬200米,古墓均深埋地下,表面無冢,墓群西端因磚瓦廠取土遭到破壞,其餘保存完好。1977年磚瓦廠開山取土時掀出1座墓穴,取出、缶、壺、劍、簇等青銅禮器及車馬具、兵器數十件。1979年對墓區進行勘探,發現小型墓10餘座,並發掘4座墓穴,取出銅器、陶器葬品近百件。經實地勘測,對墓穴及鑄有殷商時期金文銅缶等文物鑑定,為春秋戰國時古墓群。
三神殿
三神殿座落於縣城老城區中間地帶,曾是商賈雲集之地,道光年間由回民出資興建,是為滿足商品經濟發達地區外地人信仰需求而興建的道教廟宇,以供奉水神、財神、雷神而得名。整個建築群由山門、戲樓、中殿、後殿組成,保存完好,尤其是戲樓,為湖北省保存最好、仍能演出的古式戲樓,具有文物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楊洪勝烈士墓
1911年10月10日凌晨,楊洪勝在武昌就義。烈士靈柩於1912年從武昌運回谷城,公祭半月,葬於城關茶庵村高亭山上。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對烈士墓進行修繕,墓前立高大石碑,正面刻“楊洪勝烈士之墓”,背面刻“辛亥革命烈士楊洪勝永垂不朽”。1995年,楊洪勝烈士之墓被列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著名人物

楊洪勝(1875—1911),字益三,穀城縣城關鎮黃康人。早年在家務農,後入行伍,為綠營兵,隨後入湖北新軍為正目,立志革命。1911年加入文學社,負責交通聯絡工作。同年9月任湖北革命軍總部指揮部交通,負責運送軍火。10月9日在武昌起義中被捕。10月晨與彭楚藩劉復基同時在武昌英勇就義,史稱“首義三烈士”。1912年,楊洪勝靈柩由武昌運回谷城,安葬於黃康高亭山上,孫中山黎元洪等政要送輓聯哀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